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

封王不單單隻有壞事,至少於燕氏而言是好的,消息傳至黃河南岸,衆將心底皆衝勁十足,尤其是麴義。燕北征匈奴封王,誰都知道這是異數,但燕東發兵塞外征討高句麗與扶余,封縣侯是誰都知道的。目下燕氏二人皆爲王侯,一直以燕氏頭號大將自居的麴義知道,自己離封侯不遠了。

其實漢帝的人心,在東歸路上,於各地軍中失掉了不少人心,只是朝廷不知道。東歸路上護駕的將校官吏,活着的死了的,沒立下什麼大功便封出去幾十個侯爵,讓天下將校沒有誰心裡是舒服的。

有些見識開闊的能猜到是原因很多,皇帝是不得已而爲之,但更多人則沒有心思去細想大肆封賞官爵的原因,只覺得皇帝賞罰不均,行令不明……其實皇帝哪裡有其他方法,關西之地因董卓毀金人鑄小錢,經濟倒退至以物易物的情況,否則皇后也不必在逃難時還拽着布帛不撒手,而皇帝連飯都吃不上,哪裡還有錢財布匹作爲封賞官吏的籌碼,而爵位這東西雖然珍貴,在無可奈何之際也只能用作安撫人心。

可只要安撫了一次,後面便都要拿出對等的賞賜,什麼能和爵位對等?沒有,天底下沒有與爵位對等的賞賜,除了血脈,這是唯一能讓平民成爲貴族的封賞,是多少錢財糧秣都換不來的。

今年初,就連麴義一向看不起的韓馥都得了亭侯爵位,黃河南岸的麴義誓要打下一份好大的功勞給封做趙王的燕北做添頭。

慘烈的濟南爭奪戰,繼平原夜戰後再度展開。麴部兩萬餘兵馬離開漯陰繼續南下進入濟南國,進軍在寬近百里的戰場上。哪怕在平原夜戰目睹麴義本部軍士帶來巨大傷亡的混亂廝殺,軍卒卻仍舊士氣如虹,唯獨匈奴四個千長像霜打了的茄子,垂頭喪氣。

整場戰爭都充滿了譏諷,袁軍在燕氏手忙腳亂的時刻向北發動戰爭,試圖奪取冀州渤海以期來年能夠將燕北趕回幽州,把燕氏控制下四州廣袤之地攔腰斬斷,從而控制朝廷成爲天下第一諸侯。監軍袁尚本以爲他真正的敵人會是燕北緊急抽調來的各地主力,卻沒想到僅僅第一道防線渤海守軍便將他碰得滿鼻子灰,韓猛沒取得戰果被困守在樂陵,反倒被麴義打進青州,佔領了整個平原。

匈奴人一開始對南下作戰十分輕鬆,燕北也說的輕巧,平原營、濟南營、北海營,九千騎奪取三個郡國並且守住,這看上去並不困難。打不過燕北手下精銳人馬,他們畢竟出身幽冀,都是漢國邊軍又追隨燕北南征北戰,最好的鮮卑駿馬與漢地兵甲,有情可原。打不過他們難道老子還打不過身處漢國腹地的青州兵嗎?

打不過。

平原打下來了,平原營也死光了。現在該打濟南國,濟南營的兩個千長心裡怎能好受?更別說後邊的北海營,這離着北海還他娘有五百里路呢!

“徐將軍,斥候說前面的敵軍守備,騎兵突不過去,讓匈奴人北海營在後面守備糧道。”行軍中敵軍斥候的騷擾就沒停過,麴義的斥候也不斷地突破襲擊到敵軍斥候背後的主力軍隊,甚至遠遠地望見他們的陣線。“袁尚佈防的營寨就在東南四十里,唉,斥候回報青州人斷斷續續把好好的平原挖得到處壕溝架設木壘,再向南就是泰山,濟南營只能向東進入樂安國守備側翼了……你可聽說過掘子營,那是什麼東西?”

他們所知曉的一切,都在於斥候抓住敵軍俘虜逼問出的機要,俘虜的隻言片語中勾勒出一支由精通土木的匠夫、軍卒組成的校尉部,員額不過三千,攜帶專事挖掘、建築的工具,遇水架橋遇路掘壕無往不利,是袁紹在南方與袁術、孫策作戰中的撒手鐗。

徐晃搖頭,儘管袁軍在這場戰爭中唯一表現可圈可點的便是這個挖壕溝架木壘的掘子營,但卻遠遠超過北方燕氏全部軍隊,令他歎爲觀止,“袁本初絕非善與之輩,掘子營做出上萬民夫都難行之事,臨陣對敵,我軍實難衝過防線。不如在此尋地形險要之地結營對峙,待匈奴兵自樂安國繞行,以期可趁之機。”

“指望匈奴人?他們一個千長只能做我們一個軍侯的事,粗通天時不知地利,不曉輜重不識設營,打起仗來匈奴騎兵勇則勇矣,卻管前不管後,逞威時如若雷霆,兵敗時狼狽逃竄。輜重、接引、斷後統統要你徐將軍代勞。”麴義撇撇嘴巴,最終嘆息一聲道:“你先帶大軍尋險要處紮營吧,稍後我帶親衛繞過敵軍斥候親眼看看敵軍營寨……指望匈奴人,還不如指望海上飄着的田將軍!”

徐晃聽到麴義的前半句也不禁露出少許頹唐,麴義說的沒錯。他曾與燕北一同對陣南匈奴,哪怕是萬騎長劉猛,或者是曾活躍於關中戰場的於夫羅、劉豹,他們領兵也都不過是類似不通兵法的羣盜。做將軍所依靠的不僅僅是勇武,那是領兵衝鋒下級將官的事,將軍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武,還需要統籌兵馬、排兵列陣、溝通輜重、天文地理、先鋒斷後。像匈奴兵那樣,在擁有九千騎南下時遇到袁軍主力還尚有一戰之力,像現在的四千餘騎?

也就只能引爲偏師,對戰沒有將軍率領的郡國兵還尚有一戰之能,若獨自陷入戰場,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被緩慢地蠶食殆盡。

不過聽到麴義的後半句,徐晃登時便來了精神,問道:“主公調水師赴戰青州?徐某如何不知?”

“徐將軍你不知道,麴某人亦不知曉啊!某隻會統御馬步軍,但主公從遼東時便一直喜好以水軍作戰,總不至於忘了。”麴義看着徐晃笑了一下,招呼親兵湟中義從列陣,這才揚着馬鞭指了指東南方向道:“三部匈奴號平原、濟南、北海,讓麴某與徐將軍戰樂安,東萊呢?總會有人去東萊的,這種時候只要田國讓到東萊,分兵襲擾腹背,我部便有南進戰機……如果是管承與管亥,就難多了……麴某信不過那倆海賊,就看主公派誰來了。”

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
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