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

6.不要回避他人的目光。在與人交談時一定要強迫自己看着對方的眼睛,當你感到心裡緊張時,可以作思考狀把頭低下或者把視線暫時轉向別處,等待心裡稍微平靜和放鬆後,再次看着對方的眼睛說話。談話時注視對方的眼睛有3個好處:第一,可以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第二,你可以觀察對方對你所說內容的心理反應是贊同還是反對;第三,可以鍛鍊你與人交往的能力。這樣你就可以有效地克服社交恐懼症。

7.業餘時間多充實自己。假如你是因爲知識欠缺或是工作能力欠佳而羞於與人交往的話,那就多多利用業餘時間爲自己“充電”。讀書讀報是開拓自己視野的好辦法,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有那些在社交場合能夠滔滔不絕的人都是自信的人,而自信恰恰來自於自己所掌握的話語資源,即知識。什麼是知識?知識就是“知道”和“識別”,當你“知道”了,就會“識別”出什麼見解應該在何時使用。

Part63個小練習幫你擺脫社交恐懼症

1.脫敏練習。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當然要改變這種習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戰勝自己的恐懼心理更需要循序漸進,你可以先爲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把容易改變的恐懼作爲最低一級恐懼來克服,然後再依次排列到最難克服的那一級恐懼。

2.鏡子練習。隨身帶一面小鏡子,只要有時間有空閒就拿出來對着鏡子裡的自己說:“我相信自己!”你可以在沒人的場合作這個練習,也可以在家中面對穿衣鏡作這個練習,練習時還可伴以手勢增加信心。每次練習完後,仔細體會內心的感受,你會發覺自信心在慢慢提升。

3.放鬆練習。我們身體的變化是隨着精神的緊張度而變化的,就是說,每當我們感覺到緊張、害怕和恐懼時,全身的肌肉就會變得僵硬,同時呼吸也會變得急促。當危險來臨時,有人在感受到強烈的緊張和恐懼時,往往會邁不開腳步就是這個道理。每當我們情緒放鬆時,全身的肌肉也就會變得鬆弛,而這時候對自己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其效果會最好。

放鬆方法如下:第一步,先讓自己保持一個舒服的自然狀態,例如坐在舒服的軟沙發上或躺在柔軟的草坪上;第二步,閉上眼睛;第三步,用意念放鬆全身,從指尖到雙臂,再到頸部,再到胸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最後一直到腳趾。

放鬆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訓練自己控制身體的技巧,對克服緊張和恐懼心理非常有效。

Part7矛盾的異性恐懼症

小張是這樣描述自己的異性恐懼症的:

我上初中時,有一天,一位男老師給我們上課,當他面向我的方向走過來時,我無意識地看了一眼他的兩腿之間,我看見在他褲子包裹的後面有鼓起來的一堆,我知道那是他的男性**,於是我就像是做了賊似的再也聽不下去課了。後來只要一靜下來我就會想到男老師的**,我覺得自己很骯髒,像個女流氓,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那以後,每當我看見從對面走過來的男性時我都會下意識地往那個地方看,我越是告訴自己不要往男人的那個地方看,可就是越控制不住自己。再後來就發展到我不敢看任何男性的眼睛,不敢跟男性說話。我心裡一直有一種罪惡感,我感覺自己很髒。

很顯然,男老師並沒有故意對女學生做出性暗示,但由於患者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她對異性的性幻想是建立在對異性身體的神秘性探究的潛意識裡的,這種潛意識往往帶有性妄想和性恐懼的心理特徵。

異性恐懼症是社交恐懼症的一種,異性恐懼症患者一方面在潛意識裡有與異性接近的強烈願望,另一方面又與接觸異性有着嚴重的心理障礙,有着強烈的膽怯心理,他們不敢和異性說話、對視,甚至害怕和異往,在異性面前會感到緊張和不安,即便是因爲工作關係必須與異談時,他們也會面紅耳赤,語言含混。

異性恐懼症患者在身體上的異常反應常伴有呼吸加快,脖子僵硬,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等症狀,並因此產生焦慮情緒。

性妄想和性恐懼是異性恐懼症的誘發因素。所以說,異性恐懼症患者真正恐懼的是自己對性的妄想,特別是那些生活在保守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他們在情竇初開時身體內的荷爾蒙開始大量分泌,性特徵開始顯現,男生開始變聲,上脣慢慢長出黑色的絨毛,女孩子開始發育,這時候他們會對異性產生強烈的性好奇,於是就妄念叢生,常常會出現性幻想和性妄想。

性妄想與性幻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性心理概念,每個性發育成熟的人,都會在特定環境和場合出現性幻想,這是正常的性心理反應,但性妄想症就屬於病態的性心理。

異性恐懼症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它主要發生在性成熟的初期,特別是女孩子,由於從小受到不正確的性心理教育,甚至根本沒有接受過性心理教育,在她們成人之後,當自然的性本能萌發時,她的頭腦中就會產生性是骯髒的,性是可恥的這種不健康意識。但女孩子壓抑不住心中對異性的渴望和了解,這時候她就會認爲自己不是個好女孩,自己變壞了,由此心中產生出強烈的負罪感。所以,有性心理研究者認爲,過度的性壓抑是女孩子患異性恐懼症的根源。

那些在保守的家庭環境裡成長起來的女孩子和從來沒有接受過兩性教育的女孩子,再加上其本身性格膽小、敏感等因素的影響,就很容易在青春期患異性恐懼症。

男孩子的異性恐懼症則主要來源於性格因素和形象因素,性格因素如膽小、自卑等,形象因素如覺得自己長得難看、瘦小、有身體缺陷,不帥氣,不吸引女孩子等。

患有異性恐懼症的患者,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好像是在極力躲避開性,但他們潛意識裡被壓抑的性渴望其實正在以一種極端的另類方式“野蠻生長”,這時他們想要極力控制自己,但他們越想拼命控制自己,反而就越發難以控制自己。

Part8異性恐懼症的自我治療

像治療任何其他疾病一樣,要想治癒異性恐懼症,首先要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味的躲避只能讓自己深陷其中,最後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下面這幾種戰勝異性恐懼症的方法,你不妨努力去嘗試一下。

1.建立自信。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接觸異性時要大方自然,要在心裡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說:“我又沒有對她做過什麼不道德的事情,爲什麼要害怕?”要知道對異性的恐懼和緊張心理都是因爲對異性的不自信造成的,多看自己的長處,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不招異性喜歡。一個有自信的人才是最具魅力的人,任何人都願意跟充滿自信,陽光開朗的人交往。

2.增進了解。任何人對不瞭解的人和事物都會有恐懼和防範的心理,但同時也會有探尋和了解的渴望,這是由人的求知決定的。對異性的恐懼是因爲接觸少或不瞭解異性造成的,這就需要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增加了解異性的機會。

3.增加相關知識。患有異性恐懼症的女性患者可能短時間內無法擺脫自己內心的罪惡感和所謂“不潔”的念頭,這時建議你可以找一些關於兩性的科普讀物和愛情小說來增加自己對異性的瞭解,也可以找自己信得過的,和自己年齡相近的同性朋友談談自己的內心恐懼,並從她那裡得到一些有益的幫助。

4.忘記異性曾帶給你的不快。有些人可能是在與異往的過程中曾經遭遇過挫折,或是曾被異性當衆羞辱過,從而對異性心生恐懼。這種由挫折感導致的對異性的反感,再由反感發展到對異性的恐懼,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極端主義。建議那些對異性有恐懼心理的人不妨多接近自己身邊那些性格開朗大方的異性朋友,大膽主動地與之交往,這樣既可以鍛鍊自己和異往的能力,還可以逐漸消除對異性的誤解。其實,異性恐懼症與其說是對異性的誤解,倒不如說是對自己的誤解,這是由性妄想症帶來的感覺倒錯。

5.不要把異性看得過於神秘。不要把與異性的交往看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即男人和女人,誰也不可能只和同往,兩性之間的正常交往是人際關係中最正常的交往,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首先應該先從自己的觀念上認真、理性地審視一下自己,換種眼光重新看待兩性之間的交往。

Test:你患有社交恐懼症嗎?

下面這道測試題可以測出你是否患有社交恐懼症。

1.在重要人物面前講話時,你會感到害怕。

2.在人面前臉紅會感覺難受不自在。

3.害怕參加聚會和其他一些社交活動。

4.不願意和不認識的人交談。

5.不願意被人議論。

6.迴避任何以自我爲中心的事情。

7.畏懼在大庭廣衆之下講話。

8.被別人看着就沒法做事。

9.害怕見陌生人,與陌生人交談會心慌。

10.時常夢見和別人交談時自己出醜的難堪模樣。

記分方法:

以上這幾個問題,分別有四個答案可以選擇:

A.從不或很少如此1分

B.有時如此2分

C.經常如此3分

D.總是如此4分

根據你的情況作出相應的選擇,把分數累加後就是你最後的得分。

解答:

0—1分,你沒有患社交恐懼症。

11—24分,你有輕度社交恐懼症。

25—35分,你有中度社交恐懼症。

36—40分,你已經是重度社交恐懼症患者。

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
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