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好消息

程頤有驚無險,另一個人卻是走投無路。

宋朝變富裕了,準確地說,有錢的人多了,但貧困百姓還是那麼回事,開國時什麼樣子,現在依然是什麼樣子。

但產生了一些很給力的消費階層。

因此民間玩蟲、玩花、玩鳥、玩馬……甚至開始玩起古董字畫。

一隻純白色長相俊氣的海東青,能值上千貫錢。

但遼東深處,何止是海東青,還有人蔘、鹿茸以及各種珍貴的皮毛。

去遼東的就是吳楠,正是他之前的表現,讓王巨十分看重,此行十分冒險,於是王巨將重任交給了吳楠。

然後吳楠認識了一個叫耶律吉的渤海人,他祖先不姓耶律,之所以姓耶律,乃是賜姓,就象李績原來姓徐一樣。

他祖先隨遼國東征高麗,立下戰功,被遼國賜姓,又賜爲詳穩,詳穩就是宋朝的將軍之意,但團練使也是將軍,指使也是將軍,究竟是那個將軍,十分含糊,詳穩同樣也很含糊。

不過這個詳穩大約很有實權,即便他祖先死了很久,但耶律吉兄弟數人,仍在遼國擔任着一些官職,其家也是蘇州當地的望門。

兩人打了兩年交道,關係不錯,也不是關係不錯,主要這兩年的貿易,給耶律吉家帶來大量的財富。

相比於中原的漢人,東北人,不是後世的東北人,現在的東北人漢人數量還是很少的,但一個樣,性格豪爽而粗野。

加上耶律吉家位於蘇州,也就是後世大連一帶,原先海路不是很通暢,有海路,就是那麼大的渤海灣了,但遼國沒有好的海船,宋朝有好的海船。但誰敢去遼國哉?

所以耶律吉家與中原人打交通打得很少,吳楠做得不錯,又賺了錢,耶律吉也就將吳楠當成了好朋友。

吳楠聽聞耶律吉有了一個胞兄叫耶律則的。在遼東深處擔任官職,時常做爲使者,前去遼東深處各部,替遼國徵收各種貢品,而且哪裡離長白山不遠。南方就是長白山各部,回跋部,西北面就是各完顏部,東北面就是五國部。

其實就是耶律吉,甚至呆在遼東深處的耶律則,對遼東深處也不大清楚,只知道有五國部、長白山部、完顏部、五國部、東海部、兀惹部、鐵驪部這些大部族,甚至以爲回跋部與鐵驪部也是各生女真部,至於大河,則是混同江、納水、他魯河了。不過王巨手中的情報同樣如此。總的來說,遼東深處各部很是落後,地廣人稀,因此貿易了那麼多年,王巨都沒有得到更詳細的情報,以及更詳細的地圖。不過相對而言,可能吳楠比耶律吉對遼東瞭解得還更多一點,特別是東海女真(黑龍東以東各部女真),當然,吳楠只會裝傻賣瘋了。

吳楠便說。能否讓我前去長一下見識。

耶律吉很爽快地答應下來,差一點弄得吳楠很不好意思。

太直了,實際吳楠也是一個直性人,用這些陰謀詭計。他本身就不習慣,況且對這些直爽的渤海人。

不過他真想錯了。

耶律吉讓家中奴僕帶着吳楠去遼東深處。

究竟去了哪兒,最後反正連王巨都沒有辦法判別了。

吳楠只知道去了一個叫木魯河的地方,但是穆魯河呢,還是木魯河呢,吳楠是搞不清楚的。

但好在。現在漢語就象後世世界上的英語一般,周邊各國都有許多人會說漢語,而且這兩年交往下來,吳楠也學了許多契丹語。

因此上,溝通是不存在問題的。

越往前去,越是地廣人稀,大山黑水。

耶律吉家的奴僕帶着吳楠找到了耶律則,耶律則見面就來了一個狠狠的擁抱。

朋友未必當真,但正是因爲吳楠的到來,給這個渤海耶律家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也許遼國上層也有一些人知道,但對待貿易,兩國態度是載然不同的,宋朝富裕,相對來說,貿易差是利於遼國一方,而且遼國也沒有齊備的商稅制度,那麼更利於貴族歡迎,除了戰馬外,餘下的物資,儘管交換吧,因此對待貿易方面,遼國反而是更放鬆的,否則吳楠一行前去蘇州都不會那麼順利了。

這一條吳楠心中也有數,不是吳楠心中有數,而是王巨心中有數,吳楠只是根據王巨的計劃去執行罷了。

所以這一行,他大大方方的。

不過到了這裡,他也不知道位於遼國哪兒了。

但好在現在春暖花開,儘管遼東深處依然比較峭寒,可這個寒意是能承受的。

兩人把酒言歡,吳楠便提出想隨他看一看徵收貢品的情況,耶律則也沒有多想,反而以爲吳楠只是想親自去各女真部看一看女真人的物產,那就看一看吧,難道吳楠有本事將這些物產直接運到宋朝麼?還不是需要自家的幫助。

至於地形的啥,那就更是一個笑話了,這一帶連遼國都有許多人搞不清楚,宋朝就是知道了,又起什麼作用,況且吳楠有什麼本領,僅看一看,就知道其詳細的地形?或者就有這本領知道,宋朝有本事用兵到了這裡?

耶律則爽快地答應下來。

第二天,一行人前往一個女真部。

吳楠還真認真的觀察了一下,這個部族與陝西許多部族差不多,就是一個村莊吧。但這個村莊不小,足足有一百多戶,至於這些女真人,看上去確實很剽悍,這時候天氣還是比較冷的,至少在這裡,吳楠依穿着厚衣服,但這個村莊的百姓,大多隻穿着一件皮襖,兩個胳膊與小半個胸口全部敞在外面。

不論男女老少,皆帶着武器,或者佩着弓箭。

他心中想,果然民風很剽悍,就是人口數量少了一點。

確實生女真百姓並不多,這種惡劣的天氣,又是如此落後的生產耕牧方式,那可能有多少人哦,但就是這羣人,兩次入主了中原……

但吳楠是不知道了。

耶律則開始徵貢品。吳楠便問:“耶律將軍,這些人看上去很兇的,你不怕嗎?”

“哈哈哈哈,”耶律則大笑。又說:“你們這些南蠻子,膽子小,不是我們大遼,怕他們做啥。”

吳楠心中無語,我們是蠻子嗎?那就蠻吧。

彷彿做證明一般。耶律則叫來這個部族的族長,用女真語說了幾句,反正吳楠是聽不懂了,那族長臉色爲難。耶律則又喝斥了幾句,那族長只好唯唯諾諾了。

一會兒,全族的六十幾名正是妙齡的少女被那族長帶上來。

耶律則用漢語對吳楠說道:“吳兄弟,這些女子,如中意了,儘管挑選。”

“啊,這怎麼可以。”

“有什麼不可以。”耶律則對那族長說了幾句。又對吳楠說:“吳兄弟,這些女子一起被我留下來了。”

吳楠無語,留那麼多少女下來,你能吃得消嗎?不過宋朝也是如此,有的士大夫一家就是好幾十名妓,比如韓琦小宋等人。

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一個是自願,一個是強迫。

他說道:“對這些女子我不大感興趣,我感興趣的是海東青與人蔘鹿茸。”

“無妨,這次我就讓他們去捉幾隻真正的海東青。”耶律則又對那族長喝道。

不過耶律則也疏忽了,現在可沒有人工養殖一說,無論海東青或者人蔘鹿茸,都是野生的。想要獲取十分困難,特別是海東青,這兩年因爲吳楠帶着商隊前來交易,渤海人加大了數量,已經給各部生女真帶來巨大的壓力了。

現在耶律則要誇張武功,再次勒索。終於激怒了這個部族百姓。

族長遲疑了一會,還是唯唯諾諾,不過轉身時,眼睛閃過怒火。兩方語言不通,可神情卻是差不多的,吳楠立即注意到了,因此當晚他也沒有敢吃多少酒。

夜色降臨,驚變開始。

正當耶律則吃得醉醺醺的時候,兩隻手還在那些妙齡少女身上胡摸亂摸之時,一大羣生女真丁壯闖了進來,吳楠酒未吃多少,立即爬起來就逃。

他逃出帳篷時,已經看到一個女真戰士一刀將耶律則腦袋劈成了兩半。

“是彼岸的刀……”吳楠心想,但不管了,立即翻身上馬,這一行耶律則也帶來了一隊遼國士兵,有幾人同樣見勢不妙,翻身上馬,開始向回逃跑。

但女真人也養着馬,許多戰士上馬追趕。

陸續有人追上來,將耶律則所帶來的遼國士兵斬殺,跑着跑着,吳楠就跑散了,但他也不敢停下來,一口氣繼續向前逃跑,直到天色矇矇亮時,他才停了下來。

但現在在哪裡?

他也傻了眼,不知道那個部族殺了耶律則後,遼國會有什麼動態,但關健是沒有耶律吉家的下人帶領,他終是漢人,語言服飾發髡都是兩樣的,一個人在這大山黑水裡亂竄,無疑就象一盞超亮電燈泡那般地刺眼,瞎轉來瞎轉去,會有何下場?

…………

三司彙報着去年的財政收入,不僅是去年的財政收入,同時還與元豐四年做着對比。

雲南兩路以及交趾路仍不算。

什麼時候纔可以計算呢,得到後年,因爲王巨琢磨着,得到後年,才基本穩定,那時候就可以部分地向朝廷提供支援了。因此只有那時,纔可以將三路的財政收入統計到總賬上。

同理的,還有未來的西夏地區。

但經過很長時間休生養息與融合,才能考慮是否能給朝廷帶來一些利益。

所以這就是王巨與王安石不同之處,實際一個秦州市易,一年就可以爲朝廷帶來不少利潤了,但王安石仍不滿足,於熙河路立即執行與宋朝齊等的稅賦。

要知道熙河路不是西夏,也不是大理,以前稅賦一直不重……這麼做,利於融合嗎?

不過好也罷,壞也罷,已經是歷史了。一切還得看西夏,西夏順利拿下,熙河即便有一些部族不滿,也不足爲害,西夏拿不下。熙河路一些部族不滿,再加上阿里骨,未來還會發生漫長的收復湟州戰役。

第一項,那就是青苗錢、市易錢。以及宅稅、牛租全部取締,甚至連官宅出租收入也減少了許多。

這幾大項合計起來,給朝廷帶來了近一千兩百萬貫的損失。

趙頊有些不解啊,他記憶當中這幾項收入頂多不過八九百萬貫罷了。

王巨向西南努了努嘴,意思是說。仁宗邛州免鹽案哪。

明面上朝廷這幾項收益不過八九百萬貫,但實際是不止的。

這還是王巨大力地整頓了官場,前前後後共有七百多名各州縣不作爲的官員,貪墨的官員,或能力不足的官員,被先後處罰,甚至有兩百多名官員直接勒退。

這讓官場煥然一新,否則損失更重。

第二項便是免役錢的損失,國家每年又要爲它支付四百餘萬貫,但同時又免去了近五百萬貫的寬剩錢。等於一增一減,朝廷每年損失九百多萬貫,是新貫,而不是舊貫。

第三項是兩稅,原先兩稅數量達到了五千五百萬(束石匹),因爲戶等急劇下降。去年王巨又陸續地明文規訂,六等以下戶者,一律不得徵兩稅,同時爲了宏揚道德,烈士家屬。或者傷殘的退伍軍人,孝子,見義勇爲的好人,慈善人家。女口戶,同樣免掉所有的兩稅。不過慈善人家的評比更嚴格,得拿出一半以上的家產出來做好事者,纔可爲慈善人家。不可能家產百萬貫,拿出一千貫,俺就是慈善人家了。得將俺家幾萬畝耕地一起免稅。

另外各路保丁義勇弓箭手壯丁廂兵禁兵家屬,也是免稅的或者免半稅。

所以這個兩稅去年下降到了三千八百萬,生生少了一千七百萬。

各個官員聽着這些冷冰冰的數據,一個個咂舌。

這些都是惠民政策的表現,並且惠的還多是貧困百姓。

同時這些年國家又拿出了數百萬貫,支付各保馬戶的賠償,以及保丁義勇的武器損失。

又撥出三千一百萬用於基建。

餘下的基本持平了,比如坑礦私人化的損失,但坊場河渡每年卻增加到了九百五十多萬,還有一部分歸納到商稅增漲中,這可以忽略不計的。

五大榷王巨不敢動。

蔗糖監雖然一年替國家帶來近百萬貫的收益,但放在這個龐大的財政中,同樣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然後就是兩項增漲。

去年旅行社還未交給利民監,因此利民監朝廷只獲利三四十萬貫,實際這還算是沈括做得不錯了,否則獲利更少。所以各個股東不平呢……

主要還是銀行司,去年銀行司純收益,不包括髮行絹交的獲利,就達到了一千兩百餘萬貫,這是指朝廷的分紅,實際它只是銀行司純收益的八成。

今明兩年,隨着彼岸那三千萬借債歸還,收益將更多。

第二便是商稅的增漲,紫鈔與朱鈔去年收益達到了兩千七百餘萬貫。

“哦,哦……”

許多官員睜大眼睛了。

不過還有一項龐大的支出呢,那就是南方的兩場戰事,以及西北兩次大戰的費用,這個費用十分驚人,前後共用掉了四千多萬貫錢帛。

因此看似朝廷執行了許多惠民政策,實際朝廷收入並沒有減少多少,頂多一千萬貫左右罷了。

但經過了三四年的休生養息,未來若發起伐夏之戰,財政仍有些吃緊。

不過有極個別官員心中不是很服氣,王巨看得清楚,等三司彙報完畢,他走了出來說:“始至今天,也許還有士大夫以爲我非是所謂的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

“是啊,各種支移加耗等雜稅都未去除呢,如何稱爲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但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因爲還有……西夏!但只要拿下西夏,即便有一些地區還有時叛時歸,但在戰事費用上,朝廷依然會節約支出的。”

就算有叛亂吧,也比與西夏一次次慘戰費用少吧。

“不過能少多少,得看朝廷未來的民族融合政策了。”

前幾天王巨還刻意用李世民的民族政策失誤,講到了這件事。

並且着重說了融合,不能太苛刻,但也不能太軟弱。

就象清朝強行讓漢人髡髮留辨子,差一點真的將幾億漢人變成了奴才。

那是落後代替先進,現在是先進代替落後。如果民族政族執行得好,則更是水到渠成。

“同時陝西路再也用不着保留那麼多軍隊與民兵了,不僅讓陝西路百姓立即釋壓,朝廷同樣至少每年節約一千多萬貫的兵費。”

陝西路駐紮的各類禁兵。蕃兵,保捷與弓箭手,達到了三十餘萬。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壯丁義勇……

想一想拋去十幾萬禁兵外,餘下的都是陝西路百姓來負擔了。陝西路能有多少丁壯?

“沒有了西夏,遼國未必會向我朝用兵,即便用兵,我朝也不必要主動挑釁,最少得十幾年時間來進一步休生養息,直到西北完全融合下去,那麼遼國再來挑釁,我朝一不缺少騎兵,二更富裕,三還有大量羌人蕃人戰士從西路奮進。反而會讓遼國窘迫了。但只要暫時地不挑釁,或者將戰鬥放在我境,保持着敗少勝多的戰績,那麼即便北方有戰事,用費也不會很多。這時候,朝廷就可以利用寬裕的財政,進一步免掉所有的苛捐雜稅,修治黃河,黃河不能再氾濫下去了。如果再有可能,將榷鹽費用微調。使得鹽價進一步下降,一是可以杜拒一些私鹽,二也是進一步的惠民。國家就可以真正進入小治時光,現在……還不能稱爲小治。”

實際現在就可以稱爲小治了。但王巨至於要表這個功麼?

“這時候才能真正稱爲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不過有的士大夫可能想法不一樣,認爲商稅的增漲,實際是變相讓權貴交納商稅導致的。銀行司的收入,實際是從高利貸商人手中換來的利息錢。”

“陛下,還有兩個月我就下去了,因此今天臣刻意讓三司將賬目報之於公衆。其實就是想說清楚一件事,雖然紫鈔就是權貴交納的商稅,但當真這個增漲一點與商貿繁榮沒有關係嗎?別的不說,我只說市舶司的抽解,與權貴有何關係?確實,讓權貴交納商稅,是給一些權貴帶來了損失。不過許多權貴順應朝廷的大勢,實際這兩年獲益更多!”

“難道順應朝廷大勢不對嗎?”

“還有銀行司,以前民間高利貸利息那麼高,有多少人敢借之,現在銀行司利息低了,敢借的商賈百姓纔會多起來。但就是搶了高利貸商人的收入,又何必同情之?國家還有那麼多百姓連溫飽都不能保障呢!”

“國家沒有舉措便罷,一有舉措,必會有人受益,有人受害。陛下,諸位,因此臣一直以爲臣這纔是真正的開源之舉。”

“這還是眼下,因爲金銀一直不足,一旦十年後,在彼岸的幫助下,朝廷金銀充足,還可以再發行兩億貫絹交,那時才能勉強滿足貨幣的需求,到時候商貿會進一步的繁榮,無疑商稅也會進一步的提高,銀行司收益同樣會增漲。再加上漫長的休生養息,國家就可以從小治邁向大治辰光了。”

王巨說完,徐徐退下。

他這些是表明了三件事,銀行司是開源,並不是將東家錢往西家搬。

未來銀行司前景更光明……當然,如果政治敗壞,什麼也不用說了,其實王巨主要還是說給諸大臣聽的,而是說給宮中那個太后聽的……

即便未來彼岸仍很重要。

但這些,也可以算是臨行前的囑咐了。

羣臣散朝,但在路上還在竅竅議論,兵費開支的什麼不算了,主要就是兩稅,等於一下子少掉了三分之一,猛降了這麼多,可以說從宋朝立國以來,從沒有發生過。

蔡卞說道:“太保,實際幾可以與文景開元相比了。”

“還差得遠呢,”王巨虛僞地說了一句,實際文景之治與開元盛世也就那麼回事,至少去年與今年,就可以與這兩個盛世差不多了,但離王巨心中的要求,是差得太遠。

畢竟宋朝有這個經濟基礎,不過也無奈,兩大強敵拖累,王巨連苛捐雜稅都不敢動,有錢又怎麼的……關健就是以後不知道高滔滔會不會繼續發神經病哪。

“希望這個老太婆早一點死掉吧。”王巨在心中詛咒道。

王巨與蔡確一行官員回到了中書。

他繼續處理公務。

經他發起的種種措施,除了山陵灘塗湖澤承包制外,餘下的都到了收官階段,在這個短短的兩個月內,到了鞏固時間。

越是這時,他反而越是小心。

並且時不時地與範純仁解釋着,應當這幾個月,在王巨開導下,範純仁不會發渾了,但天知道呢,範純仁的好朋友們,可沒有一個省事的。

未來的關健就在這個人身上了。

至於蔡確,大約再也不會參與趙傭趙顥之爭,但問題是蔡確是新黨領袖,又擔任了那麼多年宰相,權利慾強烈的高滔滔能忍受麼?

處理了一個多時辰公務,他站起身,向洛陽方向瞅了瞅……

那也是關健的一步棋,儘管又是很黑暗的一手棋。

就在這時,韓縝親自來到了中書,說:“蔡公,太保,前線送來捷報。”

“咦?”蔡確奇怪地一聲。

前線並沒有安排作戰哪,或者西夏,西夏現在還敢入侵宋朝麼?

“蔡公,你誤會了,與戰事無關,西夏樑太后去逝不久,國舅樑乙埋也因病暴斃。西夏國主李秉常以爲有機可乘,想重掌政權,但梁氏與樑乙埋已經將兵權交給樑乙逋掌控,內宮又被小樑皇后所制,李秉常心中憂憤,不久前也隨着身亡。如今西夏外由樑乙逋,內由小梁氏掌控,此乃對我朝是一個極有利的好消息。”

西夏還有國主,李秉常的兒子小乾順,那個就別當真了。

但王巨聽到這條消息後,眼睛亮了起來,他看到的遠比韓縝更多,是多得多……(~^~)

第730章 兩顆心第40章 空前危機第532章 南來風第619章 拉尼娜第133章 春回第74章 成親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499章 清洗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23章 香玉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24章 寶藏(上)第521章 蔣幹第855章 囚籠(下)第94章 第一躍(四)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704章 殺母(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272章 來了第43章 大哥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61章 自曝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175 新私商(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192章 初戰(下)第391章 鬥將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140章 明妃曲第605章 冒泡(上)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672章 南帝第691章 不滿第718章 拯救第778章 瘋了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6章 長大啦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687章 飛錢司第69章 泄密者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406章 來巧了第14章 小翅膀第730章 兩顆心第824章 遲了第771章 軟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33章 春回第821章 一家人第779章 土豆宴第96章 放榜(上)第609章 兇狠第793章 大捷(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42章 抵消第375章 交待第275章 威名(上)第235章 孩子氣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315章 青澀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435章 嚇一跳第609章 兇狠第687章 飛錢司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835章 同意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259章 屹立(中)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451章 聖斷第67章 逆天西夏第112章 省錢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426章 楚懷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26章 楚懷王第831章 降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702章 大事(上)第318章 資格第205章 禁馬第662章 破城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306章 愛護第165章 推官(上)
第730章 兩顆心第40章 空前危機第532章 南來風第619章 拉尼娜第133章 春回第74章 成親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499章 清洗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23章 香玉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24章 寶藏(上)第521章 蔣幹第855章 囚籠(下)第94章 第一躍(四)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704章 殺母(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272章 來了第43章 大哥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61章 自曝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175 新私商(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192章 初戰(下)第391章 鬥將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140章 明妃曲第605章 冒泡(上)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672章 南帝第691章 不滿第718章 拯救第778章 瘋了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6章 長大啦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687章 飛錢司第69章 泄密者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406章 來巧了第14章 小翅膀第730章 兩顆心第824章 遲了第771章 軟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33章 春回第821章 一家人第779章 土豆宴第96章 放榜(上)第609章 兇狠第793章 大捷(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42章 抵消第375章 交待第275章 威名(上)第235章 孩子氣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315章 青澀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435章 嚇一跳第609章 兇狠第687章 飛錢司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835章 同意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259章 屹立(中)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451章 聖斷第67章 逆天西夏第112章 省錢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426章 楚懷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26章 楚懷王第831章 降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702章 大事(上)第318章 資格第205章 禁馬第662章 破城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306章 愛護第165章 推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