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

殺戮,在滎陽以東繼續。

華雄沒想到被他擊潰的敵人在短時間裡便已重整兵馬殺將回來。他知道面對習慣騎射的胡族騎兵該如何應對,但是他手邊沒有任何能夠應對的東西。

他們沒有戰車,沒有營寨,甚至連足夠的盾牌也沒有,所有部下都暴露在敵軍射程之下。當然,這本身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他們結陣,將自己隱匿在黑暗中,撐到明天白天徐榮將兵進駐滎陽,危機便迎刃而解。

真正讓他感到擔憂的並非這些小股弓騎,他們這些遊曳在外的小股騎兵又能對他們造成什麼傷害呢?就算華雄讓步卒結陣,緩緩向滎陽方向摸着黑走,也至多再死上千人,最多不過是被敵人拖住腿腳罷了。

他擔心的是這些騎兵身後的燕北。

是什麼讓他們被擊潰後有單騎再殺回來?如果他們沒有援軍,敢就這樣殺回來嗎?

正是這個原因讓他不敢向敵人進攻,事實上,現在他也的確缺乏有效的進攻手段。

沒有戰車結陣作爲遮擋弓騎兵的有效屏障,沒有光亮讓他的士卒對敵軍發起遠程箭雨射擊,單憑這一羣步卒根本無法行之有效的對抗敵人。

他面臨先漢時高皇帝在塞外對抗匈奴人時的窘境。

束手無策。

儘管這種襲擾戰術對敵人非常有效,但對孫輕等人的騎兵傷害也不小。就快使他們無法承受。華雄手裡有**百張步弓,而步弓的拉力要超過騎弓,射程更是可怕的兩倍。

在華雄熄滅掉營地篝火後,弓騎兵不再敢隨意突襲敵人,三面長弓的錐陣使得涼州兵像一隻難啃的刺蝟,只要看見弓騎兵的身影,便有綿延不絕的箭雨射過來。

胡騎每次突襲,儘管能殺傷幾十個涼州兵,但他們也同樣要承受二十以上的損失。

幸好太史慈率先滅掉營地之外的篝火,這才使得雙方都無法發現敵人,所有人都摸黑遊鬥,依靠聽聲音來發箭……他們不是先漢強勁的射聲士,能夠聽聲辨位,射出的箭矢大多落空。

四下黑暗的環境,對任何人都造成極大的困擾,緊接着華雄的動作就更令孫輕等人擔心了。

數千涼州兵一鬨而散,三五成羣地向北、西、南三面一窩蜂地跑開!

他們居然散開了!

聽起來這好像是個很蠢的決定,但只有孫輕等人知曉,這個決斷是多麼英明。

四下的黑暗裡,人跑出二三十步就看不清身形,更何況……馬蹄聲可比腳步聲要大上不少,而烏桓騎們相互之間也看不清,超過五十步甚至根本不能確定是敵是友,這混戰還怎麼打?

一時間,四下裡到處是飛射的暗箭冷箭,令人心驚膽戰!

這下連孫輕、太史慈、蘇僕延三人都切斷了聯繫,各自領着三四百騎手愣在當場,根本不知曉應當怎麼辦,只能大部向遠處散去。

離得近些,那些四處激射的剪枝就能奪走他們的性命!

孫輕六神無主,太史慈引兵聽音辨位指揮胡騎騎射,而蘇僕延……撐不住了。

wωw тtκan ¢ ○ “烏桓的兒郎們,射不到敵人了,舉起你們的刀,隨我襲擾敵軍!”蘇僕延收起大弓掛在馬臀,揚刀而出,高聲喝道:“凡立地者,皆斬!”

凡立地者,皆斬。

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用騎馬與步卒來分辨敵人……他們除了不幸落馬的皆是騎兵,浩浩蕩蕩三百餘騎揚着罵道呼嘯着在野地間散開奔馳,沿途但凡見到朝滎陽城逃跑的涼州軍卒便追上一頓砍殺。

戰場上徹底亂了,七八里地的距離纔有多遠?戰場上混亂的喊殺之音甚至能被滎陽城上的駐守縣兵聽見,但四下裡皆是漆黑,什麼都看不清楚,令人心懼。

他們都親眼看見不可一世的華校尉領兵出城,整整六千兇悍的涼州兵,這場仗應當是十拿九穩,可是爲何眼下戰場上傳出如此混戰一般的聲音?

殺得徹底亂套了,天色將明之前的一個時辰最爲漆黑,透不出一點光亮。數百胡騎,數千步卒在戰場上亂竄,羽箭來回飛射。每時每刻,有烏桓騎被成羣結隊的涼州兵拽下馬匹以長矛捅死,也有逃竄的涼州兵被疾馳而來的快馬在來不及反應的時間經過身旁。

再看過去,整個頭顱便已經掉了。

沒有任何落單的步卒能夠與黑夜裡神出鬼沒的騎兵爲敵。

華雄藝高人膽大,使步卒散開後策馬領一隊步卒便朝着滎陽不閃不避地急行而去,路遇十餘阻攔的烏桓騎手皆被他仗快馬追趕,但凡被追上便一刀了結性命。

他要儘快奔至滎陽,那些守城卒不識得旁人卻認得他,只有他才能叫開城門。若到了城下無人開門,到時候他的士卒恐怕會被遼東人的弓手殺得死傷慘重。

實際上,現在就夠死傷慘重的了!

太史慈有聽音辨位的本領,早就意識到涼州兵是在向滎陽逃竄,當即依仗烏桓騎速度快一路奔至滎陽城下,對到處亂竄的涼州兵劫殺。

正當太史慈阻擊敵軍時,猛然間聽到城池近畿傳來大喝,“某乃華雄,速速開城!”

太史慈聞言便是心頭一喜,敵軍主將在此,若能等他開城趁亂將其挑殺,甚至奪下城關?

當即,他向周圍烏桓騎傳令,一行人緩緩踱馬離城門近些,便聽到那華雄與城上守軍爭辯什麼。大約是開城之後敵人進去怎麼辦之類的問話。才說了不到兩句,邊聽華雄叫罵起來,倒是個性急的人。

太史慈摸出大弓,對手下烏桓騎打出手勢,隨後捻出羽箭搭於弓上,驅馬上前輕踱兩步,辨別着聲音的準確位置。

“誰!”

今夜華雄對馬蹄聲無比敏感,冷不丁聽到遠處好似有馬蹄般的細微聲音,連忙橫刀睜目向黑暗中望去。

他並不確定遠處是否有敵騎,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印證了他的想法。

太史慈不知華雄只是疑心,還以爲自己被發現,同時華雄的一聲大吼也讓他確定了位置,當即撒手一箭便已經射出,雙腿一夾馬腹左手將長弓入囊,右手攥住倒插於地的長槊便衝鋒出去,口中對身後烏桓騎下令道:“齊射!”

隨着太史慈奔出,身後烏桓騎各個拉弓上箭朝着太史慈射出的方向將箭矢拋灑過去,接着一部分舞者馬刀追隨太史慈而去,另一部分打馬持弓左右迂迴遊鬥。

滎陽城下,可是有不少涼州兵呢!

華雄聽見聲音便已經完了,一支羽箭自黑暗中猛然射來,根本來不及防備,只能依靠本能揚刀上挑,同時身子一偏做出閃避動作。

也幸這一箭是聽音而射,華雄方纔下意識地打馬晃動身子幫了大忙,箭矢自身側飛過,有驚無險。但是接着,便見一騎擎着丈八長槊衝鋒而來,氣勢無匹。

華雄認出,此人正是方纔率領遼東兵衝陣殺出重圍的那將,下意識地便將他當作是遼東軍的主將,當即打馬擎刀而上,口中高聲喝道:“城外遇敵,莫要開城!”

幾乎才衝出幾步,二騎便碰在一處刀槊相擊後便錯馬而過,太史慈挺着長槊撞入涼州兵衆之中,華雄揚着長刀被烏桓騎埋沒。

太史慈仰仗馬快,長槊更有力,但黑夜裡難辨細微動作,長槊被華雄盪開,一個回合誰也沒能傷到誰。

他們二人連傷都沒受,可雙方身後的士卒卻遭了秧。太史慈華雄俱爲勇力之輩,更兼兵甲皆精,尋常涼州兵與烏桓騎哪裡是對手,當即不是被長槊挑飛便爲長刀所劈,到處是人仰馬翻。

城下的混戰正酣,城頭的滎陽令可慌了神,身旁縣尉問道:“縣尊,我等……放箭,不放箭?”

“放箭你射誰,分得清嗎?”縣令沒好氣地轉頭指着城下問道:“你是射涼州兵裡的關東將,還是射關東兵裡的華校尉?”

“關東諸侯與董公作戰,我們這幾百兵的小縣……”縣令搖着頭小心翼翼卻聚精會神地看着下頭作戰,說道:“看看誰贏,再說吧!”

一陣廝殺,眼見周圍涼州兵死傷不少,餘者爲太史慈所嚇紛紛後退,太史慈這才撥轉馬頭,再度聽着長槊大喝一聲,衝鋒而出道:“那涼州將!”

華雄聽到身後喊聲,連忙揮出長刀盪開周圍烏桓騎,撥馬迎着衝出,擎刀喝道:“看刀!”

這次衝鋒,二人都留着馬力,稍一交手便分開,拉開距離後再度出招,一時間刀來槊往,鬥得激烈。太史慈用慣了長戈,使起長槊除了挑刺還有偶爾的拖劈,令華雄防不勝防。

華雄的長刀威猛無比,更兼身強力壯,此次揮砍皆是勢大力沉,亦令太史慈的境遇兇險無比。

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哪去了
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