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收得孔明

只見諸葛亮輕搖羽扇,微笑着說道:“如若士元沒有出謀奪取漢中,子建和元直所言的確有很大機會實現。不過這裡面有兩個問題,其一便是荊州、江東必須聯手,以抵擋曹大人南下的大軍。荊州與江東乃是世仇,要他們聯手恐怕不易,即便是劉玄德從中牽線,也未必能成。”

曹植聽着,心中暗道:“這個不是問題,劉表差不多救掛,他死後再面對父親強大的部隊,孫劉不得不聯合。”於是隨口道:“假設孫劉能夠聯手,那第二個問題是什麼?”

諸葛亮還是那副雲淡風輕的表情,說道:“第二個問題就是孫劉必須打贏,而曹大人必須大敗。”

徐庶聞言,皺了皺眉頭道:“這個恐怕太難,不說其他,僅僅現在四公子在淮南的部署,就可以保證司空大人不會大敗。甘興霸的確是水戰能夠,於大海中訓練水軍,戰鬥力提升得很快,數月之前興霸就曾率軍悄悄進入長江,訓練順利無比。”

曹植聽到之後,只是輕輕點頭。如果甘寧訓練的水軍都不強悍,那麼其他人都可以去投河了。

諸葛亮擺了擺手道:“亮不知道子建在淮南有何部署,但僅僅曹大人的心態,此戰就不會輸。”

曹植聽得,起到:“心態?”

諸葛亮凝聲道:“沒有挾大勝之威而迅南下,反而是休養生息,恢復實力。不冒險,而是以本身強大的實力去擊敗對手,以至於不露任何破綻。若繼續下去,此戰再無懸念”

對於諸葛亮這分析,曹植十分認同,歷史上荀彧等人赤壁之前就曾勸告曹操,不用着急,只需靜待幾年,再開戰就一定能取勝。不過最終曹操沒有聽,才招致赤壁大敗。

然而現在曹操的心態非常好,在奪取遼東之後竟然沒有立即趁勢南下,反而休養生息。據曹植所知,當初曹操其實曾升起過這樣的想法,但最後被郭嘉勸阻了。想到這裡,曹植卻是有點明白,歷史上赤壁大敗之後,曹操會說:“郭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這句話並不單單指郭嘉的奇謀,更重要的是指郭嘉的“斷”。誰都清楚,作爲上位者,除了“謀”之外,“斷”亦極爲重要。歷史上最著名的謀斷之說,便是隋唐之交爲李世民出謀的房玄齡以及斷策的杜如晦。

曹操身邊謀士很多,荀彧、荀攸、賈詡、程昱、董昭等等,但是一直以來爲曹操斷謀的則是郭嘉。袁紹爲何會敗,並不是說他麾下謀士不如曹營的謀士,而是袁紹身邊缺乏了一個爲他斷謀的人。

劉備則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因爲歷史上的他最信服諸葛亮,不過當他不聽的時候也就招致大敗了。

由此可見,斷策的重要性不在出謀之下。

曹操驟然失去了能爲他斷策的郭嘉,才使得他對荀彧、程昱等人的正確意見聽不進去,故有赤壁大敗。戰後他所說的那句話,主要不是依賴郭嘉的謀,而是依賴郭嘉的斷。因爲曹操清楚,只要郭嘉在,憑他的見識以及與荀彧的關係,必會採取荀彧之謀,而自己又能聽進去,不冒進的情況下定不會大敗,這便是原因。

後***都看重郭嘉的謀,事實上在赤壁之戰中,荀攸、賈詡、程昱等一幫人都有隨軍,周瑜的計策也幾次被識破。曹操聽不進去,更多的不是謀士的責任,而是他自己缺乏了斷,就如官渡之戰時,多謀少斷的袁紹一般,又焉能不敗。

現在歷史已經改變,郭嘉沒有死,還生龍活虎地在鄴城妞,這也使得曹操沒有心急火燎地南下。反而好好地休養生息,更利用開遼東的機會,大肆造船。曹植一看就知道,這是曹操的雙重手段,開遼東,加強青州與遼東的關係之餘,也在訓練水軍,做南下的準備。

從各個方面,以及自己所留下的準備來看,曹操重滔歷史的復撤可能性都比較低。

這時,諸葛亮又繼續說道:“然而就算曹大***敗,不過劉玄德要進益州,現在也已經不可能了。”

曹植聽得沒有說話,只是望着諸葛亮。

諸葛亮輕笑答道:“益州地勢險要,往往只要固守一座雄關,便能抵擋十萬大軍。這僅是益州門戶,而益州之內關隘亦極多,層層設防之下,要強取益州必然是損失慘重。故此,取益州最好之法乃是用謀。以前,劉璋與張魯有仇,劉璋經常與張魯開戰,若是用謀這一點可以利用。但是,如今張魯已滅,劉璋再無對手,也就完全沒有可以利用的人了。如此一來,誰想進益州,都必然會引起劉璋的防範。想取益州,除了強攻之外別無他法。憑劉玄德那麼一點兵力,強取益州基本不可能完成。即便能成功,耗時也需要十年以上,就算奪來了益州,也損耗太多,非富庶之地。如此,又豈能再與佔據中原的曹大人所抗衡。士元這次奪漢中手段厲害,然而卻是因小失大了”

徐庶聽着,卻是苦笑道:“孔明所言有理,然而士元的情況除此之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到現在爲止,曹大人都沒有露出破綻,不奪漢中更無生存的機會。”這方面,徐庶倒是頗有言權,畢竟他曾經在劉備麾下呆了很久。

諸葛亮搖着羽扇道:“故而亮才說,天下必歸曹家所有。”

現在對於這個問題,曹植和徐庶都沒有太多的意見了,經過前面一番推演,確實天下諸侯沒有一個有反擊的機會,就連孫策也不能。畢竟孫策的情況與劉備類似,即便讓他得了荊州,但是進不了益州,還是難以抗衡曹操。

曹植定了定神,微笑道:“既然天下爲我曹家所有,那孔明以爲我曹家能坐多久的天下?是如周、漢一般得享數百年,還是如秦一般匆匆而滅。”說完之後,曹植也露出了一點緊張,畢竟這個纔是他今次來找諸葛亮的目的。

諸葛亮聽到,輕笑道:“那就要看曹大人採取何法治天下。現在曹大人手下各州,都採取不同的管治方法,若是亮沒有猜錯,曹大人想來還在考慮試驗中。”

曹植聽得頷道:“不錯,那以孔明看來,各州中哪地方之法最好?”

讓曹植有些驚訝的是,諸葛亮緩緩搖頭道:“在亮看來,沒有一個好。”

不僅曹植,徐庶也有些驚訝道:“孔明,淮南在四公子治理之下,百姓生活日漸富庶,這不是很好?”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淮南雖好,然有重大弊端若是亮沒有猜錯,子建管治淮南,應該是多頭並重?”眼見曹植點頭,諸葛亮接着道:“此管治之法確實不錯,最起碼百姓生活的確變好了很多。然而商人重利,這一點不能否認,子建大肆重用商人,現在剛開始還好,若長此下去不加以限制,商人即會侵蝕平民百姓所得之利。如此一來,商人即會滋長爲新的世家。”

聽到這個,曹植暗暗點頭想道:“看來諸葛亮不僅意識到世家的問題,還意識到商人可能導致社會出現新的矛盾的問題。”

想到這裡,曹植卻是從懷中取出一疊厚厚的紙片,遞給諸葛亮道:“孔明,此乃植與一衆先生撰寫的天下展綱要。”

諸葛亮平靜地接過,繼而慢慢地翻看起來。他看得很仔細,而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立即問,曹植和徐庶二人沒有出聲打擾他,只是在其問的時候解答一下。而曹植注意到,諸葛亮的眼神從一開始的平靜,到現在已經出現了凝重,甚至於嚴肅。

諸葛亮看得很慢,厚厚的一疊紙花了兩個時辰纔看完,茶水也是換了一次又一次。曹植和徐庶,更是輪流去了幾次小解。

好不容易,當諸葛亮將紙片放下之後,他卻是閉起雙目再沉思。這麼一想,又是大半個時辰,睜開眼睛之後,才曹植有些期待的目光中,道了句:“妙”

“呃……”曹植聽得,愣在當場,最後卻是試探地問道:“不知孔明有何意見?”

諸葛亮輕輕搖頭道:“沒有意見。”

“沒有意見?”

眼見曹植不解,諸葛亮說道:“以亮之才,想不到比這更好的展之策,而且暫時也推演不出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方纔亮所提法不全的問題,子建在此已經補足,仁治之餘還添加了法治,並且剔除了很大部分秦代的嚴刑,如宮刑、削鼻等,又增添了社會服務、勞動等等,此更趨向於聖人所言之仁。而對於商人,亦有所限制,對百姓利益,亦予以最低保障。其中,建立防止貪墨的廉潔部,應該能起到不輕的作用。朝廷內部的架構,也分爲六部細化,更利於管治並裁撤冗員。科舉制則可以消除世家之根基,再加上農工商共同展,以亮之才,根本想不到這麼多,子建不愧爲天下奇才”

曹植聽得,連忙謙遜道:“孔明謬讚了,此只是集思廣益的成果罷了。”

這時徐庶卻是笑道:“四公子不須謙虛,其實此策大部分爲四公子所想,我們只是負責提供些詳細資料而已,或是解答四公子的疑問,沒做太多。”說到這裡,徐庶轉而對諸葛亮道:“孔明,汝常自比管、樂,如今可服氣?”

諸葛亮還是淡定地搖着羽扇道:“天下之纔不知凡幾,在亮之上的並不出奇。”這句話,諸葛亮是間接承認自己不如曹植了。

但曹植卻是自己知自己事,論基本功以及其他方面,自己可遠不如諸葛亮,甚至乎不如徐庶。自己現在只不過是藉着多了一千多年見識的緣故罷了,借鑑了後世經過時間沉澱,以及歷代無數英才的智慧,才取得這般成果。其所做的,只不過是從將歷代的精粹拼湊起來而已。

其實曹植倒是有些自謙,能將歷代精粹拼湊起來,也證明他的不簡單了。後世人無數,但爲何就沒有一個能想到。而且想到是一回事,真正將計劃羅列出來,並經過許多智者查看都沒有問題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可不僅僅靠見識,還有就是經驗。如若曹植沒有主政淮南,也不會得到那麼多的實際經驗了,這都是他自己的本事。

曹植謙遜了幾句之後,卻是說道:“不知孔明可有意與植一同,爲萬民謀福祉,共建盛世”說完這句,曹植目光有些熾熱地看向諸葛亮。如果能得到這個華夏五千載歷史中都排在前列的大才相助,那麼自己就更有優勢了。

不過,諸葛亮微笑地婉拒道:“四公子好意,亮心領了。亮只願苟安性命,不求聞達。”

徐庶聽得,立即出言勸道:“孔明又何必埋沒才華。”

諸葛亮輕輕搖頭道:“元直不懂,若是出仕,那將面對很多的是非,再無寧日。況且亮並不求名,才學自知便可,何須顯達。”

徐庶聽得,只能閉嘴。曹植卻是搖頭道:“先生此言謬矣,出仕並非爲個人,而是爲天下萬民。先生學究天人,如若將才華埋沒,損失的不只是先生,還有萬民。植以爲,既有所學,就必須要負起相當的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爲己任,這纔是我輩學有所成的讀人應付的責任先生但求苟安,不施展本事,讓百姓受苦多數年,這已經是爲惡矣上天既然賜予了先生無窮智慧,先生就應該儘自己之責任,而不應只爲一己之私苟安性命,而廢天下之公”

聽到這個,諸葛亮第一次不能保持平靜,而露出錯愕之色,苦笑道:“這麼說來,亮一直所想是謬矣?”

曹植點頭道:“所謂名聲,不過是外人所想,只要無愧於心便夠了,剩下的就交由後人評價。千百年後,總會有人給我等一個公正的說法。”說着,曹植一臉誠懇地望着諸葛亮。

那邊諸葛亮沉吟了良久,最後才點頭道:“亮明白了……”說着諸葛亮長身而起,向曹植躬身一禮道:“亮見過主公”(未完待續)

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96章 有勇無謀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3章 攻心之計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449章 商稅改革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466章 回許昌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148章 《權書》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434章 火燒烏巢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45章 夏侯淵到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150章 兄弟(上)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202章 賣了還數錢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180章 成平的反應(下)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4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0章 女子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158章 辯荀彧(下)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268章 五個同心圓理論第382章 手握大軍第71章 劉備退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379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上)第65章 先聲奪人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270章 家變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127章 戰後(下)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464章 徐母的轉變第151章 兄弟(中)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39章 荀攸之謀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389章 水淹袁軍(上)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401章 九原相遇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95章 泰山第202章 賣了還數錢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443章 魯肅爲使第148章 《權書》第182章 包圍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152章 兄弟(下)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9章 算術(下)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39章 荀攸之謀第88章 讓徐州(上)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87章 殺機第1章 徐州屠城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186章 大豐收第227章 新的家第10章 箭囊與酸梅湯(中)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103章 車陣第267章 曹操察覺,以退爲進第2章 辯曹操第42章 曹植相勸第204章 河北正樑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149章 印刷術
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96章 有勇無謀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3章 攻心之計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449章 商稅改革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466章 回許昌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148章 《權書》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434章 火燒烏巢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45章 夏侯淵到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150章 兄弟(上)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202章 賣了還數錢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180章 成平的反應(下)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4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0章 女子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158章 辯荀彧(下)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268章 五個同心圓理論第382章 手握大軍第71章 劉備退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379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上)第65章 先聲奪人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270章 家變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127章 戰後(下)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464章 徐母的轉變第151章 兄弟(中)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39章 荀攸之謀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389章 水淹袁軍(上)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401章 九原相遇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95章 泰山第202章 賣了還數錢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443章 魯肅爲使第148章 《權書》第182章 包圍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152章 兄弟(下)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9章 算術(下)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39章 荀攸之謀第88章 讓徐州(上)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87章 殺機第1章 徐州屠城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186章 大豐收第227章 新的家第10章 箭囊與酸梅湯(中)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103章 車陣第267章 曹操察覺,以退爲進第2章 辯曹操第42章 曹植相勸第204章 河北正樑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149章 印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