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漁人得利

叔北嘴衛東拉西扯,但是心裡卻在盤算如何維持住廣車現並立的局面。

王軒揣摩着總司令的話,但沒等他琢磨清楚,那邊總司令又說話了。

“既然張都督着得上漢陽兵工廠的軍火,我也不能駁了他的面子。不過丹前漢陽兵工廠產量不高,恐怕很難滿足張都督的需要啊

”。

雖然總司令這話聽上去有些婉拒的味道,但是王軒卻知道,總司令已經點頭了,現在的問題就剩下一個字:錢。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對於這個至理名言,張人駿深信不疑,作爲張都督的手下,王軒也將這句話奉爲座右銘,否則他也不會到武漢來,在他看來,雖然總司令是光復會的人,可是隻要是個人就沒有不看重自己利益的,現在雖說光復會和同盟會正在商議合併組黨的事情,但是誰知道總甩令打得是什麼主意?

亂世豪傑起四方,現在就是亂世,張人駿想做這亂世裡的草頭王,難道總司令就不想做這個草頭王?

見總司令已鬆了口,王軒趁熱打鐵。

“張都督說了,這軍火先訂購下來,至於什麼時候交貨,這就要看總司令的意思,半年共不了畢,可以拖到一年之後交貨,一年交不了拜??可以拖到兩年後交貨。總之一句話:絕不讓總司令爲難。”

這不就是送上門的竹扛麼?不敲白不敲啊。

“張都督倒是通情達理,不愧是飽讀詩書之人。不過我也不是奸商。訂購軍火的交貨期限哪有那麼誇張的?若是傳出去,怕是毀了漢陽兵工廠的招牌。”

說到這裡,趙北端起茶杯,看了眼王軒,陣道:“不知張都督打算向漢陽兵工廠訂購多少軍火?這五十萬大洋的定金可不是個小數目啊,同盟會可沒張都督這般大方。

王軒說道,“每年一百萬大洋的軍火,都是成色十足的墨西哥鷹洋。若是總司令嫌麻煩,也可以兌換成英鎊。”

“這備多的軍火啊?你們用得着麼?別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纔是啊

“不會,不會。廣東軍政府成立以來,全省未加多少釐捐。”

雖然王軒說得輕鬆,但是趙北卻知道,廣東的釐捐自從聳命以來已加了不少名目,不過這是產凍都督張人駿的事情,與湖北都卑無關,與其讓張人駿將那些銀子拿去亂花。還不如交給總司令辦實業。

趙北放下茶杯,手指在茶几上敲了敲。每年一算萬大罩的進項,這個數字可不少,似乎值得一試,至於與同盟會的“友誼”麼,似乎可以另想辦法,何況現在同盟會已拿不出錢購買軍火。

見總司令沉吟不語,王軒耐心的等了片刻,看見譚延刨使過去的眼色。於是遲疑着說道:“其實,來的路土與祖庵攀談,言語間提到軍火事宜,現在湖南巡防軍也在四處求購軍火,聽祖庵的意思,湖南要一次購買五十萬大洋的軍火。”

“哦?”

趙北向譚延田望去,“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卑成果然有道理,只不過,這譚延田當真只是爲了軍火的事情而來麼?如果真是如此簡單的話。總司令也不會深夜接見這位君憲名士了。

湖南。和廣東比起來,那也是一池渾水。鬥爭的勢真不比廣東少。只不過表面看來沒有那麼激烈罷了。

但這只是局外人的看法,作爲局中人,譚延刨最近一段日子以來一直焦慮不安,因爲湖南的局面太複雜了,不是湖南人自己可以擺平的。

自從湖南宣佈先,復之後,典進會與立憲派的明聳暗鬥就沒有停止過。英然再派明面上還沒撕破臉,但實際上已是涇渭分明,各有主張。

共進會急欲南進雲南,因此加緊擴軍,派捐派餉,田賦是不敢加了。於是就在工商業上打主意,各種名目的捐稅紛紛出籠,擺上了省議院的會議桌,要求議院儘快批准這些新增稅目,以解決軍政府擴軍所需軍費。

舟是共進會的做法嚴重損害了湖南立憲派諸伸的利益,這些諸仲中的不少人都投資工商業,湖南的礦山、鐵路、輪船公司甚至是糧食加工業,都可以毒剎立憲派的身影。當初他們之所以呼籲清廷君主立憲。就是爲了免除工商業重賦,獲取最大經濟利斷??可以說,經濟利益的驅動是他們投身立憲事業的根本原因。現在好不容易建立了議院,輪到這幫立憲派諸仲自己做主確定稅率了,可是共進會卻一點也不爲暗神們考慮,這些稅目一旦在議院表決通過,那就是自己拿刀割自己的肉,誰不疼呢?

所以,這湖南的省議院就遲遲建立不起來,在立憲派的掣肘下,湘省議院直在“籌備”中,議院立不起來,共進會的那些稅目世就得過,不能名正言順的開徵賦稅。苫湖南的古憲派維迪久舊雙主意要用憲政精神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了。

可是共進會並不把省議院放在眼裡,眼見這議案遲遲不能表決,共進會決定拋開議院,自行解決冉題,於是,大批“勸餉官勸捐官”被派到了各地,在那些工商企業皁頤指毛使,又是查帳又是清捐,弄得是雞飛狗跳,怨言四起,湖南的立憲派坐不住了。

湖南立憲派與其它省的立憲派不同,他們手裡姐有一支實力可觀的武裝妾量,叫做“湖南巡防軍。”這支部隊由前清軍巡防營整編而來。共進會光復長沙之後,由於急於確立在湖南的優勢地位也默認了立憲派對巡防軍的控制。

但是僅憑這女巡防軍跟共進會的革命聯軍硬碰硬,這也是在賭博。湖南立憲派心裡沒有底。

考慮到共進會的軍火主要來源於燁蝶工廠,於是湖南立憲派決定派個代表去武漢,向共和軍方面求鼎請總聳令“解湘民於水火。”對共進會實施“武器禁售”。湖南共進會不比福建的同盟會,同盟會除了向湖北購買軍火之外,同時也可以向日本聳人購買軍火,所以,在爲南立憲派看來,只要解決了這個軍火問題,共進會就成了沒牙的老虎,或許就可以和和氣氣的說話了。

這也是釜底抽薪的辦法,和廣東的張人駿都督想到一塊去了,於是當王軒的電報一到長沙,譚延國立刻動身出發小趕到武漢與王軒會合。兩人一同並見總司令,希望總司令能夠深明大義,以實際行動證明革命黨人對“實業救國”的支持。

見總司令看了過來,譚延閣點了點頭,說道:“湖南光復未久,各地會匪橫行,僅靠原來的那些團防局已應件不過來,現在只能指望軍隊彈壓地面,可是巡防軍武器彈藥集乏,湘省武器彈藥向來仰賴卑省。革命軍興後,鄂省軍務繁重。顧不上向湘省供應武器彈藥,現在巡防軍的兵丁中不少太還拿着當年湘軍用過的前膛槍,至於大炮,除了些老舊的架退炮外,剩下的就是劈山炮、蛤蝶收這也是當年湘軍的裝備。

今次鄙人來鄂,正是爲了這軍火之事而來

趙北向沙發後靠了靠,沉吟片刻,猶豫着說道:“這可難辦了,你們要軍火,廣東也要軍火,漢陽兵工廠現在已是加班加點的趕工“可連共和軍的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又該如何向貴薦提供武器彈藥呢?”

譚延田遲疑了一下,說道:“若是總司令不反對的話。似可照粵省辦法,先給定介升麼時候軍火造好了,什麼時候我們派人來提貨。不過,若是巡防軍的軍火不能及時抵湘,那麼革命聯軍所弈軍火似乎也不宜抵湘。總司令有所不知,現在共進會在湖南派捐派餉,弄得湘省天怒人怨,共和之後,本應以縣民利益爲重,適當裁軍,可是共進會卻一意孤行,視國民利益爲無物。如此行事,還不是仗着手裡的步槍麼?”

聽了這段話,趙北意味深長的看了譚延刨一眼。

鷂蚌相爭,汪人得利啊。

總司令就是那個得利的漁人。

看起來湖南的共進會現在還是有點作甩的,至少充當了鷂蚌的角色。

與廣東相六湖南的局勢更爲趙北所關注,對於湖南立憲派與共進會之間的矛盾早就洞若觀火,實際上當初長沙光復之後趙止之所以下令吳振漢部共和軍撤往湘北嶽州就是打得坐山觀虎鬥的主意,現在湖南兩個實力派果然勢同水火,這種情形很適合總司令上下其手。

仔細算算,共進會的革命聯軍、立憲派的巡防軍、龔春臺的湘北革命軍、共和軍的第五師,這湖南的地面上就有四股各具實力的武裝力宴。這湖南的形勢比廣東更爲微妙。現在的湖南都督孫武可以說是在四個雞蛋上跳舞,一個不慎,這湖南的局面就是一塌糊塗。

“祖奄,革命聯軍的軍火是革命聯軍的,巡防軍的軍火是巡防軍的。這兩者似乎不能相提並論吧?”

雖然共進會已被總司令列入過河拆橋的名單,但是現在形勢微妙,趙北決定還是試探一下,摸摸對方的底,畢竟,和立憲派比起來,共進會怎麼說也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也是不容易被袁世凱收買的,即使總司令真想在遊南地面“換馬”這換上去的代理人也不能是立窘派。

“總司令坐鎮武漢,對於湖南情形似乎聳能瞭如指掌。革命聯軍固然是共進會指揮,可是這革命聯軍罷將領良莠不齊,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這些人可不都是共進會幹部。有的人根本就是地方上的會匪,他們投身革命不過就是爲了升官發財,絕不是爲了造福鄉里,貴軍賣導卓命聯軍的軍火中,有不少都被這些生祜導賣了。不然的話。團防局何以對匪患束手無靶有,裡拿的是“漢陽造”比團防局的毛瑟單打一還好,團丁遇上會匪,怎麼打得過呢?”

“就是,就是。這種情形在廣東也是一樣,十匪手裡的槍不比團練的差,那都是從安南、菲律賓走私過來的,呈是舊槍,可好歹也是後膛裝彈,以前清室沒倒的時候這些洋槍就氾濫成災,走私的都是洋商。官府想管也管不了,現在清室倒了,可各地戰亂紛糕??土匪和地方豪仲都在蒐羅洋槍,軍政府有心彈壓地面,可吳武器不足,也是無可奈何。”

算延田和王軒你一言我一語唱起了雙簧,這話說得是虛虛實實,悽悽慘慘,言下之意,如果總司令不管這事那麼湖南和廣東就要變成土匪王國了。

趙北心裡冷笑,但臉上的神情卻是憂慮,等兩人表演完畢,才搖着頭嘆道:“革命軍裡確實有不少社會渣漳,這些人必須清除出革命隊伍!不然我們革命者靠什麼贏得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譚延目與王拜急忙做出副洗耳恭聽的神色,唯唯諾諾一番。其實兩人都是君憲派,時於“革命”從來不感興趣,他們關心的是如何將革命勢力限制住,不讓他們繼續侵奪立憲派的禁裔,他們要的是“憲政”而不是“軍政”他們要的是緒仲薦和,而不是全民共和。

總司令是革命黨人,而且是“革命先鋒”譚延刨和王軒對此一清二楚一但是兩人從心底裡不相信革命黨是欽板一塊,無論是推舉袁世凱做總統,還是對待“薪州事變”從中都可以看出總司令與同盟會、光復會的分歧。譚王二人都是見過世面的,他們不會被“革命黨”這斤。字眼迷惑,對手那種“革命精神”他們更是嗤之以鼻,他們只看重利益,他們同樣相信,總司令也看重這個利益,只要利益足夠,總司令未必不會做交易。

當然,這想法兩人只敢藏在心裡,因爲他們同樣明白,面聳的這位總司令絕不是那種目光短淺之輩,總司令不會爲了眼前一點蠅頭小利而捨棄“大義”何況現在總司令正在聚民氣、收民心,這“革命先鋒”的光環總司令不會拋棄,只要總司令還在這戲臺上唱戲,那麼跑龍套的人也必須跟着唱幹去,而現在,譚延國和王軒正是跟着跑龍套的人。他們沒有資格對唱戲的總司令指手畫腳。

“當然,這話火說回來,革命就是除舊佈新,作爲革命者的一員,我堅持認爲革命看中的多數人都是願意將國家建設好的,雖然革命隊伍裡可能混着社會渣滓,但是不能以此否認革命者的貢獻。對於暗紳政策。我認爲也應冉以法律爲手段。良緣實業救國,利國利民,我們當然應該保護他們,減免賦稅,爲實業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至於那些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的劣伸,我們也不能客氣,因爲這些劣仲不僅損害了鄉民的利益,同時也損害了良仲的利益什麼時候劣伸消滅了。什麼時候良仲才能揚眉吐氣,不再被劣伸戕害。”

趙北也適時表演一番,提醒一下這兩個龍套演員,目前來講,總司令還是革命者,無論如何也不能把總司令與南方革命勢力刻意的區分開來,任何對革命力量明目張膽的敵視都可能引起總司令的敵視。

羅嗦了幾句之後,總司令才言歸正傳。

“對於湘省、粵省購買軍火的請求。我會認真聳慮,具體事宜還是應該向兵工廠方面諮詢一下,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如果實在不能滿足你們對於軍火的需求,我們也不能做霸王買賣,這些定金如果不能購買軍火,那麼我就當做是你們帶來的長期投資,也投入到工商實業中去。就當做是湘省和粵省的股份了。??當然了,在滿足你們的軍火需求之前,對其它勢力的軍火交易可以暫時拖延些時候。”

見總司令如此表態,譚延田與王軒懸着的心到底是放了下去不過他們心裡也都明白,這些錢表面上是購買軍火的定金,但實際上卻是買的一個安心,至於能否將軍火購回本省,卻不是關鍵至於“長期投資”的那向漂亮話,也就是聽聽罷了。大家都是聰明人,不會傻聳小再伸手把那銀子從總司令手裡拿回去。

用東北綠林的行話說,這叫“保險費”

只要兩省的內部鬥爭不停息下來。這“保險費”就得交到總司令手裡。

“萌蚌相杜的道理立憲派也懂。但是目前來講,他們必頂演好鵑或者蚌的角色,用爲他們別無選擇,因爲只有強者才能做那個得利的漁人。!~!

..

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743章 局勢混亂第1069章 推進第910章 鐵錘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214章 鹽政變局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上)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1070章 紅海鯊魚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631章 混亂(上)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79章 灄口第289章 刺客橫行(上)第77章 茶園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31章 袁府第1043章 塵埃落定(上)第5章 找到了組織第90章 決心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654章 拉攏(上)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638章 鬥智鬥勇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714章 一號方案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1032章 夜雨(下)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990章 告御狀(下)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31章 袁府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729章 粉碎進攻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677章 試探第418章 整軍(下)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1231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上)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728章 激戰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645章 短視的代價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1210章 合作與對抗第1056章 在基地(下)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229章 華陽(上)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005章 挑釁(上)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252章 證券交易所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404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676章 南下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1036章 進軍(下)第683章 國戰(下)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82章 伐大樹(上)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400章 金融阻擊戰第275形勢微妙上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716章 當仁不讓第294章 風口浪尖
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743章 局勢混亂第1069章 推進第910章 鐵錘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214章 鹽政變局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上)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1070章 紅海鯊魚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631章 混亂(上)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79章 灄口第289章 刺客橫行(上)第77章 茶園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31章 袁府第1043章 塵埃落定(上)第5章 找到了組織第90章 決心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654章 拉攏(上)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638章 鬥智鬥勇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714章 一號方案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1032章 夜雨(下)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990章 告御狀(下)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31章 袁府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729章 粉碎進攻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677章 試探第418章 整軍(下)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1231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上)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728章 激戰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645章 短視的代價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1210章 合作與對抗第1056章 在基地(下)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229章 華陽(上)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005章 挑釁(上)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252章 證券交易所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404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676章 南下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1036章 進軍(下)第683章 國戰(下)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82章 伐大樹(上)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400章 金融阻擊戰第275形勢微妙上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716章 當仁不讓第294章 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