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橘子洲(下)

請子洲位千長沙城西的湘江之上,與長沙城隔江而望。憑工是座狹長的沙洲,長十多裡,最寬處約半里,因而本地人又將其稱做“長島。”但正式名稱卻是“水陸洲”之所以被人稱做“插子洲”只是因爲沙洲之上插林茂密,盛產甜楠。因爲湘江自南向北流淌,因而沙州最南端稱“楠子洲頭。”沙洲最北端稱??“插子州尾”。

每到春夏時節,這楠子洲上風景格外秀麗,花香柳綠,楠林片片。站在沙洲上眺望江面,但見江濤滾滾,百柯爭流,飛舟競渡,實在是處遊覽的好去處。

當年在長沙組織華興會的時候,宋教仁、譚人鳳曾到這楠子洲遊覽過。如今舊地重遊,那州上風景依舊,只是這心境卻大不一樣了,當年那些在洲上聚義反清的革命同志如今也是影蹤難覓,卻不知其中有多少人已化爲那原野中的青青野草了。

幾人在汪船上一直沉默不言,等漁船靠岸,幾人踏上那軟軟的沙灘。擡眼望去,但見沙洲之上片片蒼翠。蒼翠中隱伏着幾座竹木小屋,偶爾幾隻水鳥竄出插林,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薦是國家太平,國民幸福,在此隱居到也不錯

宋教仁嘆了一聲,引起幾名隨員的共鳴,但是譚人鳳卻不以爲然。

譚人鳳說道:“鈍初,你是入世的性子,隱居不來的。咱們革命黨人裡,就沒有不入世的人!你呀。最近是忙得厲害了些,若是想歇歇。不妨就在長沙歇幾天,我陪你到附近走走,看看風景,說說世情。”

宋教仁連連搖頭,說道:“那可不成!再過幾天就是國會選舉的日子。我要在湖南主持局面,哪裡能偷懶呢?”

幾人正爲國會選舉的事情操心時,冷不妨那橘林裡突然傳來幾聲槍響。將他們嚇了一跳。

正慌里慌張四下打量時,卻見幾名軍人提着手槍從插林中走出,爲首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聯合陣線”的委員長趙北,跟在他身後的那幾名軍人也都是熟人,孫武、居正。都是共進會的高級幹部,也都與趙北一樣,手提毛瑟自來礙手槍,一邊走一邊說笑。

宋教仁、譚人鳳放下心來,急忙迎了上去,這纔看清,趙北等人身後的那些副官手裡都提着些野鴨、塢媽,顯然,剛纔他們聽見的槍聲是這幾位革命軍人在打獵。

“鈍初、石老,你們來得挺準時啊,說今日趕到長沙便今日趕到。正好,待會兒咱們辦個野鴨宴。請你們喝幾杯。剛纔還是副官們眼尖,看見了你們,不然的話,我們也不會走出桶林。”

趙北走到宋教仁、譚人鳳跟前,將手裡的那把手槍交給了跟在身邊的明勁夫,然後伸出手去與宋、譚二人握手寒暄。

譚人鳳打趣道:“剛纔聽胡經武說。委員長在沙洲上與革命同志開會。誰知委員長卻是好雅興,竟在這裡打起了獵,而且看起來收穫頗豐,想必委員長槍法不錯。”

趙北卻是搖頭苦笑,指了指田勁夫,說道:“這些獵物多半都是我這位衛隊長打的,至於我們這幾個餐餐麼,吃野味在行,打野味就是外行了,別看我們提着手槍,可是這只是爲了過過槍癮,而且前段日子網從德國進口了一批新式自來礙手槍。正好趁着這斤,機會試試槍,免得被外國奸商騙了,怎麼說咱們的革命經費也是來之不易,好鋼用在刀刃上。”

見趙北與孫武、居正等人都是眉開眼笑,宋教仁心裡也是一陣輕鬆。

實際上,就在前段時間,趙北和共進會還爲了湖南、貴州省政的事情鬧着彆扭。湘黔事變之後,共和軍一路南進,迅速平息了君憲派的武裝叛亂,控制了湖南、貴州的大部分地區,共進會雖然也走進軍神速。但是畢竟實力有限,僅僅奪回了湘南、黔南的小部分地區。共進會希望共和軍撤回湖北、四川,由共進會重新控制湖南、貴州,但是趙北不答應,雙方鬧得很僵,但是共進會理虧,確實也找不到什麼好理由趕走共和軍,畢竟湖南、貴剛剛剛平息戰亂,地方秩序混亂,就靠共進會那幫殘兵敗將,無論如何也無法控制局勢,不要說共和軍不願撤。就是他們肯撤,制憲會議裡的革命黨人也不會答應。

在南方的革命黨人看來,湖南、貴州之所以會發生事變,與共進會的短視有直接關係,如果不是共進會措置失當的話,湖南、貴州也不會經歷如此一場變亂,如果不是共和軍行動迅速的話,恐怕南方革命勢力將遭到嚴重削弱,所以,在革命黨人看來,與其讓虛弱的共進會主政兩省,還真不如將這兩個省份交給共和軍方面打

“正??”鬥竟共和軍也算是革命陣營裡比將湖南、貴州噴…。佔世凱一個鼻孔出氣的君憲派好得多。

如此一來,共進會就很孤立,得不到什麼支持,目前只能控制湖南南部的數十個縣,以及貴州南部的數十個縣,靠着那點搜刮來的軍費勉強維持着兩萬多人的部隊,但是這點軍費只能用來餬口,軍餉無法發放。欠餉一月,軍心動搖,原本打算向雲南進軍打垮陸榮廷的方案也無法實施了,共進會現在走進退維谷。

“聯合陣線”組建之後,共進會裡的不少人都催促着共進會盡快將部隊改編,統一編入聯合陣線,接受趙北指揮,以便從共和軍方面得到協餉和武器彈藥,但是孫武始終下不了決心,因爲這樣一來的話,他的共進會將在實際上失去對部隊的指揮權和管理權,那麼,共進會就會變成黎元洪的共和進步黨,徹底成爲一斤小“要嘴皮子”的政客集團。

孫武遲遲不同意把部隊交給趙北指揮,底下那班將領多半很不滿意。已經有人在串聯了,想把孫武排擠出去,另外推舉一位領袖,對此。孫武和居正都很着急,迫不得已,兩人只好作爲共進會的全權代表,到長沙與總司令談判,爭取體面的走下這個臺階。

對於趙北和共進會之間的分歧,宋教仁也很清楚,他是站在趙北一邊的,因爲他清楚的認識到,如果不解決南方軍令的統一問題的話,那麼南方就是一盤散沙,在這一點上,他和趙北的着眼點基本相同!那就是必須儘快將南方這些五花八門的軍隊統一組織起來,由一個聯合司令部進行統一指揮。

雖然有些人擔心因此造成趙北實力的膨脹,但是宋教仁認爲,目前南方革命勢力的主要敵人是北方的北洋集團,至於同爲革命陣營的趙北。只能當成盟友團結。

現在看到趙北與孫武一副輕鬆模樣,宋教仁認爲他們可能已經達成了協議,共進會的部隊可能很快就會整編進聯合陣線,聯合陣線的力量將得到進一步加薦,與北洋集團對話的底氣更足。

共進會的問題解決之後,就輪到同盟會和光復會控制的武裝部隊了。宋教仁此次趕到長沙,這正是他的主要任務。

不過沙灘上確實不是說話的地方。趙北與衆人略微聊了幾句之後,便帶領衆人重新走回插林,在一間翠竹搭建而成的茅屋中招待貴客。並吩咐田勁夫命人整治酒宴。

“諸位今日好口福,譚祖庵的家廚曹敬臣就在插子州上,他的湖南菜很是地道,我叫人請他過來,爲咱們掌勺。”

趙北坐下,先說了幾句無關的話。

譚人鳳看了宋教仁一眼,見他仍是一臉微笑,忍不住說道:“委員長。這個譚延回是湘黔事變的參與者,如今不對他進行審判,已是格外寬容,爲何還要將他拉進湖南籍國會議員競選團?”

趙北愕然,看了眼宋教仁,說道:“鈍初,石老不知道這件事?”

宋教仁嘆了口氣,對譚人鳳說道:“石屏,所謂“水至清則元,魚。人至察則無徒”咱們搞政治的。就是要看清局勢,最廣泛的建立同盟,拉攏多數人,孤立少數人。只有這樣,國會選舉中我們“聯合陣線。才能十拿九穩。譚祖庵固然參與了湘黔事變,可是他只是一個議長,沒有直接對革命黨人下毒手,對於這樣一個文人,我們是應該挽,救他的,何況,討逆軍能夠和平接管長沙,這譚祖庵是立下大功的,劊子手黃忠浩能夠落網,譚祖庵也走出過力的,功過相抵,過去的事情就既往不咎吧。”

“鈍初,你這種觀點乍看不錯,實則大謬,雖說“聯合陣線。的成立就是爲了團結多數,但是對於那些藏在背後的敵人,我們也必須看清楚他們的面目,防止被他們暗箭所傷。”

譚人鳳對宋教仁毫不客氣的批評引起了孫武、居正等人的共鳴,紛紛發言,聲討譚延田的罪行,並對宋教仁的“團結政策”很不以爲然,畢竟,湘黔事變中,受傷最深的就是共進會,他們對譚延囪恨之入骨,對君憲派政府裡的所有成員都恨之入骨,極力主張全部殺光。

對於共進會的憤怒,趙北可以理解,但是他也不同意趕盡殺絕,在他看來,宋教仁的看法是正確的。現在譚延刨這幫人還有利用價值,既然現在聯合陣線嚷嚷着要搞議會鬥爭,那麼就不能讓這幫人走投無路。不能逼着他們完全倒向袁世凱。

這是鬥爭策略,與正義、公道無關。只與利益有關,在這上頭,孫小武、居正還是太嫩了點,譚人鳳是江湖義氣太重了些,也只有宋教仁這樣的職業政客才

不過趙北並不相信什麼議會鬥爭。他是穿越者,很清楚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更清楚袁世凱是什麼玩意。對於一個只相信武力的舊式官僚來講。袁世凱唯一能夠聽懂的政治語言就是戰場上的炮聲,更何況,袁世凱只是一個國內的敵人,在國外。更多的敵人在等着中國的愛國者,這個時代本就是鐵血的時代。

對於譚人鳳等人的批評,宋教仁虛心接受,但是初衷不改,仍然堅持將譚延田吸收進聯合陣線,衆人也是無奈,但同時也領略到這位宋先生處事圓滑的性格,這樣的人在日本、美國或許可以成爲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但是在這個國家不行。

結束了對譚延田前途的談論。宋教仁從手提包裡摸出幾份公文,交給了坐在對面的趙北。

“請委員長過目,這是同盟會、光復會武裝部隊的整編方案。按照這個方案,一共四個師的部隊,正是共和軍提供協餉的那四個師。其他的部隊暫時不整編進聯合陣線,作爲地方部隊彈壓土匪,維持地方秩序,所需經費由各地自行籌集。”

趙北接過公文,仔細翻閱,雖然距離他的期望還有些距離,不過這已經很不錯了,這四個師的基幹都是原清廷新軍,軍事素質不錯。

“共進會已同意整編爲兩個師,加入聯合陣線,目前番號也未定,就與這四個師一同確定番號吧。另外。關於這支聯合武裝力量經費來源的事情,還是要進一步討論,僅靠湖北、四川的財力不足以支撐這麼多的部隊,各省都需要籌集些軍費,責任與義務畢竟是密不可分的。”

趙北合上公文,向前一堆,請孫武、居正過目。

孫武問道:“聽說共和軍的部隊有甲種師、乙種師之分,不知我們這些新整編的部隊屏於哪一種部隊?”

趙北說道:“共和軍正規部隊的甲種師小乙種師是根據戰鬥力和革命性而分的,兩種部隊的軍餉標準不同,編制不同,武器編制也不一樣。目前共和軍第一、第二兩個師是甲種師,第五師因爲在討逆戰爭中表現出色,現在已決定改編爲甲種師,除了這三個步兵師之外,其他四個步兵師全都是乙種師。按照我的觀點,新加入聯合陣線的部隊一律編爲乙種師,然後根據實際表現。從中選拔部分改編爲甲種師,部隊的待遇與共和軍完全一樣。”

“如何確定戰鬥力呢?”居正問道。

“這個容易。把部隊拉到湖北或湖南,與共和軍的甲種師進行對抗演練,打平既爲甲種師,戰敗就是乙種師。爲達到演習的公平性,演習的裁判軍官由非參演部隊派出。共和軍總參謀部也派軍官監督,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一支部隊戰鬥力到底強不強。在職業軍官眼裡那是很清楚的,糊弄別人的結果只能是糊弄自己。”

趙北的安排有些讓人意外,不過卻也很有道理,作爲外行。宋教仁和譚人鳳首先贊成此議,孫武、居正雖覺這個辦法比較公平。但是兩人趕到長沙,整編部隊還是其次,主要目的是爲了討餉,現在共進會部隊軍心不穩,再不發餉的話,誰也不能保證不鬧兵變,萬一造成地方局勢混亂,共進會也別想在聯合陣線裡混了,這個政治聯盟裡的人打仗不行,可撒潑罵街卻是行家裡手。不然的話也不會叫他們去競選國會議員了。

“軍餉的問題好辦,你們前腳拍發通電,宣佈把部隊交給聯合陣線。我後腳就給你們撥餉,每個兵每月兩塊現大洋,絕不拖欠!”

趙北的話讓孫武和居正放下心來。不過再人又追問了一個問題。

“關於聯合指揮的事情,不知委員長怎麼安排?”

“這個簡單。成立聯合司令部。設二十名高級軍事參議,組成“軍事參謀處”另設軍事顧問若干,軍事顧問均由各師師長擔任,這些人組成“軍事顧問團”無論參謀處還是顧問團,所有成員均對軍事事務有發言權。聯合司令部最高軍事長官爲一名總司令,由軍事參謀處聯名推舉,獲得軍事顧問團一半以上贊成票後,即可就任,總司令對聯合陣線部隊擁有唯一最終決策權。”

趙北的話裡意思很明白,在座衆人也聽得清楚。

顯然,唯一有資格出任聯合部隊總司令的只能是趙北,因爲他手下的部隊最多,師長也最多。

着起來,“委員長。又要兼任“總司令”了。

論抓權,別人還真不是總司令的對手。!~!

..

第966章 難忘1919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626章 夜鷹(下)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1152章 佯攻(下)第482章 局(下)第538章 局中人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302章 諾克斯計劃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598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334章 落幕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826章 進步第465章 外行領導內行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208章 蟊賊第1041章 局中人(上)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88章 宣傳的藝術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10章 舌頭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507章 小腳色(上)第1039章 謝幕(上)第821章 和平倡議第391章 利用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732章 上兵伐謀第89章 釣翁漁叟第1170章 特使第843章 醒獅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82章 伐大樹(上)第756章 武裝起來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834章 混亂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260章 武穴(下)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82章 伐大樹(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1004章 各有心思(下)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717章 讒言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155章 掮客(上)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57章 鐵律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479章 削藩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490章 統帥堂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55章 炮兵第986章 1933年(下)第902章 戰爭之後
第966章 難忘1919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626章 夜鷹(下)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1152章 佯攻(下)第482章 局(下)第538章 局中人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302章 諾克斯計劃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598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334章 落幕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826章 進步第465章 外行領導內行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208章 蟊賊第1041章 局中人(上)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88章 宣傳的藝術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10章 舌頭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507章 小腳色(上)第1039章 謝幕(上)第821章 和平倡議第391章 利用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732章 上兵伐謀第89章 釣翁漁叟第1170章 特使第843章 醒獅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82章 伐大樹(上)第756章 武裝起來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834章 混亂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260章 武穴(下)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82章 伐大樹(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1004章 各有心思(下)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717章 讒言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155章 掮客(上)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57章 鐵律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479章 削藩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490章 統帥堂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55章 炮兵第986章 1933年(下)第902章 戰爭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