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

曹植的琴音,不止影響到曹丕、曹熊等人。曹府之內,郭嬛和夏侯娟幾乎同時伏在打開的窗前,望着外面透着勃勃生機的景色,聽着如天籟一般的琴音,滿臉嬌羞之色,也不知道兩人在想些什麼。

曹植的琴音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才緩緩散去。雖然只有小半個時辰,只不過琴音停了之後的影響並沒有結束。這段時間,由於許昌城內暗涌不斷,整個司空府都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氣氛,然而在曹植的琴音過後,這種莫名的緊張氣氛,卻是被洗滌去了。

書房之內,曹植嗅着殘存的龍涎香味兒,心中感慨萬分。來到漢末有近八年,自己的學識、修養和造詣卻不知比重生之前強多少倍。重生之前,曹植也是一名文科生,還考上了博士,在那時代的人眼中,可謂文史哲皆精,當時的曹植以爲,自己在國學上,應該已經算是大成了。

然而此時曹植回過頭一看,才發現,那時候的自己,僅僅是入門罷了。儒家有五經,詩書禮易春秋,那時候自己也讀過這五經,然而在現在的曹植看來,當時的自己只不過是囫圇吞棗罷了。

說起來,曹植也覺得重生前的教育方法,着實可笑。對於先賢留下的瑰寶,不探究其中哲理,反而一字一句地剖析、分解,那學習只會是流於表面,捨本逐末。儒家五經之內所蘊含的哲理博大精深,有人讀完之後,什麼也不明白,有人讀完之後,可以從其中看到了治國之道、行軍打仗之道、謀略之道,這便是境界感悟不同所導致的。

現在的曹植,不敢說完全弄懂五經,最起碼也敢放言略懂一二。不過對於兩世爲人的他來說,如若還不能弄懂一點,那也太掉面子了。不過現在的曹植,粗通儒家五經,其餘墨、道、法各家各流派也有涉獵,琴棋書畫四藝也略有所成,更有勉強可自保的劍法,放在整個時代裡與人相比,也是不簡單的了。

不過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深明此理的曹植很清楚,現在的水平離自己定下的目標還有很遠呢。因此,當曹植恢復心情之後,卻是從書架之中取了一卷書籍下來,繼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

次日一早,曹植帶着輕鬆的心情,到皇宮之中上課。

只見孔融手握一卷書籍,站在偏殿的正中央,大聲說道:“《禮記》少儀十七,聞始見君子者,辭曰:某固願聞名於將命者……這內裡的含義,乃是……”

聽着孔融在中間講課,皇位之上劉協沒聽一會,便已經將注意力移到別得地方,一副心神恍惚的模樣。另外一邊的楊修則是嘴角含笑,提着毛筆自顧自地在寫着什麼。只有曹植,坐在那裡,聽得津津有味。至於其他陪讀書的小太監,早就睡的東歪西倒了。

當孔融說完之後,見到殿中衆人如此,氣得吹鬍子瞪眼,忍不住轉身向着劉協大聲叫道:“陛下”

孔融這麼一下大叫,劉協卻是終於醒了過來,渾身抖了一下,才意識到不妙。連忙賠笑道:“孔少府,朕偶感風寒,卻是倦意難擋,請孔少府莫怪”

聽到劉協有病,孔融臉上不愉之色才散去,皺眉道:“陛下既然龍體抱恙,還是多加歇息爲重。要知道……”

見到孔融就要引經據典,發表長篇大論,劉協臉色變了一變,擺手道:“孔少府所言甚是,朕還是回去好好歇息吧。”

孔融聞言,點了點頭。那邊劉協見到,卻是轉而對楊修和曹植道:“楊愛卿,曹愛卿,今日卻是讓你們白跑一趟,朕之過也。”

楊修聞言,卻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言重了,陛下龍體抱恙還堅持上課,古來明君亦不過如此。只是修以爲,凡事該量力以爲,陛下身體關乎國家社稷。故臣以爲,陛下還是應以龍體爲重”

劉協點了點頭,說道:“楊愛卿所言甚是,那待朕身體恢復之後,再與二位愛卿一同暢談吧。”說完,劉協長身而起,在太監的攙扶下緩步走出偏殿,卻是自始至終都沒有看曹植一眼。

對於劉協的冷淡,曹植也沒有在意,誰叫自己的老爹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呢,只是對於劉協說自己忽然患病,曹植卻是覺得有些蹺蹊。卻是前段時間與華佗相處,曹植倒是向華佗請教了一些醫術。

雖然學的都是皮毛,但誰都會有患些小病小痛的時候,曹植學這些皮毛,也足夠自己醫治一下那些小病小痛了。然以曹植的眼光,卻是看出劉協雖然有些心不在焉,但精神卻是好得很,根本不似有病。

心中疑惑之時,卻聽見劉協忽然對身邊的太監說道:“去傳太醫令吉平”

“吉平?”聽得這個名字,曹植的心沒來由的一突。

作爲後世人,他卻是清楚,建安年間最出名的醫生有三位,一個是華佗華元化,一個是張機張仲景,另外一個就是吉平了。前兩者皆以醫術而名傳後世,故而在史冊上有所記載。剩下的那個,雖不是以醫術聞名,但也大大的有名,因爲他乃是衣帶詔的實際參與者之一

雖然現在離衣帶詔發生尚有一段時間,但對於劉協傳召吉平,曹植卻是沒來由地感到一陣不安。想到郭嘉出征前說過的話,曹植心中更是篤定有古怪,暗暗冷笑道:“難道老爹前腳一走,你們便準備動手了嗎?”

不過經過昨日的調節心情,曹植此時內心卻是冷靜得很,維持着表面神色不變,待得劉協走後,曹植卻是直接對孔融拱手道:“文舉先生,既然陛下今日不上課,植便告辭了。”

孔融雖然欣賞曹植的才華,但卻知道雙方不是同一陣營,於是淡淡地點了點頭,沒有多說半句。曹植的急急離開,倒是引起了楊修的注意,但他並沒有立即行動,反而跟孔融攀談了一陣之後,才告辭離開。

且說這邊,曹植大步離開皇宮,臨走時還吩咐親衛,留意吉平動向,自己這是直接往司馬孚的府邸而去。此時此刻,曹植哪裡還察覺不到有不妥來,但他很清楚單憑自己之智,怕是難以解決現在的麻煩。

當司馬孚見到曹植風風火火地趕到之時,臉上卻是閃過錯愕之色道:“四公子如此,可是出事了?”

曹植直接將門帶上,而後走到司馬孚面前凝聲說道:“不錯,本公子有預感,要出大事了”

“果然”聽到曹植之言,司馬孚眼睛一眯,繼而霍然回頭盯着皇宮的方向,凝聲問道:“莫非是那位等不及了?”

曹植輕輕點了點頭道:“方纔陛下上課之時,說龍體不適上去了。只是本公子早前在徐州時跟過元化先生一段日子,有病沒病,卻能分辨出來。陛下當時只是心神恍惚,另有所思,而精神卻是飽滿得很,根本不似有病。”

司馬孚聽得曹植此言,卻是一皺眉道:“四公子可是太緊張了,如此也不能證明些什麼。”

曹植聞言,錯愕了一下,心中暗暗苦笑道:“我總不能說,知道吉平那傢伙參加過衣帶詔,是反賊吧。”不過曹植畢竟是非常人,腦袋一轉,便想到糊弄的藉口道:“叔達以爲,若天子要刺探消息,何人最方便”

現在天子置身於曹操的控制下,整個皇宮幾乎都是曹操的耳目,劉協雖爲天子,但要打探消息絕不容易。如此一來,要幫天子帶消息的,必然是一些有特殊身份的人物,而太醫就是其中一位。

司馬孚並非笨人,而且曹植又提到劉協抱恙,很快就將目標鎖定在太醫令身上,驚訝道:“四公子以爲,是太醫令吉平就是陛下的耳目?”

見到司馬孚猜到,曹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不知叔達有何想法?”

司馬孚聽得,低頭沉吟了好一陣,而後說道:“現在整個許昌城,大部分都是司空大人的人,那位若是有所異動,能依靠的便只有董國舅、楊太尉以及孔少府三人。不過即便是他們三人聯手,也未必能有所作爲,畢竟許昌城外,還駐有曹子孝將軍的部隊。朝內無用,最大的可能,便是依靠外力了”

曹植聞言,心下一驚道:“依靠外力?”同時有一個可怕的想法,在心頭之中醞釀。

司馬孚點了點頭道:“縱觀自董卓亂國以來,那位和支持他的人手段不外乎拉攏一派打壓另外一派。不過無論董卓還是西涼軍,他們內部派系林立,倒是給了那位機會。只是司空大人不同,身居要位者,都是以是以司空大人的意志爲準,那位要拉攏幾乎不可能。因此,唯一的機會便是藉助外力了。而外力之中,當有徐州劉備、淮南袁術、河北袁紹以及宛城張繡”

當司馬孚提到宛城張繡時,曹植的心又急跳了幾下,臉如沉水地問道:“那叔達以爲,他們幾個何人有可能成爲那位的外力?”

司馬孚搖頭苦笑道:“誰都有可能,這實在說不準。只是既然四公子已經覺得吉平有問題,孚以爲從他身上,應該可以找到答案。”

司馬孚剛說完,便聽見有親衛在外面稟報道:“四公子,宮中有消息傳回來”

不消多說都知道,定是方纔自己留下的耳目有消息反饋了,曹植連忙說道:“進來,快說”

那親衛進來之後,用奇怪的目光打量了司馬孚一眼,而後才說道:“太醫令吉平與陛下看症開藥之後,便直接返回家中,沒有再出外。”

曹植聽得,眉頭緊鎖,揮了揮手讓親衛退出去,轉而目光綽綽地盯着司馬孚問道:“叔達以爲如何?”

司馬孚緩緩搖頭道:“說不準,或許那吉平就是怕人多嘴雜,故而等待晚上才行動,又或許根本沒有異常。”說到這裡,司馬孚凝聲問道:“四公子,我等是否應該通知荀大人,荀大人智計無雙,若由他處置,怕是比我們更好。”

聽得司馬孚之言,曹植心中苦笑道:“我又何嘗不想找荀老師,只不過荀老師心懷大漢,在老爹和天子之間,也不知道他該會如何選擇。爲免弄巧反拙,還是我來處置最好了”想到這裡,曹植凝聲道:“叔達,今日本公子與你說之事不可聲張”

司馬孚凝重地點了點頭,拱手應道:“諾”

離開了司馬孚的府邸,曹植在馬車之上卻是緩緩沉思道:“楊彪、董承、孔融,若根據歷史三人裡面,楊彪可能性最低,而董承的可能性最大。再者,四周諸侯裡面,袁術怕是已經在發皇帝夢,而劉備亦自身難保,加之徐州離許昌還隔着兗州,他們二人可能性都不大。最有可能的還是袁紹跟張繡,只是袁紹這傢伙若然有心,以他脾性肯定不會幹這些偷偷摸摸的事。只有張繡……”

想到這裡,曹植心中的不安就更濃了,嘴脣微微開合,喃喃念道:“董承,乃是出身西涼軍,張繡的叔父張濟亦是出身西涼軍。況且張濟曾經救駕,而賈狐狸也跟他們有舊父親這次準備拿張繡開刀,一爲擴展地盤,二也是爲了震懾朝中宵小,正是看中了朝中那些人對張繡的熟悉。若然董承與張繡勾結,借張繡這個外力,擊敗甚至殺死老爹,那麼接下來,朝中將會是……”

邏輯推論至此,加上歷史上曹操的大敗,曹植忽然間有一種廓然開朗的感覺,拳頭握緊,小臉上露出狠厲之色,沉聲喝道:“董承,原來是你”

而這一刻,曹植也總算明白,爲何歷史上曹操會對董承如此恨之入骨,誅殺他之時,就連腹中懷有劉協骨肉的董貴妃也不放過了。實質上乃是爲自己的長子曹昂、愛將典韋報仇

對此事,親漢的荀彧並沒有阻止,相反還助曹操平董承之叛亂,只怕亦是因爲曹昂之故吧。

然而有一事,曹植還是想不明白,以賈狐狸明哲保身的性格,爲什麼會出此毒計?

第324章 呂布,降!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49章 曹軍退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40章 火爆老頭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129章 血小麥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424章 狠辣破營法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85章 曹植與趙雲(上)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16章 遇刺(下)第145章 責罰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76章 郭嘉出招第272章 大仁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43章 孫乾師徒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152章 兄弟(下)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21章 準備第248章 再臨棲遲巖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42章 曹植相勸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514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399章 小憩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509章 暗涌不斷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412章 涼州智者楊阜第242章 譙縣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2章 辯曹操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235章 曹植習武之刺客之道第1章 徐州屠城第403章 大勝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175章 誤會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152章 兄弟(下)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56章 針鋒相對第177章 計策(上)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76章 再爆經濟戰第298章 慶功宴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394章 說降成功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7章 書生意氣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13章 攻心計成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273章 不能殺?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337章 政論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229章 均田制
第324章 呂布,降!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49章 曹軍退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40章 火爆老頭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129章 血小麥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424章 狠辣破營法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85章 曹植與趙雲(上)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16章 遇刺(下)第145章 責罰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76章 郭嘉出招第272章 大仁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43章 孫乾師徒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152章 兄弟(下)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21章 準備第248章 再臨棲遲巖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42章 曹植相勸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514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399章 小憩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509章 暗涌不斷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412章 涼州智者楊阜第242章 譙縣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2章 辯曹操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235章 曹植習武之刺客之道第1章 徐州屠城第403章 大勝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175章 誤會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152章 兄弟(下)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56章 針鋒相對第177章 計策(上)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76章 再爆經濟戰第298章 慶功宴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394章 說降成功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7章 書生意氣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13章 攻心計成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273章 不能殺?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337章 政論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229章 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