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無恥

且不說趙淑與小郭子如何救霍白川,在京城,孫府。

畢巧得知明德帝下旨賜婚,立刻便怒不可止,提着小朱子送來的情報去找孫雲。

孫雲自然也知道了此事,正在思考對策。

“孫姑娘,咱們怎麼辦?”畢竟是在孫家,畢巧知曉不能喧賓奪主,凡事需要問一問孫雲。

孫雲擡眸看她,“你知道什麼叫做人言可畏嗎?”

“您是說?”畢巧做了十多年掌事大丫鬟,自然不是那些沒見過世面的人能比的,很快便反應過來,“請孫姑娘吩咐。”

“阿君是不是讓你們調查各大家族的人物關係?”孫雲問。

“是,小朱子都已經送來了。”她將情報一送,遞到孫雲面前。

孫雲沒有看,而是笑了笑,“如今國難當頭,先是水患,接着瘟疫,饑荒,戰亂,給衛元帥賜婚,從皇上的角度出發,是爲了防他,從而也加大新黨勢力,畢竟衛元帥明面上不屬於任何黨派,但又拉攏了舊黨,鞏固了皇權,皇上並沒有錯。”

畢巧沒有接話,在她看來,一切有損永王府利益的政策都是錯!不過在國家面前無小家,她不會輕易讓永王府出現在風口浪尖,不能給別人有可乘之機。

“但,從懿德的角度出發,皇上這麼做,失去了阿君的忠心,也觸怒了衛元帥,她已經成功將皇上與阿君分成了兩個陣營,當然在她回京的那天起,阿君已註定要遠離皇上,但皇上並不知情,但現在他知道了,一定會防着阿君,處處與阿君作對。”

“分散皇上和阿君兩方的注意力,迫使兩方敵對,從而她就會窺出一線生機。”

畢巧依舊沒有接話,在後宅她能遊刃有餘,但國朝大事,她還不夠看。

孫雲也不指望能與她商討,左右心中已有丘壑。

“在海外,有倭寇海盜橫行,在內陸有匈奴虎視眈眈,加之諸王之亂,這些事加起來,足夠某些人生不如死的了。”她淺笑起來,半束看到自家姑娘笑得那樣的邪乎,立刻爲某些人捏兩把汗。

“姑娘,咱們要如何做?”半束忍不住詢問。

“如今京中的堂口被血洗過,而咱們的堂口卻迅速壯大,來人,給我去散佈謠言,本姑娘要讓她知道,這世上不是什麼人都能得罪的!”孫雲冷笑的模樣,讓所有人都毛骨悚然,太可怕,一如傳說中的修羅般。

很快,滿京城都在傳一件事。

只聽賣布的說:“我聽說呀四皇子是懿德皇后的兒子,嘖嘖嘖,你們不知道誰是懿德皇后吧,這是死後的追封,她根本不是皇后,現在住在未央宮呢,不尷不尬的,真不要臉。”

買布的接話,“你知道的不全,這位死過一次的皇后啊,是從海外回來的,我聽說在琉球給人做了十幾年的妾,後來年老色衰,才被棄了,無家可歸,纔想起回皇上身邊。”

“噓,不要命啦,皇上的女人都敢議論!我說呀,做妾肯定不至於,應該是細作,你看,各位王爺相繼稱帝,倭寇能忍得住?怕只怕朝廷要平反,還要騰出手來抵禦外敵。”有路過的說了一句。

剛說完,又有人立刻接話,“這是通敵賣國啊,賣國賊,嘖嘖嘖,就不知道四皇子要作何感想了。”

“你錯了,聽說四皇子被景王抓住了,用來威脅衛元帥,你們應該都不知道,其實懿德皇后和景王關係莫逆,與匈奴也說不清道不明,四皇子明着是被抓,實則是被西涼保護了起來,說不定還和匈奴有勾結,這女人不簡單吶。”

“賣國賊,不要臉,,給女人丟臉!還好意思回來,她怎麼不死在外面呢,說不定四皇子都不是皇室血脈……”

什麼話惡毒,什麼話難聽,京城都傳遍了,一夜之間,關於懿德的桃色緋聞,傳得滿天飛,關於趙弼被抓的事情版本也一再升級。

“聽說江南瘟疫,就是被人放出來的,江南靠海,倭寇肯定是想讓沿海的人全部得瘟疫死了,他們好入侵過來,真是用心險惡,好在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彭老太醫醫術高明,才使得賣國賊奸計不得逞。”

“你說得沒錯,賤人怎麼不去死!”有人憤恨的說。

“你放心吧,舉頭三尺有神明,你看蒼天饒過誰?”

“賤人,,畜生不如!她怎麼好意思辜負皇上對她的情誼!”

“心疼皇上,希望皇上能看清賤人的真面目,不要受矇蔽。”

這事稟報到明德帝跟前的時候,皇后也早已反應過來,這是有高人在幫她呀,立刻就吩咐人去壓制謠言,她自己則跪到明德帝面前,“臣妾知道您生氣,但臣妾有話要說,此事與臣妾半點關係無也,臣妾作爲您的妻,與您同甘同苦,您辱,臣妾辱,您榮,臣妾榮,還請皇上相信臣妾,請皇上不要動怒,咱們夫妻共同將這個難關度過去。”

明德帝眼睛都充血了,其他的他沒注意,就注意了懿德的桃色緋聞,有說懿德在琉球給人做了十幾年的妾,有說懿德其實與景王纔是真愛,又說懿德與匈奴首領說不清道不明……

她雖然沒將此事按在皇后頭上,卻還是發了火,“放肆!可有將朕放在眼裡!”

偏偏秋樘始像是不怕死般,道:“皇上,百姓們都是極其同情您的。”

“給朕滾!”明德帝茶杯砸了過來,同情他,與確定他被帶綠帽子有何區別!

秋樘始摸摸鼻子,出了泰和殿,與謝運二人對視一眼,笑成了一朵花。

而未央宮,懿德收到消息,整個人氣得發抖,女子名譽大於天,這是要她的命啊!

“哐啷”

“哐……”

東西被推到摔破的聲音此起彼伏。

“去查,給我查!將背後之人查出來,我要將她碎屍萬段!”

屬下麻溜的下去查,她則絞盡腦汁的想法子打消明德帝的疑慮,一個非處女想要證明在離開上一個男人後從未和人上過牀,比登天還難,尤其是在男人面前,在流言蜚語滿天飛的情況下。

明德帝絕對不是那種,就算你玉臂千人枕,我也愛你如初不在意的人。

御林軍、五城兵馬司的人,京兆府的人,全部出動,搜查傳播謠言的人,這件事一瞬間就傳開了,京城諸人,誰不說過一嘴?

又是在國難當頭的關口,人人都很關注,但法不責衆,明德帝不可能將京城的百姓都殺光。

然而,五城兵馬司是衛廷司的人,京兆府胡霖作爲季東學被貶的引子,哪裡還敢與衛廷司作對,他多少也在京城混了幾十年,哪裡沒有一點危機意識,很敏銳的覺得此事一定與賜婚有關。

所以,這兩家抓人起來,都是看着極其恪盡職守,實則漫不經心。

孫雲的人將謠言一傳,立刻就躲了起來,在國難當頭的關口,根本不用怎麼煽動,百姓就自動完善了整個故事,還多出許多版本。

官府根本就抓不到她的人,但懿德的人卻察覺了,苦於沒有證據,只憑着京城唯有孫家堂口還在,且迅速壯大,而鎖定孫雲。

情報送到懿德手裡,她看了將情報撕得粉粉碎,“來人,本宮要讓她知道什麼是天高地厚!”

懿德所代表的是曾是太祖的手下敗將,又被實施愚化政策的家族,稱復仇黨,這些家族的勢力滲透在各行各業各家各族,她想要傳什麼謠言,並不比孫雲能力差。

相繼懿德賣國賊,給皇帝戴綠帽子,四皇子的身世這些事之後,京城又出現了大新聞。

此事關於江影。

孫雲沒想到懿德竟然可以如此的無恥,不說江影與她曾是是姐妹,就說江影已故,死者爲大,活着的人是不是該懷着敬意?

然而,她的無恥,已經突破天際。

這些謠言是從世族中傳出來的,說話的都是一些丫鬟、侍妾。

“我們家老爺說,當年懿德皇后是被永王妃迫害,所以纔不得已詐死,這些年東躲西藏,才活了下來,沒想到永王妃這麼惡毒,連師姐都害,看吧,遭報應了吧,自己死了就罷了,還剋死了永王殿下的唯一兒子。”

“嘖嘖嘖,有其母必有其女,難怪君郡主這麼跋扈,原來是隨了永王妃,真是不敢相信,這麼惡毒。”

“你看蒼天饒過誰。”

“以前懿德皇上可是把永王妃當做親妹妹對待的,她母親早逝,邑光侯府又落魄,而她自己跋扈得不行,生活奢侈,邑光侯府哪裡負擔得起,還不是懿德皇后將她養大的?忘恩負義,終究是得了那樣的下場,老天開眼吶。”

“聽說,邑光侯府的大姑娘被關在牢裡呢,就是因爲永王妃迫害懿德皇后,被她長姐發現,長姐勸她回頭是岸,她不聽,後來遭了報應,君郡主便將親大姨當做殺母仇人,關着折磨。”

“天吶,沒想到她這麼惡毒,連親大姨都不放過。”有人表示不可置信。

“這有什麼,江大姑娘的生母,是邑光侯的原配,現在被休棄了,死後休棄,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羞辱,死者爲大,不惡毒怎麼做得出這種事來,聽說是君郡主逼迫侯爺這麼做的,這些年侯爺都不怎麼與永王府來往了。”

“上次邑光侯府賣洗髮膏,出現了死人的事,我告訴你,是真的,只不過永王府勢大,官府官官相護,掩蓋了事實真相而已。”

“天吶,回家就吩咐人將剩下的洗髮膏扔掉,太可怕了,沒想到君郡主是那樣的人,虧我還很崇拜她呢,以後再也不用三顧齋和春園的東西了。”

“毒婦,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就等她和她母妃一樣不得好死就好了,蒼天放過過誰?”

孫雲收到底下人傳去的情報後,怒了,靜默了許久。

小朱子也忍不住了,親自來到孫府,與畢巧一起見孫雲,此時兩人已經亂了分寸,“孫姑娘,咱們該怎麼辦?”

“你看蒼天饒過誰?想要壓下謠言,做夢!立刻加大力度,將與懿德有關的人全部拿出來,沒有故事,就給我編!同時永王妃之事,一一給我擺正了,想要倒打一耙,沒那麼容易!”孫雲冷笑,“她既然如此的想死,那麼咱們也別攔着,查出都有哪些家族傳出過謠言了嗎?”

小朱子既然找上門來,自然是手握證據,他回道:“查到了,京城起碼有三成的世家大族傳出過謠言。”

“整理出來,我進宮一趟。”

很快,小朱子就將情報整理了出來,孫雲帶着孫家的精銳,進了宮,她沒有去見明德帝,也沒有去見皇后,直接去了慈寧宮。

很顯然,慈寧宮也知道了外面的傳言,很快孫雲就見到了太后。

太后大病一場,如今都還是懨懨的,加之永王府的事,更是大受打擊,孫雲先是行了禮,“給太后請安,太后您萬萬要保重鳳體,靜等王爺和阿君凱旋歸來。”

“起來吧,哀家的身體,哀家知道,無礙。”太后看着孫雲,她慶幸當初將她帶去了觀州,這個女子,比郝書眉厲害一百倍。

孫雲順勢起來,將杏兒做的吃食遞給金夕,積雲搬來凳子,她坐下,沒有過多寒暄,直接直奔主題,“太后,您看。”將小朱子整理過的情報遞給太后。

太后讓張楚看,張楚越看越心驚,臉都白了。

看完,斟酌了一番道:“太后,這些謠言,是從京中三成以上的世家大族中傳出來的。”

“傳哀家懿旨,問一問這些家族的家主,他們的家族,可否還是他們做主,是不是要賣族求榮,吃裡扒外!”

很快,太后的懿旨下來,那些傳出過謠言的家族,立刻開始清理門戶,先不說太后是如何得知謠言是從他們家裡傳開的,就傳謠言這一事便可看出,家族滲入了細作,這是相當的危險!

第一次交鋒,懿德名譽受損,損兵折將,敗北,而與懿德有關的人,一一被挖出來,不管是真是假,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結草更是成爲着重議論的重點。

原本孫雲是不打算拿結草說事的,畢竟死者爲大,但懿德太過分,她也沒必要客氣。

很快,江影的事成了懿德是反面人物,當年是如何如何的不擇手段迫害江影,只因爲江影識破了她賣國賊的真面目,江影是國朝的女英雄,值得歷史永遠的尊敬。

第18章 百花宴第91章 害羞的王繼澤第47章 後續(一)第130章 可惜了第25章 幾方算計第1章 回京第111章 諸葛附體第85章 門都沒有!第134章 最信任的人第76章 趙弼第138章 皇子不淡定了第78章 俗話說第42章 是否如以往第44章 古有妖妃蘇妲己第72章 本郡主懷疑第50章 宮鬥(五)第40章 我來送你去見你母妃第32章 拆第40章 我來送你去見你母妃第147章 作死第137章 燈,滅了第117章 東門記事(一)第58章 查第79章 一個地方第27章 哀家不安第101章 林東學第67章 得罪誰也別得罪大夫第109章 往事(一)第98章 憑什麼第57章 風箏第28章 當年舊事二第64章 傻笑第95章 碾壓第153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70章 玲瓏棋盤第53章 洗白第135章 無恥第42章 是否如以往第148章 伴讀第22章 大皇子被廢第45章 鬥(十)第43章 你發誓第84章 敗家子!第159章 後續(三)第14章 問題第25章 幾方算計第11章 鬧事第8章 有客至第122章 軍師到位第22章 三六九等第45章 你看不起我第53章 洗白第32章 不來就退了第2章 你是誰!第104章 反擊第118章 借力打力(二)第108章 太熱情說一下番外與更新第30章 小太監第31章 圍第119章 不妥協(一)第79章 誰也不能睡第57章 虐狗(二)第39章 鬥(四)第139章 你不去追?第53章 洗白第3章 美男第37章 交代第66章 遇阻代庖第129章 逆子第122章 軍師到位第45章 鬥(十)第113章 此地不祥第15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77章 寧美人第34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135章 無恥第120章 東門記事(三)第119章 不妥協(一)第100章 太子出事第20章 自以爲是第65章 公道第121章 不妥協(二)第7章 宗室之人第27章 認輸第26章 江月第101章 林東學第83章 盡是八仙花第22章 晚安第106章 你喜歡我第133章 受傷第44章 古有妖妃蘇妲己第25章 幾方算計第4章 是不是很愧疚第39章 鬥(四)第9章 醫仙第21章 死第9章 醫仙第142章 思念第27章 當年舊事(一)
第18章 百花宴第91章 害羞的王繼澤第47章 後續(一)第130章 可惜了第25章 幾方算計第1章 回京第111章 諸葛附體第85章 門都沒有!第134章 最信任的人第76章 趙弼第138章 皇子不淡定了第78章 俗話說第42章 是否如以往第44章 古有妖妃蘇妲己第72章 本郡主懷疑第50章 宮鬥(五)第40章 我來送你去見你母妃第32章 拆第40章 我來送你去見你母妃第147章 作死第137章 燈,滅了第117章 東門記事(一)第58章 查第79章 一個地方第27章 哀家不安第101章 林東學第67章 得罪誰也別得罪大夫第109章 往事(一)第98章 憑什麼第57章 風箏第28章 當年舊事二第64章 傻笑第95章 碾壓第153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70章 玲瓏棋盤第53章 洗白第135章 無恥第42章 是否如以往第148章 伴讀第22章 大皇子被廢第45章 鬥(十)第43章 你發誓第84章 敗家子!第159章 後續(三)第14章 問題第25章 幾方算計第11章 鬧事第8章 有客至第122章 軍師到位第22章 三六九等第45章 你看不起我第53章 洗白第32章 不來就退了第2章 你是誰!第104章 反擊第118章 借力打力(二)第108章 太熱情說一下番外與更新第30章 小太監第31章 圍第119章 不妥協(一)第79章 誰也不能睡第57章 虐狗(二)第39章 鬥(四)第139章 你不去追?第53章 洗白第3章 美男第37章 交代第66章 遇阻代庖第129章 逆子第122章 軍師到位第45章 鬥(十)第113章 此地不祥第15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77章 寧美人第34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135章 無恥第120章 東門記事(三)第119章 不妥協(一)第100章 太子出事第20章 自以爲是第65章 公道第121章 不妥協(二)第7章 宗室之人第27章 認輸第26章 江月第101章 林東學第83章 盡是八仙花第22章 晚安第106章 你喜歡我第133章 受傷第44章 古有妖妃蘇妲己第25章 幾方算計第4章 是不是很愧疚第39章 鬥(四)第9章 醫仙第21章 死第9章 醫仙第142章 思念第27章 當年舊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