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

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也正在爲傳教的事苦惱,畢竟他們明知道自己的傳教方式有問題,但卻想不出好的辦法,現在聽到周重竟然說有更好的辦法幫他們傳教,這讓兩人都是十分高興,其中若望神父更是身子前傾興奮的道:“周公子請講!”

只見周重並沒有立刻開口,而是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看起來好像是在吊人胃口,但其實卻是在心中籌劃着該怎麼把若望神父釣上勾。

“若望神父,你和納德教士也來大明有一年的時間了,估計對我們大明的風土人情也十分了解,說起來我們中原地區的主要宗教有兩個,一個是我們本土的道教,另外一個則是由天竺傳來的佛教,不過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是在中原傳播了幾百上千年,可以說早就在百姓心中紮下了牢牢的根基,以你們這種外來宗教,而且沒有任何根基的情況,想要在大明等地傳教,絕對是件天大的難事!”

聽到周重的分析,若望神父兩人也都是連連點頭,經過他們近一年的瞭解,大明等地的信仰情況的確想周重說的這樣,道教和佛教早已經深入人心,擁有大量的信徒,甚至在大明的王公貴族之中,也同樣有這兩種宗教的支持者。

“你們想要在大明傳播宗教很難,但也並不是沒有一點機會,現在對於你們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在大明站穩腳根,而想要站穩腳根,你們就必須做到兩件事。第一是建造一座屬於你們的教堂。第二則是擁有一定的信徒。”

只見周重繼續分析道。不過這時納德教士卻忍不住開口道:“尊敬的公子,您說的這兩件事我也很贊同,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卻不太現實,第一件事是建造教堂,但是我們的教義規定我們教士不能擁有財產,所以建造教堂的費用一般都是由教徒捐贈,可是我們現在卻根本沒有任何教徒,所以對我們這兩件事根本就是一件事。如此一來,我們想要在大明站穩腳根,就必須擁有一定的教徒,但想要擁有教徒,卻又無法滿足站穩腳根的兩個條件,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這個問題恐怕除了萬能的上帝外,根本沒有人能夠解開!”

納德教士從自身的情況對周重的話做出分析,而且十分的合情合理,不過周重聽後卻是淡笑道:“納德教士。我們中原有句古話叫入鄉隨俗,也有句古話叫因地制宜。你們天主教想要在中原傳教,就必須根據我們中原的情況做出改變,這點佛教就是你們的榜樣,現在你們可以看一下我們中原的佛教,以及天竺那邊土生土長的佛教,在教義等方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也正因爲如此,佛教才能在中原地區發展的如此興盛,甚至還壓倒了本土的道教,至今已經擁有的信徒可能比歐洲的總人口還要多,難道你們就不心動嗎?”

周重並沒有說大話,這個時期的歐洲剛剛從黑死病的陰影中走出來,人口大幅度銳減,雖然周重不知道具體的數字,但絕對比大明的人口要少的多,佛教又是大明最主要的宗教,影響力絕對超乎想像,甚至說大明的過半人口都是佛教徒也並不過分,所以他說大明佛教徒的數量比歐洲的總人口還要多,就算是有些誇張,但也與事實相差不遠。

果然,聽到周重說大明的佛教徒竟然和歐洲的總人口差不多,這讓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的目光中都露出狂熱之色,其中若望神父更是有些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周公子,我想請問一下,大明的總人口到底有多少,這個問題我們一直想要搞清楚,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周重一聽卻是笑了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這個別說是普通百姓了,恐怕連大明朝的那位正德皇帝,以及幾位內閣大學士都說不清楚,畢竟大明可沒有後世的人口普查,最多隻能根據下面州府上報的人口做個估算,但是各個州府因爲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以及大量沒有戶籍的隱戶存在,所以各個州府上報的人口數量不但不實,甚至還與真實數據有着巨大的差異,根本做不得數。不過據周重從後世得知的數據以及自己的估算,這個時期的大明總人口絕對在一億以上!

不過既然要忽悠若望神父兩人,周重自然要把這個數據往大了說,所以只見他聽後沉思了好一會,好像真的在心中算計人口數量一般,最終於開口道:“若望神父,我們大明在開國之初時,就普通清查過全國的人口,當時進行的統計人口大概在五六千萬,不過因爲當時戰亂多年,我們剛剛把兇惡的蒙古人趕走,朝廷對國內的許多地方統治不力,很多人口都沒有清查出來,所以真實數字肯定比朝廷統計的要高的多,估計最少當時的人口應該一億多人,現在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估計全國的總人口應該在兩億以上!”

周重說的話真真假假,很多數字都是他胡亂猜的,反正也沒人能證明他說謊。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聽到周重說大明的人口在兩億以上,當下都是驚呼一聲,他們整個歐洲的總人口恐怕還不到大明人口的一半,若是真的能把在大明發展出一個教區,恐怕教皇大人會親自爲他們授獎!

想到這裡,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小聲的商量了幾句,最後由若望神父開口道:“周公子之前的建議的確十分中肯,我也認爲我們應該根據大明的情況做出一些改變,只不過我們畢竟是外來人,對大明的情況也不是特別熟悉,不知道周公子您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看到若望神父終於主動向自己求助了,周重的嘴角也不禁露出一個隱晦的笑容,只見他輕咳一聲,笑呵呵的開口道:“本來我對宗教這方面的事並不是十分感興趣,不過做爲兩位的朋友,倒也有一點小小的建議,我們中原有句古話叫做‘言傳不如身教’,你們之所以一直沒能打開傳教的局面,關鍵就是隻靠嘴上說是沒用的,最主要的是要讓別人看到你們天主教的好處!”

“可是……可是我們該怎麼‘身教’啊?”若望神父心中報怨一下中原的古話還真多,同時卻還要賠着笑追問道。

“這件事說來也簡單,我們商會這段時間正處於飛速的發展時期,除了船隊方面的事外,我打算擴大我們商會在陸地上一些產業的規模,比如我們的造船廠,就一直在擴大規模招收人手,但是我們大明在多年前施行海禁,導致現在的造船工匠嚴重不足,所以我準備通過你們招收一批歐洲的造船工匠!”

聽到周重忽然說起造船的事,根本與他們傳教沒有任何關係,這讓若望神父先是一愣,剛想開口說些什麼,不過只見周重一擺手,示意他們聽自己說完。

“船隻是海上運輸的根本,我們大明的造船技術與歐洲的造船技術各有所長,所以我想結合兩方的造船技術,建造出更大、更快、更安全的海船,若是你們能夠招收來這些工匠,到時我們商會自然願意提供最好的待遇,甚至可以幫他們建造一所教堂,到時由若望神父你們二人管理,這樣一來,你們教堂有了教徒時常去做禮拜,也就能給周圍的大明百姓做個榜樣,在這種潛移默化之下,相信日後肯定有人願意隨你們一起追隨主的榮光的!”

周重說完上面的話後,就一直微笑着看着對方,傳教和建教堂什麼的都是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想通過若望神父招收來一批造船或其它行業的工匠,甚至若有可能的話,最好能招收來一些火炮工匠,這樣商會之中就能鑄造自己的火炮了。

走私本來就是個十分危險的行業,在海上遇到其它走私船時,很可能會發生火拼,所以船上的船工不但負責操船,同時也是船隊最重要的武裝力量。當然光有人還不行,船上必須還有武器,那些普通的刀劍當然不成問題,但是一般的武裝商船上必須還要有其它的大型武器,其中最理想的當然是火炮,不過大明對火器的管制很嚴,所以走私船隊之中能裝備火炮的極少,大部分都是從沿海千戶所裡淘汰出來的舊炮,至於鑄造火炮的工匠,整個雙嶼港都找不出來一個。

聽完周重對自己描述的美好場景,若望神父和納德教士也都是露出一種心動的表情,若是真的像周重所說,他們能夠在雙嶼港這裡建造一所教堂,然後有一些歐洲來的信徒經常來教堂做禮拜,等到時常長了之後,肯定能夠吸引一些大明人信教,到時他們也就在大明傳教的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甚至很可能因此而載入史冊!(……)

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271章 一場戲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510章 挫折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11章 祭拜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59章 追擊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205章 瓦倫船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48章 形勢逆轉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502章 夜襲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163章 宣旨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108章 香皂作坊
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271章 一場戲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510章 挫折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11章 祭拜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59章 追擊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205章 瓦倫船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48章 形勢逆轉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502章 夜襲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163章 宣旨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108章 香皂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