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

趙苑,插箭嶺上鬱鬱蔥蔥,登高開弓的燕北體態舒展,沉腰挺肩,崩弦之音驟響,羽箭曳着流光勁射而出,射入深林。近百步外,掌管趙王宮弓弩的弓吏快走幾步在林間露出頭來揚臂高呼道:“七十步未中,偏左六寸!”

“起風了。”燕北放下弓弩,坐到一旁石案後,身旁樹木參天草葉巋然不動。自有從人接過漆弓放入匣中,奉上盛滿冰鎮蜜漿的小盞。田豐垂頭感受面對衣袂紋絲不動仍舊能平淡說出這句話所需深刻的麪皮功夫,輕咳一聲道:“大王,幽州向冀州輸驢七千四百二十六匹。”

驢,過去由匈奴進貢給漢朝的奇珍異獸在燕北一聲令下後當作朝廷的戰略物資已經很久了。他下令各地收種驢交由幽州豢養已有幾年,那還是他做漢朝大司馬時候的事,如今在幽州養驢已成風氣。而驢也因此在市價中由高升不降變得比良馬便宜的多。

儘管仍舊比劣馬貴些,卻要比耕牛少低。

“驢在幽州怎麼樣,燕某也一直沒過問,幽州百姓對驢下地幹活的反映如何?”趙苑景色極好,向東望去能將繁榮邯鄲城風景盡收眼中,向南則可隱約瞧見綿延百里的太學官邸,其間每一條平緩官道與每一塊茂盛農田都令燕北心情大好,早將射術不佳帶來的怨念盡數化解,“留下三千頭驢作爲軍屯,用作支應戰事輜重運輸,剩下的分由各郡馬場照料,配種產崽。”

田豐點頭道:“驢在幽州很好,性情溫順好役使,比馬好養活,又不像牛累了不幹活。頭年百姓還不能接受這樣的牲畜耕地,很多百姓供養着驢子卻自己下地耕田,後來州府強令百姓以驢耕地,這幾年裡才發現驢好養活,因而能耕種開墾更多的土地,養活更多人。”

“而且在幽州,馬官發現養驢時可以讓它們和馬關在一起,母馬產下的叫馬騾、母驢產下的叫驢騾,耐力強速度快,比驢強些,用來役使再好不過。”

燕北瞪大眼睛,並不能理解居然還能這樣……如果馬和驢關在一起能生出耐力強速度快還不容易得病死掉的騾,那把人和猴兒關到一起會不會生下比人傻、比猴力大的人猴?弄**千隻這傢伙,給它們穿上鎧甲拿着兵器是不是能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

“這……那爲何三郎不給冀州送騾,難道還要燕某自己去配麼?”

燕北隨意地說着,僅僅皺着眉頭讓田豐以爲他是因此不喜,實際上他還是在想人猴的事兒。

“嗯,因爲騾不能再配種,所以幽州牧便並未向冀州輸送騾,而繼續送驢。”田豐說着便笑了,道:“而且百姓也並不喜歡騾。他們若買兩頭驢,三五年後便會有更多驢,若其中有病死累死,也還能繼續爲他們耕地幹活。可若買兩頭騾子,便死一個少一個,所以他們並不在乎騾比驢大一些力氣或跑得快一點。現在的幽州,許多買不起馬的百姓騎驢出行,快上很多。驢車也開始在州郡盛行。今年初幽州傳來的書信上說,幽州如今至少有四萬頭驢在各郡百姓家中。”

“這是好事啊!”燕北頗有些遺憾地搖頭,“原來雜種不能再配,可惜了。”

田豐根本不知燕北說的是什麼,還以爲趙王是在說騾子不能生育,遂點頭道:“確實可惜,若騾能再配,想來更容易讓百姓接受,它們比驢能幹多了。”

“有驢就夠了,冀州呢,冀州養驢有多少?”

燕北看看田豐像他一樣遺憾的樣子,想了想還是把剛纔可怕的想法壓在心底,沒打算說出來,不然萬一這怪老頭不樂意恐怕還要吵自己一頓。

他也心知,這想法也就自己想想就得了,可是萬萬說不得做不得的,不說別的,這事可太驚世駭俗了,想實踐起來太難,又不能生育沒什麼益處。

“冀州驢沒有幽州那麼多,因爲冀州過去很富庶,多有牛馬,不過也有上萬頭驢。鄉野的驢過去都大多被商賈帶着送到關中一代,那的礦山用驢運送鐵料,用處更大。”田豐說着笑道:“不過自去年起冀州驢在關中賣不上價錢,關中戰馬高大,和驢配出的騾子更強壯,倒是那邊百姓更喜歡用騾來耕地……關中人少地多,百姓非常感激大王。”

以前關中地多人稠,但經歷董卓之亂、李郭之亂、遷都鄴城後關中生民凋敝,整個司州也纔不過百餘萬生民而已。在過去區區洛陽便養着百萬人,可現在整個關中算上黑山、白波遷往那邊的軍卒才勉強超過百萬,慘狀可見一斑。但人少也並不意味着關中貧窮,他們有最好的土地和最多的資源,單單河南尹的礦山便能供應五萬軍隊所需的軍械,是真正的燕氏要地。

“很好,很好啊!”燕北點頭道:“倘若當年在遼東時有幾千頭驢,興許燕某就不想攻打東道城了。”

說到底,燕北最早攻打東道城一半是爲遼東百姓復仇,另外一半便是爲了搶掠奴隸回來挖掘礦山,有了那些高句麗人在礦山挖掘運送,這才使得遼東兵甲強盛以至於以一郡可比擬一州的強大兵威。

“現在有驢了也不是壞事,至少下次鮮卑軻比能再敢犯邊,三郎就能調兵遣將打出塞外!”

燕北曾仔細地算過驢的各項體能,以驢拉車可馱數百斤重量日行五十里而不知疲憊。用驢耕地是爲了在如今人力不足的條件下使國中有更多耕地被利用,但歸根結底還是爲了發動戰爭時減輕輜重壓力。現如今驢在北方已不算是稀奇物件,很快就能夠投入戰爭。

北虜之所以敢寇邊,無非是因爲他們仗馬快可一逞兇狂,漢軍若有更高的機動能力、更好的輜重線,真打起來誰會怕誰啊?

哪怕不用在北方,南方戰場上輜重一樣重要,今年的曹操,可有的受了!

8)

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
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