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

打仗,有時候也是件看心意的事情。過去燕北強攻紇升骨城,屠城旬月之間三萬生靈盡沒。被殺的自是沒辦法的事,面對兵甲精良的遼東軍,手無寸兵的高句麗軍民連反抗都難,當時可謂震驚北土,可結果呢?

雖然燕北達成了他震懾高句麗王室的寄望,非但輔立東川王拔奇,安下王義這顆釘子,還從高句麗手中割下紇升骨城,強迫其割地求和。可在另一方面,高句麗國中亦是輿情洶涌,隨後帶來層出不窮的小規模反叛自不必說,國中最堅韌的百姓盡數隨失了王位的世子伊尹漠南渡汪洋,前往遙遙千里的海外孤島上尋求高句麗新的出路。

那是高句麗骨頭最硬的一批人,即便作爲政敵,燕北有多想殺死伊尹漠,便有多佩服伊尹漠。

現在不會重蹈覆轍,從前他們是敵人,現在高句麗與扶余已經不復存在,那裡有了新的名字叫做驪州,很美。

隨着燕東的戰報奉入鄴都不數日,自驪州進京的車隊也逶迤而至,高句麗拔奇與扶余簡位居被降王爵,分別封爲漢木柵侯與漢丸都侯,收歸鄴都。

簡位居不過是個比燕北年長不過幾歲的中年男子,他的父親扶余老王尉仇臺年邁,待大軍北上圍困木柵城時,城牆被張遼以投石炮砸出缺口,漢軍殺入城中當日便在王宮內嘔血而王。領兵敗退至扶余北的簡位居收到消息匆忙於野外繼位,不過做了半日扶余王便爲蹋頓所擒……用簡位居的話說,還不如不繼位!

兵敗國除已無可避免,繼位後他便成了數百年扶餘國亡國之君,何其辱也?

更諷刺的是,燕東安排簡位居與拔奇一同在幽州騎兵的護送下前往鄴都。兩個征戰上百年的國家之君,近乎同日亡國,似乎就連他們過去的血仇都變得不是那麼重要。

再大的仇,能比亡國還大?

只是如今記掛這仇恨已無甚用處,國破家亡,身爲人制,連仇恨的資格都被剝奪。

“兩位大王別忙着記恨,再記恨也得吃飯!”

領一曲騎從沿行護送的將領是幽州軍的麴演,就是在遼東作爲叔父殺掉反叛侄子的那個麴氏三郎,麴義的弟弟麴演。他可是個狠角色,這次揚威域外的戰爭開始時他受命在上谷郡防備塞外鮮卑異動,沒能參與憋了滿肚子牢騷,最後燕東給他個領兵南下交接俘虜的苦差事,早就看這兩個異族大王不順眼了!

他可是個狠角色,爲了宗族延續子侄說殺便殺,更不必說當年子侄麴潛是領族中子弟反叛,一場仗下來圍困麴氏鄔堡,廝殺死在他麾下軍卒手裡的族人少不得幾十個。靠着這份功勳得了燕東青眼做上校尉,本指望着此次東征賣了血肉骨頭換回個將軍位,怎知曉守在北疆沒落得半點功勳,心裡哪兒能好受。

免不了,對囚車裡兩個掉毛鳳凰冷嘲熱諷。

一路上簡位居與拔奇早已習慣了他這張壞到冒煙的嘴,都別過頭去不去理他,倒還生出幾分同仇敵愾的意味。麴演不以爲忤反倒笑了,晃晃悠悠扣着腰刀隨囚車打馬踱步,冷笑道:“拉倒吧,別做出一副寧死不屈的模樣來,真有骨氣城破之時就該在王宮裡一頭碰死,全了你們做大王的尊貴!現在倒好要絕食以示忠貞,車駕左右都是廝殺漢你做給誰看?若是死在國都,沒準我大司馬還會給你們加封個王號……嘁!”

說着麴演便面露不屑,暗啐一口心道:這什麼大王皇帝,沒一個有骨氣的,家國守不住百姓護不得,算什麼大王皇帝!

還不如大司馬有擔當!

麴演這話倒不是虛言,到底燕北護得住治下近千萬生民,匈奴謀逆說平就平了,即便攻打高句麗扶余並非義戰,可到底受惠的都是現在罵燕氏殘暴的那幫士大夫與百姓,他們哪兒知道邊疆是個什麼情況。

至少奪取驪州,東疆今後算平定了,即便再有戰事,那也是爆發在過去高句麗扶余的國土上,往後需要思慮的就剩北疆的鮮卑人與南方的那些諸侯。念及此處,麴演揚起馬鞭抽在坐騎身上向前跑出十餘步,放眼望去已能看見民夫浩浩蕩蕩在趙郡起宅舍的動靜,郊野一派夏日勝景,心思亦不禁活絡了。

麴氏以兵法傳家,又熟悉西州軍陣。正如麴義在戰陣上本事一般,麴演更熟悉的是形勢,當下便打定主意等把後頭車裡這兩個亡國大王送到鄴都,便去尋自家兄長看可有機會能留在河北聽命,幽州他是不打算回去了,連着部下帶出來這六百騎從,全都留在河北!

天下人在麴演眼中只分做兩種,一種是放馬的,邊郡與外夷均在此列;一種是耕田的,除了邊郡漢國內部大多如此。而薊縣,北方臨着長城,便是放馬的所能施加統治的最南端,恰好也是耕田的所能影響的最北端,那是個極好的地方,北方一旦有戰事,薊縣便能支應至整個塞北草原,就軍爭之事,若想立功,那是北疆的不二之選。

但麴演並不認爲在高句麗、扶余滅國,匈奴備受打擊的時刻,鮮卑人的軻比能敢打進塞內撩撥燕氏虎鬚。隨着燕氏內部拔除南匈奴震懾朝臣,權力必將再次集中在燕氏手中,只要軻比能不傻,便不會發動註定無功而返的戰爭。北方戰爭的主動權已經落在燕氏手中,麴演認爲,燕北除掉北方威脅後,必將發兵南下重整山河。

那便是他登上將軍位的機會,故而,一定要留在河北!

這話說來好笑,過去只聽說有人避戰而逃的,卻不曾瞧見如麴演這般哪裡會發生戰爭便向哪裡鑽的,這倒也是獨一份兒了!

次日傍晚,懷着渡大河以覓功勳的雄心壯志,自幽州押送兩位亡國之君入冀州的麴演策馬登上高坡舉目向南眺望,巍峨的國都已盡在其目中,遠方軍營中的武士正結陣操練,伴着傍晚的夕陽高舉兵刃,映出片片金光。

這真是美煞武人之壯景!

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
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