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

“佛……佛郎機人的戰船!”帕拉克忽然之間驚醒過來,指着遠處剛剛露出海面的戰船高聲叫喊,聲音之中滿是驚慌。馬六甲王國受大明影響,也將所有歐洲人都稱爲佛郎機人,不過現在能出現在馬六甲城的,也只有葡萄牙人的船隊了。

隨着他的這一聲呼喊,港口上的其它人也注意到了遠處海面上的戰船,當下整個港口忽然詭異的一靜,緊接着立刻尖叫聲四起,大部分都是驚恐萬分的向後逃,不過逃跑大都是馬六甲當地人,那些在港口停泊的商船上的人卻都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更不知道馬六甲城的人爲什麼要逃?

其實帕拉克這些馬六甲人之所以逃跑,主要是他們都認識遠處的那些戰船,因爲就在前年時,駕駛着那些戰船的葡萄牙人就來到馬六甲城,而且還想要佔據這裡,可惜馬六甲王國卻是拼命抵抗,結果在付出不小的代價後,終於把葡萄牙人擊退了,甚至還俘虜了不少葡萄牙人的士兵,到現在都還關在馬六甲城的牢房裡。

也正是前年的大場大戰,馬六甲王國不但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代價,而且港口也被破壞的十分嚴重,甚至還死了不少非戰鬥人員,帕拉克當時還沒有做供水官,而他上一任的供水官就是死在葡萄牙人的手中,而且他也親眼見證了葡萄牙人的兇殘,因此他再一次見到葡萄牙人的戰船時,纔會顯得那麼驚慌。

不過相比帕拉克這些馬六甲當地人。那些在港口停靠的海商位並不知道葡萄牙人的殘暴,更不知道危險已經將他們籠罩,因此一個個都有些不明所以,不過有些比較聰明的商人已經反應過不,當下也扔下船隻,隨馬六甲人一起向城內的方向逃,畢竟貨物和船隻雖然值錢,但命卻只有一條。

葡萄牙人的戰船之上。新任印度總督阿方索一臉悠閒的站在船頭,看着遠處馬六甲港口上的慌亂景象,嘴角卻掛上了一絲笑意,過了好一會兒,只聽他低聲自語道:“弗蘭西斯科還真是個笨蛋,前年帶領那麼多軍隊竟然敗給了馬六甲人,難怪陛下讓我替代他成爲總督!”

阿方索口中的弗蘭西斯科正是前任印度總督,也就是那個逼的茜拉一家逃到大明的那位總督,不過因爲弗蘭西斯科在印度和南洋的作戰不利。所以已經被葡萄牙國王下令撤換,現在由阿方索接替對方爲印度總督。

說起來阿方索在前年的時就已經到達了印度,並且向弗蘭西斯科宣佈了國王的命令。想要接替對方成爲印度總督。但是弗蘭西斯科卻拒絕承認這個命令,依然不肯交出手聽大權,甚至還把阿方索關押了起來,直到去年又一支葡萄牙派來的艦隊趕到印度,這才逼的弗蘭西斯科交出了手中的大權,並且釋放了阿方索。

不過也正是上面這件事。使得阿方索對弗蘭西斯科十分怨恨,什麼事都想比對方做的更好,比如像現在攻打馬六甲這件事,上次弗蘭西斯科攻打這裡失敗,而阿方索這次卻是抱了必勝之心。因爲他這次不但帶的兵力更多,而且準備也更充分。

阿方索帶領的艦隊很快就到達了馬六甲的港口。十八艘高大的戰艦一字排開,將整個港口的出入口都給封鎖住,港口中的任何船隻都無法離開,這下立刻引起了不少商船的不滿,紛紛想要上前理論,但是當看到葡萄牙艦隊上那一門門的火炮時,全都嚇的退了回去。

封鎖了港口後,阿方索立刻派人上岸去見馬六甲王國的國王,而這時馬六甲人也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無關的人全都退出港口回到城裡,三萬馬六甲士卒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雖然上次他們打敗了葡萄牙人,但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時也知道葡萄牙人的火器十分犀利,因此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馬六甲王國的國王蘇丹.馬哈茂德在接見葡萄牙人的使者後,對方向他提出三個條件,第一是要求他們釋放關押的葡萄牙人戰俘,第二是賠償上次戰爭給葡萄牙人帶來的損失,第三則是在馬六甲城附近割讓一塊土地,讓葡萄牙人用於建造要塞,以便更好的維護南洋當地的和平。

阿方索提出的這三條可謂是深得“無恥”二字的精髓,明明是他們先攻打馬六甲城,但卻因爲準備不足而失敗,可是現在卻又帶着大軍前來,要求別人賠償他們的損失,簡直是無恥之尤。不過這也是歐洲強盜的一慣邏輯,只要他們的拳頭比別人大,那麼他們的話就是真理,其它人想要反對的話,除非你的拳頭比他更大更硬。

蘇丹.馬哈茂德在聽完葡萄牙使者的提出的這三條後,氣的是渾身直哆嗦,兩側的大臣也同樣是氣的不輕,特別是那些武將,更是叫囂着要與葡萄牙人決一死戰,畢竟上次他們已經打敗過葡萄牙人一次,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心理上畢竟有很大的優勢。

蘇丹.馬哈茂德手中並沒有實權,國中的一切事宜都需要宰相舒爾泰做主,不過舒爾泰顯然也被葡萄人給激怒了,因此他很快上前向蘇丹.馬哈茂德建議,一定要讓那些無恥的葡萄牙人見識一下馬六甲王國的厲害。

有了舒爾泰的表態,其它大臣也都是紛紛請命,蘇丹.馬哈茂德自然也不會拒絕,於是馬六王國上下很快就做出堅決抵抗的決定,甚至爲了表示自己的決心,蘇丹.馬哈茂德還命人把葡萄人使者的鼻子給割掉,並且殺了十個葡萄人的戰俘,並讓使者把戰俘的人頭帶回去,以這種強硬的方式迴應了阿方索的無恥。

“混帳,野蠻人,馬六甲都是一羣無恥的野蠻人!”旗艦之上,阿方索在見到滿臉鮮血的使者以及那十個人頭時,氣的把手中價值不菲的瓷杯都給摔了,兩隻碧藍色的眼睛中閃動着瘋狂的光芒,恨不得立刻就下令攻打馬六甲城。

不過阿方索雖然憤怒,但最後卻迫使自己冷靜下來,因爲他可不想重複弗蘭西斯科的錯誤,畢竟他們葡萄牙人在南洋並沒有任何根基,而且手中的軍隊數量也不多,若是真的與馬六甲人拼死一戰的話,那麼最後就算是取得勝利,恐怕也要遭受不小的損失,到時他這個印度總督肯定也要負上一定的責任。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阿方索並沒有急着進攻馬六甲城,而是一邊派人查看馬六甲城周圍的地形,一邊全面封鎖馬六甲的港口,不允許任何船隻進出,而且只要見到馬六甲王國的船隻,立刻就會開炮擊毀,雖然馬六甲人也有一支海軍,但他們的小船與葡萄牙人根本沒辦法相比,所以最後只能縮在港口裡不出來,免得被人家當成靶子。

一邊是葡萄牙人暫時不敢組織軍隊上岸進攻,一邊是海軍力量太弱,只能將全部希望放在陸上的軍隊,所以兩方一時間竟然僵持下來。不過阿方索一方顯然在這種僵持中佔據着主動,什麼時候開戰全都是他說了算,馬六甲人只能被動防禦,而且隨着港口被封鎖,以前的商船都無法在港口停靠,這就讓馬六甲每天都要損失大量的稅收。

馬六甲人雖然不好過,但是來往的海商們比他們更難受,比如那些本來要在馬六甲港口補充食水的船隻,現在卻根本無法進到港口,最後只能自己想辦法,不少船隻因爲食物和淡水不足而忍受飢渴。

不過相比起來,那些被堵在港口裡的海商們卻更加難受,本來他們只是想在港口裡補充一下食水就離開的,但現在卻被葡萄牙人堵在港口裡,人和船都無法離開,特別是一些商人已經與別人簽訂了協議,若是無法按時將貨物送到的話,那他們可就要賠上一大筆錢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從葡萄牙人圍困馬六甲港口的那一天起,就不斷有商人乘着小船來到葡萄牙人的戰艦之下,希望可以見到阿方索,要求對方放自己的船離開。但是阿方索對於這些商人的要求卻都回絕了,甚至最後連見都不見那些商人,畢竟那些商人背後也沒什麼太大的勢力,根本不足以引他的重視,而且他也想通過這些商人給馬六甲王國施壓。

不過就在阿方索圍困馬六甲港口的第十天,又有商人前來求見,而且這次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批商人,當然若僅僅如此的話,也不足以引起阿方索的注意,但關鍵是對方是一批大明的商人,這就讓阿方索不得不重視,最後終於決定要見一對方。

前文已經說過,現在歐洲對中原王朝的瞭解主要還是通過馬可波羅的遊記,而且剛好現在的歐洲正處於最黑暗的時期,所以他們對中原王朝有一種美好的臆想,同時心中也存有一定的敬畏,畢竟中原王朝可是一個國土面積可以和整個歐洲相比的國家,所以哪怕葡萄牙人的實力冠絕歐洲,但他們對大明也依然不敢有任何輕視。

第182章 去京城?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章 再無瓜葛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55章 一個秘密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43章 謠言第322章 炫耀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173章 洞房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78章 北港茶樓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459章 追擊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491章 晉商(下)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139章 迎接第214章 買海蔘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89章 新房客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1章 破產之家第255章 滅門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490章 晉商(中)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332章 安東衛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94章 一封書信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7章 談生意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90章 鬧鬼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243章 以功奪職
第182章 去京城?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章 再無瓜葛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55章 一個秘密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43章 謠言第322章 炫耀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173章 洞房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78章 北港茶樓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459章 追擊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491章 晉商(下)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139章 迎接第214章 買海蔘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89章 新房客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1章 破產之家第255章 滅門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490章 晉商(中)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332章 安東衛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94章 一封書信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7章 談生意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90章 鬧鬼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243章 以功奪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