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

將總督府的治所遷往松江,以及學校的事情商議已定後,周重立刻給正德上了道奏摺,奏摺中詳細的將這兩件事解釋了一遍,其中軍校的事周重最有把握,因爲他知道這肯定十分符合正德的胃口,至於遷移治所的事,肯定會得到內閣的一致贊同。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當週重的奏摺送到京城,並且讓內閣與正德看到後,雙方立刻起了不同的意見,其中內閣對於四海總督府將治所遷到松江的事十分感興趣,李東陽等人隨意的商量了幾下,幾乎立刻就同意了這件事,松江府也被他們劃爲四海總督府的治下。

不過對於軍校的事,以李東陽爲首的內閣卻是堅決不同意,畢竟能進入內閣的人沒有一個不是人精,自然也能看出軍校這東西對文官系統的打擊,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他們自然不同意朝廷再搞什麼軍校,哪怕這個軍校可以增強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也不行。

相比之下,正德的態度卻是恰好相反,他對於四海總督府治所的事情根本就不感興趣,畢竟對於周重這個弟弟,他一向都是十分的信任,從來沒有其它的想法,更不會像周重那樣考慮那麼多的事情,不過既然周重想要將治所從雙嶼港遷到老家松江,這在正德看來可能還有一點私心,不過他並不在意,所以很快就同意了。

不過對於周重提出的軍校概念,正德卻是十分的感興趣,畢竟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帶領大軍與大明的敵人在戰場上廝殺。可惜受制於身份。這個願望實在有些困難。不過這卻依然無法阻止正德對軍事的喜愛,對於軍校這個新生的事物,他自然也有着濃厚的興趣,甚至還生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紫禁城西苑的豹房之內,正德一臉興奮的看着周重的奏摺,一邊看還一邊大笑,最後更是拍着大腿叫道:“有趣!真是有趣!這個軍校的想法實在是太好了,朕怎麼就想不出來如此絕妙的主意。不過現在也不晚。”

正德說到這裡時,忽然伸手向旁邊招了招,早就在一邊候着的谷大用立刻湊了上來,向正德深施一禮道:“陛下,您有何吩咐?”

“大用,周重給朕提議,要開辦一所軍校,所謂軍校,也就是類似於書院的地方,只是它不是讓人用來讀書的。而是爲了給朝廷培養將軍的,按照他的提議。將在松江那邊建造一所海軍軍校,專門培養海軍需要的人才,朕覺得是一件好事,不過朕也想自己開辦一所軍校,就在這京城之中,專門培養一些騎兵和步兵的將領,名字就叫陸軍學校,這樣日後與蒙古人開戰時,我大明的邊軍也就不怕缺少將領了,只是這件事很是麻煩,你幫我參詳一下!”正德很是興奮的道。

谷大用是從小看着正德長大的,對他的脾氣自然最清楚不過,而且他也知道正德與周重之間的關係,現在聽到正德要自己建立一座軍校,別人可能會以爲正德是在開玩笑,但是谷大用卻十分清楚,就在正德說出這句話時,京城的軍校幾乎已經建造了一半,而且這件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不容任何人更改了。

“陛下,你這句可就問錯人了,老奴哪裡懂得軍校這樣的國家大事,不過張永他是個帶過兵的人,對軍隊也十分熟悉,所以陛下不如將他叫來,說不定能給陛下提出一些好建議來!”谷大用尖着嗓子一臉諂媚的道,自從劉謹死後,谷大用就徹底的將自己與朝堂上的事割裂開來,生怕步入劉謹的後塵,不過他越是這樣,就越受正德的信任,這也是他比劉謹要聰明的地方之一。

聽到谷大用的建議,正德也是以手撫額大笑道:“朕是高興的都糊塗了,竟然向你這個對軍事一竅不通的傢伙要建議,你快讓人把張永叫來,朕要和他好好商議一下京城的陸軍學校的事,絕對不能讓周重建立的海軍學校超過我們!”

谷大用聽完答應一聲,正準備轉身離開去通知張永前來,但是沒想到這時正德好像又想到了什麼,當下叫住他道:“大用,張永雖然做過監軍,但畢竟沒有真正的領過兵打過仗,所以你除了把他叫來外,另外把楊一清和仇鉞也給叫來,他們一文一武,又都是帶過兵的人,肯定會對軍校有着更多的想法!”

“奴婢遵旨!”谷大用聽後再次答應一聲,轉身就去讓人通知張永三人,說起來正德提到的仇鉞與楊一清,他們與張永也算是頗有緣分,當初安化王叛亂,正德派楊一清和張永帶兵去圍剿,結果大軍還沒到甘肅,叛亂就已經被假意投降,後來反戈一擊的仇鉞帶兵平定了。

後來劉謹又被張永和楊一清趁機扳倒,結果這三人全都得到重賞,其中張永現在掌管着內廷的司禮監與御馬監,可謂是文武大權一手抓,不過幸好他不像劉謹那麼霸道,與外廷的大臣相處的也十分融洽,所以現在倒也相安無事。至於楊一清則被任命爲兵部尚書,仇鉞本來被封爲都督僉事、寧夏總兵官,封咸寧伯,後來再次被封爲咸寧候,現在被調到京營擔任提督,掌管着三千營的騎兵。

谷大用辦事的速度很快,本來就在宮中的張永第一個到達,緊接着是年過六十的張一清,最後纔是在城外練兵的仇鉞。仇鉞今年四十多歲,是個身材高瘦的中年人,五官十分端正,頜着留着三縷長鬚,看上去十分的斯文。不過仇鉞在接到通知時可能正在練兵,所以根本來不及換衣服就來到皇宮,現在身上還穿着一身的鎧甲,使得他身上多了幾分武將的彪悍之氣。

說起這個仇鉞,他的經歷也頗有傳奇色彩,仇鉞本來並不姓仇,他本來是寧夏總督府中的一名普通傭兵,後來得到了總兵府指揮僉事仇理的賞識,將他帶在身邊學習兵法,因爲仇理沒有兒子,於是就將他認爲義子,並改名爲仇鉞,後來仇理身死,仇鉞就繼承了仇理的指揮僉事之職,後來更是在平安安化王的叛亂中立下大功,一舉成爲大明武將之中的新貴,現在深受正德的賞識。

看到張永三人全都到齊之後,正德立刻也沒有讓他們行禮,而是立刻招手讓他們上前,將周重的奏摺交給他們觀看。張永三人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四海總督府遷移治所的事情肯定不用他們插手,那麼陛下今天召集他們來的原因肯定就是爲了軍校的事了。

“好了,估計你們都已經明白朕今天召集你們來這裡的原因了,周重打算在松江那裡建造一所海軍軍校,專門爲海軍培養未來的將領,並且由朕擔任軍校的校長一職,日後軍校中出來的將領都是朕的門生,這樣一來即可以保持將領們的忠誠度,也便於朕對軍校的掌控,對於這個建議,朕覺得很好,而且朕想在京城也建立一所陸軍軍校,畢竟相比之下,我大明最大的威脅還是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所以陸軍將領纔是重中之重,不知各位愛卿有何意見?”正德笑呵呵的開口道。

不過聽到正德的問話,張永和楊一清卻都是彼此對視一眼,然後低下頭沒敢說話,因爲他們早已經從內閣那裡知道了軍校的事,而且也明白軍校建立之後對文官們的影響,不過現在看正德興致勃勃的樣子,肯定已經打定主意要建立軍校,這對於文官們來可不是一件好事,同時也讓張永和楊一清左右爲難,若是不同意軍校的建立,那肯定會得罪皇帝,若是同意的話,那就可能與天下的讀書人爲敵,這兩方可都不是他們能得罪的。

相比之下,仇鉞在政治上的見識就顯得十分淺薄了,而且他平時只是在三千營中練兵,根本不清楚朝堂上的事,現在看到周重提出的軍校,雖然他並沒有那麼長遠的目光,看不到軍校對整個大明局勢的影響,不過身爲一個武將的直覺告訴他,這肯定是一件好事。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只見仇鉞立刻抱拳回答道:“啓稟陛下,末將覺得這個軍校是件好事,以前末將在寧夏領兵之時,就深感邊軍之中的將領匱乏,大部分將領都是在戰場上學會的兵法,可那也僅僅是少數,大部分人都還沒能學會兵法,就已經死在了戰場了,現在能有軍校這樣的地方專門培養將領,日後我大明將再無將領匱乏之危了!”

仇鉞說完,還十分自得的笑了兩聲,不過當他看到楊一清在向他使眼色時,立刻明白自己可能說錯話了,不過話既然說出去了,這時候也收不回來了,所以只好硬着頭皮低下頭。

而楊一清則是嘆了口氣,仇鉞是他的老部下了,現在能看到他封候拜將,楊一清也感覺十分欣慰,可是今天仇鉞的這些話,已經是得罪了天下的文官,甚至自己可能也需要和他劃清界線了。

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32章 神機營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95章 背叛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80章 出貨榜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05章 瓦倫船第175章 海盟之議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7章 羅嬸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269章 立威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75章 聯手滅門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130章 送行(上)第78章 北港茶樓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153章 平妻?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506章 亂行伊始第381章 樸靈珠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91章 花園捉鬼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269章 立威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332章 安東衛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214章 買海蔘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483章 拖延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
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32章 神機營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95章 背叛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80章 出貨榜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05章 瓦倫船第175章 海盟之議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7章 羅嬸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269章 立威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75章 聯手滅門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130章 送行(上)第78章 北港茶樓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153章 平妻?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506章 亂行伊始第381章 樸靈珠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91章 花園捉鬼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269章 立威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332章 安東衛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214章 買海蔘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483章 拖延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