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

對於漢軍東北大捷一事,趙構終於有動作了:他將派出重臣中的重臣秦檜,前往北國迎回二聖!

趙構的這個反應有些出人意料,但同時也很符合許多單純士子的期望。

“陛下畢竟是孝子啊。”

不知多少士子感嘆着,並非常激動地將這件事情記入他們的筆記,以傳後世。

虞允文和李世輔也沒想到他們這次北上,竟然會和秦檜同行。不過這也不錯,因爲有南朝宰相同行,他們一路顯然會走得更加順暢舒服。秦檜早有心於漢廷,所以無論言語還是接待都對兩人極爲禮貌,尤其對虞允文,時或顯出一個宰相不當有的媚態。虞允文對此一笑置之,李世輔卻很不滿意,不是不滿意秦檜的態度,而是不滿意使節團北行的速度!

“要是能給我一匹千里馬,也許還能趕上燕雲的大戰!”

他私下對虞允文說,不過他自己也知道那多半不可能。

車行轔轔,經淮南,過淮北,這一年多來漢宋邊境無戰事,連帶着淮北也安定下來,有山東漢軍擋住,金兵也過不來,因此秦、虞、李三人所過之處,人煙市集略如政和年間。到山東的臨時行政中心淮子口時,陳正匯親自來接,他是少數知道秦檜秘密的人之一,但公開場合中戲仍做得很足,只是以一個上國大臣會見下邦宰相之禮與秦檜相見。表面文章做畢,陳正匯又安排兩人私下秘見,陳正匯見面便冷笑道:“秦大人!真定之敗,不知你有何話說!”

秦檜大驚,忙道:“陳相!趙構爲人,外示人以寬和,內裡對軍政大權實看得甚緊!這件事情,我實是回天乏術!”

陳正匯哼了一聲道:“這件事情,你跟七將軍說去!”又問:“此次你來,爲的卻是什麼?”

秦檜道:“趙構讓我來迎回二位君父。”

陳正匯笑道:“他會這麼孝順?”

秦檜也笑道:“實非如此。不過公主那邊,終究得去見見。至於如何決斷,自然聽七將軍命令行事。”

陳正匯道:“你能如此想,那是最好。”

秦檜又問北邊戰事,陳正匯淡淡道:“此事尚秘。”也不多言,秦檜便知戰事多半正在關鍵處,否則陳正匯不必保密。

打發了秦檜後,陳正匯才接見虞允文和李世輔,陳正匯的地位比虞琪爲高,在文官系統中也正是虞琪所佩服的人之一,虞允文上前參見,甚是尊重。陳正匯和兩人一席話下來,竟然便對這兩個年輕人青眼有加,對二人道:“本待送你們分別去管寧學舍、上十二村修業,但你二人年紀雖小,文武卻均已有成,並非未琢之璞石。七將軍最喜歡有才華的年輕人,我想就自作主張一回,直接送你們去見七將軍,你們敢去麼?”

虞允文尚未回答,李世輔已大喜道:“現在燕雲還沒打下吧?不知我們可有機會參與此役?”

陳正匯哈哈一笑道:“燕雲燕雲!現在你們這些年輕人啊,一說到時事,沒有不提起燕雲的。嘿,那邊的事情,我也不好和你們多說,若你們真有本事,便到七將軍面前領差使去!”

李世輔大喜,陳正匯便命兒子陳大方與他二人爲伴,陳大方資質平平,未入樞要,於大戰密事所知不多,但他畢竟身處山東,瞭解的情況比秦晉、江南都要全面得多。李世輔和虞允文向他請教東北局勢,這才瞭解到平滅會寧的詳情,也知道了折彥衝如今正在大定府厲兵秣馬,隨時可能南下。

李世輔奇道:“如今已是二月末,依大方兄所言,大將軍佔據大定府已有數月,爲何至今也不見南下?”

陳大方說道:“不是不南下,而是一時沒法南下。聽說塘沽、榆關和北安州、密雲一帶,幾乎日日都有戰鬥,只是沒有決出會寧那樣的大勝負罷了。”

李世輔道:“那是大軍未動之故吧?”

陳大方說道:“或許是,究竟如何,我便不知了。”

李世輔二人和他說來說去,見他知道的都是些尋常消息,便不多問。不久陳正匯便安排他們前往登州,準備渡海前往津門。此時出海向北,風向洋流都不對,幸好乃是近海航行,風向又非純是北風,控帆曲行,加以搖櫓仍然能走。陳大方領着李世輔、虞允文和秦檜同居一舟,秦檜的隨從官員被安排在另外一艘船上,兩船同日揚帆,出海不久竟漸離漸遠,等秦檜、李世輔等發現這件事情時兩艘船早望不見對方了,那邊的船上,漢廷隨侍官吏告訴宋廷官員說秦檜等的座船被風吹偏了,害得這些對海上事情多不熟悉的官員爲秦檜空自擔憂。但陳大方告訴秦檜、李世輔、虞允文的又是另外一套說辭:“這件事是家父的安排,家父說了,等靠了岸你們便明白。”便不再肯透露消息。

李世輔和虞允文雖然相信陳正匯不會坑了他們,但見事情有異便都留心起來,這一留心才發現海船雖是以之字形行走,但其基本方向竟然並非向北,而是向西北而去!李世輔和虞允文面面相覷,心裡都想:“這船究竟是要去哪裡?”沒人處,李世輔忍不住道:“陳大人不是說要推薦我們去見七將軍麼?怎麼……怎麼是向西北?津門是在登州的西北面麼?”

“不是。”虞允文在太原見過漢部軍方所制的航海圖,所以比李世輔更加清楚渤海、東海各重要據點的方向,沉吟片刻,低聲道:“按這個方向,恐怕我們不是要去津門,而是要去塘沽!”

李世輔驚道:“塘沽?”這聲驚呼在出口之前卻也自覺地壓低了聲音。

虞允文道:“不錯,應該是塘沽。”

李世輔道:“可是,陳大人說七將軍……啊!難道……”

“恐怕就是如此!”虞允文道:“也許七將軍就在塘沽,所以這件事情纔要做得秘密!”

李世輔心中一凜,很快便聯想到楊應麒既在塘沽,恐怕和經略燕雲不無關係,而陳正匯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推薦自己去見楊應麒,則這份信任亦自不淺,想到這裡興奮中帶着感動,說道:“聽說燕雲勝負未決,也許我們還真能趕上燕雲大戰呢!”

虞允文嘿了一聲道:“我看東海這邊軍制極爲嚴密,非陝西可比,要參與這樣一件事情,怕沒那麼容易。”

李世輔不滿道:“彬甫,你看不起我們陝人麼?”

虞允文忙道:“不是,我不是這意思。只是前幾年秦川經金人蹂躪,大難之後起兵御胡,如綏德、陝州各地多有臨時起事而成就大功者。因其草創,故英雄豪傑可以呼嘯參戰。但東海這邊不同,其行伍均有定製,我們以兩個纔來到沒幾天的後生小子,要想就擠進這件大事裡面,恐怕是妄想!”

李世輔想了一想,也覺有理。劉錡部、種彥崧部和曹廣弼直系的軍容他都是見識過的,知道其中組織紀律極嚴,軍爵統屬均不可混亂,可不像當初他們在延安、綏德起兵那樣,李永奇等登高一呼,便招得千百壯士以行其事。然而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來:“我們雖然是後生晚輩,但終究是自家人,如果七將軍就在塘沽,我們去見他,那是陳大人提攜,也還說得通。但那秦檜卻去做什麼?”

虞允文一怔,想了好久,搖頭道:“這個我也想不通。不過陳大人既然如此安排,多半並不希望我們知道這件事情。我們便扮不知道吧。”!~!

你正在閱讀,如有錯誤,請及時聯繫我們糾正!(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邊戎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87章 匕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187章 匕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59章 針鋒第152章 舟中議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88章 定第6章 邊關(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78章 會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179章 亂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0章 絕地(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97章 聯姻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191章 入汴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6章 邊關(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184章 戰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8章 伏擊(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65章 陰陽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342章 議戰(下)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87章 匕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187章 匕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59章 針鋒第152章 舟中議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88章 定第6章 邊關(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78章 會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179章 亂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0章 絕地(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97章 聯姻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191章 入汴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6章 邊關(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184章 戰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8章 伏擊(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65章 陰陽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342章 議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