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發戰爭財

“朝鮮大亂!”周重接到這個消息時的表情十分奇怪,好像有些意外,又好像在他的預料之中,讓前來報信的白珺婉都有些看不明白。

其實朝鮮現在的亂局正是周重一手造成的,當初他明知道李隆是朝鮮歷史上少見的暴君,卻還暗中通過金文賢報信,導致柳順汀等發動的政變失敗,並且還引來李隆的瘋狂報復,結果這也使得朝鮮失去了最後一個撥亂反正的機會。

當初周重告訴金文賢那些參與政變的朝鮮大臣名字時,他就已經預見了朝鮮的未來,畢竟有李隆這樣殘暴的君主,再加上朝鮮這時也和大明一樣,面臨着內外交困的局面,若是遇到一個安安穩穩的國王,可能還可以延續幾年,但若是遇到李隆這樣的國王,那隻能加速國家的滅亡,所以現在朝鮮戰亂四起並不讓周重意外。

只不過讓周重沒有想到的是,朝鮮的戰亂竟然來的這麼快,而且還是由忠清商會第一個引起的,這讓他實在有些意外,另外他也有些疑惑,搞不清楚忠清商會之前爲什麼要突然襲擊自己的船隊,就算是對方想造反,可也沒有必要得罪自己這個大明官員,更何況他們與南洋商會的交易還能得到大師的金錢?

周重對上面這件事想不明白,白珺婉也同樣想不明白,而且現在忠清商會已經造反,現在已經攻佔了忠清北道的清州,成爲朝鮮叛軍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周重想要求證也根本見不到人。所以這件事暫時成爲周重和白珺婉心中的一個迷團。

周重在雙嶼港亂猜。朝鮮的局勢卻是越來越亂。國內十五個道除了京畿兩道外,其它十三個道全都發生了叛亂,雖然只有忠清北道的治所被叛軍攻陷,其它道的叛亂規模還沒有到不可控的地方,但是這已經讓朝鮮朝堂上亂成一團,根本拿不出一個好的平叛方案,李隆也爲此大發雷霆,一連殺了身邊的十幾個宮女。也沒能讓他的怒火降下來。

無論李隆再怎麼憤怒,也沒辦法解決現在朝鮮的困局,而且這次可比之前的女真人和倭人入侵要危急多了,畢竟女真人和倭人都是外敵,而且也根本沒有實力滅掉朝鮮,最後頂多是勒索一些財物糧食就會退出去,可現在朝鮮是內亂,一個不好就會改朝換代,當初他們李家就是靠着通過武力取得了朝鮮的王位。

靠着自己的實力無法解決國內的叛亂,李隆和朝鮮的大臣們很快就想到了大明。上次他們就是靠着大明的幫助讓女真人退兵,甚至還把倭人一網打盡。所以現在遇到國內的叛亂時,他們再次通過使者向大明求助。

不過對於朝鮮的這次求助,正德和內閣的各位大臣卻是意見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大明不插手屬國的內政,所以朝鮮這次內亂大明是不會出兵幫助的。

其實對於這個結果,朝鮮使者也有所預料,畢竟這次與上次不同,上次是女真人和倭人這些外敵入侵,身爲宗主國,大明有保護屬國的理由,所以出兵倒也很正常,但是這次是朝鮮內亂,按照大明對屬國的態度,對於這種內亂是向來不會插手的,最多是以後內亂結束,新的統治者再次向大明稱臣,然後大明給他一個封號,屬國依然是那個屬國,對大明沒有任何影響,所以大明根本沒有出兵的必要。

不過使者這次來大明前,卻是受到李隆的威脅,讓他必須說服大明出兵,否則就不必回來了!結果這個使臣也多了個心眼,來大明時乾脆把家眷也帶了出來,這次來大明根本沒打算回去,所以他在看到大明不願意出兵後,乾脆就賴在大明不走了,看樣子是打算在大明長住下去。

大明的援兵是沒有指望了,李隆只能拼命的組織軍隊撲滅叛軍,可是現在朝鮮就像是一塊處處都是漏洞的破布,堵住了這邊,那邊就又破了,根本堵不勝堵,甚至還有越堵漏洞越大的趨勢,比如朝鮮的官兵已經數次被叛軍打敗,這讓十三道中的叛軍聲勢越來越大,隱然間已經可以與朝鮮官府正面相抗衡了。

在這個關鍵時期,最先挑起叛亂的齊彥名和張銳也終於休整完畢,再次對朝鮮露出了自己的獠牙,短短几天之內,他們就把朝鮮官兵從忠清北道完全清掃了出去,甚至還攻佔了忠清南道的一部分地區,並且以此爲根基,開始招攬忠清南道的叛軍,結果一時間響應者無數,每天都能見到無數的叛軍向忠清北道進發,這使得齊彥名他們的勢力像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特別是後來幾次正面打退了朝鮮官兵後,更讓忠清軍的聲勢大振,成爲朝鮮叛軍中公認的實力最強的一支。

對於朝鮮的內亂,大明官方既然打定主意不插手,周重身爲四海總督,自然也不敢違背朝鮮的禁令派兵去朝鮮,況且朝鮮的亂局本來就是他挑起來的,因此現在更是樂見其成,反正朝鮮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最好都死光了,到時自己把朝鮮一佔,日後也是一塊不錯的移民地。

不過總督府的力量雖然不能動用,但是南洋商會卻是他的私人力量,這支力量卻是可以百無禁忌的動用,別看現在朝鮮戰亂不堪,以往的海貿受到很大的影響,但越是這種時候,越是發財的好機會,畢竟戰爭財可是世界上最好賺的錢,後世的美國就是靠着大發戰爭財成爲世界的老大,所以這麼好的機會他可不會放過。

糧食、武器、布匹等等這些物資,全都是朝鮮最爲急需的貨物,而且還都不講價,無論是運到朝鮮那裡多少貨物,全都會被他們一口吞下,至於支付貨物的東西,有可能是搶劫來的金錢財物,也有可能是人蔘等特產,甚至還有可能直接用年輕的朝鮮女人交換,反正只要是朝鮮人能拿出來的東西,全都可以用來換取大明的貨物。

對於發朝鮮人的戰爭財,周重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糧食是一定要控制的,絕對不能賣的太多,一來大明的糧食還不夠吃,二來若是朝鮮人都吃飽了,那還打什麼仗啊?

至於武器也要有限制,周重藉着自己是大明總督的便利,向正德低價購買了許多軍隊裡退下來的破舊武器,雖然這些武器都已經破爛不堪,但只要修一修,表面上看起來不錯就行了,反正朝鮮的叛軍中極度缺少武器,有把破刀總比他們拿木棍要強,不過周重也不會把真正的利器賣給朝鮮,畢竟他可不想給自己培養出一批強悍的敵人。

糧食和武器要控制,不過其它的物資就不需要了,只要朝鮮人出的起價錢,那麼周重就會把東西運過來。本來周重還想利用商會的力量把忠清商會的海上船隊給剿滅的,可是忠清商會的人卻十分機靈,在造反後就立刻捨棄了海上力量,現在朝鮮沿海都被大明的商人給控制住了,每天都有無數的物資運往朝鮮,然後拉回來一船船的朝鮮財物和女人。

另外除了商業之外,周重的四海總督府也不是沒有一點動作,比如常孝佔據着濟州島的城山浦,這次朝鮮內亂也涉及到了濟州島,島上的朝鮮人也發動了叛亂,很快就把島上駐守的朝鮮官兵打的一敗塗地,而且島上的百姓也被叛軍禍害的不輕,最後還是常孝帶着手下的水師親自作戰,這纔打敗了叛軍,順便接管了整個濟州島。另外還有朝鮮西側海岸的一些海島,也同樣被常孝派水師接管。

當然這些動作都十分隱蔽,而且事先也告知了正德,否則擅自動兵萬一引來正德的猜忌,到時哪怕他們是親兄弟,恐怕也會給周重帶來大麻煩,所以事先知會一下,以正德的脾氣自然也不會阻攔,甚至還感覺十分有趣。

不過在周重大發朝鮮的國難財時,也沒忘了打聽忠清商會的事,畢竟之前忠清商會無緣無故襲擊南洋商會的船隊,而且這件事已經傳揚出去,對南洋商會的聲望已經造成一些打擊,所以爲了給死去的人報仇,同時也爲了搞清楚整件事的緣由,所以周重一直在留心着忠清商會演變而來的忠清軍。

這段時間在南洋商會的帶領下,大明商人一直在與朝鮮的各方勢力交易,但唯獨有一個勢力卻沒有人敢與他們交易,這個勢力就是忠清商會,畢竟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周重都是大明沿海的霸主,忠清商會得罪了他,自然沒有人敢冒着得罪周重的危險與他們交易。

不過表面上雖然沒有人與忠清商會交易,但在利益的誘惑下,還是有不少人敢暗地裡與忠清商會交易,這些周重也知道的很清楚,而且他也絲毫不生氣,因爲這些交易人其實正是他指使的,目的就是通過交易摸清忠清軍兩個頭領的真實身份。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易後,那些人終於得到忠清軍的信任,幾天之後有一批數量十分龐大的糧食要交易,到時對方的兩個頭領最少也要去一個,而這個正是周重安排的陷阱。

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07章 找幫手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55章 一個秘密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77章 港口見聞第320章 造反?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95章 背叛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53章 石嘴崖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422章 烤番薯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255章 滅門第490章 晉商(中)第36章 吳山醒了第502章 夜襲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539章 十年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02章 找水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428章 徐納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
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07章 找幫手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55章 一個秘密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77章 港口見聞第320章 造反?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95章 背叛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53章 石嘴崖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422章 烤番薯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255章 滅門第490章 晉商(中)第36章 吳山醒了第502章 夜襲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539章 十年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02章 找水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428章 徐納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