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

幾天之後,穆拉德被周重安排到海軍學校中學習,並且還答應他,等到他從軍校畢業之後,還可以到大明海軍中服役,只要他表現的足夠優秀,那麼自己就願意支持他回奧斯曼帝國,與他那位哥哥蘇萊曼爭上一爭。

其實周重對穆拉德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畢竟奧斯曼帝國很少有人知道穆拉德的身份,可以說穆拉德在奧斯曼帝國中也沒有任何基礎,再加上蘇萊曼號稱是奧斯曼帝國曆史上最傑出的皇帝,這樣的人豈是那麼容易打敗的?

不過就算是知道穆拉德奪回蘇丹之位的希望不大,但是周重卻依然決定盡心培養他,畢竟奧斯曼帝國做爲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與大明相抗衡的國家,若是能借着穆拉德給對方找點亂子的話,那麼對大明只會有利無害,而且大明對此付出的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代價。

就在周重剛剛安排完穆拉德的事,遼東捕魚兒海那邊也終於傳來正德與韃靼小王子之間的交手結果,當韃靼小王子帶着四萬騎兵殺到之時,正德已經帶着六萬火龍騎嚴鎮以待,雙方在草原上展開一場騎兵與騎兵之間的對決。

大明一方佔着人數與裝備上的優勢,而且整個火龍騎有超過一半的騎兵都是蒙古人,所以在交戰初期,大明就佔據了上風,特別是手雷這種火器的應用,雖然直接殺傷力有限,但是卻可以起到驚嚇對方戰馬的效果,從而打亂對方的衝鋒隊形。對於騎兵來說。當衝鋒被打亂時。騎兵的威力就會減少大半。

佔據着如此大的優勢,大明軍隊從一開始就壓着韃靼小王子的騎兵打,而且正德是鐵了心要消耗韃靼的實力,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做好了與韃靼硬拼的準備,反正大明的國力強,人口也多,火龍騎雖然組建不易,但哪怕是這次消耗了光了。只要錢糧充足,過不了多久就可以再組建起來,但若是韃靼人的騎兵消耗光了,那對於草原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災難。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韃靼小王子從一開始就落入到被動之中,哪怕是在開戰時他佔據優勢,可也經不起與大明這樣的消耗,更何況他們從一開始就被壓在下風,根本沒有翻身的可能。

面對這種情況。韃靼小王子也十分無奈,最後只好選擇了退兵。本來他還希望對面的大明皇帝能夠帶兵來追,這樣他就可以藉助自己熟悉草原的優勢,把大明的軍隊消滅在草原上,甚至直接把那個年輕的大明皇帝俘虜過來,就像當年他們俘虜明英宗一樣。

但是很可惜的是,正德根本沒有追擊的打算,畢竟他也知道自己一方的弱點,停靠後方緊密的後勤時,他們可以利用武器的優勢打敗對方,但若是孤軍深入草原,那簡直就是把自己的小命交給別人,正德雖然自信,但卻還沒有到自大的份上。

韃靼小王子敗退之後,並沒有死心,在等候了一個月後,他再次組織大軍出兵宣府,結果這次他依然是無功而返,不過正德經過上次的大戰後,火龍騎受到不小的損傷,再加上韃靼小王子也防備着大明從捕魚海方向偷襲自己的老巢,所以正德雖然做出進攻的樣子,但最後卻沒敢真正出兵。

一連兩次都沒能在大明的軍隊面前佔到便宜,這也使得韃靼人士氣大喪,另外宣府與捕魚兒海兩地的水泥路也在不緊不慢的向前延伸,海當水泥路前進一分,大明的商路也就向前拓展一分,草原上的商品從水泥上運到大明,而大明的商品則沿着水泥路運到草原,甚至不少草原部落爲了與大明交易,主動將部落遷移到水泥路兩旁,更有不少草原牧人爲了大明給出的報酬,親自加入到修建水泥路的隊伍之中。

對於大明的這種緩慢蠶食,韃靼小王子也是束手無策,之前他已經兩次出兵想要破壞大明的這種行動,但是非但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還損失了不少的兵力,更加可怕的是,這兩次的大敗再加上之前對大明的幾次大敗,已經讓他的聲望受到極大的打擊,不少部落已經開始懷疑他的能力,這也讓韃靼小王子不敢再輕易出兵,否則若是再戰敗的話,恐怕他這個大汗的位子就要被別人奪走了。

韃靼小王子不敢輕舉妄動,大明對草原的蠶食也就更加肆無忌憚,無數大明的商隊開始蜂涌入草原,羊毛、馬鬢、各種皮料都是他們喜愛的商品,這幾年大明的工商業發展迅速,對原料的需求極大,所以哪怕是收購再多的原料,也根本不用擔心銷路。

另外在收購原料的同時,大明的商人們也在慢慢改造着草原人的牧業結構,比如大明現在的紡織業十分發達,對羊毛的需求極大,所以這些商人在進入草原交易時,優先收購的自然是羊毛,甚至以前做爲常用貨物的羊皮,現在都已經有些滯銷了,因爲隨着紡織業的發展,百姓們首選的自然是便宜的紡織品,冬天也喜歡穿棉襖而不是皮衣,如此一來,對於皮革類的需求自然下降,當然這個下降的是最爲低端的羊皮,若是牛皮、狼皮這些中高端皮毛,向來都是有多少要多少。

大明的商人最喜歡羊毛,草原上的部落自然也都不笨,他們很快就調整了自己放牧的動物種類,比如增大羊羣的比例,然後減少牛羣和馬羣的數量,其中牛羣的數量少了,牛皮也會減少,而牛皮則是草原人制作鎧甲的最主要原因,至於馬羣更不用說,缺少馬的草原人簡直就像是沒有雙腿的殘廢,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當然了,草原上的這種牧業結構的調整是十分緩慢的,而且以草原人的見識,他們也根本無法察覺這種改變對自己的影響,甚至不少“聰明”的部落已經在有意識的改變自己放牧的綿羊品種,以前他們養羊主要是爲了喝羊奶吃羊肉,羊羣可以說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而現在因爲大明商人最喜歡羊毛,所以他們開始養那些產毛量大,羊毛比較細長的品種,至於產奶量和產肉量則是在其次,畢竟他們只靠着賣羊毛,就可以從大明商人手中換來足夠的糧食,甚至還可以換來美酒與絲綢,如此一來,他們根本不必費心的養那些產奶和產肉的羊。

這咱牧業結構的調整雖然緩慢,但卻如同病毒一般在整個蒙古草原上漫延開來,畢竟草原上的牧人生活實在太苦了,甚至連基本的生命保障都沒有,也許冬天裡的一場白災,就能讓一箇中型部落消失,而靠着與大明商人的交易,他們可以換來更方便儲存的糧食,甚至還有保暖的衣服,有了這些,就算是在某年遇到災荒,他們也能扛過去,而不像以前那樣只能等着活活餓死。

只是隨着這種結構的調整,慢慢的草原人就會發現,自己會越來越依賴於大明,比如羊毛這東西,現在是供不應求,但若是整個草原上的牧人都養羊,再加上毛紡織市場的飽和,日後總會有產量過剩的一天,到時就不是大明商人求着他們賣,而是他們求着大明商人來買了。

更加可怕的是,等到羊毛產量過剩的同時,草原人也會發現,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已經完全掌握在大明的手中,若是大明不買他們的羊毛,那麼他們就會沒有糧食、鹽巴、茶葉、衣服、鐵鍋等等,甚至他們想要反抗之時,也會發現自己竟然連戰馬都會變得十分稀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人數馬,可以一日間奔襲上千裡。

另外還有最爲關鍵的,那就是以宣府和捕魚兒海兩地爲起點修建的水泥路,這種硬化路面每隔百里都會有一座堅固的堡壘,每個堡壘都會駐紮着一個百人隊,等到兩條水泥路在草原上交叉而過時,就會形成一個十字形的鐵鏈,將整個草原牢牢的鎖住,日後任何地方有異動,都難以逃脫大明的眼線,而且藉助方便的交通,大明可以在最快的速度能調集大軍,將草原上的異動扼殺在搖籃之中。

眼看着草原的形勢一天天好轉,以部落爲單位的草原人也開始慢慢的向大明靠攏,此消彼長之下,韃靼的勢力更加衰弱,甚至不少韃靼的大部族首領爲了本部落的生存着想,已經開始暗中派來前往大明,希望可以向大明討要一些好處,然後將自己的部落送給大明,畢竟他們也都不傻,知道再這麼下去的話,自己會跟着韃靼一起滅亡,既然如此,還不如趁着現在給自己要一些好處,順便也能讓部落更好的生存下去。

韃靼的衰亡,總算讓大明上下都是鬆了口氣,特別是周重與內閣,更是感覺身上少了一個大擔子,爲了這個蠶食草原的計劃,大明可是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若是不能成功的話,那可就虧大了。

不過也就在北方草原的邊患慢慢消失之時,周重也與內閣商量着該如何讓正德回來,畢竟一個皇帝常年在外帶兵也不像話,不過也就在這時,周重一直擔心的一件事卻忽然爆發出來。(……)

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269章 立威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539章 十年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375章 反悔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140章 做廣告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102章 找水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89章 晉商(上)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75章 聯手滅門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80章 出貨榜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50章 金瓶梅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27章 談生意第2章 負債累累第245章 家人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232章 神機營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51章 變個“戲法”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16章 收買人心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50章 金瓶梅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11章 祭拜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27章 談生意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78章 北港茶樓第131章 送行(下)
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269章 立威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539章 十年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375章 反悔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140章 做廣告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102章 找水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89章 晉商(上)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75章 聯手滅門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80章 出貨榜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50章 金瓶梅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27章 談生意第2章 負債累累第245章 家人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232章 神機營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51章 變個“戲法”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16章 收買人心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50章 金瓶梅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11章 祭拜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27章 談生意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78章 北港茶樓第131章 送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