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

清夷水,也稱嬀水、清水,是?水也就是永定河的支流,位於薊縣西北、軍都山西面。前將軍、幽州牧燕仲卿麾下校尉章碾率三千餘遼東健郎於此阻敵。

這實際上,也是章碾自覆滅公孫瓚一戰後首次領軍。最早,他只是燕氏軍鼓舞郎的首領,軍侯而已。

他生在遼東,像燕北一樣聽着公孫瓚的故事長大,長大後進學遼東書院,學兵法謀略禮樂忠孝,因爲有勇武懂軍略,跟在燕將軍身旁做事。滅公孫一戰,一同滅掉的並非僅僅是燕北所仰慕之人,他們這一代遼東遼西的年輕人的仰慕全部都幻滅了。

立在清夷水河畔,接近河岸的沙塵不算太重,眯着眼睛章碾尚能望見十里開外林地上空塵土低飛範圍寬廣,章碾緊握長戈,招呼身後士卒揮動旗幟,令旗招展,灘塗附近的士卒都躲藏進事先挖好的壕塹深坑中,章碾也不例外。

書院的兵法教習先生講過,看見林間塵土低飛,必是敵軍步騎突進;從揚塵的範圍上,能觀察出敵軍的大致數量,至多五成偏差,不會有錯。

那五成,便是騎兵與步卒的偏差。

河畔不似平原,挖下半人高的壕塹內裡沙石泥土便混着河水浸出一尺,讓藏於其中的士卒褲履盡溼,踩下去粘膩非常。此時卻沒有誰去抱怨,這些應募入伍的兒郎都蜷縮在壕溝中露出半個腦袋,緊張兮兮地望向河對岸。

他們出身各地,大多是燕北統治遼東後遷徙過去的流民。早年遼東人口稀少,爲了招募到充足的士卒,燕北在遼東墾荒的第二年便施行全郡壯男由縣鄉里挑選勇士帶領操練,郡府給糧,每旬教授他們使用兵器的方法,以期能夠在可戰之時募集到足夠的兵員。粗略算去,即便是他們中最年輕的,也應當在遼東受過接近兩年的兵戈演習與軍陣教授。

但漫長的兵事操練,並不能消除他們面對戰爭時壓抑在眼底的麻木與驚恐,他們是一羣新兵,即使參加過兩年甚至四年的軍事訓練,即使加入章碾的校尉部已有八個月之久……在跟隨章碾調入校尉部的那些久經戰陣的曲長、屯將眼中,他們仍舊是一羣沙場新丁。

就算是章碾也未必強過那些跟隨燕北南征北戰的老卒,他所強的也不是學過兵法而已。

但有時候,老卒沙場對陣的經驗,顯然更加有用。

“傳令下去,所有軍卒都看好他們的伍長什長是怎麼做的。”章碾的呼吸粗重,鬚髮皆張,低頭對身旁蜷縮在壕溝抱着短劍的傳信卒們低聲道:“照着做,能活!”

奔馳的馬蹄讓壕塹震動,透過岸邊的蘆葦章碾已經能夠瞧見對岸沙塵裡奔出十餘騎的身影,隨後接着是更多步騎的輪廓在煙塵中隱現……那是數倍於他們的敵軍,鮮卑人。

鮮卑先鋒的騎兵在河岸旁遊曳,似乎並未發現章碾部的蹤跡,尖銳的呼哨聲在河岸響起,成羣結隊的鮮卑兵馬開始渡河。先是那些扶矛而行顯出疲憊的步卒,熟悉鮮卑兵馬的章碾知曉步卒中六成都是奴隸;接着是少量騎兵,每個騎手都有一伍健卒牽引馬匹,他們是鮮卑各部的勇士與小貴族;最後纔是鮮卑兵馬中精銳最精銳的騎兵,他們身披銅或鐵質大鎧,弓力強勁兵刃鋒銳,是最可怕的敵人。

誰都無法分辨出河對岸的鮮卑人究竟有多少,前面的步卒已經渡至河中央、後面的騎兵仍舊隱匿在風沙中僅僅能看到一片黑壓壓的輪廓。章碾的士卒已經不必再壓抑他們的呼吸,因爲僅僅是鮮卑步卒跨渡河水的聲音便遠遠大過他們的喘息。

作爲軍隊的首領、主將,章碾似乎失去了對戰局判斷的能力,他只能感受到自己的頭皮發麻耳朵嗡鳴,心跳的越來越快,腦袋裡不斷想着燕北給他的命令。

‘能打得過,緩緩後撤;不能戰勝,緩緩後撤。’

命令只有一個,軍陣不能亂。

在他們身後足有三十里,每隔數百步便是交錯的溝渠壕塹和阻攔騎兵的拒馬陷坑,只要鎮定後退,即便有鮮卑步騎趕上也很難對他們形成合圍。

一旦陣形散亂,連他自己都未必能逃到軍都山。

“啊!”

就在此時,一聲尖戾的哀嚎自壕溝中猛地響起,像一張大手撕裂鮮卑駿馬渡河的景象。章碾驚恐地轉頭望向最西面的溝渠,一個人影扛着長矛自溝渠中手腳並用地爬出去,向身後奔逃,一面跑一面將長矛皮弁丟在地上。

他的軍卒在黑壓壓的鮮卑騎兵來勢洶洶下,崩潰了。

跑得瘋狂又狼狽。

數息之間,溝渠裡的漢軍各自相對,被變故驚呆;鮮卑兵馬四下張望,亦不見反應。但這只是瞬間,轉眼最先反應過來的鮮卑騎手抓起腰間牛角湊到嘴邊,低沉的嗚嗚聲震徹戰場,一時間大軍各處發出數道長短不一高低不同的號角聲,緊跟着成羣結隊的鮮卑奴隸大舉渡河,來勢洶洶。

漢軍的反應稍顯遲鈍,最先奮起的並非校尉章碾,而是部下幾個久經戰陣的老卒軍侯,最迅猛的中年軍侯迅速翻出壕溝,立在當前揚刀朝壕溝中的軍卒吼道:“步卒衝殺!”

緊跟着,其餘各部軍侯亦高聲傳令,有的是率領刀矛步卒衝出壕溝向河中發起突擊,以求將敵軍阻攔在河岸淺灘;有些則在壕溝中起身露出半個身子,催促部下弓弩上弦,高聲呼喝道:“三百步,拋射!”

這些老卒從艱難險阻的戰事中活下來,各個都有自己的本事,作爲校尉的章碾反倒是校尉部軍官中反應最遲鈍的那個,直到最早躍出壕溝的軍侯已率部衝出數十步接近河邊,章碾才舉着長戈衝出陣線,口沫橫飛間嘶吼着命士卒前往河邊駐防。

最早躍出壕溝的軍侯倒在水邊的蘆葦叢中,鮮卑人一輪齊射讓他當胸插滿箭矢,緊跟着大隊人馬殺入河中,朝岸邊長驅而來。

河對岸的軻比能擡手揉着頭上亂髮,臉上露出殘忍的冷笑,自馬頸取過青銅兜鍪扣在頭上,驅馬踏入河中。

“就這點人,還想半渡而擊?”

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奪鹿侯的野望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六章 鎮關中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
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奪鹿侯的野望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六章 鎮關中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