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

燕北終於知道鐵鄔的問題出在哪兒了。

沒有制定下傭工的價格之前,鐵鄔先前的招募傭工給出的價格太低,甚至都沒有讓足夠多的百姓知道這個消息,自然無法擴展出足夠的傭工。

這個時代傭工的日俸價格有高有低,最底可至五錢一日,而往高了走則無止境,數十錢至數百錢都有。

這實際上是一種普遍價格,就如同曾經在范陽城外鄔堡時,燕北給自己家專事商賈的家僕日俸便有七十錢。普通的佃戶也有每日七錢的日俸。

但是先前鐵鄔招募匠人並沒有這麼高的日俸,甚至不說日俸只問匠人願不願意來……那匠人們是自然不願來的。

而現在,燕北定下新的年俸標準。匠人每日五十錢、學徒每日十八錢,這種遠超過幽州任何一個僱傭匠人的傭俸,一時間便在遼東郡傳開,甚至向着邊郡擴大。

旬日之間,襄平投奔鐵鄔的匠人便有十八名,學徒更是上百。匠人還要有技藝考量,但學徒只是簡單的憑力氣幹活罷了,這對大多數人而言不是什麼難事。

張雷公一時樂的合不攏嘴,燕北灑下了大價錢僱傭人力,這十幾日裡泡在鐵鄔裡和那些匠人同吃同睡,跟張雷公探討出鐵鄔接下來的使命與任務。

“鐵鄔的一半完全用來制鐵和鍛鐵,這座熔鐵爐太小,還需要擴大。人工我來想辦法,學徒還會有更多前來應募,這不成問題吧?”燕北這麼說着,引着張雷公與幾名匠人向內裡走着,“製陶、織絲的地方現在用不上,但也不要拆掉,先這樣放着。以後這些地方還是要用起來的。”

張雷公已經丟掉了柺杖,儘管走路有些跛卻仍然帶着殺氣騰騰的悍意,足夠鎮住這些匠人了,記下燕北的要求後笑道:“與其擴大熔鐵爐,不如在周圍再起一座,現在每日可做出二三十把農具,如果再添一座熔鐵爐,咱們的匠人都是帶着用具過來的,這個數目就能再翻一翻。”

“嗯,這些事情你說了算,我就一個要求,田卒之事敲定後,你這裡要保證每天至少做出兩百件農具。我跟公與打了招呼,以後遼東的鹽鐵官就是你的了,過些日子郡府會給你派來十個屬吏,現在先做農具,等屯田的事做的差不多,以後不但要做農具還要有兵器甲冑……這件事情對遼東很重要,千萬別掉以輕心。”

張雷公搓着手臉上帶着掩不去的笑意,有些拘謹地問道:“將軍啊,現在鐵鄔生產不成問題,還有大批的廢舊兵器能去熔鍊,但如果以後匠人多了……俺擔心銅鐵會不夠用啊,就指着那百來個佃戶在千山上撿礦,到時候肯定不行的。還有就是,就是軍中有些老兄弟也受了傷,當不了軍卒又不願去做附奴種田,這,能不能讓他們過來鍛鐵出力氣,就按日十八錢就行。”

“嗯,現在咱們鐵礦每天才能運過來不到百斤是吧,能出六成鐵?”燕北磨砂着下巴,聽到有傷兵願意來這邊,擡頭問道:

“有傷卒想過來麼,可以,有多少人?”

“一二百吧,都是以前一塊打仗的兄弟,受了傷也沒法再戰,大營裡對他們也沒什麼可靠的安置,就那麼每天晃着,心裡也慌。”

聽張雷公這麼一說,燕北想着倒也確實是這麼回事,都是冀州跟過來的老人兒了,他們那些傷兵也回不去,幽州這邊又沒辦法一下把所有傷兵都妥善安置下來,閒着心裡能不慌麼,當即說道:“可以,他們想來,你便去把他們帶過來吧,如果有會打鐵的,年俸按匠人來,不會的就按學徒來。先把鐵鄔招到一千二百人的數量……不能招少了,招少了人不夠用,也絕不能招多了,多了我沒那麼多錢給他們。”

“至於鐵礦,得你自己解決,看匠人和學徒裡有沒有會探礦挖礦的,你組織人手去採礦。有需要就去郡府找沮授,我把三千匹馱馬都交給他了,你可以尋他要上百匹,套車來運送鐵鄔需要的東西。不光采礦,你還要指派人手去伐木,以後的弓弩、現在的農具都要用木頭,這些事情你自己去做。鐵鄔招滿人之後每年要花掉五百多金,我再給你一些湊夠七百,你自己去看應該花費在哪裡。”

燕北從不擔心雷公的忠誠,他身上數十處受創的傷痕與那條跛掉的腿便是張雷公這個莽漢對他忠誠的證明,因此即便是一下子將七百金的鉅額交到他手裡燕北都沒有絲毫擔心。

“不,俺不用那麼多,將軍給俺六百金就夠了……人力已經花了那麼多錢,鐵鄔真不用再往裡邊添錢了。”張雷公知道燕北有錢,但有錢也不是這麼個花法,“今年有六百金,可到了明年郡府還能拿出六百金來嗎?不用那麼多。”

燕北帶着一如既往的矜持笑容看了張雷公一眼,拍拍他的肩膀大步向前走着,走了幾步才猛地回頭張開雙手說道:“雷公啊,你知不知道,這座鐵鄔在燕某看來就是一座金礦!如果今年能把農具都做好,在流轉各地的商隊搭好架子以後,我們就能把做出來的農具賣到別的地方,還可以做鐵甕、燈架、甚至可以去做祭祀用的雕像和麪具,做別人做不出的東西……賣到鮮卑、烏桓、高句麗,到時候我們花掉的錢都能收回來!”

何止是鐵器,在燕北的設想裡如果鐵鄔這種僱傭上千人開工製作的方法如果能夠行得通,以後源源不斷的兵器便會堆積進他的武庫,下發到那些效忠於他的戰士手中。至多兩年,他的部下便能實現兵甲上的自給自足,遼東南的木料與千山的鐵礦,他能讓遼東變成幽州兵事能力最強的郡。

鐵礦這種東西在千山就像無本的買賣,從運送的人力到匠人再到商隊,全部都是他手底下的人,除了這一年五百金的傭俸之外他什麼都不用付出,賣出多少東西便能賺回多少。如果今年能開墾出三千頃土地,明年就能開墾出六千頃,後年更多。

除了鐵鄔,一旦商隊販出的錢能夠支撐遼東有千金之富,他就能再僱傭絲工、陶匠,到時候商隊承載的運力更大,買賣流通自成體系!

屯田的糧食,商隊的金錢,只要這兩樣東西走上正軌,遼東將進入良性循環的時代,百姓富足而郡兵強盛……到那個時候,他就可以真正地將吞併高句麗、樂浪郡提上日程,收復高麗郡,甚至北掃塞外,將邊城要塞築在長城外面!

遼東這塊神奇的土地,大有可爲!

只是他現在也還有些擔心鐵鄔創造的價值,現在看不出盈虧是因爲農具自產自用,最大的意義便是開墾出足夠的土地。可實際上,燕北並不知道這種模式是否絕對正確。

這個時代有僱傭工人來做事,但據燕北所知,像他這樣一舉僱傭如此多人的鄔堡很少。強若安次的王鬆,也只是用匠奴來做這些事情,可燕北手下的傭工並非匠奴。

他沒有錢去買那麼多的奴隸,長久看來奴隸的確是便宜的,一錘子買賣兩到三金便能買到手裡……但持久的花費卻是包下人家的食宿。燕北能讓匠人在鄔堡中住下,可在這個連他自己手下士卒吃飯都難保的節骨眼上,他又如何能管得了匠人的飯食呢?

他計算過,這些工匠在有五個學徒幫忙的情況下每天能做出一件農具,而這件農具如果賣到商市上,就能換來百錢的利潤。即便賣不出去,也能租給遼東的平民百姓,基本能夠自負盈虧。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製作那些價值更高的東西,鐵鄔有很大機率是可以賺到能夠支撐遼東財源的資財。

可以說,燕北對鐵鄔的看法就像一個實驗……如果可以,他將把這種規範延續下去,並進一步擴大。如果不能夠爲他盈利,他就只能等遼東開墾出足夠的荒田後再將這些匠人解散。

至少這種情況還留給他很大的操作性。

燕北在張雷公的指引下將整個鐵鄔看了個遍,甚至親手提着鍛鐵錘砸了兩下新做出的鐵錠,問了問那些匠人掌握的技藝,對這一切他很滿意。這些匠人中有人以前是做農具的,有人是做兵器的,還有做鐵器的。最好的一名製作兵器的匠人甚至掌握了二十鍛環刀的製作方法。

雖說都是鐵匠,但在這個技藝統統由老師帶學徒的時代,每個人所掌握的技藝都有所不同。

但是燕北不在乎這些門戶之見,只要手下有一個人會這樣的東西,燕北會想辦法讓他分享出來,讓所有匠人都學會這種本事……只是在現在,鐵鄔還沒到大量製作兵器的時候。

如果到那個時候,燕北會要求鐵鄔鍛造出的每一把兵器都用二十鍛手法做出來。

就在燕北打算在鐵鄔用飯的時候,外面突然奔來一騎火急火燎地喊着燕北的將軍稱呼,來自郡府的騎從拜倒在他的腳下急道:“將軍,沮太守請您前往郡府……董,董卓進京了!”日本av女優私拍視頻流出,性感至極!微信公衆:meinvgan123(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章 且入座吧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章 且入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