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

接下來的一個月,對燕北而言度日如年。

遼東襄平城與遼西管子城相距足足四百里有餘,就算推進到遼水河畔,與管子城仍舊尚有二百餘里之距。燕北麾下的斥候在這些日子裡跑斷了不知多少條馬腿,嚴格遵守每半日傳回一次信息的命令,第一匹探馬方纔奔過遼水河畔,第四匹探馬便已經自管子城啓程。捨生忘死的斥候帶回的信息於遼水河畔一一整理,慢慢將整個戰局在燕北腦海中變得立體、清晰。

這一個月誰都沒閒着,先是燕北命張頜所部千人騎直接拉到遼水河畔預定伏擊戰場的南方十里的叢林之中佈防,肩負着收繳河水兩岸百姓漁船的使命,並毀壞沿途所有木橋……當整個遼水以南只有這麼一座石橋可渡,便能最大程度上減少公孫瓚小部人馬騷擾後方的可能。

除此之外,爲大戰做下的準備燕北一個沒少,經過姜晉與王義月餘的收集,無論轉運也好還是購換也罷,襄平大營終於積攢了足夠兩萬兵馬消耗六個月的糧草。

這個數字可太難算了,對燕北部下的莽漢草包們來說,他們能將每天自己吃上幾斤飯記個清楚,卻難以估計本部人馬一天能吃多少。若非最後燕北搬出沮授幫忙,恐怕他們連糧草消耗數量都弄不清楚。

公孫瓚與丘力居都急眼了,燕北看得出來。這一個月裡公孫瓚三次試圖突圍,三次皆以失敗而告終,損兵折將人馬僅剩不足兩千之數;丘力居則兩次組織攻城,尤其第二次大隊人馬壓上管子城西面城牆,幾乎將厚土夯實的城牆踩塌……管子城百姓死傷超過五千,但一樣未能觸及公孫瓚本部之根本。

公孫瓚是個狠人,驅趕百姓守城這樣的事……燕北捫心自問是做不出來的,但公孫瓚偏偏用的無比順溜。或許對他來說保衛領土與百姓是朝廷或是州牧的事情,他作爲一名將軍只負責打仗,打勝仗。爲他那些賣命於他的部曲而戰,爲那些不時之功勳而戰。

在這中間公孫瓚還做過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部下將領突圍之時被丘力居所部圍困,公孫瓚本可以救援,但他並未發兵……斥候沒能告訴燕北爲什麼。

他不知道,當公孫瓚部下在城下被圍攻時,任別部司馬的劉備曾請命出城救援,卻被公孫瓚一口回絕。公孫瓚說,如果這次救了別人,今後他的部下在身處逆境之時都不會捨生逆戰,而是會像個懦夫一樣等待救援。

這是何等霸道的封建大家長做派!

燕北猜得出來,公孫瓚與丘力居的急眼,問題多半出在斷糧的事情上。丘力居將管子城圍的水泄不通,所以公孫瓚沒糧草援助;丘力居身處漢地,一樣沒人會給他糧草……他們兩部人馬都斷糧了。

而就在前幾日,斥候終於傳報,丘力居拔營撤退了。

撤退的方向正是遼東!

既然圍城勝負已分,燕北便沒什麼猶豫的了,當即命令斥候以燕北的名義與丘力居營中的張純取得聯繫,讓他們向遼水河畔的石橋撤退,撤至遼東便安全了。

隨後的事情便簡單清晰的多了,一萬餘數次歷經大戰的烏桓部兵馬在燕北部斥候的引路下一股腦向東前進……這些草原上的烏合之衆已經要被漢人逼瘋了,各個部落貴族在奔馳的駿馬上不忘抽着馬鞭咒罵那些逃跑的膽小鬼中的熟識之人,紛紛賭咒發誓回到烏桓國一定要與那些人清楚地算算賬。

至於說他們心底裡對自己沒能早日逃跑有幾分懊悔,那就不知道了。

遼水河畔,燕北督率着將會參加此次作戰的一萬兵馬在橋邊三十里的範圍內紮下三座營地,而他則準備了一些精緻的食物等待張純等人的到來,根據斥候傳報,丘力居的兵馬就在今日過來了。

紮下兵馬沒有什麼別的意思,燕北只是認爲當丘力居趕過來之後,以公孫瓚之勇氣絕倫,大概一日之後就會追擊過來,到時候他再想紮下營地恐怕就來不及了。

三座大營其中一座是高覽所統的驍牙軍,也就是正營所在,這裡駐紮着六千兵馬。三千驍牙軍三千張雷公部步弓手……儘管張雷公所部的步弓手大多持以鮮卑人的輕弓,仰射至多能射出一百餘步,但對燕北來說已經足夠了。

至少強過讓士卒直接短兵相接,甚至是用血肉之軀迎接敵人投射的箭矢。

遠方大片煙塵滾滾,在橋對面的茂密樹林中響起的馬蹄聲向燕北昭示着,至少數百騎正在向這邊奔馳着。

多半是丘力居的先頭部隊。

遠遠地數騎奔出叢林,驟然間望見橋這邊不遠處燕北列出的營地與軍陣,彷彿遲疑一般頓了片刻,馬首相交接耳半晌,後面騎兵緩緩地走出林地,彷彿渡橋是英勇就義般踱馬而來。

接近了燕北定睛一看,領着先頭騎兵的不是從前的頂頭上官王政還能有誰?

王政也見到了這邊的燕北,比起並馬的另一騎,他要光棍的多,什麼話也不說便奔馬而來,離近了翻身下馬繮繩丟的無比順暢,兜頭便拜了下來,擡起頭滿眼的感激,“二郎啊,見到你兄長的心裡就算有底了!”

燕北話不多說,儘管此人心胸不足城府亦短,但對他有提攜幫助之恩,當即不擺任何架子一把將王政拉起,把着手臂對王政問道:“怎麼就這幾百騎,張公和烏桓人呢?”

王政一臉嫌棄地擺手,擰着眉頭扭着嘴說道:“一幫膽小鬼罷了,張天子和將軍都在烏桓人的兵馬隊列裡,咱們漢人弟兄就剩這麼多,被派出來探路……他們還不是怕你在這兒把他們殺了。”

說罷,王政臉上一頓,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道:“二郎不會真打算把我等於此地都宰了吧。”

燕北的臉上有些僵硬,看着風塵僕僕的王政皺眉道:“兄長將燕某當作什麼人了,何出此言?”

“玩笑爾,玩笑爾!”王政擺着手,指着自己首級嘆氣道:“王某這顆腦袋,如今也值得三百購賞了,彌天將軍與張天子的首級更是被幽州劉虞以三千與五千金購賞……二郎你若是在這打上一仗,便是萬金入懷了。”

王政一臉壞笑,但燕北知道他說的不是假話。王政是個沒見過錢的人,兩年前見到五塊金餅便樂得合不攏嘴,更何況如今數俞萬金。

玩笑歸玩笑,但說到底玩笑話是怎麼來的呢?

人的心底不往那邊想,便無論如何都想不出這種玩笑的。

燕北應付着敷衍了王政兩句,後面打馬的騎兵隊也到了,爲首一騎正是先前與王政並馬的陳扉。這人以前曾堅定地站在潘興身旁,甚至也曾想過一同埋伏燕北,因此他知道燕北不會對他有什麼好臉色,只是站在一旁是一聲不吭。

當騎兵列隊,燕北粗略望過去大概只有七八百人……不由得嘆了口氣。當初二張起兵之時,麾下漢兒過萬,單單一箇中山國在起兵後便有漢軍數千,這還不算他燕北的部下。

可到了現在,只剩下這麼寥寥七百餘。

原本最寶貴的性命,在戰爭中變得極爲廉價。

“兄長,既然張公已到近處,還請速速傳信吧,一路追趕太過勞累,老大人年事已高……入了遼東,遼水自有燕某在此阻擋。”

就從這夥七百餘的漢騎的模樣,燕北就能想到張舉與張純這段日子過得肯定並不快活,實際上燕北也不想讓他們快活。就像今日王政的樣一樣,見到自己只覺得心口一鬆,不必再被公孫瓚追趕,可他根本無暇去思索,爲何燕北沒在大戰時作爲他們的援軍加入戰場,反而遠遠地掠過他們,成了今日的遼東之主。

王政想不到的東西,相信張舉與張純是能想到的。

很多時候事情只有在衝動之下,因爲思考並不全面,才能依靠着心底裡一涌而出的激情做的漂亮。若思索前面,太多太過,謹慎小心,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好的。但或許不是那麼好聽。

到這時候,燕北望着遼水河畔茫茫渡河的烏桓長幡,聽着轟踏的馬蹄砸在青石橋上帶出的聲音,心中卻在想象着那一日若麾下兵馬聽命留在冀州,不參與北面的戰事,若他的部下能再自私一點,眼睜睜看着他向北送死。

或許燕北的故事,會更完美一點……沒有多餘的思慮,他才能保全自己的人格。

可僅僅是別人的一念之差,讓他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讓他做不了忠志之士,只能做現在這樣一個爲了爭奪一片生存領地,甚至做好了向曾經袍澤揮刀打算的人。

他早就不是一個亡命徒了,在做出鮮卑大迂迴決斷後的他也不再是一名豪傑,不提接到張舉張純丘力居之後短暫的虛與委蛇,他知道在這個滿天星斗的仲夏夜裡,他很難再想從前一樣驕傲。

他要救張純,而在救下他性命之前便必須要陷張純於不義。

因爲他要做一名統治者,不允許張舉威脅到他的地位。而前日寫給劉虞的書信中……他要用張舉的首級換取張純的性命。

悶熱無風的夏夜裡,燕北希望四面的牆壁裡也像天氣一般難以透風,只因他的對面坐着一位老者。

端起盛着甜漿的碗,燕北一飲而盡,心頭卻無比冰冷,“張公,您曾要燕某不負於您,如今燕某……做到了。”巨臀妖豔女星曝大尺度牀照"!微信公衆:meinvgu123(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
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