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

周重已經看出來了,正德雖然對南洋的得失並不是很關心,不過他卻擔心葡萄牙的實力太大,從而給大明沿海造成新的威脅。

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周重就刻意重點講述了一下葡萄牙人兵力之強,特別是葡萄牙人在印度洋與當地人發生的多場戰爭,他更是強調了一下那些戰爭驚人的死傷比例,結果正德聽後也是目瞪口呆,甚至他都有些懷疑周重是在撒謊,不過在周重的再三保證下,正德這才勉強相信那些驚人的戰果。

最後周重爲了加深正德皇帝的危機感,特意又強調道:“陛下,葡萄牙雖然海上力量很強,但並不算是歐洲最大的國家,甚至它在歐洲只是一個人口千萬的小國,另外歐洲還有西班牙、法蘭西、英吉利等國,這些國家的國土都要比葡萄牙要大上數倍,只是他們彼此之間戰爭不斷,所以暫時對我大明還沒有什麼威脅,但若是讓葡萄牙在南洋站穩腳根,那麼無疑是給歐洲各國打開了一道通往大明的大門,若是這些國家全都趕來,那對我大明來說,將又多了一批來自海上的強敵!”

懂得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周重話中誇大了歐洲各國的威脅,比如現在的葡萄牙通過壟斷通往大明的航線,國力是突飛猛進,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科技方面,都遠超當時的歐洲各國,西班牙也被葡萄牙打的是慘敗連連,所以葡萄牙雖小,但這一時期卻是葡萄牙的鼎盛時期。在歐洲各國之中的實力卻是極強。

另外歐洲各國之間的戰爭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結束的。特別是法國與英國這兩個老冤家。百年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兩國卻也結下了世仇,時不時的就會爆發衝突,再加上法國與西班牙之間也不太平,可以說整個歐洲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根本無暇向東方發展。

可惜正德並不知道上面的這些內情,在他看來,一個小小的葡萄牙就已經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若是再讓那些什麼西班牙、法蘭西這些國家再來到南洋等地,那麼大明的南方沿海就別想再清靜了。

想到這裡,正德臉上也露出一個堅毅的表情,當下擡起頭對周重道:“周重,既然你對海外的局勢如此瞭解,而且又明白讓葡萄牙人進入南洋的後果,那麼你有什麼辦法阻止對方嗎?”

聽到正德話中透露的意思,周重當下臉色一喜道:“陛下,草民已經探聽到葡萄牙人出兵馬六甲的確切時間,另外葡萄牙人雖然船堅炮利。但他們的人數並不多,草民估算了一下。他們最多也只能派出兩三千名士兵,這些兵力雖然足夠佔領馬六甲城,但肯定也並不輕鬆,若是在葡萄牙人進攻馬六甲時,我們大明的海軍突然從他們的背後殺出,肯定可以一舉將對方擊潰,從而粉碎對方入侵南洋的計劃!”

聽到周重竟然連葡萄牙人出兵的時間都知道,這讓正德也是十分震驚他的情報能力,可惜他卻不知道,周重厲害的並不是情報能力,而是他從後世穿越來到大明,對於一些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記得十分清楚,所以他纔敢如此保證。

只見正德皇帝聽完周重偷襲葡萄牙的計劃後,在大帳內不安的來回走動了幾下,最後終於停下來一拍桌子道:“好,朕同意了,南洋各國有不少都是大明的番屬,若是讓葡萄牙人進入南洋,肯定會給南洋各國帶來無窮的苦難,而且日後也會給我大明的海疆帶來不少威脅,等到朕回宮之後,立刻就召集李東陽他們商議,無論他們是否同意,朕都會支持你到底!”

聽到正德終於同意,周重也是喜不自勝的站起來行禮道:“陛下英明,今日陛下做出決策,日後將爲我大明減少無窮的煩惱,想必李閣老他們肯定也能體諒陛下的苦心!”

不過周重的馬屁剛剛拍完,卻忽然發現正德皇帝正在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接着就見對方開口道:“周重,剛纔說到倭國的事時,你只願代表朝廷與倭國接觸,但卻不想做官,不過對於葡萄牙人入侵南洋這件事,你卻非得做官不可了!”

“呃?”周重聽到這裡一愣,搞不明白正德話中是什麼意思,自己只是想向朝廷借兵,又不是要親自帶兵打仗,爲何非要做官不可?

“嘿嘿,我知道你打的是什麼主意,無非就是想借助朝廷的兵力打退葡萄牙人,然後你依然做你的走私商人,不過周重你要知道,朝廷是不可能將軍隊交給私人指揮的,光是這一點我就無法說服李東陽他們。而且就算是我把軍隊交給你,可是你若只是一介草民的話,你憑什麼讓那些將領聽你的話,他們若是在作戰之時不聽指揮,那麼就算是再多的兵力,恐怕也很難打退葡萄牙人吧?”

正德說到這裡時頓了一下,然後用一種別有深意的目光打量了他幾下,接着又道:“另外你剛纔的話也提醒朕了,大明的威脅不僅僅來自陸地上,海上同樣有可能出現強敵,我們大明海上的力量也實在太弱了,所以從今天開始,朕決定重視海上力量的發展,至少也要再建一支像鄭和那樣的船隊出來,這樣才能保護我大明沿海的安全,而這件事除了你之外,朕想不出還有第二個人可以勝任這件事!”

聽到正德的話,周重卻是欲哭無淚,他沒想到自己上面的這番話竟然讓正德開始重視起海洋爲了,竟然要重建大明的海上力量,而且還要把這件事交給自己,這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陛下,您重建大明海上力量的想法雖然很好,但這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別的不說,光是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不是個小數目,以現在朝廷的情況,能夠支持重建我大明的海上力量嗎?”周重這時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道,他心中並不想接下幫正德重建大明海上力量這件事,畢竟這可不是件小事,而且面臨的困難也是難以想像,若是真的接下來,估計他下半輩子都得給正德打工。

“朝廷現在國庫空虛,自然無法支持重建大明的海上力量!”正德倒是實話實說,絲毫沒有隱瞞大明的現狀。

周重聽到這裡剛想鬆口氣,卻聽正德接着又道:“不過這也沒關係,朝廷雖然無法出錢出物,但卻可以出人,朕決定封你一個四海提督,大明在廣州、寧波一帶駐紮的水軍,也都劃到你這個提督的名下管理,至於重建海上力量需要的財力和物力,日後凡是出海運貨的船隻,都要向你這個四海提督衙門交稅,這樣一來,錢不就有了嗎?哈哈哈哈~”

正德估計也在爲自己的天才想法而得意,所以最後發出一連串囂張的笑聲,不過周重聽到這裡卻是恨不得狠狠的搧自己幾個嘴巴子,因爲正德口中的那個什麼四海提督衙門的職能,幾乎就是他們南洋商會的翻版,通過替別的商會擔保走私,南洋商會其實也在變相的向其它走私船收取稅收,唯一不同的是,四海提督衙門擁有官方的身份,而他的南洋商會卻只是一個民間的普通商會,根本沒有能力與官府競爭。

想到四海提督衙門首先損害的是自己的利益,周重再也顧不得許多,當下再次開口勸誡道:“陛下三思,大明的官制之中從來沒有什麼四海提督,而且大明一直在施行海禁,若是成立這個四海提督衙門,那麼將會與海禁形成衝突,恐怕朝中的大臣是不可能同意的!”

周重的話音剛落,卻見正德忽然嘆了口氣道:“周重,你是個聰明人,可是現在卻怎麼糊塗起來,四海提督衙門的確搶了你們商會的生意,但是你想過沒有,若是沒有官方的支持,就算你再怎麼有能力,最後恐怕也只能把南洋商會發展成一個海上的土霸王,影響力也不過侷限於雙嶼港一地,但若是你成爲四海提督,整個海面上的事全都由你掌管,到時就算你不刻意去發展南洋商會,恐怕南洋商會也會發展成海貿業的一方霸主,甚至藉助大明的海上兵力,使得南洋商會的勢力向外延伸,到時就算是到達歐洲也不是什麼難事!”

聽到正德的這些話,周重也是感到一陣驚心,之前他已經儘量高估正德了,但是現在看來,恐怕還是小看了正德,他竟然早就知道自己南洋商會詳細的經營模式,也知道四海提督衙門的成立會損害自己的利益,這些都是出乎周重的意料之外,甚至讓他對正德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種敬畏之心。

不過周重畢竟是周重,後世早就成型的性格不會讓他輕易向任何人臣服,因此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然後將正德的話仔細的考慮了一遍,結果發現正德說的話的確很有道理,別看南洋商會現在發展的極爲迅速,自己也準備籌劃成立海盟,但這些都是小打小鬧,而且商會的發展也快到頂了,到時若是找不到新的出路,恐怕商會的發展就會停頓下來,而正德皇帝提出的四海提督這個官職,對於他和他的商會來說,都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510章 挫折第502章 夜襲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213章 威海衛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502章 夜襲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27章 談生意第459章 追擊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22章 西遊面世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89章 新房客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490章 晉商(中)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182章 去京城?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422章 烤番薯第289章 送大禮第42章 暴打兇徒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142章 坦白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70章 又是債務第59章 坐論倭寇第422章 烤番薯第130章 送行(上)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7章 羅嬸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1章 變個“戲法”
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510章 挫折第502章 夜襲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213章 威海衛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502章 夜襲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27章 談生意第459章 追擊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22章 西遊面世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89章 新房客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490章 晉商(中)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182章 去京城?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422章 烤番薯第289章 送大禮第42章 暴打兇徒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142章 坦白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70章 又是債務第59章 坐論倭寇第422章 烤番薯第130章 送行(上)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7章 羅嬸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1章 變個“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