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

“堂堂涿郡健郎,公孫續殺戮你們的父老,現在就是復仇的機會!”戰爭在最快速度讓英俊的武士變得粗糲,太史慈沙啞的嗓音吼聲粗糲,揮舞着漢劍命令軍士頂在最前,“不許後退!看你們身邊的老卒在做什麼!拿起弓弩,射擊!”

呼嘯的箭雨自五阮關城頭齊射,密集的箭矢在不足百步遠的關下再度射翻數十名敵人,到處是箭矢入肉帶起撲朔朔的聲響,令關上扶着城垛的高覽不忍再看。

攻關的不是白馬軍,這些一次又一次被環刀矛戈逼着衝上前來的軍卒不過是一羣剛剛學會使用木棍的農夫,三里長的狹窄山道使得前往五阮關的攻關軍隊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推出百人隊,以好似自殺般的攻勢衝向城頭。

戰鬥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天,五阮關下遍地屍首……一日裡,公孫瓚的部下發起了三十餘次突襲,屍首幾乎將整個山道鋪厚一層,到處血流成河。

不過這也許只對敵軍造成了不到一個校尉部的折損。

而五阮關上的損失不過些許,因爲即便是攻至最近的敵軍,也不過才堪堪攻至八十步外,何況公孫瓚並未給攻關軍隊裝備弓弩……高覽部軍士的損傷是因爲幾個新兵崴了腳。

即便如此,關上諸將卻誰都無法放下心來,

五阮關易守難攻,卻算不上什麼雄關,甚至與蜀道上的那些關口相比,這座立於幽州南面門戶的關口有些太小家子氣。因爲這座關口不具備大量殺傷敵軍的能力。

“今天夜裡,你領百卒出城,將那些屍首前推百步,浸上火油。”

公孫瓚的進攻停了,山間揚起炊煙,高覽看着天色漸黑,對太史慈說道:“屍首擺在這,到明日就能堆到一人高,到時再想挪就挪不動了。”

“將軍要燒掉屍首?”太史慈並不疑惑,只是稍有遲疑,一場大火便會叫那些攻關敵軍屍骨無存,“難道公孫瓚不給他們收屍?”

高欄沒有說話,太史慈也輕輕嘆了口氣,看公孫瓚的模樣,好像確實沒打算給他們收屍。

“看明日吧,若明日公孫瓚夾雜精兵突前,你們就可以撤至後方大營,五阮關留兩千軍卒把守即可。”如今敵軍戰力不明,高覽不敢輕易讓精兵勁卒撤下,但這樣同樣拖延着大軍無法休息,不能長久,“將軍要我等守關十日,大爲不易。帶到明日,敵軍應當便會推上攻城軍械了。”

高覽的話還沒說完,伴着晚霞,敵陣上傳來重物軲轆的隆隆聲,剎那間掀起吶喊,敵軍再一次攻關。而且,攻城軍械比高覽想象中來的早了許多。

這一次的攻關敵軍比先前多了不少,足有三百餘人自山道上奔踏而來,其中有穿戴盔甲的勁卒疾奔,那些先前作爲攻關主力的民夫如今扛着雲梯與撞城錘艱難前行。而在他們身後,兩架大型石砲緩緩地推上山道,最終在城關下百步停止。操作石砲的軍卒足有五十餘,隨着他們的動作,戰場上傳出令人牙酸的上弦聲。

公孫瓚立在山道上另一邊,兩手跨在扣在腰間,擰眉望向城關,心頭輕鬆。

這一次,敵軍應當是要當作主攻了吧?

實際上都是佯攻,無論公孫瓚在五阮關前投入多少兵力,全部都是佯攻。他的目的僅僅是在五阮關拖住敵軍罷了。公孫瓚聽過高覽的名頭,甚至曾經在遼西戰場上見過高覽。

燕北的左膀右臂,麴義善攻,高覽善守。硬啃一塊烏龜殼,合適嗎?

公孫瓚根本就沒打算堂堂對陣地進攻五阮關。代郡的麴義善攻,所以公孫瓚不打代郡,五阮關的守將高覽善守,所以公孫瓚也沒打算正面攻打五阮關,他的輕兵已經躍進青虛山,又分出一路兵馬東出北渡易水,而真正的大軍皆在自己身後按兵不動。

他要讓部下將自涿郡最西的五阮關到最東的方城,整個南部全部變成戰線,只要有一部兵馬突破繞到高覽身後,兩面夾攻……五阮關守將便是再善守,他怎麼守?

公孫瓚沒有別的想法,他在青虛山外駐紮的兵馬還有很多,但經過調兵遣將顯然並沒有敵軍以爲的那麼多,但他不能讓高覽在現在就知道他轉移了軍隊,無論是炊煙還是什麼,都能讓人察覺出他兵馬的真實數量,所以……他要一刻不停地攻關,哪怕一日死傷五千人,他仍舊有數不清的軍隊爲他作戰。

但只要兩部兵馬有一支躍向高覽身後,五阮關就會被他奪取。

轟隆的石砲在五阮關上墜響,數百輕兵朝着關下疾奔。這支守城軍隊中有些是參與過進攻紇升骨城的老卒,那時候他們的石砲在城外炸響,守城的高句麗兵像喪家之犬般東躲西藏。

轉眼到了現在,大塊的飛石砸在關上,他們終於知道被石砲攻擊的滋味。

石砲、弓弩,人們就不該製作出這樣嘲笑勇氣的兵器。不要說關下的石砲有兩架,就算只有一架,就足矣震懾千人。

這玩意的準度太差,誰也不知道石頭究竟會落在何處,整個關上的守軍在石砲飛起時全部悶頭逃竄,什麼盾牌兵器,就是精鋼製成的都難以抵擋數十斤的飛石墜下,可人們明知被擊中必死,還是費勁一切心機躲避……關上的守軍做足了功夫,兩塊飛石卻好似長了眼睛一般,越過城關砸在關內圍着一口大釜休息的幾個軍卒中間。

砰!

火光並着血花四射,幾個先前談笑風生的老卒被碾成肉泥!

關下擡着雲梯的軍士藉着這個機會衝至關下,搭上城頭……最殘忍的攻城戰開始了。

“放箭!”

成片的箭雨射翻進攻路上的敵軍,隨着高覽的號令,早已準備多時的滾石擂木、羊石頭火油統統一股腦地傾瀉下去,數不清的箭雨火光中,攻城軍隊死傷近半。

但是……新一輪進攻已經開始,公孫瓚派出更多的兵力推搡着那些潰退下去的傷兵,夾裹着衝擊五阮關。緊跟着,第二輪石砲,兩個石彈轟擊在城牆上。

就在這時,身後有飛奔而來的斥候回報,在高覽的耳邊輕聲說出一句話。

“將軍,怎麼辦,青虛山有數股敵軍突破山道!”

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
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