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城子山阻擊

不光是履帶,因爲長時間的使用,發動機等各個部位也很容易出現問題,坦克師與機械化步兵師就這樣走一路修一路,憑藉着機械維修兵們高超的技藝,大軍才得以轉戰數百公里直插長春。

這個時候戰場形勢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轉變,西特軍由守專攻,快速清剿着冥北大地上的倭軍勢力,而倭軍的四個師團則在亡命奔逃,希望能夠回守奉天。當倭軍推到距離冥京城只有兩天路程的阜新時,東匈奴的蔣方震部剛剛越過努魯爾虎山,向着錦州前進,而南下的吳子玉部則還在前往四平的路上。

眼看着倭軍即將脫逃,而西特軍兩個箭頭至少要晚上一天而與勝利失之交臂,吳佩孚和蔣方震都心急如焚。合圍的西特軍部隊都在以最快的速度行進,但眼看着倭軍已經快要抵達冥京城了,他們卻無能爲力。

關鍵時刻,劉伯昭的第二師卻神奇的出現在了阜新南部的城子山上。原來劉伯昭早就預料到了倭軍的撤退路線,所以他沒有直接尾隨倭軍追擊,而是甩開大部隊,全軍翻山越嶺,終於在倭軍完全脫離阜新之前趕到了這裡。

當第二師趕到城子山的時候,倭軍的兩個半師團已經通過了山區,向着冥京城而去。剩下的第三師團全部,以及第七師團的14旅團及師團部,則還在阜新做最後的撤退工作。

劉伯昭心裡非常清楚,已經脫離山區的兩個半師團難以再追上了,但剩下的一個半倭軍師團絕不能再讓他們溜掉。抵達之後第二師立刻開始在城子山構築工事,封鎖了最爲平坦的山下谷地。

從阜新的古泉鎮向東南方向走,就是城子山下的平坦谷地,這裡是從阜新通往冥京最爲快捷的大道,要想在後面的西特軍主力部隊趕到之前撤回冥京,這裡就是必經之路了。

第二師快速構建工事,同時在山下的谷地中埋設地雷,挖掘封鎖溝。當倭軍後衛部隊進入谷地的時候,這片寬闊的谷地上已經被完全封鎖了。以行軍隊形快速前進的倭軍突然遭遇了來自兩側山頭的機槍火力,頓時亂作了一團。

各級軍官極力穩定着軍心,這纔將先頭部隊的混亂壓了下去。倖存的倭軍開始尋找地形,對着山上的西特軍部隊展開反擊,而後續的大部隊則從另外幾個方向,朝着山上猛攻。

第二師齊裝滿員彈藥充足,又佔據着地形上的優勢,根本不懼倭國人的反擊。劉伯昭沉着指揮部隊,堅守着附近的各個高地,利用交叉火力大量消耗倭軍有生力量。

倭軍一連發起了數次進攻,都無法突破第二師的防線。逃跑途中,倭軍已經將大口徑火炮全部遺棄,如今他們所擁有的全是短炮管小口徑的火炮。這些炮在平原上使用沒有問題,現在要打到山上本就不遠的射程就要大大縮減了。

第二師的炮兵團也不是吃素的,倭軍剛剛開始發揮出炮兵火力,第二師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就發言了。儘管因爲翻山越嶺,第二師沒有攜帶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但劉伯昭卻與兄弟部隊換裝了一大批山炮。

這些被炮兵們輪番背過來的山炮,此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倭軍地勢太低,任何行動都在西特軍的眼皮子底下。炮兵陣地的佈設位置更是再明顯不過,在密集的炮彈覆蓋下,倭國的炮兵很快就消耗殆盡了。

藉助着優勢的火力,第二師毫不費力的阻擋住倭軍的突圍,最終等來了大部隊。坦克與裝甲車隆隆而過,已經疲倦欲死的倭軍部隊遭到了全殲。在劉伯昭的努力下,終於截住了一部分倭軍,讓秋山好古無法全身而退,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倭國的損失並不僅僅只有這麼一點。

張紹曾一身戎裝站立在飛艇的駕駛艙內,此時他的身後擁擠着大量傘兵旅901團的戰士們。裝載量大的飛艇團之所以沒有出現在博爾賈的戰場上,正是因爲它們根本就不在北方。

傘兵是個新生的部隊,自從上次在二次革命時期動用過一次之後,已經很久沒有作戰了。傘兵的被閒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有些傳統的陸軍上層並不接受這樣的新隊伍,或者是對其運用方法不甚瞭解。這一次戰鬥任務由趙守宏直接制定,他自然不會忘記這支精銳之師。

正是因爲趙守宏的重視,已經被擴編爲傘兵旅的張紹曾部,纔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這一次的作戰目標比較遙遠,爲了能夠攜帶足夠的補給,飛艇團的五十四艘空艇1型飛艇儘管拆掉了所有自衛機槍以減輕重量,也只能帶上一個團的傘兵。

在從洋山港啓程之後,傘兵團已經在飛艇上渡過了三十多個小時,此時他們都有些乏累了。不同於正坐在吊籃內打盹的戰士們,張紹曾始終精神飽滿。這次作戰是傘兵對外作戰的第一次,是決不能出意外的,所以他的大腦中始終反覆思考着作戰的細節。

“張旅長,目的地就要到了,請你們做好準備。”一名身穿空軍軍服,肩膀上掛着少校軍銜的人走了過來,他的話打斷了張紹曾的思路。

張紹曾擡起頭來看了看舷窗外,在白雲縫隙之間的下方,出現了一座燈火併不算多的城市,他們的目的地基隆港終於到了。

“張大隊長,我們的降落地點在哪裡?”張紹曾望向那名空軍軍官。對方指了指基隆港附近的一片黑暗說道:“那裡是郊外,距離基隆港大約二十公里遠。根據參謀本部的計劃,那裡應該有大片稻田,我們就在稻田裡降落。”

“好的,請立刻通知各飛艇的人員,我們準備跳傘。”張紹曾點了點頭,他伸手將鬆開的降落傘包牢牢扣好,同時開始檢查起身上的裝備。其他戰士也開始做跳傘前的最後準備,傘兵與其他兵種不同,在跳下去之前,他們需要將身上的東西全都綁緊,以防出現意外事故。

,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南大陸的烽煙第六十九章 實業之父第九百一十七章 自治的顧慮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空降開羅第七百五十三章 路旁的上校第四百四十六章 控制圖克第九百一十九章 遊行隊伍第二百四十五章 收音機的興起第三十章 洗腦學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汽車收購第一百六十章 兵指寧遠廳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股跌如潮第四百二十七章 參觀船廠第六百四十章 海上肉搏第七百五十六章 酒館誤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新式防空武器第十六章 力量比拼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以血還血第九百三十章 桂系的用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成功登陸第五百五十一章 卑劣的倭軍第四十六章 建立政黨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五百九十一章 人販子的用途第八百四十三章 無奈的奧布里第八百二十三章 飛機設計局第一千零九章 改組情報總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錫良的來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衆人的困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空襲撒爾艦隊第九百七十一章 席間閒話第一千零七十章 內部騷亂第九十一章 慶那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刺刀見紅第一百八十三章 疑心盡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愛佔便宜的北域系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造艦進度第六百七十五章 國會派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授勳儀式第一百二十五章 嚇退新總督第六百六十七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大的錯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羅剎的窘境第三十五章 改裝爆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召見劉文彩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飛機反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間諜襲擊第八百九十四章 水電站評估第七百五十七章 抓捕中校第八百五十三章 海南求援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政體試驗田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殼養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兌換雜幣第八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經濟狀況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德惠翁主第八百四十六章 鐵壁察裡津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川車隊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向北出擊第八百零九章 特效藥出世第八百五十九章 西特軍的火力配置第五百零二章 戰況激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炮擊鎮南關第四百五十五章 艱難渡河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且戰且走第三百九十三章 勸降軍艦第一百三十三章 錫良的來信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攻高密第五百六十三章 南北混戰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敵強我弱第九百七十八章 空襲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德拉諾的承諾第一百二十章 制鹼方法第六章 路遇變故第六百七十九章 領土與殖民地的區別第六百二十七章 鐵甲列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張學良和郭鬆齡第五十一章 無能的旗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中川幣制第五百五十章 條頓艦隊的攔截第二百二十九章 援助難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外鬆內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火箭筒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尋找立足點第五百零四章 孤膽對敵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紅聯國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艦炮轟擊第九百九十八章 處處截殺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落後的坦克旅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四百零四章 掌控光海城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烏拉爾空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裝甲洪流第七百七十四章 要求指揮權第三百八十章 江夏起義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南大陸的烽煙第六十九章 實業之父第九百一十七章 自治的顧慮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空降開羅第七百五十三章 路旁的上校第四百四十六章 控制圖克第九百一十九章 遊行隊伍第二百四十五章 收音機的興起第三十章 洗腦學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汽車收購第一百六十章 兵指寧遠廳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股跌如潮第四百二十七章 參觀船廠第六百四十章 海上肉搏第七百五十六章 酒館誤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新式防空武器第十六章 力量比拼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以血還血第九百三十章 桂系的用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成功登陸第五百五十一章 卑劣的倭軍第四十六章 建立政黨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五百九十一章 人販子的用途第八百四十三章 無奈的奧布里第八百二十三章 飛機設計局第一千零九章 改組情報總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錫良的來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衆人的困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空襲撒爾艦隊第九百七十一章 席間閒話第一千零七十章 內部騷亂第九十一章 慶那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刺刀見紅第一百八十三章 疑心盡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愛佔便宜的北域系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造艦進度第六百七十五章 國會派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授勳儀式第一百二十五章 嚇退新總督第六百六十七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大的錯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羅剎的窘境第三十五章 改裝爆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召見劉文彩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飛機反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間諜襲擊第八百九十四章 水電站評估第七百五十七章 抓捕中校第八百五十三章 海南求援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政體試驗田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殼養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兌換雜幣第八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經濟狀況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德惠翁主第八百四十六章 鐵壁察裡津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川車隊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向北出擊第八百零九章 特效藥出世第八百五十九章 西特軍的火力配置第五百零二章 戰況激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炮擊鎮南關第四百五十五章 艱難渡河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且戰且走第三百九十三章 勸降軍艦第一百三十三章 錫良的來信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攻高密第五百六十三章 南北混戰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敵強我弱第九百七十八章 空襲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德拉諾的承諾第一百二十章 制鹼方法第六章 路遇變故第六百七十九章 領土與殖民地的區別第六百二十七章 鐵甲列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張學良和郭鬆齡第五十一章 無能的旗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中川幣制第五百五十章 條頓艦隊的攔截第二百二十九章 援助難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外鬆內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火箭筒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尋找立足點第五百零四章 孤膽對敵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紅聯國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艦炮轟擊第九百九十八章 處處截殺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落後的坦克旅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四百零四章 掌控光海城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烏拉爾空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裝甲洪流第七百七十四章 要求指揮權第三百八十章 江夏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