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

太陽落山之後,出門會友的房喬才騎馬回到家中。月亮還沒出來,父親房裡已經掌燈,窗邊的桂花樹在清冷的秋風中,散發着濃烈的鬱香,父親披衣握卷的影子映在窗紙上。

“父親已經老了...”房喬看着窗紙上那照映着的佝僂背影,突然心頭一陣沉重,不知不覺中,心中一直偉岸的父親已經老矣。而他,也轉眼近二十弱冠,兩年前由州中舉進士,然後得授了散階最低一階的羽騎尉,這是從九品散階,開皇年間新設的八郎八尉中的最低一階。不過他也清楚,隋承自西魏北周,關隴貴族們向來壓制東魏北齊一脈的山東士族。兩年前得了羽騎尉這個散階之後,房喬並沒有得授實職,近兩年來,他一直在等待吏部的詮選,大多數的時間他都是在長安與河東往返,常年在河東大儒王通的門下聽講。在龍門,王通的門下弟子過千,他也結識了無數的年青才俊,甚至有種不願回來的感覺。這次若非父親派老家人趕到河東讓他馬上返京,房喬都不會馬上回來。比起大興城裡的關隴貴族們的得意不可一世,他更願意留在河汾與同學師友們一起鑽研經義禮樂。

“嬀州懷安縣令!”一邊走着,房喬一邊搖頭,這也是父親急着叫他回來的原因。朝廷在北疆新設武州、嬀州二總管府,二州轄四縣,這次父親動用人脈關係,爲他謀的這個懷安縣令實缺是下縣縣令,正八品。論起來。能夠直接從一個無實職的散官羽騎尉實授一縣父母官,這若是尋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不過懷安雖是一縣,但是新設之縣。北疆長城腳下,荒僻之地,尤其是眼下朝廷上下哪個不知道北方與突厥之戰一觸即發。有關係的願意冒險的,更願意調入軍中任職,以求戰場上博功名。而一些膽小的,這個時候卻更是不敢跑去懷安這樣的險地了,如此。倒是讓他這個山東士子也有了機會一下子得了個實缺縣令。

對於父親的這個安排,房喬沒多少的反感。他知道父親的意思,北齊國滅之後。許多山東士族選擇了不再出仕,乾脆閉門當起了地主,在家讀書研究經學。這也是因爲天下得勢的是關隴貴族,山東士族是失敗者。被打壓下。許多人便乾脆不去做官受氣。可房喬的父親卻不這麼想,在他看來,正是因爲關隴貴族打壓山東士族,那麼他們就越不能放棄,反而要努力出仕,這樣才能爭取話語權。

房喬的祖地是河北的清河,到了他八世祖房湛時因做過燕國的太尉椽,而隨着南燕國遷都青州把家人帶到了齊地。從那以後。房家便一直留在齊州歷城,二百多年間。歷城房氏一直是詩書傳家,家族世代爲官從政,也是歷城的士族名門。房喬的高祖是齊郡和平原郡的太守,祖父也作過南朝宋的太守。他的父親十八歲出仕,從州主簿起家,四十歲時,也就是在十二年前,被郡守舉薦入京做了監察御史,直到如今。

監察御史是御史臺的官員,品級並不算高,只有從八品,甚至還沒有如今房喬新授的懷安縣令品高。

御史臺長官爲御史大夫,早年爲從三品,開皇五年後降爲正四品,次官有從五品的治書侍御史,從七品的侍御史,正八品的殿內侍御史,從八品的監察御史。房喬父親的官職在御史臺中級別也是低的,不過御史臺職掌糾察彈劾,品低卻權重,哪怕只是從八品的監察御史一樣如此。不過老父當了十二年的監察御史,至今都沒有升遷過,卻也與他們是山東士族出身有極大的關係。這一點,也一直是房喬心中對朝廷暗中不滿之處。若非父親堅持,他並不願意去當大隋的官。

他一路思索着這些問題,從側門沿着院中假山間的小徑走向父親書房,璀璨的天河懸掛在夜空,秋風吹拂着院中的樹枝,將漸已枯黃的樹葉帶離。

他即將出京往北疆擔任懷安縣令一職,隨着他的正式出仕,歷城房家又一代人踏入官途。而隨着他的任職,他也將正式超過父親的官品,兒子一當官就比父親還高,聽起來是那麼不可思議。

他經過父親窗前的時候,把腳步放輕,可父親卻依然已經聽到了。

“玄齡回來了?”

“是,大人。”房喬只好站住,答道。

“嗯,進來吧,爲父有話和你說。”

當房玄齡踏上走廊,通往父親書房的走道時,他決定不再和父親爭論。之前,他曾經對出任懷安縣令之事,並沒有明確的答覆。沒有立即答應,猶豫即是反對。不過現在,想到父親已知天命,漸老邁,便打算順從父親的安排。他知道父親這一生過的也很辛苦,雖然房家是官宦世家,可實際上父親幼年就喪父,連父親都不認識,自小是由長兄教授讀書,後來十五歲時過繼給了叔父。之後跟隨在伯父樂陵太守房豹身邊做事,後又師從於博士尹琳,學得一身學問,十八歲時就已經被徵辟爲官。

“爲父再問你一遍,你是否願意去懷安?”房彥謙已經年過五十,發須半白,人比較削瘦,不過坐在那裡,卻渾身上下都充滿着儒雅的氣質。

“兒已經打算三日後起程東去赴任。”

聽到這個答覆,房彥謙很是欣慰。

“爲父過些天也要外放了。”

房玄齡有些意外,驚訝的問,“父親去哪?”

“不是貶謫。”房彥謙笑着對兒子道,“入京十二年,我也有些倦了,如今你也正式出仕爲一縣父母官,我也就放心了。這次就找了一故人相助,謀了一個外放。秦州總管府錄事參軍!”

聽到這裡,房玄齡稍放了點心。他還擔心父親在朝中爲人過於正直,因此得罪了權貴,而被貶官。秦州總管府曾經由三皇子楊俊總管。一度統領整個關隴諸州,是大總管府。不過自秦俊獲罪削去官職回京之後,秦州總管也就成了一個普通的總管府,不過論品級,依然是要比上州還要高一級。做爲秦州總管府的錄事參軍事,其品級也是正七品。相比於監察御史的正八品,父親的官品算是升了兩級。而且總管府的錄事參軍也是實權職務。總管府總管是最高官兼任刺史,下面是長史和司馬,然後就是錄事參軍事和列曹參軍事等官。錄事參軍事是總管府第三序列的官職,其職責則和中央朝廷的御史臺一樣,是負責監督句檢的。能出任這個職務,確實說明父親並非是貶謫了。

不過他心中有一個疑問。能出任這個職務。確實是高升了。只是父親在朝中坐了這麼多年的冷板凳,這次又是借了哪個貴人的力。

“不知是誰出力?”

“張建平。”

“揚州總管府司馬張衡張建平?”房玄齡驚道。

“正是張司馬。”房彥謙似乎早知道兒子會驚訝。房彥謙在御史臺多年,雖然品低但權重,尤其是擔任着監察之職的御史之位,對於許多貴人來說,若能拉攏過來,那是極大的助力。當年他一入大興城,就有諸多人拉攏試探。可這些年,他卻一直是不偏不倚。保持着不站隊的中立姿態。這個姿態,自然也就是兩面不討好,因此纔會一直十二年都沒升過職。可如今,他九品散階升八品縣令,父親也升任七品外任實職,房玄齡自然馬上清楚了,看來父親已經站隊了。而且他剛纔也已經透露幫忙的是張建平,張衡和父親有舊他是早知道的,張衡曾經擔任過司門侍郎,後來便一直跟隨着晉王楊廣,楊廣爲河北行臺尚書令時,張衡擔任刑部、度支二曹郎,後來楊廣鎮幷州,他又爲幷州總管掾,及楊廣轉鎮揚州,張衡又跟着轉任揚州總管掾,如今更已經成爲揚州總管府司馬,成爲晉王的心腹。

父親已經選擇了晉王楊廣這邊站隊了。

對於父親的眼光,他很佩服。房玄齡雖然最近幾年一直在河東讀書,但對於朝中情況,自然也是很熟悉的。當今雖然楊勇以嫡長子身份坐在太子位上已經十八年了,可這太子名聲實在是不怎麼樣,有識之人,都能看出來,太子楊勇並不得天子之意,特別是有了賢王楊廣和龐王楊諒在後覬覦太子之位。

不過天下人皆稱讚晉王最賢,不過房玄齡可不會爲那表象所迷惑,在他看來,晉王是有才能的,這是作不的假的。但晉王有才不代表他就最賢,在他眼中,晉王的賢,更多的只是僞裝出來的。不知爲何,房玄齡對於楊廣有點天然的不喜,說不上理由,就是心裡感覺。

“父親,傳聞中新任武州總管是晉王私生子之事,當真?”房玄齡突然問道。

最近大興城最熱的傳聞,沒有之一,就是新任的武州總管、廣寧郡公,大將軍易風究竟是太子嫡子還是晉王私生子的流言猜測。這件事情如今是越傳越火,幾乎到了街知巷聞的地步,房玄齡從河東回來的一路上,都已經不時能聽到。甚至還有傳聞說,這位易風其實是天子的私生子,也有人說易風還曾經拜河東大儒王通門下讀書,也是河汾門下。

對於這些流言,房玄齡也是難以分明,不過他倒是曾聽到同學說過,曾經也在龍門聽課的鉅鹿魏徵如今在這位易風帳下做事,據說魏徵曾經信中說過,易風當初曾數次親至龍門聽老師講課。不過魏徵想來思去,似乎也沒有想起來自已印象中有易風這個人。不過這也並不能說易風就沒到過龍門聽課,畢竟河汾門下,如今弟子早過千人,每日趕來求學聽課的士子不計其數,除了少數的入室親傳弟子,多數都只是記名弟子,甚至大多數只是連師徒名份都沒有的旁聽士子而已。

魏徵就是一個旁聽士子,不過魏徵的名氣在旁聽士子中不小,這是一個才氣皆名之人。既然他敢在信中說易風曾經數次去河東聽課,那就極有可能是真的。不過如此一來,卻讓他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易風越發的迷糊起來,有人說易風是個馬賊,有人說他是個孤兒,也有人說他是皇孫甚至是皇子,各種傳聞紛芸,但這個人卻短時間內生生在塞外拉起了一支不小的勢力,引得天下側目。馬上就要去懷安了,懷安緊靠着懷荒,對於這位未來鄰居,他確實有些好奇。

對於易風究竟是太子嫡子,還是晉王私生子,或者皇帝私生子,房玄齡覺得還是晉王私生子更靠譜一些。

“此事爲父也是弄不明白。”房彥謙搖了搖頭,撫了撫長鬚,“獨孤後性烈善妒,想當年天子臨幸尉遲氏,轉眼獨孤後就將其杖死,氣的皇帝負氣出走,還得楊素和高潁策馬追回。雖然自那次後,皇后不得不放寬了些,爲皇帝選了江南的陳氏和蔡氏,可也是近年之事。十八年前,卻是絕不可能讓天子有私生子的。”獨孤氏的厲害是天下皆知的,身爲堂堂天子的楊堅,至今只有五子五女,而且全都是與獨孤氏所出,光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獨孤皇后的厲害了。連偷偷臨幸一個宮女,一經發現宮女都會馬上被杖死,更不可能有私生子了。

“不過無風不起浪,就看天家到現在也並沒有馬上清除謠言,那麼這易風倒真的極有可能是皇室遺落在外的皇孫。至於他究竟是晉王私生子還是太子嫡子...”房彥謙想了想,“按理說極有可能就是太子之子,但不太可能是元妃所生,應當是太子在外的私生子。”房彥謙這樣說也是有根據的,當今太子楊勇在這方面可是有前科的,雲昭訓就是他在外面野合的外室,現在的長子就是他和雲昭訓在外野合私生,最後帶入宮中的。

房玄齡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兒記得太子長子儼的封號是長寧王,如今這易風新得爵位不就是長寧公?這....”

經兒子一說,房彥謙也馬上發現了這個問題,太子長子封號長寧郡王,而這易風如今的封號是長寧郡公,這難道是巧合?或者說,這裡面真的有什麼玄妙?

“易風,易風...”房玄齡輕聲念着這個名字,心裡竟然對即將遠赴懷安赴任有了幾分期待起來。(未完待續。。)

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61章 單雄信第23章 盟友第27章 缺口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91章 冠軍將軍第160章 兵級第134章 楊廣第183章 大賀咄羅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337章 小霸王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284章 同盟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366章 有刺客第183章 大賀咄羅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0章 頭把交椅第97章 先下一城第90章 季瑤、霍氏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95章 雪夜三第33章 那一瞬的溫柔第455章 我們投降第522章 逃第281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78章 大海寺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200章 調●戲第234章 爭春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445章 易風的麻煩第186章 坐山觀虎鬥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196章 我看行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235章 陳慧兒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438章 燕雲第322章 弔喪第9章 見面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531章 其實我是拒絕的第16章 記憶恢復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576章 裁撤第133章 長弓第362章 出軌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468章 死路一條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512章 荊門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35章 戰爭之王第298章 上柱國第289章 買買買!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13章 血色婚禮第27章 缺口第378章 暗箭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561章 選秀第363章 梅開二度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199章 關門打狗第45章 馬上風第491章 請降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172章 雙刃第103章 殺意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277章 死黨第432章 封建第101章 坑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563章 相親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82章 積銷燬骨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1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77章 突厥僱傭軍第371章 發難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105章 奪兵權
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61章 單雄信第23章 盟友第27章 缺口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91章 冠軍將軍第160章 兵級第134章 楊廣第183章 大賀咄羅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337章 小霸王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284章 同盟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366章 有刺客第183章 大賀咄羅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0章 頭把交椅第97章 先下一城第90章 季瑤、霍氏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95章 雪夜三第33章 那一瞬的溫柔第455章 我們投降第522章 逃第281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78章 大海寺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200章 調●戲第234章 爭春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445章 易風的麻煩第186章 坐山觀虎鬥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196章 我看行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235章 陳慧兒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204章 安保條約第438章 燕雲第322章 弔喪第9章 見面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531章 其實我是拒絕的第16章 記憶恢復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478章 皇帝駕崩第576章 裁撤第133章 長弓第362章 出軌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468章 死路一條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512章 荊門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35章 戰爭之王第298章 上柱國第289章 買買買!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13章 血色婚禮第27章 缺口第378章 暗箭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561章 選秀第363章 梅開二度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199章 關門打狗第45章 馬上風第491章 請降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172章 雙刃第103章 殺意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277章 死黨第432章 封建第101章 坑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563章 相親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82章 積銷燬骨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348章 與民爭利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1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77章 突厥僱傭軍第371章 發難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105章 奪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