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

讓燕北去請劉豹前往幷州,安撫南匈奴。

“這像是度遼將軍說出的話麼?”

燕北緩緩舔着牙尖,坐在大司馬府正堂上喘着粗氣,自幷州前來送信的大氣也不敢出,跪坐在地等了良久,卻聽上首沉沉地問出一句:“阿晉,傷得如何?”

“回,回大司馬,度遼將軍左臂、腳踝中箭,後背爲甲冑鐵葉所傷,受創近十。”騎卒頓了頓又連忙接着補道:“不過並未邪毒入體,與雁門郡修養數月便可復原。”

“那度遼部呢?”

燕北聽到姜晉受傷,雖然臉上沒什麼變化,語氣卻更爲陰沉。他現在突然有些後悔,當初朝廷東遷,守備宮禁一時間沒有信得過的精悍人手,便將李大目、王當自幷州調回,現在姜晉兵敗,讓他覺得有自己考慮不周的原因。

姜晉的本事別人不知道,可他是清楚的。正因他清楚,卻還將王當、李大目調回,顯然是他疏忽了。

“度遼部,偏將眭固以下校尉、軍司馬戰死十餘,軍卒死傷五千有奇……”

“嗯?”

燕北似乎從喉嚨裡哼出一聲,整個度遼部若不算眭固的人,當初也就只有萬餘,就算姜晉在拿下幷州三郡後招兵買馬,也撐死兩萬人,一戰死傷五千多,再算上從西河潰敗到雁門郡,還能剩下幾千人?

“所以,度遼將軍是被匈奴人打怕了,讓燕某去尋左賢王,安撫匈奴?混賬王八蛋!”許多年不曾生氣的燕北猛然間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筆墨案牘掉落一地。堂中侍女文吏皆緘口結舌,“匈奴擊我度遼部、傷我度遼將軍、殺我偏將……阿晉是腦子被匈奴人打壞了,現在還想讓燕某派人去安撫他們?那他娘是高皇帝,不是燕某!”

原本正捧着書簡快步走過正堂的田豐聽到裡面的聲音,便在外面站了一會,此時聽到燕北暴怒的吼聲與輕易言戰的倪端,連忙快步進來,掃了一眼便命左右收拾案几,全部退出去,然後纔對燕北問道:“將軍,招左賢王、右賢王來大司馬府?”

燕北咬牙點頭,待所有人都退出正堂後田豐才說道:“幷州之事,姜將軍入西河,與南匈奴王庭商議不成,後進攻王庭,遂引匈奴兵大舉……”

“我知道阿晉又惹禍了,元皓不必和我說這些。”

田豐有些意外地望向燕北,卻見他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正堂房樑吊着的五首琉璃盞,面色沉靜似乎先前滔天的怒意只剩下些許尚未隱去的紅,突然很有興致地對田豐問道:“你聽佛麼?”

“嗯?”

田豐被問蒙了,這是什麼意思,怎麼就說到佛?

“從前在洛陽得到很多書簡,燕某一旬讀三冊,也不知會讀到什麼。前些日子看到白馬寺過去遺落的《道行般若經》,上面說佛像要漆以金身,而佛珠亦只能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七種爲質。”燕北平平淡淡地說着,田豐卻仍舊不懂他是什麼意思,卻見他灑然笑道:“過去人們可以用這樣的寶物,現在還能嗎?”

說着燕北還擡手指指房樑上懸着的琉璃長明燈。

田豐說道:“大司馬說笑了,白馬寺都成爲一片廢墟,佛徒還拿什麼來裝點佛像?”

“就是這個意思,過去南匈奴歸附,偶爾在幷州做些事情,朝廷有西疆羌亂和幽冀的亂勢,不去管他;朝廷的百官公卿也習慣於相互對抗較勁,那時候皇帝說了算卻沒有自己的力量,只能以相互制衡,所以有了董卓進京,天下大亂。”燕北的手緩緩磨砂過嘴角與下頜的鬍鬚,“現在,輪到我燕仲卿說了算,好叫他們知道……不一樣了!”

其實燕北談不上多生氣,雖然的確有憤怒,但也在先前釋放中消散。許多年過去了,站在如今他所在的位置,很多從前必不可少的情緒早已消失在他心裡,甚至連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都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如果換一種情況,姜晉和高覽、麴義,甚至太史慈、張頜這些人發生衝突,那麼燕北會認爲姜晉錯了,因爲那些人顯然比姜晉更有才幹、有更好的品行。可現在是姜晉與南匈奴發生衝突……燕北甚至懶得去問究竟因爲什麼。

南匈奴錯了。

誰給他們的膽子進攻度遼部?這是燕北眼中問題的根本。

這就像烏桓的蹋頓突然起兵把他的遼東老家抄了,不論什麼原因都必然會遭受燕北的雷霆之怒。因爲這會讓燕北感到不安,似乎他對南匈奴失去了控制,這是絕對不行的。

有太多人歸附他了,白波軍、黑山軍、西涼馬氏、烏桓人、鮮卑人,如果他失去控制,這些人同時反叛就能把現在一統北方的燕北打回遼東老家。時至今日,天底下沒什麼事情會讓燕北感到恐懼,這算一件。

說姜晉是能惹禍也好,能力差也罷,但這次度遼部大敗對燕北來說是一件好事。長久以來,自羣雄歸附、皇室東遷,燕北只讓他們見到自己的仁德與溫謙,卻從未展露出另外一面。

而另外一面,不是那麼仁義擁有德行的燕北,纔是真正使他得到北方霸主的本質。

讓匈奴人好好給天下上一課,北方爲什麼姓燕。

劉豹和劉去卑的府邸都在鄴都中城,他們兩個得到燕北召見的消息後不過半個時辰便到大司馬府,卻被熟悉的門卒告知燕北在堂中發了一通火氣才找他們過來,根本不知爲何。

進入堂中,卻見燕北神色無異,甚至還朝他們笑了笑,揮手便讓侍從送來一卷書簡,也不說話。劉豹纔不過粗略地看了兩眼便大驚失色,道:“大司馬,這,這?”

簡牘上清楚地寫着南匈奴王庭發兵擊敗了度遼將軍部兵馬,擊其向東潰敗百里,屯兵雲中威脅雁門。

“左賢王是陛下的叔叔,右賢王論輩分是左賢王叔叔,燕某現在心裡有個疑惑,希望你們能告訴我。”燕北笑笑,打量着劉豹與劉去卑,道:“現在我若召呼廚泉來朝,他敢不敢來?”

“不敢就算了,我明年找他去。”

燕北隨意地擺擺手,起身撫平了衣襬的褶皺,向堂外走了兩步突然回過頭對去卑道:“右賢王啊,抽空給雁門傳個口信,讓你兒子劉猛接任右賢王,你做匈奴單于吧。”

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
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