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天上掉餡餅

沾然宋教仁是作爲北洋集團的說客南下的。不過他並不照舊心覆命。當他從趙北有意無意泄露的口風中得知委員長正與德國商界謀劃着一個相當宏偉的工業建設計劃後,他更不打算急着回北京了,而且還毛遂自薦,充當這場商業談判中的談判代表,因爲在他看來,趙委員長在軍事上確實無人可及,但是若說到涉及外交方面的事情,這位委員長似乎表現出一種難以理喻的偏執和狂熱,外交無小事,出於慎重,他決定無論如何也應該參加這場會談。看看德國人到底想幹什麼。

本來,趙北是打算在總司令部當德國商會代我們舉行會談的,但是宋教仁卻堅決反對這樣做,在他看來,這種會談應該侷限在“經濟層面。”所以,最好應該將會場設在純粹的商業場所,以免給人外交上的錯覺,以爲這是一場“官方會談”。

對於這種書生之見,趙北也只能會心一笑,難道英國政府會因爲德國的經濟援助是從“商業會談”中得到的而對聯合陣線高擡貴手麼?再說了,難道德國人向聯合陣線提供經濟援助的目的是單純的麼?

在這場國際外交鬥爭中,無論德國還是英國,它們都只是將中國當成了一顆棋子而已,而趙北所要做的。就是在扮演好這顆棋子的同時,爲中國爭取最大利益。

不過,出於對宋教仁這位理想主義者的尊敬,以及避免過於刺激英國人的神經的緣故,趙北最終還是同意了宋教仁的建議,將這場中德商業談判的會場改設在了鄭州總商會。

趙北與宋教仁走出總司令部。那輛美國的福特小轎車已經發動起來。就等在門口,雖然這裡距離鄭州總商會的直線距離還不到五百米,不過,總司令出巡,這排場不能不講究。而爲了講究這個排場,這輛美國福特小轎車是從武漢掛上專車運到鄭州的。

轎車的司機是從武漢派過來的,現在蔣方震已經爲總參謀部培颳了數百名專業司機,不過現在沒有那麼多汽車可用,那些司機中的絕大部分人只能等着,等着那批剛剛通過美國洋行訂購的汽車運到武漢。

而在此次中德商業談判中,重要一項內容就是關於德國奔馳汽車公司在武漢地區開設一家汽車製造廠以及一家內燃權制造廠的意向交涉。按照趙北的打算,這家汽車製造廠和內燃機制造廠將採取中德合資的方式經營,雖然德國商人普遍對於中國的技術工人能否滿足汽車製造工業的需要表示懷疑,不過,即使奔馳公司最終放棄此項投資計劃,趙北也不擔心,因爲對此工業合作項目感興趣的同時還有德國另外幾家汽車公司,只不過他們的商業談判代表現在還在西伯利亞的鐵路線上奔波,尚未趕到鄭州。

總司令出巡,當然要前呼後擁,雖然作爲上位者,時常應該做出些親民姿態,不過這親民姿態也必須分時候,現在戰爭還在進行,總司令的安全是第一個的,負責總司令保衛工作的不僅有警衛營,還有侍從室。而作爲總司令手裡的一把利劍。侍從室的權力相當的大,可以直接宣佈進入戒嚴狀態。

實際上,在趙北跨出門之前,這附近的幾條街就已宣佈戒嚴,所以。當福特小轎車載着趙北和宋教仁走在街上的時候,那空蕩蕩的街道讓兩人都有些不自在。

好在這路沒多遠,很快這輛福特小轎車就停了下來,而那位德國陸軍退役上校漢納根已與德國商會的代我們等候在鄭州總商會的正門前,這些人中有不少是剛剛從武漢轉道趕來的,爲了搭上這列中德經濟合作的快車,幾乎所有的在華德國商業團體都在關注這場南北之間的武裝衝突。而且多數人認爲這場戰爭將以聯合陣線的全勝而告終。

“美國汽車。”

漢納根先爲雙方的談判代表做了引見,然後對着那輛美國轎車撇了撇嘴,一本正經的向總司令拍着胸脯做了保證。

“如果總司令喜歡坐汽車的話,我可以馬上通過德國商會爲您從依然認爲馬車纔是最合適的代步工具,尤其在您的國家,而作爲軍人,最合適的代步工具應該是一匹最優秀的戰馬,如果您不反對的話,我可以通過關係,爲您在青島德國兵營裡挑選一匹最好的戰馬,您完全可以騎着這匹德國戰馬,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北京城!”

“多謝上校的好意,不過現在我手頭緊,實在買不起那麼多轎車。當然,如果您真的方便的話,我並不反對您爲我弄幾匹歐洲戰馬,自從我將那匹荊州將軍的白馬送人之後,我一直在爲這個坐騎的事情發愁,蒙古馬雖然不錯,可是太矮,我覺的,最好的軍用馬應該是頓河馬

趙北笑咪咪的接受了漢納根的禮物。這種便宜不佔白不佔,反正德國人也不會吝嗇幾匹戰馬,不過對於目前的部隊來說,最合適的運輸工具既不是汽車,也不是歐洲戰馬,而是騾子,這種綜合了驢和馬的優點的大牲口確實非常適合現在的中國軍隊。更爲重要的是,直隸、山東等地區的百姓也一向有飼養騾子的習慣。騾子的來源不成問題,趙北現在玩不起“摩托化機械化。”但是玩玩“騾馬化”似乎還是湊合的。

“頓河馬?哥薩克騎的那種戰馬?其實那種戰馬是一種雜交戰馬,血統不純,算不上好戰馬漢納根不同意趙北的意見。

“戰場上,夠用就行了。就好比我現在使用的這輛汽車一樣,夠用就行。

名中國軍人和一名德國軍人開始交換各自對於戰馬的看法,宋教仁也只能苦笑,好在雙方很快結束了爭論,並迅速開始了會談。

雖然跟着總司令趕過來的還有那些一些軍人、商人,不過他們都是花瓶角色,真正唱主角的還是總司令、委員長,就連對於談判事務較爲熟悉的宋教仁也坐在一邊成了配角。

看着酒詣不絕的趙其,再,!操上那幅中國地圖。宋教仁直觀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上口一二”山”那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紅圈、藍圈就是趙北雄心壯志的最好註腳。這個時代沒有哪個中國人比他更有雄心壯志了,如果指着地圖向德國商人勾勒美好商業前景的是一個鬚髮皆白的商業奇才的話,宋教仁或許不會如此的驚訝,但是問題在於,趙北今年不過二十六七歲,如此年紀卻有如斯眼光與氣魄,也難怪他能叱吒中原、睥睨天下了。

不僅宋教仁對此感到吃驚,德國商人也一樣被趙北的勃勃雄心震撼了。

按照這個總司令的戰略構想。他要在四隻之內建立起一整套完成的工業體系,從棉仿業到機器製造業,從化肥廠到汽車、飛機制造廠,從礦遼的開採,到鐵路的修建,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工業發展計戈”這更是一個強國的雄心!

但是請不要忘了,中國,這是一個農業國,而且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雖然這個國家的農業文明起源得很早,但是那根深蒂固的農業傳統和小農意識就是這個國家邁向工業時代的最大阻礙,想在短短四隻時博裡興建這麼多的工業企業以及與之配套的技術培學校,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爲什麼這位遠東的軍事強人這麼急着要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呢?爲什麼他不能將這個“四隻計劃”放寬爲“入年計劃”呢?要知道,如果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算起的話,英國用了差不多一百年才變成一個真正的工業國,而眼前的這個總司令。他竟然打算用四隻的時間走完英國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

中國有句古老的成語,叫做“拔苗助長。”似乎可以用來形容這位遠東軍事強人現在的這個工業發展計刮。

不過德國商人並沒有在這上頭浪費精力,因爲他們很清楚,無論這個工業發展計劃能否像總司令計哉的那樣按時完成,德國工業界和商業界都能從這個計劃中得到好處,想象一下,德國的鋼鐵辛迪加利用武漢的漢冶萍公司煉製中國的鐵礦石。然後將這些鋼鐵低價向中國以及整個遠東地區傾銷,那麼之後會發生什麼情況呢?顯然,那些英國、法國的本土鋼鐵企業將遭到致命一擊。而這,對於德國的國力提升將起到重要作用。

更爲重要的是,總司令打算利用這個“四隻計劃”建立起一個基本的南北、東西鐵路交通網,不僅那計劃中的隴海線、津浦線會馬上開工。而且川漢、粵漢鐵路也會盡快動工修建,而在那條天塹似的長江上,至少將修建起兩座鐵路橋!鐵路、橋樑,這些都離不開鋼鐵,而這些工程的開工,無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爲德國、中國的鋼鐵合資公司提供巨大的市場容量。

何況,這些鐵路也將以中德合作的方式進行經營,一旦鐵路修建完畢。那巨大的中部、西部市場也將爲德國商界帶來滾滾財源。

什麼叫做“天上掉餡餅”?這就是!

除了商業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利益,一旦中德合作順利開展,兩國之間的“友誼”將進一步加強,對於英國的遠東戰略將造成根本性的改變!

在巨大的誘惑面前,所有的德國商會代表都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即簽訂所有的合作項目。但是問題在於。今天的這場談判僅僅只是一次意向切磋,雖然雙方的誠意都是實實在在的,但是目前來講,還缺少一斤,關鍵的橋樑。

這個橋樑叫做“中樞權力。”趙總司令一天不掌握這個中樞權力,他就不具備與德國政府直接進行合作的權力,而這個宏偉的“四隻工業發展計劃”是絕對離不開德國政府支持的。

所以,無論是德國人還是聯合陣線,都盼望着軍事上的全面勝利。一旦打進北京城,這中樞權力就由北洋一方轉到了聯合陣線一方,確切的講,是轉到了總司令趙北手裡,轉到了一個對德國抱着強烈好感的軍事強人手裡。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德國商人才能放心的將德國金錢投入到這個宏偉的工業發展計發中去。

換句話說,無論如何,趙北必須進入中樞權力層中,否的,這個工業發展計劃就是畫餅充飢。

當然,作爲此次意向會談的一斤,重要結果,同時也作爲德國商人的“友誼。”一筆商業借款在會談後正式成立了,雖然只是區區二百萬德國馬克,但這足以讓會談雙方滿意了。更重要的是,這筆借款不僅沒有索要抵押品,而且沒有限制用途!

爲了拉總司令上自己的賊船,德國人可算是下足了本錢。

而且,就像是要慶祝此次會談的成功一樣,就在趙北與漢納根率領談判代我們走出會議室的時候。一封電報由一名副官送到了總司令手裡。

這是一封來自於北京東交民巷的電報,在電報上署名的是英、法、美、德、日、俄、奧、意八國駐華公使。電報的內容也很簡單,北洋中樞已正式通過英國公使向聯合陣線方面轉達了議和的急切心情,而英國公使在與其他各國公使認真磋商之後。一致決定參與此次南北調停,促使雙方結束戰爭狀態,坐回到談判桌前,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權力的分配問題。

“鈍初,此次南北和談,你是非去不可了。其洋軍已撤出保定城。看起來,他們這一次是真心實意想求和了。”趙北笑着將電報抄稿交給了宋教仁。

“宋某必盡心竭力。”

宋教仁長噓口氣,微笑着只說了一句話,他心裡也是感慨,他也更明白趙北那句“以打促和”的意思了。有些時候,如果不讓對方看到你真正的實力,對方絕不會坐下來跟你和和氣氣的說話。

而這一次,宋教仁絕對有信心從談判桌上得到更多的東西,得到那些在戰場上很難得到的東西。

這場亂局,確實也該收場了。!~!

..

第953章 鋼鐵的較量(上)第1001章 對手第57章 鐵律第38章 革命衛隊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1091章 阿拉伯海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919章 深秋(上)第462章 防守(下)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1244章 堅守陣地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1149章 陽山(上)第843章 醒獅第29章 傾軋(上)第117章 張園(下)第995章 多數人的選擇第528章 政變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270章 特殊戰場(下)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770章 克復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49章 束手無策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685章 博羅堡第57章 鐵律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1212章 突破口第16章 戰略轉向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824章 友好的背後第1243章 克澤爾謝魯斯的硝煙第782章 南苑行轅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327章 藍牆(上)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966章 難忘1919第578章 嘉峪關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197章 玄機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250章 平衡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1103章 迎擊(上)第1036章 進軍(下)第529章 各有所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17章 電臺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225章 彈射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226章 協餉第1038章 平叛(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646章 戰爭魔法第5章 找到了組織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1028章 籌備行動(下)第347章 戰俘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282章 木偶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
第953章 鋼鐵的較量(上)第1001章 對手第57章 鐵律第38章 革命衛隊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1091章 阿拉伯海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919章 深秋(上)第462章 防守(下)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1244章 堅守陣地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1149章 陽山(上)第843章 醒獅第29章 傾軋(上)第117章 張園(下)第995章 多數人的選擇第528章 政變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270章 特殊戰場(下)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770章 克復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49章 束手無策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685章 博羅堡第57章 鐵律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1212章 突破口第16章 戰略轉向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824章 友好的背後第1243章 克澤爾謝魯斯的硝煙第782章 南苑行轅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327章 藍牆(上)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966章 難忘1919第578章 嘉峪關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197章 玄機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250章 平衡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1103章 迎擊(上)第1036章 進軍(下)第529章 各有所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17章 電臺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225章 彈射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226章 協餉第1038章 平叛(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646章 戰爭魔法第5章 找到了組織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1028章 籌備行動(下)第347章 戰俘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282章 木偶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