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曹操徵徐

燕北萬萬沒想到,鄴城之行給他帶來了個兒子,而且韓馥還是一副不收下義子就沒完的架勢,令他哭笑不得……韓謙不過比他小七歲啊!

雖然表面上,他的沉着冷靜比這個見到頭顱嚇得發抖的少年強上不知多少倍,但心裡還是很難接受猛然間有一個快要加冠的義子。

韓馥的想法他能摸清,這個冀州牧是被周圍如狼似虎的諸侯嚇壞了,甚至對自己,更怕。

冀州近畿各路諸侯,河內張揚實力不強未必能真正威脅到鄴城;南匈奴的欒提於夫羅與白波軍、黑山衆俱沒有稱雄之志;真正能對鄴城造成威脅的也就只有幽州和渤海了。

而袁紹爲名聲所累,有些事並不是他想做就能做的,另外一些呢,也不是他不想做就能不做的。反倒是燕北,即不在乎惡名又有廣袤的地盤與兵馬,行事百無禁忌,最爲危險。

文節兄只能將希望寄託於那句讖言之上——虎毒不食子。

燕北在北方力克宿敵公孫,出盡風頭,而在中原黃河以南,亦有英傑鋒芒畢露,這個人並非虎踞淮南的袁術,而是早年間敗仗無數的兗州牧,曹操。

歷經平兗州黃巾、戰青州劉備,曹操早年喜讀兵書的沉澱得以成爲兵事上的才華施展,如鳳凰涅槃。

去歲,袁術搖動羣盜大軍北進,聯南匈奴欒提於夫羅與徐州陶謙合兵,劍指陳留欲擊破曹操這道袁紹背後的銅牆鐵壁,繼而飲馬黃河直面袁紹一統中原。

這是一場龐大的戰爭,單單袁術軍便聯合了汝南羣盜、南匈奴欒提於夫羅、徐州陶謙、青州劉備,當然也少不了冀州公孫瓚。如果不是幽州路途遙遠難以協同,再加上公孫與燕氏之間尷尬的關係,這將會是除了曹操、劉表、袁紹之外整個關東諸侯的戰爭。

只不過,這次龐大的軍事行動失敗了,公孫瓚大軍突襲袁紹,成功爲袁術阻擊可能出現在兗州的冀州援軍,但袁術本部慢了一步,襄陽劉表趁機發兵逼近南陽截斷袁術的糧道,使袁術四路大軍難以匯合。率先出兵的陶謙屯兵發乾,最先爲曹操所破,旋即再敗劉備,回師在匡亭與之大戰。失去軍糧的袁術軍士氣低迷,被曹操狠狠地抽了一個大嘴巴子,潰不成軍。

緊跟着袁術回師壽春,守將陳瑀竟不讓袁術進城,這纔有了袁公路退守陰陵轉進九江,接着東征西討掃平周邊的虎虎生威。

相較而言,擊退袁術的曹操自然是一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模樣。

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躊躇滿志的孟德收到一條來自徐州的消息……曹家老爺子在陶謙的土地上,死了!

“阿翁享了一世的福,到頭兒卻受如此大罪。善終,不好嗎?”曹操萁坐在煊赫的州牧官邸,下牙咬着上牙,眉頭緊皺神色即是悲哀又充滿不善,“荀彧,我想問問陶謙,善終,不好嗎?”

這座官邸經受數十年風吹日曬,前後修繕數次,最近一次是兗州牧劉岱那會兒,可如今兗州換了主人。

曹操覺得冤啊,老頭兒本就沒幾年好活了,桓帝時期就做了司隸校尉,到如今早就是高壽。可就這末了幾年,偏偏在泰山被陶謙麾下的兵給劫了。

“劫財,便劫財嘛,殺人做什麼呢?”曹操呲着牙一字一頓說的極其緩慢,僅僅一句話便好似失去全身的力氣,長長地吸了口氣,面上的神情複雜地變化着,巨大的悲痛混着淚水從眼眶溢出,像個孩子。

“他們,把我,把我曹孟德的阿翁,像屠宰牲口一樣捆起來,殺了。”

在這條消息傳至兗州之前,曹操有許多事要他擔心,並無外人以爲的打遍天下無敵手之躊躇滿志,反倒陷入更深的擔憂裡。

他和袁紹已經不像從前那樣親密了,在他是東郡太守的時候,爲袁紹保衛側翼,像弟弟侍奉兄長一般。但他們的關係發生變化,早在誅殺宦官時便顯現倪端,至後來的討董,更是如此,他們的志向與謀略似乎總是無法像年少搶新娘時那般一拍即合。

而且曹操自身在兗州政治上各種混賬,使州中有不少反對的聲音,正是焦頭爛額之際,袁紹又傳信來讓他殺死張邈。

他哪裡能去殺張邈啊!當初可就是張邈一邊喊着他叛賊曹孟德,一邊把兵馬給他驅馳、把城池給他屯兵,現在反過頭來殺張邈?

“傳令,全軍縞素,發兵徐州。”

曹操站起身來只覺頭暈目眩,說罷停了很久,這才接着說道:“屠徐州,屠徐州,他陶謙令曹某喪父,曹某要讓他憂懼而死!”

屠徐州?

曹操因爲喪父而在官邸中大發雷霆,令那些佐官都不敢近身一步,荀彧有些遲疑地問道:“孟德,屠徐州?”

“對,屠徐州!文若不要勸我,這一次,不聽勸!”

荀彧看着曹操微微搖頭,並沒有要勸他的意思,而是問道:“不給袁將軍寫信?”

曹操頓住,沒有說話。

三日後,曹操告訴家人若他回不來,便去投奔張邈。隨後,兗州之兵盡起,征討徐州。

收到消息的陶謙也召集自己的援軍,向青州劉備派出快馬騎手傳遞緊急消息,一時間天下處處成危。而這一年,正是困厄於清河國的呂布之幸。

因爲曹操自己做的混賬事,殺了不少兗州士人,致使其與兗州士人關係破裂,其中便有一人名爲陳宮,與曹操離心離德,藉此時機將目光轉投大河之北清河國中的呂布。

這正是呂布一生中最困厄的時候,他不明白,明明是他在長安刺死董卓,那些名士都說他是爲天下除去罪人的英雄,更不必說順帶還爲袁紹袁術復了滅門之仇,怎麼袁術就不願接納自己呢?

到了袁紹這裡也是一樣,雖然讓自己在清河國屯兵,可實際上卻是首當其衝地夾在燕北、曹操、劉備這各路兵馬正中間,無論是誰來打,都是第一個捱打的哪一個。

這種不信任的感覺令他疲憊……早知道今日,從長安離開時他就該把王允拽出來,至少能給自己出出主意!

“呂某要不要派人去燕仲卿那試試運氣,到底有過飲酒的情誼,興許會比跟着袁紹好吧?”

呂布喃喃自語着,便收到一封來自兗州東郡的書信,信上的署名,是陳公臺。

趁兗州空虛,邀他去做兗州牧!.

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奪鹿侯的野望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
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奪鹿侯的野望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