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選擇的造船廠碼頭,靠近膠州灣的出海口,李燁趕到碼頭工地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工地上沒有什麼人,工人已經都去吃飯了。李燁臨時想起到碼頭上看看便也就沒有去打擾王海,獨自一個人在碼頭工地上轉了轉,碼頭上臨時搭建了一條二十來米的木質棧橋,一直通到海里。棧橋是形狀像橋的建築物,一般用於車站、港口、礦山或工廠,用於裝卸貨物或上下旅客或專供施工現場交通、機械佈置及架空作業用的臨時橋式結構。
在木質棧橋的不遠處,另外一個石質碼頭正在建設中,海中豎着兩排木樁,大約有五十多米,圍成一個長五十米、寬二十米的圍堰,圍堰中填滿了土和石塊。順着圍堰繼續往前走,前面地下出現兩處巨大的大坑,每個大坑都有一百米寬、三十米寬、六米深,三面接陸地一面臨膠州灣。這是按李燁的要求設計的船塢,基本組成部分爲塢口、塢室和塢首。
塢口用於進出船舶,設有擋水塢門,船塢的排灌水設備常建在塢口兩側的塢墩中;塢室用於放置船舶,在塢室的底板上設有支承船舶的龍骨墩和邊墩;塢首是與塢口相對的一端,塢首設計成樓梯狀,平時可以自由的進入塢室的底部,方便船隻的建造與修理。在宋代以前船隻的建設也是在陸地上進行的,建造時在船隻的底部放置圓木,然後在船隻的周圍搭建木架進行建造,建造好以後,船隻被人推進水中。
李燁的這種在平地下修建船塢的做法,最早出現在宋朝,有宋朝人張平發明的,一直沿用到現代
。剛開始李燁也不知道唐人是怎麼建造船隻的,也就是隨口問了一下王海,王海也不以爲然,建造船隻不在陸地上還能在地下啊!李燁這才明白,自己把問題想簡單了,趕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王海。王海已經造了幾十年的船,一聽就發現李燁的方法甚妙,不由得開始佩服起李燁來。
很多在李燁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在唐人眼裡就變成了匪夷所思、奇思妙想了,其實更多的就是一張窗戶紙的厚度,捅破了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李燁在船廠裡轉悠了一個多小時準備回去,正好看見王海帶着工匠往船塢這邊來,王海在很遠便看見有人在船塢裡轉悠,便帶着工匠趕過來。到了船塢跟前,才發現是李燁在船塢中查看。
“王翁”,李燁看見王海過來,趕緊從船塢裡面出來,笑呵呵道:“不錯啊,挺快的,什麼時候可以造船啊”,李燁想盡快的開始造船,現在的船在李燁的眼裡跟玩具似的,坐在上面沒有一點安全感。
聽見李燁想馬上造船,王海心裡不由得納悶,這李燁是真不知道還是故意裝糊塗,造船哪有怎麼快啊!王海臉上有些不自然,小聲的提醒道:“李典軍,工匠們剛砍伐下來的木材還沒有風乾,最快要一年以後纔可以造船”,王海一邊說一邊觀察李燁的表情,發現李燁好像明白些,接着道:“如果,李典軍想馬上造船,可以去其他船廠採買些已經風乾的木材,等下個月船塢建好就可以建造了”。
李燁聽到王海的解釋恍然大悟,自己怎麼忘記木材這個事情呢?古代造船使用的木材都需要長年的風乾,有些大木料需要三年以上的風乾纔可以使用。沒有風乾的木材使用到船上後,受潮便會膨脹變形開裂,所以古代船廠中都存有大量的舊木材備用。李燁還以爲像現代造船廠一樣,拿到鋼材焊接一下就可以造船了。
李燁可沒有耐心等木材風乾一兩年以上纔開始造船,去其他船廠採買木材也不現實,怎麼辦呢?“王翁,可有什麼辦法讓木材快速風乾”,李燁不死心的問。
王海苦着臉道:“李典軍,木材中的水份只有通過晾曬才能風乾,急不得啊”,王海祖祖輩輩都是採用風乾的辦法處理木材,就沒有聽說有其他辦法快速風乾木材的。
李燁看着王海快要急瘋的表情,也感覺自己有些異想天開了,便安慰道:“算了,既然沒有辦法快速風乾木材,某就等上一兩年吧”,李燁也很無奈,說完就感覺不對,爲什麼一定要讓木材自己風乾呢?難道不能通過其它辦法加速風乾的過程呢?李燁好像想到了什麼,快速風乾不就是加快空氣的流動性,提高空氣的溫度嗎?
想到這裡,李燁不由得自顧自的哈哈大笑,笑的王海心裡直發毛,李燁不會想問題想傻了吧!李燁當然不會犯什麼瘋病,看見一臉茫然的王海,李燁趕緊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李燁告訴王海,自己準備建造一間大房子,把窯爐中的熱氣引到房子的下面,房子的周圍開口進行通風,這樣就可以加快氣體在木材周圍流動,不知道這樣做可不可以。
王海一聽李燁的主意,感覺這個方法可以試試,也許還真的能成功。得到王海的肯定,李燁趕緊帶着王海往窯場趕,當然還要喊上包功發和穆俊豪。趕到窯場,朱飛澤見李燁上午才離開,下午怎麼又回來了,知道一定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不然不會急着往窯場趕
。
李燁先帶着王海和朱飛澤在窯爐周圍轉悠了半天,這時包功發和穆俊豪才趕到,李燁把木材幹燥坊的想法跟大家說了一邊。蓋房子還不簡單嗎?唯一不同的就是把窯爐裡產生的熱氣從地下連接房子裡,穆俊豪感覺跟自己沒什麼關係,讓自己來做什麼啊!
叫穆俊豪來當然有事情做,木材不可能直接一起堆在乾燥房裡,這樣也不利於空氣從木材中快速的通過。讓穆俊豪來是想打造一些擺放木材的三腳架,木材放在三腳架上不僅能夠彼此分開便於空氣流通,而且利於擺放和搬動。衆人大致明白了李燁的意思,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具體的細節,估計十天左右乾燥坊便可以使用了。
就在李燁沾沾自喜感覺自己才思敏捷、足智多謀,有着一顆七竅玲瓏心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雖然現在不是很重要,但是關係到未來新城整個城市的品質形象。李燁竟然在設計別墅的時候把裝飾中心的壁爐給忘記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悲催啊!這麼就能忘記這麼一件既是家庭取暖設備,又是一件很有品味的裝飾物。
命苦不能怨政府,點背不能怪社會,好在現在的房屋建設的不多,現在改還來的及。李燁設計的別墅使用中原北方常用的火炕顯然不合適,即使別墅的一層改造一下可以使用,別墅的二層也沒有辦法使用,使用唐代貴族們用的地火龍也沒有那個條件,所以只能使用發源於歐洲的壁爐。
其實新城這個地方因爲靠近海邊,冬季的平均氣溫在零度左右,即使不使用壁爐也沒有關係。那麼爲什麼李燁一定要想使用壁爐呢?李燁當然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在室內裝飾中使用壁爐,可以營造出溫馨宜人的居住環境,使居室更增加和諧溫馨的氣氛。其次,壁爐在整個冬天可以帶來溫暖,也帶來很多其它的樂趣,比如約一些朋友圍坐周圍喝茶聊天;給孩子講講童話故事,盡享天倫之樂。最後,壁爐燃燒空氣全部來自室外,廢氣亦全部排向室外,保護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李燁找到包功發把設計壁爐的想法告訴他,希望包功發在建造新別墅的時候能重新考慮,包功發聽完李燁的建議後,感覺李燁這是在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唐代一般家庭在冬季最多采用火盆來取暖,貧窮人家就更不用考慮了,誰家有錢燒這個玩意啊,包功發不明白李燁這個腦子都在想着什麼啊。好在李燁一再堅持建造別墅時必須要考慮壁爐,包功發最後也沒有堅持,李燁說要修壁爐那就修吧。
李燁很鬱悶很無奈,你說做一件事情怎麼這麼難呢?一件事情考慮不到都不行,而且還沒有人能幫助理解李燁。李燁腦子裡裝的東西誰知道啊,叫別人怎麼幫助李燁,只能靠李燁一個人慢慢琢磨了。
雖然李燁很悲催,但是事情還是要做,李燁最關心的開荒事情,在王縣丞的帶領下,一萬多饑民已經工作了半個多月,新城周圍的土地有五分之一被開發出來,已經種上了水稻,到四月上旬,預計還可以開發出五分之一的土地。這些開發出來的土地大約有四萬多畝,按照唐代平均畝產一石半計算,到秋天可以收穫六萬石稻米,省一些吃可以供新城三萬多饑民吃上一年。
新城外可用於種植水稻、小麥的土地大約有十幾萬畝,其餘可利用的土地大部分都是鹽鹼地,四月初便要開始開荒,趕在四月底種上棉苗。整個新城的開荒時間大約在六月底能夠完成,到時將全面清理新城周圍的河道,預計第一階段在秋收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