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辯曹操

拖着一直蹦蹦跳跳的曹植,夏侯淵忽然說道:“植兒,你就這麼有信心說服大兄?”

“呃……”夏侯淵的話讓曹植整個人滯了一下,繼而所有動作都停了下來。擡頭看着夏侯淵,向着他做了個鬼臉之後說道:“妙才叔怎麼知道了?”

夏侯淵輕拈頷下短鬚,說道:“外人可能會被植兒瞞過去,但妙才叔是看着你出生長大的,你這小把戲又怎能瞞得過妙才叔。”說到這裡,夏侯淵以手指着曹植,說道:“你平時雖然機靈,但並不好動,方纔如此多動作,只怕是爲了掩飾心中慌亂吧。”

被夏侯淵一語道破心中所想,曹植倒是沒有爭辯,反而大方地點頭道:“妙才叔所言甚是。面對妙才叔身上的殺氣,植兒心中根本不能保持平靜,爲了不讓手腳顫抖,也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啪!重重地拍了一下曹植的肩膀,夏侯淵忍不住開聲稱讚道:“好小子!年紀輕輕就有此定力,不愧爲我曹家子弟!”

被夏侯淵一拍,曹植痛得呲牙咧嘴,而對於夏侯淵的話,曹植卻是不置可否。而這原因,正是與他心中所蘊含的一個大秘有關,卻是這個曹植已非歷史上的曹植,或者說與歷史上曹植所不同的是,這個曹植腦海中有一段來自一千八百年後一個文史、經濟雙料博士的記憶。正是這段記憶,才讓年紀輕輕的曹植有如此沉穩不凡的表現。

雖然多了一段來自一千八百年後的記憶,然而曹植的身份依舊沒有改變,他還是漢末英雄,三國之一魏國的奠基人曹操的四子。曹操戎馬一生,所取得的成就輝煌,然而其人生卻有幾個大污點不能洗去。

其中一個就是三戰徐州之時,對徐州發動報復性屠城,整條泗水爲之斷流。不論曹植是作爲一個普通人,還是作爲曹操的兒子,看到此等慘狀都不可能不阻止。因此在曹操率軍徵徐州之時,他就悄悄混入軍中。而在曹操讓夏侯淵屠城之時,他毅然挺身而出,阻止屠城慘事發生,不過現在還未能保證能不能阻止,曹植心中也只能暗暗鼓勵自己,盡全力吧!

夏侯淵步速很快,拉着曹植很快就到了主帳之前。放下曹植,夏侯淵大步而入,這時主位之上,細眼長髯,身上自有一股懾人霸氣的曹操正和衆謀士在商議軍情。見到夏侯淵來到,曹操卻是長笑道:“妙才,這麼快就來交令了?”

聽到曹操這話,夏侯淵並沒有露出驚訝,只是抱拳道:“回將軍,末將正準備執行將軍之命,不想四公子忽然來到城頭,以將軍口令阻止末將行事!”

“嗯?”夏侯淵話音未落,主位之上曹操心中又驚又怒,臉色劇變之下態度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只見其砰地猛拍了案桌一下,凜然大喝道:“那逆子竟然私闖軍營?還假傳軍令?妙才,那逆子現在何處,將他押過來……”

“父親,孩兒在此。”

還未等曹操說完,帳外的曹植已經昂首而入,稚嫩的童聲讓帳中衆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他身上。

曹操霍然而起,瞪大雙目指着曹植冷喝道:“將這個不忠不孝的逆子拿下!”

夏侯淵就在曹植附近,聽得曹操命令怕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卒傷了他,於是回身搶先一步,將曹植按住。不過夏侯淵看似兇猛,但他並沒有用多大的力,只是將曹植按住罷了。而曹植也知道夏侯淵的意思,並沒有掙扎,只是大嚷道:“父親,孩兒並無不忠不孝!”

看着眼前這個自己平日最喜愛的兒子,曹操細眼半眯,直直地盯着他。感受到曹操那極具侵略性的目光,就算曹植腦海中多了一千八百年的見識,心中也不免有些發毛,最後忍不住低下頭去。

將曹植的氣勢完全壓下去之後,曹操猛然咆哮道:“假傳軍令,是爲不忠!不思爲祖父報仇,反助敵人脫罪是爲不孝!逆子,你還有何狡辯?”

聽到曹操所列的罪名,曹植握了握拳頭,咬牙再次迎着曹操的氣勢,擡頭答道:“孩兒假傳軍乃是爲父親名聲,怎算不忠。而殺祖父之兇手,乃是陶謙,父親要殺陶謙,就算移其九族孩兒亦不會阻止。但百姓乃是無辜的……”

“住嘴!”曹植還未說完,曹操就已經將其喝住!

“霍……”

下一刻,但見曹操已經將腰間寶劍拔出。但看劍上寒光霍霍,殺氣凜然,曹操持劍之下,威勢更盛,劍尖那一點寒芒遙指曹植,厲聲道:“軍令如山,就算是爲父亦不可輕犯。如今你這逆子犯下之軍法,當是死罪,莫不是你以爲爲父不敢殺你!”

曹操發起火來,曹營上下根本沒有一個人敢頂撞,就連荀彧、郭嘉此等最受重用之人,也只能在其火氣漸消之後方敢說話。如今曹植所做已經讓曹操怒火中燒,這等情況下的曹操已經沒有理智可言,只會殺人如麻,就算是自己兒子也一樣。

夏侯淵見到曹操那赤紅的雙目,知道他已經怒不可遏,於是連忙拉住曹植,輕聲說道:“四公子,不可再頂撞將軍了,不然……”

夏侯淵邊說,曹植心中卻是在暗暗思量,他很清楚能不能救徐州百姓就看現在了。暗想之下,心中已有計較,猛然用力掙脫了虛按住自己的夏侯淵,上前幾步走到曹操跟前,讓曹操手中寶劍橫在自己項頸之間。

曹植生死,已經完全掌握在曹操一念間!

帳中夏侯淵、曹洪等人見到,悉數霍然而起。他們知道正在興頭之上的曹操真可謂六親不認,而這個最小的四子,則被曹操經常掛在嘴邊稱讚爲“曹家的千里駒”。他們可不想曹操因爲一時衝動而殺了這匹“千里幼駒”,於是齊齊跪倒在主帳前面,大聲說道:“大兄,四公子年紀尚幼,少不更事,罪不致死啊!”

對於夏侯淵幾人的話,曹操完全沒有聽入耳中。反而死死地盯着曹植,語氣森然一字一頓地問道:“逆子,你真以爲我不敢殺你?”

曹植此時已經將生死放到曹操手上,卻是沒有了任何畏懼,生死置之度外,曹植心中也變得坦然,於是大聲應道:“能以孩兒一人之性命以救徐州百姓之性命,孩兒死得其所。”

聽到曹植的話,曹操眼中殺氣更濃,手中寶劍也往前遞了一分,那森森寒氣將曹植項頸處稚嫩的肌膚劃破,流出殷紅的鮮血。

夏侯淵見得更急,顧不得許多,以膝跪走了幾步,上前拉住曹植說道:“植兒,不要再說了,快跪下向汝父請罪!”

曹植不爲所動,輕聲說道:“妙才叔,植沒有罪。”說到這裡,曹植毫不畏懼地與曹操那一雙充滿殺氣的眼睛對視,而後念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是父親所作詩句,孩兒每日反覆誦讀,銘記心中。父親既然可以寫出百姓如此慘狀,爲何還要屠城,行此慘絕人寰之事!”

“嗯?”聽到曹植之言,帳中所有人望向他的目光都露出驚訝的神色,他們雖然知道曹操這個四子自小聰明,之前那一番話已經頗出他們的意料,但此話更讓他們感到驚訝。竟然懂得用曹操自己所作的詩來遊說,因此望向曹植的眼中,閃過了一陣讚賞。

夏侯淵幾人見到曹植年紀輕輕就有此見識,更加不想他就此命喪曹操劍下。三人心中同時想道:“植兒不愧是大兄之子,父子倆都如此倔強,卻教我等如何是好。”三人無計可施,只能硬起頭皮來勸較爲理智一點的曹操道:“大兄……”

未等三人說話,曹操猛然一擺左手,三人不敢不尊曹操之命,只好閉嘴默言。

而此時,曹操雖然還是以一副厲色望着曹植,但臉上陰晴不定,神態不住轉換之下讓人感覺到一陣可怖。周圍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擔心曹操一個想不開,揮劍就將曹植的人頭斬下來!

大帳之內陷入了一陣沉默,周圍的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覺得每過一分一秒都彷彿過十年、百年一般艱難。衆人目光都放在了大帳正中那對正在對視的父子身上。

父子倆對視了好一陣,未料到曹操竟然“哈哈哈”地仰天發出長笑,笑聲充斥着無盡的喜意,讓曹植原本懸着的心放了下來,暗暗吐了口氣。雖說虎毒不吃兒,然而當真正處在弱勢地位,與這個千古奸雄對視的時候,卻是雖然極大的勇氣。對其性情極爲熟悉的曹植,聽到曹操的笑聲之後,心纔算真正地定下來。

不過曹操笑過之後,將手中寶劍放下。然而下一刻,臉上重新佈滿了殺氣,冷哼一聲道:“逆子,只此一言,只夠換汝性命,要救徐州百姓,此言分量未免太輕了!”

曹植知道這是曹操在考校自己,眼珠子一轉,心中已有了計較,大聲念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此理父親應該比植兒更加清楚,何以還要與百姓爲難。父親當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父親此舟纔剛剛離岸起行,前面還有更多的未知與兇險,此時就惹怒天下百姓,恐怕當父親遇到兇險之時,水不眷顧,就有覆舟之危。而百姓興亡皆苦,父親只需施以仁德仁政,天下民心隨手可得,而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孩兒希望父親所行乃王道而非霸道,望父親明鑑!”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載舟覆舟?王道霸道?”曹植一下子拋出三個論點,讓帳中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之中。

看着曹操與衆人聞得此言後俱陷入深思,心中暗暗慶幸不已,暗道:“流傳千古的名句,加上魏徵上疏太宗之言,還有王道霸道之辯。就算是亂世之奸雄,總也挑不出問題來吧。”

果然,曹操在原地沉思了好一陣之後,卻是神情嚴肅地回到後面的案桌上,取過毛筆蘸了些墨,而後就在衣袍襟底寫了起來。

曹植看得大奇,倒是一邊久隨曹操的夏侯淵,臉露微笑地點了點頭。當曹操寫完之後,便大聲說道:“諸位回去之後,切記將植兒今日之言皆寫於衣袍襟底以記之,不可忘卻。

衆人聽得齊聲應諾,而曹植也終於恍然大悟。自己所言雖然精闢,但曹操竟然能將自己一個五歲小兒之言謹慎地記下,此等胸襟由不得曹植不服。心情激盪之下,忍不住拱手大聲道:“父親英明!只不知……”

聽到曹植後面的話,曹操臉色一沉,未等他說完便道:“植兒覺得爲父是此等言而無信之人?”

聽到曹操答允之話,曹植大喜道:“孩兒代徐州百姓謝過父親。”

曹操輕點了一下頭,擺手道:“且不要高興得太早,你擅闖軍營,假傳軍令之事爲父若不對你責罰自不能服衆。不過現在大軍正行進間,所謂兵貴神速,責罰之事待回到兗州再議。你且先下去吧,爲父還要和諸位先生商議軍情。”

曹植得了便宜,呵呵笑道:“父親教訓得是,孩兒現在就去將此好消息告訴徐州百姓。”說完向帳中衆人都拱了拱手,靦腆一笑告辭離去。

待得曹植走後,曹操向還跪在中間的夏侯淵等人虛擡手道:“都起來吧,子廉你去看着那小子,莫要讓他弄出什麼亂子來。妙才且坐下,我等繼續商議軍情。”

下首身子瘦弱,臉色有些蒼白的郭嘉卻是哈哈一笑,向曹操拱手道:“恭喜主公。”

曹操聽得,淡然一笑道:“奉孝,植兒那小子就只有這些小聰明,不值得稱道,你就不必贊他了。”

郭嘉卻是搖頭笑道:“四公子天資聰敏,小小年紀就懂如此道理,自然可喜。但嘉這次道賀的原因卻非四公子,而是主公你。”

“哦?”曹操小小地驚訝一下,繼而問道:“奉孝且言,本將何喜之有?”

Wωω ▪тт kan ▪C O

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242章 譙縣第119章 文家(上)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74章 一波三折第368章 袁尚奪權第278章 佈局刺殺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279章 失敗第171章 司馬兄弟密談(中)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63章 答案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21章 郭嬛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183章 突變!司馬兄弟的異動!第23章 彭城之下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122章 依計行事第21章 郭嬛第229章 均田制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7章 老辣陳珪第67章 白馬義從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20章 女子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481章 郭嘉來訪第61章 對策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258章 曹植的產業第431章 戰書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76章 郭嘉出招第60章 還是逃了第364章 現身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436章 悠閒的曹植第406章 救援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118章 誤會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126章 戰後(上)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5章 對弈第242章 譙縣第95章 泰山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87章 殺機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176章 收穫第229章 均田制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24章 怪風第42章 曹植相勸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1章 徐州屠城第242章 譙縣第186章 大豐收第425章 高覽的決絕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
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242章 譙縣第119章 文家(上)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74章 一波三折第368章 袁尚奪權第278章 佈局刺殺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279章 失敗第171章 司馬兄弟密談(中)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63章 答案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21章 郭嬛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183章 突變!司馬兄弟的異動!第23章 彭城之下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122章 依計行事第21章 郭嬛第229章 均田制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7章 老辣陳珪第67章 白馬義從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20章 女子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481章 郭嘉來訪第61章 對策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258章 曹植的產業第431章 戰書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76章 郭嘉出招第60章 還是逃了第364章 現身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436章 悠閒的曹植第406章 救援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118章 誤會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126章 戰後(上)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5章 對弈第242章 譙縣第95章 泰山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87章 殺機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176章 收穫第229章 均田制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24章 怪風第42章 曹植相勸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1章 徐州屠城第242章 譙縣第186章 大豐收第425章 高覽的決絕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