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過渡內閣(下)

又食言了,熱的一點感覺都沒有,這幾天都不知道怎麼敲出來的。欠得記下來了,明天下班去網吧敲吧,下月發薪買個電扇放電腦屋裡,希望冬天快點來

跟段祺瑞等人短暫的交流了一陣之後,送走了幾人,李漢又回到了東暖閣,將之前同段祺瑞等交流的話同幾個早一步抵達北京的心腹道了一遍。

“徐世昌也就罷了,他雖曾是袁氏心腹,但這人在前朝名聲不錯,讓他暫代內閣總理倒是無妨。只是那盛宣懷雖說與我們有些關係,但是那個人從前清時候起就是官商,那掙的銀子裡頭,到底有多少是白的,這可讓人費盡思量。別的不說,就是那個輪船招商局,那裡頭的貓膩可是不少。還有鐵路國有,到現在百姓對他還有些私怨在心,北洋方面推薦他來任副總統,這沒問題嗎?”

率先發表了自己心中疑惑的是湯化龍,本來他離開了政壇這麼久,新復出應該晚些發表自己意見。只不過一來他現在急於有所表現,以彌補曾經在李漢心中造成的私通外人的不良印象。二來他們湯家兄弟日後一個高居海軍部總長,一個爲內務部總長,十二位過渡內閣總長中,光是他們兩兄弟便聯手佔去了六分之一。有了這份底氣,他自然很快便選擇性的忘記了曾經被李漢軟禁了大半年的事情,認真爲李漢出謀劃策起來。

東暖閣內頓時響起了一陣議論聲,多數都是對湯化龍意見的附和聲。但是李漢卻只是淡淡一笑,盛宣懷是個什麼東西他心裡很清楚。若他還是兩年前的那個李漢,他肯定也會咬牙切齒的痛恨這位至少貪墨國家千萬以上巨資的大蛀蟲盛宣懷。但是現在,既然他已算是這個國家的總統了,他自然就要多從政治角度考慮問題。盛宣懷跟徐世昌都是北洋集團推薦的,不用說他們內裡肯定達成了一些妥協。不過一來這是北洋的意見不好拒絕,二來這個蛀蟲他還有些用途,完全沒有必要立刻便向他下手。

當下笑道,“濟武所言甚是,盛氏崛起於前朝,爲官經商多年,這手不可能幹淨,前朝時候便多有御史彈劾過他,尤其後來借鐵路國有等,侵吞國家資產不下數千萬。但是目前來講,盛宣懷還不能動,這會給人以口實,而且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動盪局面。現在,我們必須先穩住大局,然後再談別的。”

微微頓了頓,“北洋集團還是有些實力的,他們既然依約讓出了京津,我們自然也要守信。不急,一個副總統而已,給他便是!”

日後連內閣總理都休想從他手上奪走多少權力,更何況是副總統,對於這一點李漢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大總統教訓的是,是濟武唐突了!”都說吃一塹長一智,湯化龍被關了半年之後,政治智慧增長了不少,李漢開了口,無論他心裡怎麼想的,他都明智的點頭應和閉上了嘴。話題又轉回了內閣會議之上,這一談就是一個多鐘頭。

對於此次會議,李漢也不敢掉以輕心。老話不是都說三個臭皮匠頂的上一個諸葛亮嗎,他自然沒有諸葛亮的才智,自然自己之前的一些計劃跟措施難免會有疏忽。自然要多跟自己的一幫下屬、幕僚們交流一下意見。

聊着聊着便在所難免的談到東北、談到外蒙跟地方各藩。

“東北應該打不起來,最新發回來的情報。第十師已經攻陷了第四座生事旗人佔領的縣城,目前距離復州等地已經不足百里了。日本人至今也只表現出了敵意卻沒有主動攻擊第十師,我認爲如果再調一師軍進入東北,必能逼迫日本從復州、安東縣撤兵。奉天那邊,張作霖已經致電北京表示服從中央指揮,我已命他接管奉天。考慮到東北地區日俄兩國勢力不小,我有意將東北三省撤銷督軍只留省長,新建國防東北軍區,年底前將東北駐軍增加至五個師八萬國防軍以防止日俄兩國反覆作亂,未來五年內,必將東北常規駐軍增加至20萬至30萬人。外蒙局勢也不明朗,我有意在年底前在克什克騰旗、科爾沁旗、阿左古達旗分別駐守一個旅,一旦俄國人在外蒙鬧事,隨時可以調集兩個師直搗外蒙!”

“至於南方,唐繼堯坐擁雲貴易守難攻,尚需要在四川、湖南、湖北部署五個師,一來可震懾滇黔軍隊、二來對陸榮廷部施加壓力。畏三兄在貴州有些朋友,加上黔軍之中不少將領都對唐繼堯有些不滿,陸榮廷在湖南跟我們打過交道,有多少斤兩我們最清楚,我看先以中央之勢威懾爲主,叫他們短時間內不敢動彈就算達成目的。倒是福建跟廣東,國民黨高層跟日本人走近,日人包藏禍心支援我國革命,不可不防。福建的國民黨必須解除了軍權,不過要考慮其影響力,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主動出兵,在浙江跟江西我認爲要維持至少四個師的兵力!廣東龍濟光已經出現了頹勢,他曾幾次致電中央,希望我介入調停。調查局現在還在追蹤福建背後有沒有日本軍方支持,目前暫未發現,但有日本政商提供資金跟軍火已經得到了證實。加上粵漢鐵路乃是中央正在規劃中的全國鐵路網的一部分,廣東決不能落入國民黨手裡!”

“還有軍民分治,必須強制推行下去。督軍的權力太大了一些,武夫當國可以強軍,但同樣也會助長分裂之風,長此下去地方實力派扎堆挑戰我中央權威。因此督軍一日不除,中央大權一日不得集中。革命黨領袖孫雯先生曾經提出‘軍政、訓政、憲政’三部曲,我認爲甚是得當。民國如今正處於軍政階段,各地方強藩以軍彈壓地方,雖有維穩地方之功,但到底不如一家統治來的穩妥。我有意在我們所控制的省份內取消督軍制度,參考我們在西部的措施,取消督軍制度只保留民政長官,軍事及駐軍交由中央統一部署!爭取在半年到一年內,徹底結束國內督軍彈壓地方的局面!”

見總統打算儘快結束軍政局面,李漢的不少心腹心裡都有些高興。畢竟,現在這種“軍政”狀態之下,政客的地位遠遠比不上武夫。所以,他們與國內衆多的政客一樣,心中估計早就希望能夠早點結束地方上軍大於政的局面了。

但是軍政之後的訓政究竟將持續多久,沒人能夠回答,就連李漢自己也答不上來。

隨着徐世昌等人抵達北京,這天晚上,國內等待了許久的內閣會議就在毗鄰原總統府隔壁的國務院內一間較大的會議室內召開。

這天晚上的內閣會議氣氛有些異樣,畢竟這是李漢第一次主持召開如此級別、如此成員的會議,衆人對李漢這位臨時大總統的心思摸得不是很清楚,雖有些舊內閣的官員強笑着三五相熟的在會議開始前聚在一起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情報,但知道的越多他們心中的疑惑也就越多。說到底終歸大家心中都有些數,勝利者入主內閣已成定局。李漢趁機在過渡內閣內安插心腹是免不了的,以他那迅速擊潰了北軍的強大軍事實力,讓沒有見過真正戰爭的文人官員們在內心有一種深深的恐懼。

會議很快就開始了,先是李漢站出來。

“諸位,今天是漢就職臨時大總統來第一次主持如此高級別的會議。閒話少說、言歸正傳,在前時間,因爲內閣多有辭職,幾位總長多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斷難在未來更加艱難的局勢中爲我民國爭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主動要求請辭。諸位的離開,導致內閣短時間內陷入混亂之中,漢臨危受命,只能臨時挑選一些自己熟悉能力,知其能耐的昔日部下暫爲行使內閣權力。然能力比起前輩尚有欠缺,恐難維持到國會召開。故此,我們理應當在今天的會議上推選出新的過渡內閣成員,以便儘快恢復國內的混亂局面!”

衆人精神一振,知道正戲終於來了。

“除此外,今天的會議還要討論過渡政府成立之後的問題。在我看來,擺在新政府面前的無非就是四個主要問題:第一,政治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運作與人事安排;第二,財政方面,特別是現階段財政窟窿地填補;第三,軍事方面,目前的局勢安頓以及國防軍的組建。”李漢威嚴地掃視了衆人一眼,說道,“第四個也是當前國民最關心的國會大選問題,我們需要定下時間跟章程,以便儘快完成大選,決出新的國民內閣。”

在座的不少兩不想幫的政客偷偷看向以段祺瑞、徐世昌爲首的北洋集團,但是令他們感覺到驚訝兼不安的是,這一羣人面無表情的端坐在那裡,雖說沒有附和之言,但也沒有反對的意思。

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445章 大戰(二)第474章 和談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8章 馬賊來襲(1)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585章 發現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07章 摩擦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680章 蘇俄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462章 桌下3第615章 應對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555章 劫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9章 馬賊來襲(2)第607章 和談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527章 和談(一)第20章 逃脫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648章 反攻3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646章 反攻1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348章 談判(下)第三百二十三章第669章 動盪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390章 拉薩戰役(一)第680章 蘇俄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86章 海軍出動第671章 拖第548章 夜談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201章 下雨了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70章 平陝第25章 嚴中直第203章 接觸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227章 密議(下)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65章 黃明堂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87章 陳小六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138章 入城第144章 酒宴(1)第299章 枝江(上)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426章 揭曉第216章 戰時軍事總司令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79章 發兵漢川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678章 文化運動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664章 面見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89章 應城風雲(2)
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445章 大戰(二)第474章 和談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8章 馬賊來襲(1)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585章 發現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07章 摩擦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680章 蘇俄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462章 桌下3第615章 應對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555章 劫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9章 馬賊來襲(2)第607章 和談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527章 和談(一)第20章 逃脫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648章 反攻3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646章 反攻1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348章 談判(下)第三百二十三章第669章 動盪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390章 拉薩戰役(一)第680章 蘇俄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86章 海軍出動第671章 拖第548章 夜談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201章 下雨了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70章 平陝第25章 嚴中直第203章 接觸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227章 密議(下)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65章 黃明堂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87章 陳小六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138章 入城第144章 酒宴(1)第299章 枝江(上)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426章 揭曉第216章 戰時軍事總司令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79章 發兵漢川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678章 文化運動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664章 面見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89章 應城風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