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

封王不單單隻有壞事,至少於燕氏而言是好的,消息傳至黃河南岸,衆將心底皆衝勁十足,尤其是麴義。燕北征匈奴封王,誰都知道這是異數,但燕東發兵塞外征討高句麗與扶余,封縣侯是誰都知道的。目下燕氏二人皆爲王侯,一直以燕氏頭號大將自居的麴義知道,自己離封侯不遠了。

其實漢帝的人心,在東歸路上,於各地軍中失掉了不少人心,只是朝廷不知道。東歸路上護駕的將校官吏,活着的死了的,沒立下什麼大功便封出去幾十個侯爵,讓天下將校沒有誰心裡是舒服的。

有些見識開闊的能猜到是原因很多,皇帝是不得已而爲之,但更多人則沒有心思去細想大肆封賞官爵的原因,只覺得皇帝賞罰不均,行令不明……其實皇帝哪裡有其他方法,關西之地因董卓毀金人鑄小錢,經濟倒退至以物易物的情況,否則皇后也不必在逃難時還拽着布帛不撒手,而皇帝連飯都吃不上,哪裡還有錢財布匹作爲封賞官吏的籌碼,而爵位這東西雖然珍貴,在無可奈何之際也只能用作安撫人心。

可只要安撫了一次,後面便都要拿出對等的賞賜,什麼能和爵位對等?沒有,天底下沒有與爵位對等的賞賜,除了血脈,這是唯一能讓平民成爲貴族的封賞,是多少錢財糧秣都換不來的。

今年初,就連麴義一向看不起的韓馥都得了亭侯爵位,黃河南岸的麴義誓要打下一份好大的功勞給封做趙王的燕北做添頭。

慘烈的濟南爭奪戰,繼平原夜戰後再度展開。麴部兩萬餘兵馬離開漯陰繼續南下進入濟南國,進軍在寬近百里的戰場上。哪怕在平原夜戰目睹麴義本部軍士帶來巨大傷亡的混亂廝殺,軍卒卻仍舊士氣如虹,唯獨匈奴四個千長像霜打了的茄子,垂頭喪氣。

整場戰爭都充滿了譏諷,袁軍在燕氏手忙腳亂的時刻向北發動戰爭,試圖奪取冀州渤海以期來年能夠將燕北趕回幽州,把燕氏控制下四州廣袤之地攔腰斬斷,從而控制朝廷成爲天下第一諸侯。監軍袁尚本以爲他真正的敵人會是燕北緊急抽調來的各地主力,卻沒想到僅僅第一道防線渤海守軍便將他碰得滿鼻子灰,韓猛沒取得戰果被困守在樂陵,反倒被麴義打進青州,佔領了整個平原。

匈奴人一開始對南下作戰十分輕鬆,燕北也說的輕巧,平原營、濟南營、北海營,九千騎奪取三個郡國並且守住,這看上去並不困難。打不過燕北手下精銳人馬,他們畢竟出身幽冀,都是漢國邊軍又追隨燕北南征北戰,最好的鮮卑駿馬與漢地兵甲,有情可原。打不過他們難道老子還打不過身處漢國腹地的青州兵嗎?

打不過。

平原打下來了,平原營也死光了。現在該打濟南國,濟南營的兩個千長心裡怎能好受?更別說後邊的北海營,這離着北海還他娘有五百里路呢!

“徐將軍,斥候說前面的敵軍守備,騎兵突不過去,讓匈奴人北海營在後面守備糧道。”行軍中敵軍斥候的騷擾就沒停過,麴義的斥候也不斷地突破襲擊到敵軍斥候背後的主力軍隊,甚至遠遠地望見他們的陣線。“袁尚佈防的營寨就在東南四十里,唉,斥候回報青州人斷斷續續把好好的平原挖得到處壕溝架設木壘,再向南就是泰山,濟南營只能向東進入樂安國守備側翼了……你可聽說過掘子營,那是什麼東西?”

他們所知曉的一切,都在於斥候抓住敵軍俘虜逼問出的機要,俘虜的隻言片語中勾勒出一支由精通土木的匠夫、軍卒組成的校尉部,員額不過三千,攜帶專事挖掘、建築的工具,遇水架橋遇路掘壕無往不利,是袁紹在南方與袁術、孫策作戰中的撒手鐗。

徐晃搖頭,儘管袁軍在這場戰爭中唯一表現可圈可點的便是這個挖壕溝架木壘的掘子營,但卻遠遠超過北方燕氏全部軍隊,令他歎爲觀止,“袁本初絕非善與之輩,掘子營做出上萬民夫都難行之事,臨陣對敵,我軍實難衝過防線。不如在此尋地形險要之地結營對峙,待匈奴兵自樂安國繞行,以期可趁之機。”

“指望匈奴人?他們一個千長只能做我們一個軍侯的事,粗通天時不知地利,不曉輜重不識設營,打起仗來匈奴騎兵勇則勇矣,卻管前不管後,逞威時如若雷霆,兵敗時狼狽逃竄。輜重、接引、斷後統統要你徐將軍代勞。”麴義撇撇嘴巴,最終嘆息一聲道:“你先帶大軍尋險要處紮營吧,稍後我帶親衛繞過敵軍斥候親眼看看敵軍營寨……指望匈奴人,還不如指望海上飄着的田將軍!”

徐晃聽到麴義的前半句也不禁露出少許頹唐,麴義說的沒錯。他曾與燕北一同對陣南匈奴,哪怕是萬騎長劉猛,或者是曾活躍於關中戰場的於夫羅、劉豹,他們領兵也都不過是類似不通兵法的羣盜。做將軍所依靠的不僅僅是勇武,那是領兵衝鋒下級將官的事,將軍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武,還需要統籌兵馬、排兵列陣、溝通輜重、天文地理、先鋒斷後。像匈奴兵那樣,在擁有九千騎南下時遇到袁軍主力還尚有一戰之力,像現在的四千餘騎?

也就只能引爲偏師,對戰沒有將軍率領的郡國兵還尚有一戰之能,若獨自陷入戰場,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被緩慢地蠶食殆盡。

不過聽到麴義的後半句,徐晃登時便來了精神,問道:“主公調水師赴戰青州?徐某如何不知?”

“徐將軍你不知道,麴某人亦不知曉啊!某隻會統御馬步軍,但主公從遼東時便一直喜好以水軍作戰,總不至於忘了。”麴義看着徐晃笑了一下,招呼親兵湟中義從列陣,這才揚着馬鞭指了指東南方向道:“三部匈奴號平原、濟南、北海,讓麴某與徐將軍戰樂安,東萊呢?總會有人去東萊的,這種時候只要田國讓到東萊,分兵襲擾腹背,我部便有南進戰機……如果是管承與管亥,就難多了……麴某信不過那倆海賊,就看主公派誰來了。”

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六章 鎮關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四章 多面準備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
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六章 鎮關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四章 多面準備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