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反轉(上)

“陛下,”富弼本來站得腰痠腿痛,這一回忍不住,重新走上前道。再怎麼着,你是皇帝啊,不是粗魯的王巨,豈能在大慶殿上用茶盞子砸前來請願的百姓?

王巨這才走出來,來到富弼面前說道:“富公,莫急,陛下爲何發怒,馬上你就知道了。

說着又將軟胡牀搬來,將富弼按着坐下。

別爭這口氣了,請坐吧。司馬光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富弼早站得吃不消了。

富弼無奈地坐下,還是不服氣地問:“知道什麼!”

王巨衝趙頊示意了一下,趙頊也衝身後的太監打一個手勢,太監退下,一會兒,諸親衛端上來許多矮板凳。

這也不成體統啊。

範純仁走出來剛想說話,趙頊說道:“諸卿,因爲這次廷會有點長,可能到二更三更,才能結束,所以朕破下例。”

大家都十分不解。

頂多就是司馬光彈劾了,王巨再反駁,再長,能長到二更三更時分?

不過真到二更三更時分,這麼一直站着,誰能吃得消?

於是一個個坐下。

然而大家迅速發現了意外,護衛們也搬來板凳讓安燾他們坐下,不管如何,他們終是宋朝的大臣,但那些請願的百姓,那就站着吧!

大夥坐下,王巨說:“陛下,諸位,剛纔司馬光說了齊人,我就先說這個齊人。”

經司馬光詮釋,那個齊人太噁心人了,也太容易迷惑人了。

因此王巨第一個就是說它。

“何謂齊。相齊。相等。似乎是有點那麼天子與庶民相齊的味道,若那樣,太祖太宗與趙普相公爲何提出齊人?要知道蛇無頭不行,國家沒有領導,這個國家必然會動盪不休。然而問題出在哪裡了?”

“司馬光,你修著了史書,上從三國分晉開始,下到我朝創立。同樣講述了許多朝代的興亡。爲何興亡,似乎原因很多,外戚專權,宦官干政,君主昏庸,武將不法,但它們還不是秦漢隋唐真正覆滅的原因。當然,這些很重要,正是因爲這些原因,導致國家政治不清明。再加上人口等因素,豪強兼併嚴重。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秦亡於民亂,漢亡於民亂,隋亡於民亂,唐亡於民亂,這纔是幾個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爲何民亂,兼併!”

“因此祖宗提出齊民,包括制訂戶等,越富者攤派的稅賦越多,甚至承擔力役,越窮者攤派賦稅越少,甚至都沒有力役。還有各個坑礦,起先也多由各地富人承負。”

這個制度真的很坑富。

唐朝是用罪犯挖礦的,但許多人認爲不仁道,比如一些罪行輕可以改造的犯人,然而因爲下了礦井,又是罪犯,胥吏不法,導致罪犯活活累死在礦井裡。

因此宋初制訂了一個制度,那就是交給這些富人承包,但不是現在坊場河渡制的承包,而是強行承包,比如這個鐵坑,一年只能產一萬斤鐵,但交給富人承包後,必須每年向朝廷交納一萬五千斤鐵,至於成本,管你什麼成本,至於產量跟不上去,自己掏腰包買五千斤鐵回來上交吧!

實際這些制度,就是有意打壓富裕的地主與商人,減輕貧富懸差。

包括科舉,大規模的科舉用人,甚至都不讓達官貴人的孩子參加科舉,那麼各個寒門子弟就涌入官場,推新出陳,國家就不產生嚴重的壟斷了。

當然,制度是一回事,執行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這些也算是齊人,諸位,你們中間有人看過或者聽說過彼岸的那二十條幹部守則,同樣它也是一種齊人。其用意一樣,減少兼併與豪強的不法,給底層百姓一絲生機。只要能活下去了,那個百姓願意揭竿而起?國家才能久治。”

“但祖宗如此,有沒有做到真正的相齊?實際彼岸也不能做到真正的齊人。我只用兩件事比喻,一是仕途,二是行商。彼岸現在還是提撥制度,但開始推廣層層磨勘制度,村鎮由百姓選舉,才能連任,連任後還能得到百姓認可,才能升遷,進入到市,到了市這一級別,離百姓已經很遙遠了,那麼只能採用精英任命制。但經過村鎮兩級磨勘,並且得到大多數百姓認可,至少在這時,各個幹部開始本質都是不錯的。陛下,諸位,聽出來有何區別嗎?其實與我朝一樣,只不過我朝是三級科舉制度,百裡挑一地考出進士,再進行磨勘。彼岸因爲無法執行科舉,所以直接從村一級行政磨勘。”

“彼岸沒有科舉,同樣沒有恩蔭,但子女想進入仕途,那就必須從某一村開始做起。那麼村長是什麼待遇呢?免其家田賦之稅,每年額外有十幾貫的補貼。然而幹部子弟想擔任村長,一年只有十幾貫補貼了,也就意味着他們還要多家中帶來一些錢帛,才能維持生活。並且同樣是村長,他們是空降而來,與村民關係不熟悉。那麼是否太苛刻了呢?”

“錯,非是苛刻,如果真有心入仕途,真有心想做好乾部,那麼放下身體,與村民打成一片,同樣是出政績,一個普通村長的政績能有多少人注意?但一個市長的兒子爲村長,出了政績,又有多少人注意?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將認爲當官就是謀取榮華富貴的那些幹部子女淘汰下去,而將真正想做好乾部的那批人甄別出來,得以提撥重用。這只是開始,一旦到了鎮級,這些人青年時代呆在父親身邊,對官場與公務的認識,以及父親的人緣關係,就會對其產生更大的幫助作用,那麼同樣爲鎮級幹部,這些幹部子弟脫穎起來會更快。因此,所謂的齊人。還不是真正的齊人。”

“再說行商。我再舉一個例子。假如我的兒子長大了,現在又呆在我身邊,知道我要推出銀行司,他想行商謀取財富。那麼從現在起就可以利用這條消息謀劃了,一是提前安排磚窯的地址,二是利用我的房宅,準備貸款。銀行司剛搭建起來,別人還在好奇之時。他就開始用房子抵押了貸款,磚窯籌建。如果能力再大一點,再加上他是我的孩子,各地官員多少會給一些照顧,也能迅速將磚窯盈利。能盈利了,又可以用這個磚窯去貸新的款項。那麼只要經營得當,一年之內,僅是利用這個房屋的貸款,就可以建設幾百座磚窯,說不定僅是一個房宅的抵押。就讓他在一年之內謀得幾十萬貫的利潤。然而普通的商人呢?纔開始佼仿呢。所以看似齊人,實際哪來的齊人哦?”

聽到這裡。許多機靈有門路的官員眼睛一起亮了起來。

這個法子好……

當然,他們不會讓他們子女去直接經商,但他們家中有管事哪,經濟人哪,牙吏哪。

“再到齊商稅,雖然未來必齊商稅,但也只是理論上相齊,同樣的商貨,如果是平民百姓的商貨,胥吏可能會高估一點,相信略略高估,這些商賈也無法訴訟吧。然而若是達官貴人的商貨,胥吏可以只估半價徵稅,能不能相齊?”

“司馬公,我所說的齊人不過是這樣的齊人罷了,甚至還不及彼岸嚴厲,這也錯了嗎?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士大夫與武卒相齊,父母與子女相齊,天子與庶民相齊從哪兒得出來的?難道這幾天不讓你出來活動,讓你產生了嚴重的胡思亂想?”

有的官員忍不住低聲笑了。

王巨白了他們一眼。

這可不是一個笑話,如果讓司馬光這句話傳將出去,並且大家信以爲真,那會非常非常的不妙!

但是趙頊卻在深思。

這個錄官制度好啊,朝廷一用恩蔭,二是科舉,但恩蔭的下場就是良莠不齊,並且莠多於良,至於科舉,也別當真了,當真讀好經義就是好官了?看看這幾個老傢伙,那一個不對經義滾瓜爛熟,可是呢……

不過再想一想感到茫然。

不僅這個茫然,彼岸真的有很多好東西啊,但放在彼岸行,放在宋朝就是不行。

難道大宋這個制度真的出現嚴重問題了?

實際這種制度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混合制度,其實上層的所謂選舉,真的是一個笑話。比如阿三與灣灣,那是越選越亂。

因此王巨將封建集權,天朝的那種半集權,以及民主的分權與選舉,一起混合起來搭配了。不過他記憶當中,前世天朝似乎也是在向這個方向進軍。

究竟如何,那需要時間去檢驗了,甚至他死了,都沒有檢驗好。

但不管怎麼說,比現在宋朝這種制度強吧。

“至於文公誤斬或有意斬殺張睦,不錯,文公與富公是朝堂僅存的三朝宰相,大宋巨擘。如果張睦是一名普通的商人,那也就算了,更不會值得我放下手中的繁忙政務,刻意騎馬去密州安慰。但張睦真的是普通商人嗎?”

“熙寧七年大旱,海商們捐助了幾百萬石糧食,救活了多少百姓,你們是知道的。但諸位,這些糧食不是變出來的,有的從萬里之外的彼岸,有的花高價從占城從交趾,從兩廣買回來的。那時候彼岸的船舶並不多,經濟同樣很緊張。這纔是開始,諸位,我短短几年時間內,滅交趾,平大理,降占城,朝廷提供了五百萬匹小絹,餘下的只有來自兩廣的財政收入了,但兩廣能有多少財政收入。別的不說,我在南方收編了十餘萬軍隊,想要養活這麼多將士,還有獎勵撫卹,以及各自鎧甲與戰馬的費用,這點錢帛能夠麼?那麼餘下錢帛從哪裡來的,彼岸商賈,他們生生支援了兩千多萬錢帛商貨,才得以讓我維持了龐大的戰爭費用。所以平一國平一國降一國,國家並沒有因此財政吃緊,百姓也沒有增加額外負擔。不僅如此,章質夫在大理,他們又拿出近八百萬貫的錢帛與商貨,進行了支援。”

“但我爲什麼不敢提這件事,真怕啊。如果傳將出來,肯定有人做文章,從兩廣到大理再到交趾,那麼大的地盤,一千多萬百姓,十萬精兵,又有彼岸財政的大力支持。肯定到時候有人在陛下面前說,陛下,不好啊,又一個安祿山。”

趙頊嘆息一聲。

王巨說的意思,他在前面拼命,然而朝堂呢,卻在扯後腿。

其實這就是王巨有意說的,我在南方都不會謀反,到了陝西后,同樣不會謀反。

不然到時候有人做文章,趙頊又產生疑心,那就不大好辦了。

當然,現在王巨正大光明說出來,大家不好做文章了。

“而且去掉前兩年三十萬兩金,在這六年內,彼岸海商承諾將會向朝廷捐獻三百萬兩金,兩千萬兩銀,即便是新貫,那也達到了一億四千多萬貫。想一想我朝現在一年有多少稅賦收入吧!”

“莫急,還有,這些年來隨着彼岸的壯大,每年市舶司從彼岸得到的抽解與榷香就漸漸逼近七百萬貫,想一想木棉司與榷鹽的興師動衆,一年能淨盈利多少?”

“富公,仁宗、先帝與陛下,對你也算是恩寵有加吧,但這麼多年來,發生了多少次旱災、蝗災、澇災、兵災,你與王拱辰在洛陽修建莊園豪宅,比皇宮還要莊麗,但拿出多少錢帛賑災過相關的災民?”

“司馬公,素聞你生活節儉,範右丞生活也節儉,所以他與我政見不合,我一直很尊重,爲何,非是朝廷發放的薪酬低,而是範右丞將這些薪酬多拿來濟助族人,或者相關的孤寡赤貧百姓了。所以儘管朝廷薪酬不菲,範右丞只能過着樸素的生活,平時連肉都捨不得吃。在士大夫越來越奢侈的今天,這樣樸素清廉的官員,能不讓我敬重?可是司馬光你不同啊,記得我少年時,窮得都活不下去了,然後冒着殺頭的危險去做背騾子,真無奈啊,那段日子,每當我隨二叔狩獵到一點葷腥,用它與黃豆放在瓦罐裡煨,因爲鹽貴,還捨不得放鹽,但就是這樣,我二妹與三弟聞到香味後,都忍不住地滴口水。”

其實這裡王巨又繼續在用手段。

什麼牌都沒有悲情牌好使喚!

在座的官員當中也有少數起點很低,但再低也沒有低到王巨這份上。

“所以我無奈,只好想出了桃溪劍,想出了雪鹽,不過延州商戶力量有限,隨着雪鹽推廣後,許多貴人家的管事與子侄要求加入,也包括你們司馬家,某一天,一人找到延州的商戶,說,我叔叔就是司馬君實,延州商戶還能說什麼,加入吧。那個叫司馬什麼來着……就在那幾年,大約分去了三千多貫利潤,其付出就是少許的本錢,以及你司馬君實這張名號。雖然你生活儉樸,但你們司馬家卻不儉樸,家產百萬貫,良田千頃,以你在司馬家的威信,有沒有號召過他們捐獻?”

“陛下,諸位,我有點弄不明白,司馬公他們屢屢說國家要德化,不能以利誘之。難道司馬公他們眼中的道德,與臣眼中的道德是兩回事?”

司馬光氣瘋了。

其實王巨說等於說出司馬光等人反對變法,反對銀行司的原因了。

這些人之所以反對,不僅是其中的弊病,也是擔心它會損傷權貴的利益。因爲他們本身就是權貴,就是利益所得者!

實際王巨也無語了,他的銀行司並不是打土豪啊。

雖然齊商稅會逼迫一些權貴不得不交納商稅了,可一旦宋朝經濟環境變好後,這些權貴行商收益反而會更大。

這個理兒真的說不清了。

然而司馬光卻沒有說話,因爲他察覺出來了,這次將他們請到大慶殿,又搬來板凳讓大臣們坐着圍觀,並且皇上用茶盞砸風吉,以及龍椅邊上桌櫃裡的那些札子……絕不是講道理的安排。

弄不好今天這場廷辨,就是一場鴻門宴!(。)

第771章 軟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808章 好消息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60章 拒第162章 立威(下)第88章 提前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424章 軍監司第536章 會戰(一)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34章 足跡第425章 侵利第538章 會戰(三)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635章 抽解第321章 松溪第303章 改良第164章 蕃騎(下)第178章 子安第296章 胡鬧(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472章 迷宮(中)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598章 白衣(上)第659章 海戰(下)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156章 文臣(下)第766章 天機第402章 在等着第164章 蕃騎(下)第525章 心機第128章 快活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452章 爭標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108章 姐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524章 夜聲第79章 人選第414章 粗人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72章 贈馬第459章 空談嗎?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664章 預熱第267章 龍手(中)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519章 天上(上)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98章 祭父第216章 報復第256章 上火把第729章 考驗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456章 拿捏(上)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174章 有條魚第674章 惡婚(下)第830章 反轉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617章 呵呵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703章 大事(下)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81章 命案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0章 潤筆費第636章 仙境第680章 黃雀(下)第22章 禍福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808章 好消息第468章 旅(上)第856章 割土(上)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145章 衙內第127章 好高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498章 後方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657章 海戰(上)第379章 不可行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502章 驚喜第145章 衙內第77章 意境第738章 哭第364章 十萬火急
第771章 軟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808章 好消息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60章 拒第162章 立威(下)第88章 提前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424章 軍監司第536章 會戰(一)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34章 足跡第425章 侵利第538章 會戰(三)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635章 抽解第321章 松溪第303章 改良第164章 蕃騎(下)第178章 子安第296章 胡鬧(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472章 迷宮(中)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598章 白衣(上)第659章 海戰(下)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156章 文臣(下)第766章 天機第402章 在等着第164章 蕃騎(下)第525章 心機第128章 快活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452章 爭標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108章 姐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524章 夜聲第79章 人選第414章 粗人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72章 贈馬第459章 空談嗎?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664章 預熱第267章 龍手(中)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519章 天上(上)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98章 祭父第216章 報復第256章 上火把第729章 考驗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456章 拿捏(上)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174章 有條魚第674章 惡婚(下)第830章 反轉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617章 呵呵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703章 大事(下)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81章 命案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0章 潤筆費第636章 仙境第680章 黃雀(下)第22章 禍福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808章 好消息第468章 旅(上)第856章 割土(上)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145章 衙內第127章 好高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498章 後方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657章 海戰(上)第379章 不可行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502章 驚喜第145章 衙內第77章 意境第738章 哭第364章 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