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戰艦回購

羅斯福同意開啓中美太平洋海軍限制性條約的談判不過是一個緩兵之計而已。當沈靜和美國人達成一個條約框架後。沈靜離開美國前往歐洲。在剛踏上英國的土的之時。美國人便開工建造了三艘佛羅里達級戰列艦。這個級別的戰列艦雖然是以特拉華級戰列艦爲藍本建造的。但是美國人在它上面應用了蒸汽輪機。最高航速依舊是二十一節。但是能夠根據中國海軍自己使用蒸汽輪機戰艦的經驗。如果蒸汽輪機的質量夠好。可以長時間的以最高航速行駛。這在戰鬥中會佔了莫大的便宜中俄海參崴海戰中。中國海軍能夠贏的這麼輕鬆其中一半的原因要歸結到航速上。

美國連續第二年同時開工建造三艘戰列艦。雖然美國的財政收入比去年有所增長。但是海軍軍費開支佔財政支出的比例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半個點。譚延對達成海軍裝備限制性條約還有點期待。但是羅斯福心中對這個該死的條約已經恨之入骨。只要他在總統的位子上坐一天。這個條約就絕對不會簽署通過。而美國的造艦速度也不會放慢半步在這個時代還有什麼能夠比戰列艦更能夠震懾對手的武器?

與美國不同。中國雖然在年船塢裡面正在建造的和開工的大型戰艦加在一起總共有七艘。海軍軍費開支相對於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反而下降了六個百分點中國工業化建設極其迅速。加上海關回收關稅自主後。財政收入連連突破。儘管開工建造戰列艦還有加大了陸軍的投入。總體軍費反而是下降趨勢。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中國市場不斷走向成熟。這個比例會降的更多。

中國雖然在建造七艘大型戰艦。不過只有三艘戰列艦是中國自己用的。其餘四艘中有兩艘是找到買主。另外兩艘戰列巡洋艦雖然是銀行風險投資。但在譚延看來等英國的同類型戰艦一出。別的國家必然會跟風。不愁找不到買家有什麼比現貨還更好呢?!

在經濟形勢如此良好的趨勢下。隨着一號和二號船塢的戰列巡洋艦在三月完工後。這兩個船塢立刻又馬不停蹄的開工建造兩艘西藏級戰列艦這兩艘戰列艦對外似乎是對美國今年開工建造三艘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的迴應。不過卻是由工商銀行提供貸款建造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戰爭的威脅。這兩艘戰列艦會成爲外銷戰艦。

因爲西藏級戰列艦是中國第二代無畏艦。其設計思路更加偏重“中國風格”。同時爲了不過於刺激世界海軍裝備競賽的溫度。保證這一級別戰列艦在世界海軍裝備市場上的優勢。中國依舊選擇保密建造。至於外界如何看待朦朧中的中國二代無畏艦。那是外界的事情。保密建造除了給外國留有無限的遐想之外。也是保證本國戰列艦不會在船臺上就被外國展出針對性的對手戰艦來中國已經下定決心在超十二寸口徑艦炮的研究上。直接在並不成熟的十四寸口徑艦炮基礎上直接研十六寸口徑主炮。西藏級戰列艦最大的特點便是皮糙肉厚。如果它一亮相可想而知世界上各大海洋強國必然紛紛更改本國戰列艦的主炮口徑。這不利於東雲級戰列艦的軍事、政治、經濟三價值的利益最大化。

事實上由於造艦週期的原因。真正裝備無畏艦的國家到現在還只有中國和英國。美國、德國的無畏艦還在船臺上建造。而法國還專注於自己的前無畏艦丹東級戰列艦的建造。意大利和俄國到現在更是沒有建造無畏艦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俄國在中俄戰爭之後。其海軍實力大損。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決心重振俄國海軍。並且優先考慮建造無畏艦。不過根據俄國通過的海軍法案。俄國的無畏艦隻能夠自己建造。尤其是鋼鐵更是要優先考慮在本國採購。這就陷入了一個怪圈俄國可沒有像中國那樣大手筆的成套採購外國鋼鐵冶煉設備。更沒有優先考慮採購適於建造戰艦裝甲鋼生產設備和技術。偌大的一個俄國居然無法生產出能夠滿足戰列艦需要的足夠張力的鋼板。

在國內海軍和鋼鐵廠吵架的同時。俄國也終於放下身段向中國提出要求返還其在中俄戰爭中被中國俘獲的幾艘戰列艦。尤其是那艘基本保持完好的皇太子號。對於在海參崴海戰中俘虜的那四艘戰列艦和六艘巡洋艦。譚延和中國海軍是絕對看不上的。即便是保存最爲完好的皇太子號也是如此皇太子號的穩定性實在是太差了。根本不能和中國海軍內服役的戰列艦編隊。一旦生戰鬥肯定會掉鏈子。至於其它的俄國被俘虜的戰列艦更是不用說。

中俄戰爭過後。中國海軍只是簡單的對被俘俄艦進行維護。沒有進行過任何改造現在的中國不比十年前。十年前膠東灣中德衝突的時候。哪怕德國人的戰艦沉了中國都會想辦法將其打撈出來。並且花大力氣進行改裝。這些俄國戰艦在中國海軍眼中。顯然連改造的價值都沒有。只是這些前無畏戰列艦還有一定價值。中國才肯不停的對其進行維護保證它們能夠正常的使用除了皇太子號戰列艦之外。其餘被俘的俄國戰艦全部都充當中國海軍各大學院的教練艦。可以說教練艦能夠這麼“奢華”的也只有中國。

對於俄國的要求。中國的反應自然是同意前提條件是俄國必須要爲這幾艘戰艦買單。不然一個螺絲帽俄國也不會的到。對於俄國人“回購”被俘戰列艦。中國早就有心理準備。甚至可以說已經等了很長時間。不過愈演愈烈的海軍競賽使俄國嗅到了危險的味道。在自己的無畏艦還沒有建造之前。那幾艘被中國俘虜的戰列艦就成了短時間內增強自己海軍實力的最佳選擇就算性能不怎麼樣。至少人家噸位在那裡擺着了。現在俄國海軍不要說質量。就算是噸位也排在世界其它強國的最後幾位。

如果不是局勢逼人。俄國是斷然不會向中國開口的。甚至俄國還需要通過武力手段來報復中俄在年生的那場戰爭。通過復仇將其失去的全部奪回來。對於俄國的貪婪中國有着深刻的認識。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雖然戰爭過去了兩年多。但是中國已經在北方和西北開始形成一道初步的防禦的體系以鐵路爲鏈。至少有二十八個師可以從數個方向撲向中亞、西伯利亞。

相對於俄國剛剛經歷了革命大潮的洗禮。內部虛弱不堪。國家經濟困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甚至其統治基礎軍隊。在革命的浪潮中也被證明是不可靠的。俄國內部矛盾太多。國家杜馬的出現也不過是內部利益的一種妥協。不過這個杜馬的作用甚至連中國的議會都比不上在內部建設上譚延只定下大致方針。細節部分交給國務院來處理。議會有權力反駁或是否決提案。

隨着中國內外生存環境逐漸穩定。譚延強行通過法案或是不顧議會否決甚至以解散議會爲代價來解決問題的次數幾乎削減爲零致公黨雖然是執政黨。在議會中佔有絕對多數。但是這個黨在譚延心中實在是不太像個黨派的樣子。更像是個利益的聚合體。在東北移民、東北、西北鐵路建設和新疆移民的問題上。致公黨內部都生了嚴重的分歧。就是連簡體字和拉丁字母注音這兩項文字改革。也有老牌“圓老”站出來反對。甚至是不惜反對。從這些事情上來看。致公黨距離成爲譚延心中一個合格的黨派還差的遠。

雖然致公黨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黨派。但譚延有的是耐心等待它成熟。而且他也有足夠的實力來培養一個黨派走向成熟。甚至他可以另起爐竈扶植一個的方性黨派形成兩黨競爭的局面中國目前還只能用強人政治來統治。將國家的力量集中到一個方向上快速展。像美國那樣的兩黨輪換制譚延並不喜歡。但是他卻已經着手開始從自己的產業中撥出一部分款項對南方的一些的方性黨派甚至是興中黨輸血就像致公黨一樣。每年都要從在野黨派中抽選一部分人。資助他們前往美國和歐洲參觀學習幾個月。同時也聘請歐美大學中著名的專家學來華講課。

致公黨只能算是這個特殊時代的過渡產物。譚延沒有明確的灌輸其政治理想。只是將國家利益擺在第一位。用嚴苛近乎於監視的方法來強力約束官員和黨員的腐化。其實譚延自己心中也很明白。這樣的黨派是沒有什麼前途的。不過如果說作爲目前獨裁統治的工具而言。它還是合格的。也正因爲如此譚延對別的黨派只是支援而已。並且從中選拔優秀的人才爲他所用。而致公黨纔是他的根本。

令譚延比較失望的是因爲他以強硬手段來推行簡化字和拉丁字母注音使的致公黨面臨自組建以來最大的危機。就算是東北移民的時候政策分歧也沒有生過諸如老黨員的事情。可以想象諸如人口計劃生育這樣政策如果提出來的話。那致公黨很可能便會面臨四分五裂的境的譚延雖然強硬的將反對意見壓下去。但他也意識到傳統觀念對建設新中國秩序的強大影響力。

對於歸還俄國戰艦的事情。中國海軍和國務院的意見空前一致。同時對於勒索俄國一筆也是如出一轍。畢竟對於這種情況譚延早就給海軍和政府部門打過預防針。尤其是海軍裝備更新換代也迫切要求海軍和政府要抓住所有“撈外快”的機會。在開價方面譚延是外行。國務院和海軍參謀部根據市場價格還有俄國的現狀開出了整體打包出售大小十艘戰艦爲三百八十萬英鎊。並且決不單賣俄國的目標核心便是那艘完好的皇太子號戰列艦。

當然外交部開出的價格是五百萬英鎊。所謂漫天要價落的還錢。五百萬英鎊俄國人肯定不會接受。留出一百萬英鎊和俄國人打嘴仗。最有意思的是俄國人還提出邀請中國設計部門參與俄國第一級無畏艦的設計招標工作。甚至是承建世界上目前英國和中國的無畏艦是最好的。而且中國和英國不同。像巴西和德國從中國購買戰列艦。中國絕對不會在裝甲厚度等影響戰艦性能的的方做手腳。

中國雖然涉足國際海軍裝備市場時間並不長。但是幾年來建立的口碑卻是極佳的。俄國人雖然有些羞羞答答。不過卻不知道中國海軍上下已經變成“經濟動物”。只要俄國人出的起價錢。中國是很願意幫助俄國來建造無畏艦的。當然如果俄國人肯讓中國來承建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鑑於這種新情況。中國外交部長寇青向俄國外長普拉多夫提出將歸還俄國戰艦與中國承建俄國第一級無畏艦進行捆綁。即如果俄國能夠接受總價格七百萬英鎊的條件。中國可以歸還所有被俘虜的俄國十艘戰艦。可以爲俄國出售一艘蒙古級戰列艦。並且附帶蒙古級戰列艦的設計圖紙。或是乾脆根據俄國的要求來設計建造一款全新的無畏艦。

普拉多夫在請示沙皇尼古拉二世之後。對於這種“捆綁式”銷售自然是不買賬的。對於中國的蒙古級戰列艦。世界各大強國都是非常認可的。它的作戰能力肯定會超過同時期的無畏號戰列艦。不過隨着美國的特拉華級戰列艦的開工建造。俄國更想要一艘側舷火力能夠達到十門以上的戰列艦。這個要求顯然蒙古級戰列艦是不能達到的。

中國的西藏級戰列艦顯然是考慮到火力密度問題。不過這個方案肯定是不能給俄國的。而且俄國人比較貪大圖全。按照外交部反饋回來的信息。俄國人不僅想要在他們的第一級無畏艦上裝備超過十門的主炮。在工程造價上也是摳門的了的。不要說西藏級戰列艦那昂貴的價格。就是蒙古級戰列艦的造價他們也未必會接受。

不過也正因爲俄國人的“摳門”才讓中國海軍感到放心根據中國的造艦經驗。火炮的價格佔到戰艦總造價的三分之一左右。這還是因爲中國的人力成本比較低廉。在鋼鐵生產方面的成本比較低才造成的。按照中國戰列艦注重防護的傾向。按照歐美裝甲鋼的造價。中國戰列艦的火炮佔總成本的比例肯定會低於四分之一。如果俄國人想要建成他們要求中的無畏艦。可以想象其裝甲鋼的防護能力肯定是低的令人吃驚。也許會和中國正在建造中的戰列巡洋艦差不多。甚至是還不如其防禦能力。

俄國可以說是對中國抱有最強敵意的列強國家。畢竟中國這樣的“新晉列強”必然是踏着俄國這樣的老牌列強的屍體纔會被世界其它強國所承認。俄國成爲中國提升其國際聲望的踏腳石。這種事情放在誰身上都會不爽。只是俄國現在內外交困沒有能力報復中國罷了。俄國人心目中的無畏艦大概要求被中國獲知之後。至少可以肯定海疆上俄國人絕對無法拿自己怎麼樣這樣的戰艦造出來後無非是個“薄皮大餡”。絕對不是蒙古級戰列艦的對手。更不要說西藏級戰列艦了。

在中國和俄國外交部的反覆交涉下。最終在年五月達成最終的協定。俄國以三百四十萬英鎊的價格回購了其在中俄戰爭中被中國俘虜的十艘戰艦。雖然比中國預期目標要低了些。但是好在總比這些廢銅爛鐵砸在自己手裡要強的多。這筆交易最後將會由正在德國訪問的中國總理沈靜在歐洲簽訂合同確認。對於這筆款項的應用。譚延也履行了當初對海軍的承諾。不過在其中三十萬英鎊必須劃歸到上海江南製造局。用以作爲研製十六寸火炮的專項研資金。還有二十萬英鎊用來培養海軍人才。一百萬英鎊用以支付海軍目前的維護、升級費用剩下來的二百萬英鎊卻很難再增加一艘主力戰列艦。只的被分拆用於支付一些中小型輔助艦隻的採購費用。

在這個問題上。譚延必須要耍一些手段海軍軍費並非是採購新艦是大頭。中國海軍展到現在。每年完善軍港設備。戰艦維護等方面的額外投資就像小刀剌肉一樣吞吃掉了絕大部分的軍費。海軍要求增加無畏艦的數量。一艘無畏艦的價格分攤到二十八個月左右的建造週期內。這對於年度海軍軍費預算並不是什麼負擔。相反新艦一旦服役後其維護保養費用高的讓人吃驚。

譚延明明知道中國只要適度保持海軍規模以威懾羣雄就不會有大海戰生。自然也不會讓國家財政白白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以影響到國內經濟的展一旦世界大戰爆。一艘兩百多萬英鎊的戰列艦給國家帶來的利益遠比規模在兩百萬英鎊的工廠要少的多!

媽媽的膽息肉沒有控制住必須要做手術。現在住院觀察。星期三做手術。戒念有所分心請讀包涵。謝謝

第382章 遠慮第390章 日蘭德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203章 潛艇第354章 威懾第30章 告密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262章 選擇第46章 出兵朝鮮第62章 誘餌第3章 功課第276章 承諾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235章 影子第223章 鈍刀第294章 東風第119章 遊說第326章 資本第344章 南洋第174章 驕傲第314章 熱火第316章 依託第45章 厚禮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231章 玄機第394章 沙皇第332章 屈服第274章 縱橫第320章 邀請第328章 施壓第96章 剝皮第63章 宣戰第308章 必勝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92章 演練第312章 勝利第169章 風起第193章 庭辯第387章 對峙第340章 貪污第332章 屈服第389章 調整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392章 西湖第242章 罷免第367章 敲打第282章 北洋第51章 絕望第271章 交易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68章 造假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43章 市場第92章 咽喉第190章 投降第60章 牌局第132章 唱戲第337章 監察第382章 遠慮第312章 勝利第340章 貪污第121章 小站第79章 新居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236章 戶口第296章 燈塔第343章 市場第54章 常熟第53章 權力第99章 壓力第99章 壓力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48章 起義第157章 互惠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122章 養狗第76章 心遠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185章 閒子第242章 罷免第308章 必勝第332章 屈服第113章 內外第125章 彩雲第163章 二損一第235章 影子第261章 說客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75章 敲詐第304章 博弈第159章 銀元第58章 內爭第283章 契機第13章 中體西用第79章 新居第316章 依託第190章 投降第80章 危局第292章 演練
第382章 遠慮第390章 日蘭德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203章 潛艇第354章 威懾第30章 告密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262章 選擇第46章 出兵朝鮮第62章 誘餌第3章 功課第276章 承諾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235章 影子第223章 鈍刀第294章 東風第119章 遊說第326章 資本第344章 南洋第174章 驕傲第314章 熱火第316章 依託第45章 厚禮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231章 玄機第394章 沙皇第332章 屈服第274章 縱橫第320章 邀請第328章 施壓第96章 剝皮第63章 宣戰第308章 必勝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92章 演練第312章 勝利第169章 風起第193章 庭辯第387章 對峙第340章 貪污第332章 屈服第389章 調整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392章 西湖第242章 罷免第367章 敲打第282章 北洋第51章 絕望第271章 交易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68章 造假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43章 市場第92章 咽喉第190章 投降第60章 牌局第132章 唱戲第337章 監察第382章 遠慮第312章 勝利第340章 貪污第121章 小站第79章 新居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236章 戶口第296章 燈塔第343章 市場第54章 常熟第53章 權力第99章 壓力第99章 壓力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48章 起義第157章 互惠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122章 養狗第76章 心遠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185章 閒子第242章 罷免第308章 必勝第332章 屈服第113章 內外第125章 彩雲第163章 二損一第235章 影子第261章 說客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75章 敲詐第304章 博弈第159章 銀元第58章 內爭第283章 契機第13章 中體西用第79章 新居第316章 依託第190章 投降第80章 危局第292章 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