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

驢這個動物,在漢以前是匈奴奇畜,中原本沒有。x23us.com更新最快前後四百年自西域流入中原,人們一直以爲它很神奇,過去人們一直稱驢爲野馬,就連靈帝得到進貢的白驢都十分驚奇,在宮內騎着亂跑,使驢子在當時洛陽的價格水漲船高,直到現在還仍舊有人向朝廷進獻白驢。

在這個時代,驢是一種稀罕的異獸,人們認爲叫聲很好聽,但大多數人都不曾見過。若是生在西北還好,幽州沒有驢,黃河以難更不必說,到現在那邊人都還沒見過驢呢。

把白驢送給禰衡,只是一時興起,也有幾分嘲笑的意思在內,他想看看到底是禰衡能叫還是白驢更能叫喚。

驢有多珍貴自不必提,就連燕北在夏季的時候都親自下令幷州姜晉從上黨一代搜尋數百頭驢,輸送幽冀建起驢場豢養。當然了,他要驢並不是爲了觀賞着玩,而是希望能在五年內讓驢子的數量能達到幽冀產馬數量的一半以上。

想到這事,燕北對自己也有幾分譏笑,和朝中的公卿大臣相比,他太俗了。旁人得到一兩頭驢,認真豢養,吃喝用度不要說和平民百姓相比,就是比之戰馬,都還要再好上三分,全然似飼養豺狼虎豹那樣的異獸一般悉心照顧。

到了燕北這兒,卻適得其反,根本不拿驢子當異獸,三四百公斤(漢斤合一千二至一千六,寫的太麻煩)的車駕重物便套上胸口,騎着在大司馬府內的校場遛達。

沒辦法,他家學淵源,一手御車養馬牧羊的本事在各路諸侯中無人能望其項背,但凡是四條腿的東西,在他眼裡便都是用具。

他的出身便決定了驢子這種多半玩物性質的異獸到他眼裡,和駑馬、良馬一樣,是要分個高低貴賤的。

“大司馬啊,下來吧,這驢跑不動了!”大司馬府裡的老邁馬伕看着直心疼,在車駕後頭兩腿生風,探着手追逐在車後,高聲叫着:“這可不是馬,您讓他馱這麼重的東西都走了三個時辰了!”

府上的老馬伕是跟着甄姜一道過來的,是遼東時期的老人了,過去在無極待了大半輩子。燕北進鄴城,便跟着一道過來,每當他見到年邁的馬伕便總覺得像極了他父親,因而不曾虧待,便是有事情做的不順心,也只是輕言說上兩句。

實際上大司馬府的奴僕都是這樣,畢竟他們的主君過去就是奴隸,又怎麼會把自己年少時受過非打即罵的苦楚施加在別人身上。

“甄伯,有三個時辰了?”燕北轉頭向後問着,緩緩勒住繮繩,讓拉車的驢子停下,輕鬆躍下車駕親暱地拍拍驢子的脖頸,笑道:“好寶貝!好寶貝!”

“我說怎麼到後面稍慢了些。”燕北丟下繮繩給甄伯,轉頭跑向校場邊沿,在那幾個文吏坐在案後,面上堆着高高的書簡畫滿了字符,燕北當即問道:“算出來沒有,三個時辰走了多少圈,多少裡?”

“回將軍,圍校場四十六圈,校場一圈六百步,共九十二里。”

“圍校場四十八圈,共九十六裡。”

“圍校場,五十一圈,共一百零二里。”

幾個書吏各自記下的數目俱有不同,不過燕北不以爲意,整整三個時辰將近一天都耗在校場盯着驢車繞圈,更別說邊上還有大司馬府中的羽林武士圍着起鬨,難保不走神。否則他也不用專門找來三個書吏來做記錄。他只是說道:“記下來,今日車駕一千四百斤,驢行九十近百里。”

說着燕北便翻閱起前幾日的記錄,單單負人而走,最快時驢能日行百四十里;而隨着負重越來越大,行進速度也越來越慢,但套上車駕多出六七百斤來仍舊能保持日行百里的速度,這已經很神奇了!

幽州軍中隨意挑出一匹戰馬馱着人半個時辰走上三十里像玩耍一般輕鬆,但若讓它們拉千斤大車,則走不了多遠。若用駑馬駝人,興許一個時辰能走三十里,但拉車也只能走二十多裡。

儘管它們這是在平地上行走,若真正換到路上還要再稍慢些,但即便是每日慢上二十里,仍舊能日行八十里不知疲倦,比人要快得多。

這樣一比較,便能看出驢與馬的互有優良。而且驢的耐性更強,性情也足夠溫順,不需要多好的騎術便可乘騎,無論馱人還是拉車,速度都不快也不慢,走上整整一天也不會顯得多麼疲倦。

在食物上,也更容易養活。

“我聽人說,西域諸國將驢子當作勞役去耕田拉車,看來是真的,我們把它們弄錯了,養在馬廄裡當稀世珍寶。”燕北搖頭道:“這是不對的,它們的食量與習性便決定了它們對國家而言是稀世珍寶,但應當由百姓去養,去耕田、去拉車、去運送……輜重!”

這纔是燕北騎了兩天驢的真實感受,驢應該去運送輜重。

如果他能有兩千頭驢,便可以在戰爭時少徵發一萬民夫。而因爲路耗,少徵發一萬民夫,從幽州到黃河,一個月的行程便能減少七千人的口糧,也就是至少剩下八千石糧食。何況驢車比百姓推車所能運送的東西更多,吃得卻只比人多一點……燕北一向喜歡四條腿的動物,過去在平定黑山時他便讓烏桓騎手用戰馬與駑馬來馱運糧草,立在校場看着正卸下車駕撒歡緩緩踱步的白驢,令他不禁去想象,如果用驢與駑馬去代替百姓運送輜重,窮幽冀二州之力,他能省下多少路耗。

可惜燕北不精算學,他算不出來能減少多少路耗,但沒有關係,大司馬府有的是能算出來的人!

飛奔向田豐所在的官寺的路上,燕北滿腦子都是幽冀到處驢叫的雄心壯志。過去孝武皇帝從大宛弄來肩高七尺的西極天馬,立丹山軍馬場以強國朝軍政,最終面北而戰擊敗天下最強大的匈奴國。現在有他燕仲卿養驢,將來未嘗不能盡收天下之地再向北開疆闢土!

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
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