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蕃騎(下)

王巨一把將李三狗抱住:“三狗叔,你別打了,他們不這樣做,萬一西夏那邊報復怎麼辦?”

王巨可不是說着玩的,就在今年冬天將會發生一件慘劇,德順軍西面宋朝築有威戎堡,但在威戎堡的西二十里處還有一堡,叫同家堡,那是羌人自己建的土堡,與宋朝無關,宋朝也沒有進駐的企圖。李諒祚不知從哪裡聽來的消息,產生了誤會,以爲同家堡被宋軍侵佔,隨着就派了許多軍隊而來,殘殺同家堡一帶數千戶百姓,抄掠數萬牛羊而去。

同家堡羌人被殺慘了,也殺傻了,這真是飛天橫禍,一怒之下,派人前去聯繫宋軍,俺們的人還沒有被殺完,許多人僥倖逃了出去,現在將人帶堡一起獻給宋朝吧。

那就收下吧。

然而宋朝大V與公知多啊,大家七言八語,趙曙吵得無奈,自己將地籍與地圖取出來察看,倒底這個同家堡是不是我們宋朝的領土,結果一看不是。於是派王無忌至其境宣諭,安慰一番,但沒有納土。

多好的機會,又錯過了。

不過其堡地理位置不是太重要,若不考慮其他意義,不納也無關緊要。

而且象王巨這種激情派,以後面臨的問題會有很多,不要說今年,那怕明年大順城之戰打響,司馬光這些公知大V們,仍然會大喊着以和爲貴。

無藥可醫了。

這一勸,李三狗冷靜下來,說道:“那也不能取名野蟲,最少是野龍。”

“我回去就讓寨中的人改。”野蟲咩勝說道。

這一回張玉與姚兕總算看出來,看來李三狗不僅是西夏曾經的一員偏將,在野利族中威信那可不是一般的高。看看這個小蟲子,被揍成這樣了,還象一條哈巴狗一樣,跟在李三狗後面。再看李三狗呢,揍了就揍了,也象揍一條狗一樣,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那麼這個李三狗以前倒底是西夏什麼人哪?

李三狗有些不耐煩,喝問:“爲什麼還跟着我?”

“那個,那個。”

“你們寨中有多少帳?”

“六十幾帳,還有三部,他們人更多,大約有五六百帳,不過在安化縣那邊,似乎環州那邊還有兩部。”

“這麼說那邊還有不少族人。”

“恩,能過得下去的,他們也不想遷徙了,畢竟遷徙過來同樣有風險。特別去年那個小皇帝瘋狂殺掠邊境熟蕃,那邊的族人害怕被報復,更沒有人敢過來。”

這個問題很頭痛,非是李三狗能想通的,可能王巨能想出辦法,但也不能在這個場合詢問。李三狗便道:“你回去對這幾族通知一下,就說我回來了,而且想組建一支蕃騎營,待遇不會差,若他們有意,請派出強壯的青年,投入我帳下。”

“那好啊。”

“好你還不快回去通知。”

“是,”野蟲咩勝飛快地跑走。

“三狗叔,牛啊。”

“牛什麼,老啦,好漢不提當年勇。”李三狗道。

“李指使,你在那邊地位不低吧?”張玉試探地問了一句。

“就是一個偏將,力氣大,能打,所以當時軍中有部分人對我敬佩。”

這也是一種說法,蕃人尚武,很多人欽佩勇士。党項人還好一點,特別是唐朝的鐵勒人,在幽州東北處的天山與薛仁貴對峙,然後派出九名勇士,你說薛仁貴不是能打嗎,有本事與我們的勇士單挑。薛仁貴騎馬出來了,結果人還未到呢,三箭就幹掉了三名勇士,餘下六名勇士見勢不妙,撥馬就逃,鐵勒人一看不好,九挑一都敗了,咱也逃吧,結果大敗。

因此張玉轉頭問王巨:“你想建蕃騎兵?”

胡謙又擔心又激動,未注意,張玉在邊上卻聽很清楚。蕃落軍也是騎兵,不過哪兒有那麼多馬,名爲騎兵,實爲步騎混合軍種,至於宋朝的騎兵更慘,兩三人才能夥一匹馬。王巨說了蕃騎,而不是蕃落,那肯定是標準的騎兵營了。

“有這個想法。”

“那來的馬?”

“到時候看吧。”王巨說道。

吃過了飯,李三狗找到王巨:“大郎。”

“三狗叔,你這個稱呼還真有點亂。”

“那就王知縣吧,山那邊……”

“怎麼,看到你當年的手下,心又被勾了起來?”

李三狗嘿嘿一樂。

“三狗叔,你在野利族威望究竟有多高,能有多少人聽你的?”

“小狗子當年是我手下兵士,肯定與他人不同,不過我想其他族人,也有不少能聽我的勸。”

“山那邊還有多少野利族人?”

“這個哪裡知道,但想,比以前要少了很多,”李三狗眼中黯然。這就是西夏古怪的人口問題。

西夏究竟有多少人口,誰也弄不清,有人說四五十萬戶,有人說七八十萬戶,還有少數說近百萬戶。西夏有多少士兵,同樣是一個謎面,有人說三十萬,有人說五十萬。

有一次王巨問起李三狗,李三狗同樣不清楚,畢竟他曾是野利遇乞手下得力大將,但不是主將。不過李三狗認爲七八十萬戶比較可靠,至於兵士那得看了,常駐的兵力西夏只有十幾萬人,有的駐紮在河套,有的駐紮在居延海,還有的駐紮在河西走廊,以及宋朝邊境各個地區。另外興慶府外賀蘭山下還有一支常駐軍隊。但西夏是役兵制,一旦戰事到來,人人皆兵,因此也能說是五十萬兵力。

李三狗的情報略有些誤差,實際他逃到宋朝後,因爲西夏與遼國交惡,不得不在河套與居延海增加了兵力,如今常駐兵力比李三狗時要多得多,同樣出現了冗兵現象。

再者就是人口增漲的問題,西夏連年交戰,人口增漲緩慢,有時都能出現負增漲。若是生存環境惡劣,再遇到兵事,這個部族規模便會越來越小。

野利族便是如此,最巔峰時便是李元昊娶野利皇后之時,野利兄弟同時掌控着西夏大權,連帶着野利族也掌握了許多水草豐美之地,因此人口急劇膨脹,一度達好幾萬戶子民。

這也是種世衡反間計得功的原因。

野利兄弟權利太大了,即便野利旺榮死了,野利遇乞仍掌握着西夏許多軍國大權,更致命的是野利遇乞後主還有一股強大的族人。這才使李元昊忌憚。

另外還有寧令哥,李元昊想不到後面發生的事,當時還是想扶持寧令哥做爲繼承人的,可是後家勢力太大,這讓李元昊十分不喜。並且鮮卑人就有着殺皇后的習慣。

由是種世衡反間計得逞。

李三狗便是在那時逃向宋朝。

後來野利族什麼情況他不知道了,但不用問也能猜出來,西夏有心打壓,野利族人口必然會迅速下降,其規模肯定遠遠不如昔日。

“我來想辦法吧,但這個不能急。”

“謝謝大郎。”

“不必謝,你將姚巡檢請來。”

一會兒李三狗將姚兕喊來。

王巨說道:“剛纔我所說,你也聽到了,我想組建一支蕃落營,並且是真正的蕃騎營,數量也不止四百人,可能會有八九百人。”

“王知縣,沒那麼多馬。”

“這便是我將你喊來的原因,我有一個法子,這個法子不能公開,否則我會成爲衆矢之的。但這個法子若成功,不僅會帶來一千兩千匹駿馬,還能帶來幾萬貫收入,用來改善兵士手中的器甲,還可以用來刺激士兵訓練,改善他們的生活。”

“一千兩千匹駿馬?”姚兕立即來了興趣。

他不是荔原堡堡主,我只將荔原堡管好就行了,那管得華池縣死活。但他又不是在慶州城中做着巡檢,那麼得要管着整個環慶路的軍務。環慶路軍務管的人太多了,孫長卿,張玉,種診,王昭明,輪不到他。因此“發配”到荔原堡,實際主要就是負責着華池縣的軍務。

華池縣軍務做好了,他的功勞也就有了。

甭管一千匹或是兩千匹馬,非是馬,而是騎兵。若是真如王巨所說,能額外組建起一支多達八九百人的蕃騎兵,整個華池縣軍事力量將會更上一層樓,說不定因此就會立下戰功。

但他頭腦很清醒,立即與李三狗一樣,說道:“那得不少錢。”

不要看王巨說的豬羊,那樣提供一年下來,也不過花費一萬來貫,若是那兩家有錢,能支持起來的。

但一千多匹駿馬,那得多少錢?

還不止呢,王巨心中想法更遠大,宋朝置了蕃落軍,也勉強算是騎兵,不過待遇差,裝備也更差。

這就是宋朝的古怪政策,又想利用蕃人的驍勇,又害怕蕃人壯大,威脅宋朝安全,所以手中明明有着一支強大的蕃軍,以及蕃民兵,卻不能用好。

可不能怪宋朝,讓安祿山弄怕了,不僅是安祿山,還有党項人,党項人不止李繼遷反叛,在唐朝時,幸得唐朝收留,這才從吐蕃壓迫下,平安逃到陝西,結果在唐朝就陸續發生了反叛事件。還有呢,南方的儂智高。

所以許多士大夫都抱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只有極少數與王巨想法吻合,防範終不是長久之計,最好的辦法還是融合,文化融合,聯親融合,經濟商業融合,文字語言融合。並且有極好的例子,北周的民族融合。

但說易行難,想要經濟文化語言文字一起實行融合,那可是很難的。不過民族問題,始終是讓所有人都蛋痛的問題。

現在王巨在民族問題上也沒有話語權,不過他雖與宋朝許多士大夫一樣,略有那麼一點狹隘的民族觀,但肯定比這些士大夫要開明得多。

至少他對西夏排斥,但對生活在宋境的党項人不會排斥。

因此王巨說道:“不僅是馬,還要有合格的鎧甲武器。”

“會是那天那種的鎧甲?”李三狗在邊上問道。

“可能會是,包括馬刀,也要要求不弱於張總管手中的那把刀。”

這下子李三狗也不由地倒吸冷氣了。難道將朱家與李家一起賣掉嗎?

“防個鬼啊。”王巨突然說道。

第708章 聖儒(上)第330章 餿主意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50章 周小魚第29章 畫皮第792章 大捷(上)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367章 變化第12章 殿下(上)第215章 希望第602章 南方第312章 屠刀(下)第431章 撫養第664章 預熱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182章 子午山第360章 一句話第37章 魅影第708章 聖儒(上)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72章 來了第178章 子安第278章 述職第23章 香玉第417章 請求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489章 慘戰第800章 點將第623章 自保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22章 禍福第112章 省錢第502章 驚喜第340章 悟空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418章 神臂弓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347章 徐徐徐第116章 四告(下)第311章 屠刀(上)第192章 初戰(下)第569章 戲耍(上)第79章 人選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610章 小道第162章 立威(下)第90章 好兆頭第130章 吻合第395章 富!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704章 殺母(上)第624章 縮影第856章 割土(上)第831章 降第820章 屍車第797章 獻書第647章 蘇茂蠻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470章 動援第6章 上岸第315章 青澀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649章 海盜(中)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862章 崩第580章 遙思第129章 吹三秦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431章 撫養第691章 不滿第75章 對子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370章 楊家將第646章 長城(下)第386章 謠傳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506章 飛天(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435章 嚇一跳第374章 奢侈品第446章 下江南第449章 非急第739章 裂車(上)第805章 授業第33章 愚者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
第708章 聖儒(上)第330章 餿主意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50章 周小魚第29章 畫皮第792章 大捷(上)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367章 變化第12章 殿下(上)第215章 希望第602章 南方第312章 屠刀(下)第431章 撫養第664章 預熱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182章 子午山第360章 一句話第37章 魅影第708章 聖儒(上)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72章 來了第178章 子安第278章 述職第23章 香玉第417章 請求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489章 慘戰第800章 點將第623章 自保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22章 禍福第112章 省錢第502章 驚喜第340章 悟空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418章 神臂弓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347章 徐徐徐第116章 四告(下)第311章 屠刀(上)第192章 初戰(下)第569章 戲耍(上)第79章 人選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610章 小道第162章 立威(下)第90章 好兆頭第130章 吻合第395章 富!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704章 殺母(上)第624章 縮影第856章 割土(上)第831章 降第820章 屍車第797章 獻書第647章 蘇茂蠻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470章 動援第6章 上岸第315章 青澀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649章 海盜(中)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862章 崩第580章 遙思第129章 吹三秦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431章 撫養第691章 不滿第75章 對子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370章 楊家將第646章 長城(下)第386章 謠傳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506章 飛天(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435章 嚇一跳第374章 奢侈品第446章 下江南第449章 非急第739章 裂車(上)第805章 授業第33章 愚者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