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

Part1情緒駝峰——狂躁症

狂躁症的主要表現就是心境高漲、思維飄逸奔放和精神運動性興奮,以及情緒不穩定。

人們往往一聽說某人得了狂躁症,就直接會聯想到那些在家裡毀物,在大街上到處惹是生非的精神病患者。其實這是把狂躁症跟狂躁型精神病混爲一談了。狂躁型精神病患者不但無法正常工作,甚至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狂躁症雖然也是精神異常的表現,但狂躁症患者除了在發作期精神不正常外,其餘時間完全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社交。

狂躁症狀態分爲輕狂躁、急性狂躁、譫妄性狂躁和慢性狂躁四個級別和一種情緒——狂躁情緒。請看以下案例:

2007年7月的一天半夜,南京110接到市民報警,稱有人正在砸一家商店。巡警立即趕到現場,只見商店的玻璃櫃臺已經被砸爛,一箇中年男子還在拼命地砸店裡的菸酒。巡警先對中年男子進行了勸阻,但其情緒激動不聽勸阻,於是巡警立即對他進行了控制。當巡警尋找店主時竟駭然得知,砸店的中年男人就是這家商店的老闆。

原來,中年男人開的這家小商店本小利薄,可是天天都有人因爲價錢和質量問題跟他糾纏不清。一想起白天顧客的吹毛求疵,獨自在店裡守夜的中年男人就心情煩躁,於是他順手就抓起了一瓶酒砸在櫃檯上,“咔嚓”一聲,櫃檯上的玻璃被砸碎了,玻璃破碎的聲音更加激起了中年男人的破壞慾,於是他就一“砸”而不可收拾。

“最近不知怎麼了,總想發脾氣。”在某機關工作的小郭說。在家裡,丈夫放東西聲音稍微大一點她就發火,認爲丈夫

摔摔打打給她臉色看。同事們也都小心翼翼地不去招惹她,免得吵架。跟小郭在一間辦公室工作了幾年的小王說:“她以前從來沒這樣過啊?這是怎麼了?是不是跟丈夫鬧矛盾了?”小郭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反常,每次發過脾氣後就會後悔,她說自己也知道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毫無疑問,以上案例中的兩個人都患了同一種心病——狂躁。

第一個案例中的人是狂躁症的具體表現,而第二個案例中的人則屬於狂躁情緒。

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二版)》中,情感性(心境)障礙診斷標準認爲,狂躁症症狀的診斷標準是以情緒高漲或易激惹爲主要特徵,而且症狀至少持續一週。在心境高漲期,如有下述症狀中的3種表現即可認定患了狂躁症。

1.思維飄逸。過去可能不善言辭,沉默寡言,突然間變成“話癆”。說話時容易轉移話題,注意力不能集中,這是聯想加快的表現。經常有腦子“開竅了”的感覺,經常會出現說話的語速跟不上思維的速度。

2.心境高漲。患者通常表現得很陽光,自我感覺輕鬆愉快,會自稱是“樂天派”。

3.情緒不穩定。一遇到挫折或打擊,情緒就會一落千丈,經常會爲一些小事大發脾氣。幹工作時經常虎頭蛇尾,缺乏條理性,一件事還沒幹完就去幹另一件,給人以浮躁、不踏實的感覺。

4.自我評價過高。由於心境高漲,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精力旺盛,喜歡以自我爲中心,自命不凡。喜歡誇誇其談,強求別人的行爲必須符合自己的需要和意志,稍不遂自己的心意,就會表現出強烈不滿,有人甚至會因爲在工作中稍有不順心就唐突地辭職。

5.自尊心特別強,很敏感,感情容易受到傷害。

6.精神運動性興奮。表現爲興趣廣泛,交際多,喜歡熱鬧,甚至能與素不相識的人一見如故。有些人甚至還會一反常態地愛管閒事,愛打抱不平,有的人還會表現出瘋狂購物,瘋狂減肥,瘋狂上網,瘋狂熬夜等。

7.食慾和大增。

8.睡眠減少而且還不會感到睏倦。

9.形象改變很大。有些原來穿着打扮挺保守的人,突然間卻染了一頭彩發。平時衣着很樸素,突然間穿衣打扮變得時尚起來,以奇裝異服,濃妝豔抹來表現自己的與衆不同,同時性情也變得似乎很張揚。

10.狂躁症一般在春末夏初發病較多,所以又被稱爲“季節性心理失調”。女性可能在月經期間由於生理現象的改變而發病,但月經週期過後就會不藥而癒。

Part2狂躁症是現代都市流行病

社會正在快速發展,生活成本也在快速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爲了生存不得不加班加點拼命工作。因此,我國也出現了20世紀70年代在日本出現的一些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現代病——焦慮、抑鬱、狂躁。這是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必須要經歷的痛苦,因爲我們都被綁在了一輛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高速列車上。雖然我們內心極不情願,但我們每個人還是都在拼命地爲這輛列車加油,以此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於是,“累”就成了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無法擺脫的一個魔咒。

狂躁已經成爲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態,這種常態其實是心理病態的外部表現。有人說:“什麼是現代人?現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狂躁。”

據報道,狂躁症在我國的發病率已高於1%,其中有70%的患者在20歲前出現過狂躁症狀,但這往往被認爲是喜怒無常的表現。其實,喜怒無常正是狂躁症的發作期,它具備了狂躁症的所有特徵。

產生狂躁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過大外,還有一些是因爲遺傳因素造成的。

狂躁症與抑鬱症不同,抑鬱症的發泄途徑是內向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多會選擇自殺。而狂躁症的發泄途徑是外向的,患者容易出現攻擊和破壞行爲,因此對他人和社會的危害性很大,同時對自身造成的危害也很大,這是所有患有狂躁症或有狂躁情緒的人都要重視的,千萬不可圖一時痛快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讓自己不愉快的人和事,有些性格急躁的人每逢此時就容易發火。最近幾年流行一個新名詞——抓狂,就是形容一個人對一些讓自己不快的人或事無可奈何時的急躁情緒。因此,有人就會說:“哎呀,我是不是得了狂躁症了。”弄得自己整天神經兮兮。

其實,狂躁症最明顯的特徵是性情的突然改變。假如你原來就是個“話癆”,原來就是個急性子,是個火暴脾氣,或原來就是個購物狂而且也有高消費的能力,那就跟狂躁症沒有關係,因爲你的性格並沒有在突然間改變很多。

狂躁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影響了他人自己還渾然不覺,這會給周圍人一種“這個人變得太自我了”的感覺。

Part3兩種常見的狂躁症:

電腦狂躁症和離婚狂躁症

電腦狂躁症。現在,電腦已經成爲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須臾不能離開的重要工具,但電腦也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病毒的突然襲擊,黑客的攻擊,內存太小造成死機等等,這些都會讓正在電腦前緊張工作的我們感到精神緊張和煩躁不安,並由此產生無盡的煩惱甚至沮喪。因此,我們常常看到有人在電腦發生上述故障時對着電腦摔摔打打,並破口大罵,更有甚者會把鼠標和鍵盤扔到地上。

這就是新世紀心理疾病的一個“新品種”——電腦狂躁症。

心理專家認爲這是由於過度依賴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一個人長時間面對電腦時會產生身份危機:“我是誰?我是電腦的主人,還是電腦在主宰我的一切?”

據媒體報道,英國一家調查公司曾對一千多名每天必須要在電腦前工作的人進行了調查,調查後發現,有80%的人曾經看見過同事因爲突然死機的電腦而大動肝火,他們也都承認在電腦出現故障時自己也會感到心情煩躁,精神緊張。還有15%的年輕人曾表示,由於電腦突然出現故障,自己會把煩躁情緒和怨氣發泄到其他同事或辦公用品上。

如何防止電腦狂躁症呢?預防電腦狂躁症的辦法只有一種,那就是保持平常心態。身體再健康的人也會有生病的時候,電腦也一樣,它會因黑客攻擊,病毒感染,操作失誤等原因突然“罷工”。對電腦使用者來說,應該隨時將有用的資料和重要的文件做好備份存在自己的U盤、郵箱或移動硬盤裡。這樣,當電腦一旦出現故障時就不必擔心資料和文件丟失,也就不會因此而心情煩躁,情緒變得緊張和焦慮,心情自然就會平靜了。同時也要適當降低自己對電腦的依賴性,儘量減少電腦的使用時間。使用電腦時間過長時,可以暫時先離開電腦一會兒,跟同事聊聊天、喝杯咖啡或看看雜誌,做做肢體舒展運動等,這樣既可以舒緩心情,又可以轉移注意力。

離婚狂躁症。婚姻危機使很多人患上了離婚狂躁症,患離婚狂躁症的人有男有女,但似乎女性佔多數。

導致離婚狂躁症的誘因是由於婚姻不幸,夫妻感情破裂。有些婚姻不幸的人離婚後可能會對愛情,對異性均產生懷疑心理,變得從此不再相信婚姻,更不敢再相信愛情和異性。還有一類人認爲離婚會遭人恥笑,於是就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態湊合着過日子。這種不健康的婚姻會給夫妻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一個人心理壓力過大時就會壓抑、煩躁,就會尋找釋放點,不正確的情緒釋放就表現爲狂躁。

如何預防離婚狂躁症?

1.宣泄法。有很多人有一種陳舊的觀念,即“家醜不可外揚”,特別是在婚姻出現問題後,有些人更是會把自己婚姻的不幸壓抑在內心裡,對誰也不說。這種負面的、不健康的情緒長期鬱結心中,久而久之,一個人的心理就會出現問題。

傾訴可以減輕人內心的煩悶和焦躁,婚姻出現危機時,不要自己死扛,可以向自己的好朋友適當地傾訴一下自己的苦水,這不但能達到合理宣泄的目的,你可能還會發現其實自己的婚姻問題或許並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糟糕,因爲,你的朋友可能會由於你的宣泄也會向你大倒苦水,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並不是只有你的家庭麻煩不斷。但是你在向朋友宣泄時切記一點,不要指望朋友能給你提供什麼具體的解決辦法,因爲有些朋友出於跟你的交情,會感情用事地給你出一些“餿點子”。

值得慶幸的是,在21世紀的今天,這種死守不幸婚姻的觀念已經徹底被拋棄,現代人對婚姻的基本態度是——高興就在一起,不開心就絕不勉強,這樣就會大大減少離婚恐懼症的發生。

解決婚姻問題,很難有一個萬全之策。婚姻需要兩個人的共同經營,婚姻就像是一個由兩人組成的小公司,夫妻雙方就像是公司的兩個股東。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股東們經常會對同一個問題產生分歧和矛盾,這時應該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能因爲有了分歧和矛盾就把公司關了,對於婚姻問題也是一樣。

2.酸葡萄自助法。多看看自己身邊不幸婚姻的例子,多瞭解再婚者的感受,據報道,我國再婚者再離婚的比例高達60%。婚姻中的雙方與其互相埋怨不如相互發現對方的優點,這樣,就會讓你在跟別人相比較的時候找到心理平衡。

3.“移情別戀”自助法。這裡說的“移情別戀”不是說讓你去搞婚外情,而是讓你學會在婚姻中找到自我。有很多女性朋友結婚之後會把婚姻當做自己的全部,她們把全部感情都投入到了婚姻家庭裡面,整天圍着老公轉,一天若干個電話查老公的崗,生怕自己老公跟別的異性在一起。老公一旦回來晚了就要刨根問底:“你今天又跟誰在一起?”老公手機一響她先拿起來看看是誰的來電,甚至聽風就是雨的跟老公無理取鬧。這樣的家庭怎麼能不爆發戰爭?這樣的婚姻怎能不亮起紅燈?

建議你把目光和精神從配偶身上收回來一些,多關注一下自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種想把配偶拴在褲腰帶上的想法是不現實的。最明智的做法是多培養一些業餘的興趣和愛好,例如讀書、交友、旅遊,還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這些都是轉移注意力的好辦法。

心理專家認爲,愛情的“保鮮期”只有3個月,熱戀中的情侶通常會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但如果你們的婚姻已經持續了幾年甚至十幾年了,當初的激情早已不在,當年的愛情也早已經轉化成爲親情了。當愛情轉化爲親情的時候,更應該給對方一個能自由活動的空間,這樣的婚姻才能長久。就算是婚姻生活中矛盾不斷,但只要配偶沒有什麼不可原諒的大錯,一般人都會“懶得離婚”了。我們常說平平淡淡纔是真,什麼是平平淡淡?懶得離婚的生活才叫平平淡淡。這總比整天想着怎麼樣離婚,最後弄得家裡整天雞飛狗跳地吵鬧要好得多吧。

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章 前言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1章 前言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
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章 前言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1章 前言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