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代表

除了210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外,兵工廠的工程師們也在試製同樣口徑的重型加農炮。

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是日軍用來摧毀敵方要塞防禦工事的攻城重炮,裝備常設步兵師團野戰重炮兵旅團的攻城重炮兵中隊。同時明治45年式240毫米榴彈炮也是918事變時日軍打出第1發炮彈的大炮,此炮當時在中國戰場廣泛使用,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也曾參與過巴丹要塞總攻,發揮了巨大毀傷威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進攻德國青島的時候,就曾動用過這種240毫米和另外一種280毫米的重型榴彈炮,不過後者是青銅製的,口徑雖然不小,但是威脅反而不如前者大。

明治45年式240毫米榴彈炮的最大射程是10350米,比剛剛試製出來的210毫米口徑榴彈炮的9400米要遠出一些。雖說明治45年式要比嚴光的210口徑榴彈炮的射程遠一公里,不過在德制150口徑加農炮中也有射程超過12公里的,只是威力什麼的就…

所以射程超過13公里的克虜伯210毫米重型速射加農炮就應運而生了。

“日本海軍雖然很強,但是這個時代的日本陸軍卻還沒有後世那麼“瘋”,實力也不像後世那樣強,尤其是日本陸軍的炮兵實力,更是渣渣中的渣渣…”

這麼說當然有些誇張,不過到也多少符合事實,因爲在日本陸軍當中,充作遠程火力打擊的大口徑重炮僅有150和240這兩種口徑的榴彈炮而已(150口徑的到也不能說只有榴彈炮,事實上日本還有一種150口徑的加農炮,不過這種加農炮主要是用於要塞防禦,卻很少用於野戰,所以嚴光也就自動忽略了,至於爲什麼?因爲這種150口徑加農炮的重量是嚴光眼前擺放的210口徑榴彈炮的三倍以上…)。換句話說,雖然在口徑上嚴光還無法造出超過240和280(這個可以無視)毫米的重炮,但是至少在陸軍的炮兵上嚴光還無需太過擔心日本。

就在嚴光還在心裡想着火炮的事情時,一旁的柳慧學開口道。

“都督,工程師已經做好最後調試了,現在是不是先進行測試?”

聽柳慧學這麼說,嚴光點了點頭,畢竟他們這次來就是爲了測試火炮的。

“好,我們先到那邊去躲一下吧。”

要知道武器試驗可不是什麼安全的活,日俄戰爭時日本人就曾經在測試一款輕炮的時候發生了炸膛事故,周圍的十多個人非死即傷,那還只不過是小口徑的輕炮,如今這款可是210毫米口徑的超重炮,萬一出了什麼事故那可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在嚴光的帶領下,柳慧學和嶽昌等人全都走進了一個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工事當中。這裡距離榴彈炮的位置足足有百米多,就算榴彈炮發生炸膛之類的以外,也不會傷到工事內的人。

在一行人躲到工事內後,柳慧學對着榴彈炮旁的工程師做了一個OK的動作。

在得到訊息後,幾個工程師開始將120公斤重的彈藥填裝入炮內。

這次榴彈炮的測試目標是5公里外的一個靶子,因爲事先工程師們就已經做好了校位,所以兩三分鐘後只聽一聲轟鳴,極遠處就傳來了一記爆炸聲。

因爲工事是修築在一座土丘上的,再加上嚴光他們的手上都有望遠鏡,所以剛剛那一炮的效果他們看的很清楚。

這一炮…

打偏了…

因爲此刻天上正飄着一個校正氣球,所以下面的幾個工程師很快就瞭解到了剛剛的數據。在稍微做過一些調整後,第二發炮彈衝出了炮膛,直接命中了目標。

看到炮彈正中目標,嚴光等人全都在工事內鼓起掌來。

“老柳,這次你們是做的真不錯啊。”

榴彈炮彈道彎曲,重量較輕,而且威力也不小,恰好適合西南地勢,如今有了這210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對國社黨來說正是如虎添翼。

而對嚴光的稱讚,柳慧學僅僅只是笑了笑道。

“都是大家的功勞,慧學不敢獨佔…”

此次出力最大的就是那些德國工程師,如果不是他們的話,即使柳慧學他們手裡有圖紙和模具,想要用這麼短的時間就試製出合格的榴彈炮,恐怕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柳慧學這麼說到也不算是自謙。

就在衆人還在工事裡談笑的時候,一個軍官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

“都督,重慶剛剛發過來的電報。”

說着軍官將一份電報交給了嚴光。

“電報?”

聽軍官這麼說,嚴光稍微愣了一下,不會很快就拆開電報仔細的看了起來,過了半響纔開口道。

“原來是國民黨的人來了啊。”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航行,國民黨的人總算是抵達了重慶。

而在接待了國民黨的代表後,陳堪就發了份電報給武器試驗場,詢問嚴光應該怎麼辦?

“都督,我們現在?”一直站在一旁的嶽昌開口問道。

“先回去吧,看看那些人想說些什麼。”

雖然後面一些如150口徑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射擊測試沒有觀看,不過既然已經看過了210榴彈炮的測試。至少今天嚴光並沒有白來。

——————————

“這就是重慶嗎?”

看着混凝土路面的街道,還有街道兩旁的路燈和嶄新的建築,廖仲愷多少有些愕然的道。

幾年前廖仲愷曾經來過一次四川,作爲四川的第二重鎮重慶,廖仲愷自然也曾經來過,只不過和幾年前比起來,重慶的變化似乎有點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而且…

“陳市長,你們這裡的路面怎麼這麼整潔?”

看着馬車車輪下面整潔的路面,廖仲愷多少有些奇怪的道。

廖仲愷曾經在日本留學,在他的印象裡,似乎就連東京的路面也沒有重慶這麼幹淨,這讓剛剛纔從上海啓程的廖仲愷相當的好奇。

聽廖仲愷這麼說,陳堪先是對他笑了笑,然後就拉開了馬車的車窗。在對外面掃視了一段時間後,陳堪指着一個婦人對着廖仲愷道。

“廖先生,您看到那位婦人了嗎?”

順着陳堪的手指看去,廖仲愷點點頭道。

“看到了。”

“那個是環委會僱傭的,專門負責在城內的各處街道進行巡視,只要碰到有人敢隨地吐痰或者是亂扔垃圾什麼的,她們就會上去進行罰款,一次一分錢。”

想讓一個人均識字率還不到百分之五的國家的國民,對自己身邊的環境自覺維護,至少在嚴光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比孔融單挑贏了呂布還要不可能。所以爲了保持城市的環境衛生,嚴光也只好請居委會的大媽們出馬了。

相信只要是後世的人幾乎都很瞭解這些居委會大媽們的厲害,而事實是她們也確實起到了不少的效果,尤其是在那些有居委會大媽遊蕩的區域。而在招募了無數大媽成立了環境衛生委員會,也就是環委會後,在每次一分錢的威脅下,原本隨處吐痰和亂扔垃圾的人羣一下子就減少了,整座城市也變得乾淨了許多。

“用罰款的方式嗎?”

聽陳堪這麼說,廖仲愷在失望的同時也皺了皺眉。

原本他還以爲四川這裡有什麼好的解決方式,還想要取經回去改善一下上海的環境。如今的上海可以說的上是魚龍混雜,一些比較主要的地區到還算好,那些次要的地區放到後世和垃圾堆其實也沒什麼區別的。

不過當他從陳堪口中得知如今的情形僅僅只是靠罰款的方式維持後,廖仲愷就皺了皺眉,因爲他並不支持這種帶有強迫手段的方式。

看到了廖仲愷的臉色,不過陳堪卻只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麼,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陳堪也沒有興趣去改變別人的看法。

馬車行駛了一段時間後,陳堪帶着廖仲愷抵達了市政府的大樓。

“怎麼樣,給都督發電報了嗎?”

在走進大樓後,看着迎上來的秘書陳堪問道。

“已經發過去了,都督剛剛回的電報說他們正在趕回來。”聽到陳堪的問題,他的那個男秘書連忙回答道。

“那就好。”陳堪點了點頭,然後對着廖仲愷道。“重慶距離銅梁差不多有半天的路程,廖先生一路上舟車勞頓,要不要我先安排一下地方供您休息?”

雖說坐船的時候身體並不會感到累,但是這麼長時間的航行廖仲愷還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疲憊,所以活動了一下多少有些無力的身體,廖仲愷再想了想後點點頭道。

“也好。”

得到了廖仲愷的回答後,陳堪笑着對秘書道。

“去,給廖先生安排一間房間。”

“是”

就這麼過了十多分鐘,秘書再次出現在了辦公室內。

“市長,廖先生的住處我已經安排好了。”

點了點頭,陳堪對着廖仲愷道。

“廖先生,您就先跟着我的秘書去吧,我先忙一下其他的事情。”

“好,那我就不麻煩陳市長了。”

——————————

10分鐘後發下一章,我是兩章一起寫好一起發的~

PS:有同學問爲什麼要殺宋教仁,我只想說,如果他不死的話,就不會有二次**。

當然我也可以安排主角什麼都不做,但是現在主角已經改變不少歷史了,如果主角什麼都不做而宋教仁依然會和歷史上一樣,大家覺得合理嗎?

所以我只好安排主角補刀了。

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8章 張謇第54章 再次中槍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15章 工廠第433章 含淚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68章 成都血案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102章 資州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269章 雨花臺第172章 禮物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251章 漢口第204章 佈局第121章 請柬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426章 順利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197章 代表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四百零四章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08章 不良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102章 資州第128章 表單(下)第340章 窩火第413章 希特勒第224章 賣命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40章 援助第229章 楊藎誠第103章 陳鎮藩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309章 分部第180章 毛瑟G98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359章 潛艇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311章 總攻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4章 武昌第五百零一章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433章 含淚第313章 反攻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113章 美味(上)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251章 漢口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87章 理由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五百一十七章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520章 刺激第136章 大月薰第96章 草第266章 集團軍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57章 崩盤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100章 戰備第174章 時間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141章 介入第447章 炮臺第251章 漢口第353章 密謀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五百零七章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86章 張潤清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64章 一切就緒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6章 當頭炮
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8章 張謇第54章 再次中槍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15章 工廠第433章 含淚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68章 成都血案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102章 資州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269章 雨花臺第172章 禮物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251章 漢口第204章 佈局第121章 請柬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426章 順利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197章 代表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四百零四章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08章 不良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102章 資州第128章 表單(下)第340章 窩火第413章 希特勒第224章 賣命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40章 援助第229章 楊藎誠第103章 陳鎮藩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309章 分部第180章 毛瑟G98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359章 潛艇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311章 總攻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4章 武昌第五百零一章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433章 含淚第313章 反攻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113章 美味(上)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251章 漢口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87章 理由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五百一十七章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520章 刺激第136章 大月薰第96章 草第266章 集團軍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57章 崩盤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100章 戰備第174章 時間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141章 介入第447章 炮臺第251章 漢口第353章 密謀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五百零七章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86章 張潤清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64章 一切就緒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6章 當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