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

北方的雪,化了。

時值三月,扶餘國世子簡位居奉其父扶余王尉仇臺之命,發大軍自邊境越過雪山南下,突擊高句麗北部。這本應是一場勢如破竹的戰爭,卻因高句麗監國王義先前料得軍機而告破,突襲戰打成了攻堅戰,雙方各將數萬之兵陳於北方遼山下,連月攻伐,不得寸進。

高句麗國趁勢將加蓋王印的求援書發向漢朝,國中對王義此舉不免嘲笑。漢朝的國都東遷後在冀州鄴城,距高句麗國內城無論海陸皆有兩千裡之遙,來往之間哪怕不算漢朝動員兵馬所耗時日,也並非三五個月便能趕到的,國中士儒皆雲,這位監國志大才疏,以爲依靠漢朝就能取得勝利,可觀一國興衰,哪裡是能夠將希翼寄望於鄰國的?

王義到高句麗已有八年,朝野士儒早已將他當作土生土長的高句麗人,至於過去漢朝的身份,誰記得呢?

紇升骨城一戰,漢朝大軍兵鋒威懾國都,國王被廢而割土求和。儘管高句麗人生性好鬥,朝野之間從未自絕反抗之心,漢朝的強大卻也令人除扼腕嘆息之外再無他舉。

只是這一次,局勢與他們想象的不大相同。

求援書信自監國所在的丸都山城向西傳出不過三日,西面便有使者來報,漢朝徵發東道城之兵應友邦高句麗求援而發,命高句麗徵發糧草輜重,後續兵員將在翌日開入高句麗國中,北上支援遼山。

這就像奔騰洪水衝開兩塊壩口一般,一時間國中各地的書信雪片般飛向國內城與丸都山城,令人目不暇接之餘,又從心中感到無比的恐懼,那是六年前漢度遼將軍燕北發兵攻高句麗屠紇升骨城的恐懼。

此後三日,漢內附烏桓王蹋頓領馬步軍萬餘自漢東道城渡大梁水,入高句麗境內駐恆江北;五日,漢內附鮮卑大人成律歸領精騎五千自東道城北走遼山;七日,漢內附烏桓峭王蘇僕延領部衆萬餘入高句麗,駐恆江南。

第十日,漢遼東太守司馬朗傳信高句麗王,遼東郡集結萬餘精卒於東道城,以備戰局不利;緊跟着第十三日,樂浪太守牽招領兵自溳水越分攀山進駐高句麗南部,向國都國內城進發;第十七日,漢將田豫所率龐大船隊停靠高句麗東南的東沃沮,萬餘幽州水卒北上渡過潺蠢水,進入高句麗東南。

不過半月,於高句麗而言,這場因防備扶餘國而發起的戰役局勢,原本應僅作爲虛無縹緲之援軍的漢朝軍隊,卻彷彿冬日草原上燃起的野火一般,成燎原不可控制之態。

現在除了北方遼山與扶餘國打得如火如荼的三萬軍隊,在高句麗國土之上的漢軍數量,早已遠超其本國兵力。國內城受到禁錮的東川王拔奇心急於目下局勢,於王宮茅舍避開監國耳目召見數名國中大臣,攤開在牆壁上的輿圖中,這些高句麗國中最後終於王室的有識之士才終於發現,此時幅員遼闊而兵精糧足的高句麗,在漢朝面前就像剝開襁褓的嬰孩,雖手握匕首,卻無絲毫還手之力。

“大王,漢將田豫於樂浪太守牽招的軍隊,封鎖住南方交通要道,恆江南之兵若向國都攻來,五日便可兵臨國內城下!而恆江北之兵,則以坐斷國土之勢截斷北征將士的路!更有鮮卑兵馬在北征將士腹背虎視眈眈!大王,此時若再不先發制人,待漢軍向國內城攻來,天下之大,卻再無大王容身之處啊!”

國臣聲淚俱下,彷彿再度看到漢軍屠戮紇升骨城時的慘烈景象,上一次漢軍僅僅向東攻略百里,便使他們永遠失去了紇升骨城。如今漢軍遍佈國中,他們又想要什麼,難道要連丸都山城都割讓給漢朝嗎?

引狼入室!

國內城儒士對狼子野心的王義罵聲滔天,丸都山城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前些時候還門庭若市的莫離支府邸卻閉門謝客,自漢朝發來援軍進駐高句麗的書信後,便只見書信出入,再不見莫離支王義。

“王君,大司馬讓種某前來看遼東健兒如何征戰,可不是終日在這閉門謝客熟悉音律的。”種輯仍舊是在鄴都的那副樣子,似乎被燕北一言而決打發三千里並未影響到他的精進,佩劍磨了又磨,一身甲冑接連穿戴十數日卻不見王義有絲毫動作,不禁急道:“這場仗,什麼時候開始?種某已難耐取得征服東夷的心了!”

王義穿着一身常服,停頓下撫琴的手,幽地曲樂戛然而止,轉頭對種輯看了一眼,笑道:“種校尉,王某過去是個粗人,只會跟着兄長舞槍弄棒,兵戈之事略懂,卻從來不是風雅之人。只是一別故土八年,人地兩生風物不同,僅有漢家音律與流傳至此的書簡能找到家鄉的些許氣息。”

說着,王義似有不捨地再度擡手撫過琴絃,緩緩起身。他在高句麗彈了六年琴,最初是世子拔奇在遼東爲質時教他彈琴,學了些漢地的音律。只是那個時候,來自漢家的小鐵匠從未想到,有朝一日他會生疏了打鐵、放下鐵錘撫弄琴絃……他更不會想到,當年曾參與黃巾的小鐵匠,會一步登天成爲高句麗監國!

“來人,更衣,取紙筆。”

一身素衣的王義站起身,展開雙臂並不理會興奮的種輯。自有僕從上前將一套從未見過漢人裝束的玄色大氅穿在他的身上,領間覆熊毛保暖,腰間的玉環旁以青色綬帶懸一方小印。種輯對他在這種時候穿起漢朝官服十分不解,剛要發問,卻見王義神色鄭重地取過冠帶端正地戴在頭上,不禁瞪大了眼睛。

那是一副進賢冠配長耳介幘的頭飾,中間飾有三樑,種輯過去官至九卿的父親所佩戴的便是這種進賢冠。

穿戴好裝束,王義一把推翻案上漢琴,鋪上紙筆疾書,字跡潦草,頭也不擡地道:“王某於異邦八年春夏,今日功成,世間當不復再有高句麗!”

種輯聞言面上更爲欣喜,道:“好教種某瞧見,莫離支是如何用兵!”

“用兵?種校尉,此戰始於八年之前,今日,勝負已分。”

王義說着,擡手將墨跡未乾的一紙張塞入種輯懷中,墨跡都沾到他的胸甲上,他似乎能感覺到王義因激動而顫抖的手指。展開紙張垂目看去,竟見上書以驪州牧的口吻徵他爲驪州別駕,不禁快步趕上王義問道:“驪,驪州是何處?”

“在你腳下。這便是驪州治所,丸都山城。”王義翻身跨上武士牽來的神駿大馬,一手按劍一手持繮,踏步走出府邸,城中街道舉目望去盡是衣甲鮮明的高句麗武士嚴陣以待,他沒有拔劍,只是緩緩頷首,道:“出征,發兵國內!”

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
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