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不斷進步

雖然譚延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是“第一號總統令”的施行效果是非常差的,不要說外省,就連北洋的老地盤河南省的實施情況都不是很理想,他甚至有種立刻帶兵過去將河南那些土豪劣紳全部剷平的衝動。

對於政令並不通行,譚延就算再不能接受也沒有辦法,他將自己已經變成國家政府各個部門要害職位官員的幕僚們召集在一起重新劃分了工作任務之後,將政務性的工作全部移交給了以總理沈靜爲首的文官之後,便一頭扎進軍營全心全意的去訓練軍隊——他關心的只有軍事,只有軍事才能夠保證政權的穩定,而對滿清貴族的清算因爲規模龐大,清算速度非常緩慢也十分繁瑣,但爲政權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作爲國庫,只要有錢國內再麻煩的事情也容易解決。

對滿清貴族財產的清算一直都在進行,除了真金白銀之外,文物古玩自然是另外一個大頭,這些東西按照譚延的吩咐都會被集中到紫禁城去,當作未來博物館的收藏。真金白銀自然是直接進國庫,文物古玩也有自己應該去的地方,土地田產會通過土地置換集中到一起成立農場,分散的小塊土地會被直接變賣,不過除了這些之外,滿清官員存在銀行中包括白銀和各國外匯也是一項巨大的資產,但是這些資產也是最麻煩的——因爲工商銀行的存在,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就在譚延地手裡。自然可以直接進國庫,而像存在英國匯豐銀行、法國法蘭西銀行,美國的花旗銀行、德國的德意志銀行,還有剛剛開張不到兩年的俄華道勝銀行中的這些資金則會受到外國列強的干涉。

在起義之初,趁着各國政府還沒有拿出對待北洋政府地確切態度之時,譚延在上海和天津通過電報等先進通訊手段在四天之內便從各國在華銀行內取出了價值兩千多萬兩白銀的存款。各國銀行在明白過來怎麼回事的時候,立刻陸續禁止了北洋政府地提款,凍結了所有滿清大員的賬戶。甚至連部分廣東、上海和天津與譚延商業集團密切往來地富商賬戶也被凍結了。

滿清貴族的存儲途徑涉及到國外銀行佔其財富總額的數量並不高,他們更習慣於存在票號和錢莊裡。這部分資金北洋政府爲了維持國內傳統市場的安定而召集了錢莊和票號老闆進行協商,算是政府寄存。只是對於國外銀行趁機打劫的擔心,纔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提出瞭如此多的鉅款,弄得外國銀行在華的銀根緊縮,極大的傷害了其正常地商業運營,纔會招致如此反彈,同時也提醒了外國銀行對滿清貴族地遺產也想要分一杯羹的想法。遠在上海主持電報局和輪船招商局的粱士怡被中華共和國外交部任命爲專門負責與各國銀行協調處置滿清貴族存款事宜,外交部部長寇青則在臨時首都北京與各國公使相互周旋。譚延只是臨時抽出一些時間和各國列強公使們交換一下意見,對於滿清貴族和一些漢人貪官在外國銀行的存款。他給外交部的任務是絕對不能後退半步。必須全額追索,當然可以允諾在保證款項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不用立刻支取。

譚延的生活彷彿又回到了數年前剛剛訓練北洋陸軍地時代,他每天都泡在軍營中,白天和士兵一起訓練,晚上親自給士兵上課。他地身份註定這輩子不大可能親自走上戰場,甚至連直接指揮京畿衛戍師的機會都不可能用得上。但是這支軍隊在國防軍中地特別地位。作爲中國國防軍精銳中的精銳,他要讓每個士兵都以基層軍官的標準來培養。

以前的親衛營除去留下三十個士兵作爲譚延出行的護衛之外。其餘全部解散,或是成爲八到十一師的基層軍官,或是進入衛戍師幫助譚延練兵。以前曾經是譚延親衛營營長的曹錕隨着京畿衛戍師的組建,由以前的營長直接躍升爲師長,如果說李韜、蕭軒他們的留德士官系代表着中國陸軍內最大的一個派別,那隨着起義之後整編各地舊式軍隊的進行,曹錕的地位隱隱的開始凸出,成爲非留洋陸軍一派的首領。

當然與留德士官系相比,曹錕作爲中國將來最具戰鬥力的京畿衛戍師的師長,他是無法與留德士官系相提並論的。譚延不打算在軍隊中搞平衡,他只需要作戰能力最強的軍隊,在他看來曹錕爲人比較圓滑,不想留德士官系中年輕軍官那樣有種年少得志的感覺,用他可以很好的收攏那些原來在大清帝國時代舊式軍隊中比較有作爲而不得志的軍官。而且曹錕也是自己比較中意的“秘密調查局”的首領,也許他的能力有很大的不足,但就目前這個局面看來,忠心比能力更加重要。

“說吧!這次諸位專家們給我帶來了什麼驚喜?要知道能夠從總理的荷包中掏銀子,就看諸位專家帶來的貨色如何,只要是上等貨,我就越俎代庖替總理敲定訂購數量,各位專家也好充實荷包好回家過年嘛!”譚延笑呵呵的說道。

在中南海懷仁堂,譚延特地抽出一天的時間,連總理沈靜也被他請過來作陪,而客人則是來自旅順造船所、上海江南製造局、天津機器局、漢陽鋼鐵廠和隆盛機器廠的專家、經營第一把手。雖然外面的天氣異常寒冷,但譚延聽到他們的到來早早的便親自安排他們的一切吃穿住行——他們同樣關係到國家安全防衛力量,在這個大海軍時代,他們就是海軍的衣食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更先進的戰艦!

沈靜聽後不禁翻了翻白眼。海軍凡是涉及到建造新艦或是配套工業投資,這些都是由譚延一手包攬地,經費並不從國庫裡面走賬。譚延的話說的漂亮,但是讓他這個身纏萬貫的大管家心中卻是哭笑不得。同傳統延續的大陸國家思想不同,譚延對海軍的傾斜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夠看得出來,北洋海軍雖然在大青島戰勝日本。不過沈靜並不像譚延那樣野心勃勃打算依靠海軍便擺平所有地外國列強。

“來大家都請坐,不要拘束。正如總統說的那樣,在下準備了足夠的海軍撥款。只要你們地能力達到了海軍的要求,我這裡是絕對不會吝嗇爲諸位發過年地紅包的!”戲要做足。既然有人請客,沈靜是絕對不會爲譚延省錢的。

“你們誰先來?!”譚延笑着說道。

屁股還沒有坐熱的旅順造船所總工程師魏源又站了起來說道:“總統、總理,還是我們先說吧,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再由唐大人介紹……”

這個屋裡面就數魏源的年齡最大,他雖然是技術人員出身,但在福建船政局工作幾十年已經讓他對官場有了相當的認識,當年在船政局龍威號海試的時候,中途實驗艦載火炮時動力系統出了問題,負責輪機制造的陳兆翱、李壽田、楊廉臣三人即刻被革去頂戴花翎。魏源主持旅順造船所數年來。其中大小毛病也犯了不少。譚延對於工程技術人員地待遇極爲優厚,不過這並不足以立時轉變魏源固有地認識——他們這些技術人員在當權者手中是隨時可以被拋棄的。

魏源讓助手將一幅掛圖拿來懸掛在早已經準備好的木架上說道:“這是旅順造船所新一代的巡洋艦設計圖,按照今後戰列艦設計爲省名,巡洋艦設計爲重要城市名稱的原則,這艘大型裝甲巡洋艦目前的代號是蛟龍,如果開工建設的話,將會被命名爲天津號裝甲巡洋艦……”

譚延站起來走到掛圖面前。這艘戰艦在外型上很像靖海級裝甲巡洋艦地擴大版。整個外型依舊延續了靖海級簡潔流暢地造型,顯得非常精幹:“這是三連裝主炮塔設計?!”

魏源點點頭說道:“天津級裝甲巡洋艦由於採用三連裝炮塔設計和揹負式炮塔。所以擁有九門八寸主炮,進一步提高了其在海戰中主炮投放炮彈的能力……不過這種三連裝主炮塔設計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唐博文看到魏瀚將視線轉向了他,便接着說道:“目前上海江南製造局已經完成了三連裝八寸炮塔地設計和樣品製造,並且其中一部樣炮已經於兩個月前便運到大連灣試驗場進行陸地驗證……魏總工程師所說的問題便是在於這種三連裝八寸主炮塔僅有地面實驗是不行的,還應該進行嚴格的海上平臺測試。這中間就存在了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譚延問道:“有什麼麻煩事需要解決?造一艘專門爲三連裝炮塔用於海上測試的平臺?”

唐博文笑着說道:“建造試驗艦的事情魏總工程師待會會有一個專門的彙報,目前就是再建一艘試驗艦等它造好了再進行海上實驗,沒有個兩三年是不可能將這種三連裝八寸主炮塔定型的,我們需要一個更快捷的方法。在現有戰艦上做臨時改造以加快速度完成炮塔的定型設計,我們在來之前就已經商議過了,根據樣品的尺寸,能夠爲新型炮塔提供海上平臺的戰艦,北洋目前就有兩艘……”

譚延敏銳的反應過來有些驚訝的說道:“龍旗和鎮遠?!”

唐博文笑着點點頭說道:“不錯,正是龍旗號和鎮遠號,只有這兩艘戰艦上的雙連裝十二寸炮塔的座圈才能裝下三連裝八寸炮塔,大小尺寸非常吻合……組安,我知道你肯定不會答應讓龍旗號來承擔這樣的任務,新型炮塔海上測試定型,這個時間很難說,我們以前也沒有類似的經驗。不過通過最近十年來的海戰情況,可以預見戰艦在短時間內向對手傾瀉更多的炮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以後這種需要會更加強烈,單單雙連裝炮塔已經不夠應付這種局面了。所以我們必須上馬三連裝主炮塔地研製設計……組安,你要是想早些看到旅順造船所的第三代巡洋艦,那就選一艘戰艦進船塢吧!”

譚延微微苦笑的說道:“你們的胃口還真是不小啊!這海上測試需要多長時間?”

魏源說道:“自然是越長越好,根據大連灣測試場的效果來看,我們和上海江南製造局的工程師聯繫商議過,認爲如果讓這種新型炮塔安裝在未來地戰艦上不出什麼問題。那最好要進行八個月以上的測試,估計差不多在一年左右能夠完成定型……”

譚延走動了兩步對唐博文說道:“我看就讓鎮遠來擔任這次新型炮塔的海上測試平臺吧,龍旗號剛剛從船塢裡面出來。它已經駛往朝鮮,要準備參加炮擊釜山港地任務。鎮遠現在在威海衛接受補給,乾脆這個時候就讓它進船塢接受改造!”

“這不會影響到圍殲朝鮮日軍的計劃吧?要不要先推遲一下,反正炮塔還需要從上海裝船等運到旅順地時候先提前做準備,鎮遠一回來就進船塢接受改造……”唐博文有些遲疑的說道。

譚延看了看日曆說道:“現在還有二十來天就要過年了,被圍困在釜山港的日軍數量並不多,只不過非常頑固,陸軍現在不能和日本打成消耗戰,所以海陸軍參謀部聯合制訂了作戰計劃,打算使用海軍重炮徹底摧毀釜山港。趕在過年前結束整個朝鮮陸地戰爭……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再推遲一個半月的時間,等鎮遠執行完朝鮮作戰任務之後進入船塢接受改造,隨後的一年裡,鎮遠可就要交給你們了!”

唐博文笑着說道:“沒有問題!”

“除了炮塔之外,這艘戰艦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

魏源的心情也放鬆了許多說道:“基本上沒有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了,其餘的都是應用了我們現成已經比較成熟地技術。未來地天津級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兩千餘噸,裝甲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在靖海級的基礎上加強了主炮塔的裝甲防護能力。正面裝甲厚度從靖海的一百八十毫米提高到了兩百二十毫米;採用了四軸驅動可以產生兩萬五千匹馬力的動力,讓它可以達到二十一點五節的高速。並且在續航能力上也達到了更高地水平,可以達到八千海里……”

“你們估計建造這麼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需要多長地週期?!”譚延摸摸下巴說道。

魏源沉默了一會說道:“差不多需要兩年半的時間,這裡面也包括了海試地時間,當然具體時間除了要看開工之時的準備情況,還要看國家打算建造多少艘這樣的大型裝甲巡洋艦……”

“現在是零一年的年初,等你們完成三連裝主炮塔的定型設計需要等到一年之後,加上兩年半的施工建造週期,也就是說我可以在零四年的中期將這個級別的裝甲巡洋艦配給海軍使用,是這個算法吧?!”譚延再次確定了一下。

魏源和唐博文相互看了一眼點頭說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零四年中期裝備海軍是沒有問題的。主要還是在於明年中期的時候,在上海秘密建造的四艘北洋級戰列艦將會下水服役,到時候我們可以空出更多的船塢。如果總統決定建造數量比較多的話,我們可以分成兩個批次建造,第二批次可以放到上海的船塢中去建造……”

“如果要想完成你們所說的建造任務,恐怕漢陽鋼鐵廠這邊會有一定的問題!”在一邊的漢陽鋼鐵廠總辦蔡錫勇走上前來說道。

“供貨不足?!”譚延問道。

蔡錫勇點點頭說道:“現在爲了滿足全國鐵路建設和上海那邊的戰列艦建造,漢陽鋼鐵廠已經是全力開工了……我不是不懂造船,但剛纔看了一下詳細的說明,這個級別的大型巡洋艦的噸位可不小,前段時間看報紙的時候,被北洋海軍擊沉的日本的兩艘戰列艦,他們的噸位就是一萬兩千噸吧?即便在北洋級戰列艦建造完工之後,如果打算同時建造四艘這樣的巡洋艦,那漢陽鋼鐵廠是無法滿足這個鋼鐵供應的,要知道北洋級戰列艦建造之前我們就已經接到命令提前全力開工儲備鋼板,現在全國鐵路建設所需的鋼軌比兩年前要提高一倍,今後這個需求會更多,我們的生產能力已經無法滿足海軍的需要了……”

第58章 內爭第352章 爆料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368章 散財第96章 剝皮第76章 心遠第48章 遇敵第8章 賭徒第368章 散財第100章 夥伴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85章 閒子第14章 揚名第69章 籌款第249章 遭遇第192章 申訴第119章 遊說第132章 唱戲第191章 綁架第6章 賭局第100章 夥伴第362章 矛盾第192章 申訴第349章 移民第361章 轉折第52章 生路第一百零三章第186章 收買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261章 說客第252章 猙獰第200章 協議第108章 會試第353章 人間蒸發第170章 嚴幾道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202章 借貸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116章 達潮第284章 炮兵師第308章 必勝第390章 日蘭德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110章 狀元第92章 咽喉第50章 苦戰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21章 猙獰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313章 擡槓第323章 讓步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57章 互惠第308章 必勝第71章 貪吃第156章 留學生第112章 重組第81章 戲園第79章 新居第30章 告密第10章 武力第42章 風起第156章 留學生第37章 洋務過往第69章 籌款第343章 市場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90章 日蘭德第300章 外圍第125章 彩雲第283章 契機第363章 警報第15章 婚事第183章 回報第367章 敲打第333章 施壓第293章 據點第213章 皇權第186章 收買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323章 讓步第361章 轉折第337章 監察第252章 猙獰第242章 罷免第191章 綁架第286章 命運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227章 天才第193章 庭辯第230章 麻煩第358章 震懾第100章 夥伴第121章 小站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97章 設障第277章 邀請
第58章 內爭第352章 爆料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368章 散財第96章 剝皮第76章 心遠第48章 遇敵第8章 賭徒第368章 散財第100章 夥伴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85章 閒子第14章 揚名第69章 籌款第249章 遭遇第192章 申訴第119章 遊說第132章 唱戲第191章 綁架第6章 賭局第100章 夥伴第362章 矛盾第192章 申訴第349章 移民第361章 轉折第52章 生路第一百零三章第186章 收買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261章 說客第252章 猙獰第200章 協議第108章 會試第353章 人間蒸發第170章 嚴幾道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202章 借貸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116章 達潮第284章 炮兵師第308章 必勝第390章 日蘭德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110章 狀元第92章 咽喉第50章 苦戰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21章 猙獰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313章 擡槓第323章 讓步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57章 互惠第308章 必勝第71章 貪吃第156章 留學生第112章 重組第81章 戲園第79章 新居第30章 告密第10章 武力第42章 風起第156章 留學生第37章 洋務過往第69章 籌款第343章 市場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90章 日蘭德第300章 外圍第125章 彩雲第283章 契機第363章 警報第15章 婚事第183章 回報第367章 敲打第333章 施壓第293章 據點第213章 皇權第186章 收買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323章 讓步第361章 轉折第337章 監察第252章 猙獰第242章 罷免第191章 綁架第286章 命運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227章 天才第193章 庭辯第230章 麻煩第358章 震懾第100章 夥伴第121章 小站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97章 設障第277章 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