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共贏互利

(感謝liujunliu、一號冰川、特地來頂書、頭疼也不行諸位的支持,謝謝

白虎堂上,易風憑窗負手,目光投往高高白虎臺下那繁華熱鬧的城中街市,如棋盤般的街道上,人流如織,絡繹不絕,川流不息。

高明月忽然在屏風後撫起琴來,琴音自屏風後傳出,帶着一股特有的率性與大氣,仿如吹過懷荒的塞外朔風,令人感受到一股強勁與奔放,令人激發幾分豪邁之情。易風喜歡這種風格的琴,堂上的房玄齡乍一聽也爲之動容。他並不知道這琴是掌着懷荒賬簿的高明月所撫,還以爲是屏風後是易風安排的樂女所奏,但這琴聲非柔媚靡靡之音,卻是帶着強烈的懷荒風格,讓人側目。

琴音就在堂中緩緩的蘊繞着。

易風靜下心來仔細聆聽,許久一曲奏畢,他心裡也有了另一番思緒。原本房玄齡提出的合作囤田計劃,他是打算拒絕的。並不是房玄齡的計劃不行,這個計劃還是不錯的,雖然這也確實是懷安借雞生蛋之計,但對懷荒也確實大有益處。懷荒氣候乾旱土地缺水,並不適合種植糧食,可需要的糧食全靠從遙遠的江淮運送,實在是一個很麻煩又很危險的事情。而嬀州這塊地方,確是適合種植糧食的,那一塊在地形上屬於山間盆地。境內的有洋河這樣的水量充沛的河流經過,擁有許多適合開墾的耕地,甚至據他所掌控的資料。整個嬀州擁有三個不小的盤地,若是能開部開墾過來,能達到一千八百萬畝的龐大面積,就算只開墾十分之一,也能有近兩百萬畝耕地。特別是嬀州緊挨着懷荒,若是在這裡開墾種糧,那麼懷荒的糧食供應安全將大大提升。

只是易風剛纔對房玄齡說的懷荒沒人。並不是推辭之言,而是事實。

易風凱旋後。戶曹剛給易風提交了一份報告,這是他出兵前就開始進行的一項人口統計調查。調查結果統計顯示,如今整個武州在籍戶口爲十一萬三千五百六十三戶,口四十五萬四千二百五十二口。這個數字是最新的統計數據。比較準確。十一萬多戶人口,這個戶數已經相當的了不起了,以一個塞外的新設邊州,有超過十萬的戶口,這樣的戶數在黃河以北地區,甚至可以說,也就是幷州、幽州這樣的重鎮可以超過。甚至是在如今繁榮的江南中心揚州,戶口也不過十餘萬人而已。不過實際上懷荒的人口和那些大州還有很大差距的,首先就是懷荒的戶多且戶小。平均下來一戶才四口人左右,而在中原,一戶平均都有五個半甚至是六口人。如揚州十來萬戶。卻有七十餘萬人口。

另外一點,中原其它地方的戶籍人口統計,其實並不是全部人口。朝廷統計的是在籍人口,而還有許多人是不在籍的,如奴隸、僧人、娼妓賤籍,甚至軍士等也不在統計之內的。更不要說那些地方豪強們家裡隱藏的奴僕,以及那些躲在山野之間的逃戶。一般來說。這部份不在籍的人口能佔到總人口的一到兩成。而在懷荒,除了那些外地來做生意做工的人,其餘的不管是奴隸戰俘還是僧人娼妓工匠等,是統統都按易風的要求統計在冊,編入戶籍冊中的。

一個邊州有四十五萬人口,真的是十分了得,但對於易風來說,懷荒一直缺人。

如今這四十五萬餘人口中,其中光是懷荒軍隊序列裡,就已經超過了十萬人,這些人完全是脫離生產的。而且這十餘萬人,還是懷荒最精壯的一批男子。剩下的三十來萬人裡,還有一半左右是婦女孩童和老人,剩下來不到十萬左右的男子,卻也都在各個礦場、作坊等工作。整個懷荒早就嚴重缺人了,甚至實際上,眼下的懷荒並不僅僅只有這四十幾萬人口。四十五萬餘口人是在籍人口,如今還有大量的人口是外來招募做工的,以及大量外來經商的,在懷荒的礦場、作坊、工廠裡,大批的工人都不是懷荒籍的人。

總管府中,就有不少的官員們曾經向易風提議,說如今懷荒嚴重缺人,各個礦場、工坊都極需勞力,希望易風能暫時的停止軍隊的擴編,甚至是裁撤一部份營團,比如既然有了武州三軍,那就沒必要再保留一支數量龐大的鎮戍軍,把這些鎮戍軍裁撤下來,正好給極缺勞力的工坊們救下急。但是這個提議被易風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如今的塞外有些風平浪靜,甚至平靜的有些過份。大家就都以爲懷荒打了幾次勝仗,那些突厥人怕了,不敢來招惹了。但易風卻清醒的知道,突厥人不是怕懷荒軍。如今的平靜其實只是暴風雨來到來前的景象而已,大隋和突厥這兩大勢力的決戰一觸即發,雙方都在握緊收攏拳頭,最後最後的一博。這個時候,夾在兩強中間的易風不得不行險拼命的招募擴編軍隊還來不及,怎麼可能還會自除武裝,裁撤軍隊呢。哪怕工坊那邊缺口再大,他也得堅持武州軍這邊不鬆懈。

沒有軍隊,懷荒的一切都只是空中樓閣,沙上城堡。

工坊缺人,產量會提不起來,錢會少賺,但那不是大問題。只要軍隊拉起來了,只要懷荒能守住不失,有的是賺錢的機會。

易風現在是派人四處去河北河東甚至是河南等地招募工人,甚至還派人去奚、契丹、霫等幾族招募人手,條件開的很足,但效果也不是太好。只要大家日子過的去,誰也不願意背井離鄉,千里迢迢的到懷荒來。畢竟雖然如今懷荒的商人們的眼中。是個遍地黃金的寶地,但在許多普通百姓的眼中,還只是個沒有什麼印象的塞外蠻荒之地。

易風自己都缺人。房玄齡還想從易風這裡借雞生蛋弄人去懷安墾荒囤田,這就是事先沒有摸清情況了。

不過易風對於房玄齡還是很想拉近些關係的,哪怕先增加些好感度也行。

轉頭思慮了一會,易風也從剛纔的琴音中突然想到了另外的一個不錯的解決之法。易風是沒人,但不代表着別人沒人。

看着房玄齡滿臉失望的站在那裡,易風笑着道:“不過,你的這個計劃確實是不錯。若是成功實行,對懷安和懷荒來說。這都是個雙贏的合作。雖然我眼下也缺少勞力,但倒還有個變通之法。”

“還請易帥道來!”房玄齡急忙追問道。這個計劃可是他花費了不少心血制訂的,是他想要在懷安做出成績來的第一步。他可不願意出師未捷身先死,但凡有點轉機他都要試一試的。

“嬀州有大量可供開墾的耕地。這是最好的條件,有梧桐樹就不怕引不來金鳳凰。懷荒就是缺少這樣富貴的可耕土地,所以一直以來纔不得不依靠外運糧食供應。”

房玄齡在一邊笑道:“懷荒雖然沒有適合的耕地,可懷荒有幾大鹽湖。聽說原來這些鹽湖產量不高,也僅僅只是供應附近方圓百里而已。可自大帥掌控懷荒之後,卻有了一手點石成金的手段,竟然能夠把原來普通的池鹽,提煉成受各地百姓喜歡,無數鹽商們追捧的雪鹽、冰鹽。甚至連產量也是高的驚人,月產鹽達到數十萬石,如今不但塞外漠南。甚至就是河北河東,甚至是關隴河南等地也都大量購買易帥的壩鹽,真真是不了得。更讓某佩服萬分的是,大帥發明的鹽引開中法更是讓人驚歎,讓鹽商們運糧食來懷荒,送到指定各城堡換取鹽引。然後再自己到鹽城去兌換壩鹽,不但一舉解決了糧食購買的問題。甚至還一舉解決了糧食運輸進來,以及食鹽運送出去的問題。只是坐在懷荒,就有源源不斷的糧食運進來,雪花花的壩鹽運出去,真真是非凡手段啊。”

這些話並非是房玄齡的吹捧之語,而是真真實實的佩服。房玄齡仔細的研究過懷荒的鹽換糧流程,越是瞭解的清楚,心裡的佩服也就越厲害。在易風以前,還從沒有聽說過這樣的方法,雖然說對一些緊俏商品,確實有以物易物的做法,可鹽換糧,以及鹽引形式,卻是從所未有的。易風的鹽引開中制度,輕鬆的讓那些鹽商們把糧食送到懷荒來,而且還按易風的要求運送到指定的各個鎮堡中,替易風供應了糧,還解決了易風自己各城堡之間的糧食供應轉運麻煩。而鹽商們去鹽湖兌換鹽引領鹽,更是讓鹽湖的鹽產出後堆在倉庫裡就行,根本不需要額外的運送銷售等麻煩。雖然這一切的關鍵還是在於易風手裡有獨特的池鹽生產和提煉技術,但鹽引開中制卻是把這一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易風只是笑笑,這鹽引開中制,好雖好,但不過是他從後來歷史上順手拈來之物,因此房玄齡讚揚的再好,他也沒多少可自豪的。

不過他的新計劃,倒確實和這鹽引制有關聯的。

“看來玄齡兄對於懷荒的鹽引制很熟啊,如此倒正好省了我一些口舌。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嬀州有地,卻沒人耕種,而懷荒無地可耕,但可以鹽換糧,目前懷荒也缺人手,無法去嬀州墾荒耕地。但是,那些鹽商手裡有人啊。”

易風點到爲止,聰明的人總是一點即透。

房玄齡一下子明白過來易風的計劃是什麼了,現在鹽商們爲了得到品質極好極爲熱銷的壩鹽,不得已只能接受易風的鹽引開中法,從遙遠的江淮產糧地運輸糧食來懷荒。雖然這裡面依然有許多利潤可得,但糧食運輸,特別是遠距離運輸其實成本是極高的。特別是要把糧食運到懷荒來,從江淮到黃河,還有不錯的水路可走,但過了黃河後,不論是從河東一路往上,還是自河北一路北上,水路已經不那麼順暢了,越往北,運輸越難。尤其是出了長城後的嬀州境內這一段,那更是艱辛。可以說,對鹽換糧的鹽商們來說,這樣的運輸中,運輸費用反而比糧食成本更高。如果能降低運輸成本,那販鹽的利潤自然就能提升。

要解決運輸成本很難,一般來說只有依靠大宗運輸,這樣才能降低些成本。可再大宗運輸,降低的也還是有限。但若是鹽商們直接僱人在緊靠着懷荒的嬀州囤田墾荒耕種糧食,那麼耕種的成本也許會比原來高些,但運輸的成本卻幾乎是直線下降,從原來的千里運輸,到不過幾百里地,那之間的差別可就大了。

這就是易風想出來的辦法,可以跟那些大鹽商們合作,讓他們到嬀州去囤田。房玄齡沒人,易風沒人,可鹽商們卻肯定是有人的。

一般來說,那些前來懷荒換鹽的大商人,基本上也都是些大糧商,而大糧商們本身也是些大地主,後面還有許許多多的地主一起合作。如此他們手上纔有足夠多的糧食,只有大批糧食的販運,才能體現出販糧的優勢,得到足夠的利潤來。而地主們的手裡,有田也有人。不但有佃戶,而且一般還有大量的隱匿農奴。而且地主們往往也是一地的豪強頭面人物,他們出面組織招募鄉親百姓們北上耕種的話,可比易風和房玄齡要強的多了。

歷史上,明清時代也都實行着鹽引開中法,鹽商們運糧到邊關換鹽引,最後也都發展成了鹽商們直接在邊關附近組織人手進行商囤,用產出糧食換鹽,省掉大量的運輸成本。這是個有例可循的法子,易風直接拿來,但對於房玄齡來說,這又是一個從未想到過的辦法。沒有壩鹽,也就沒有鹽引開中法,沒有這個鹽換糧,商人們也不可能會跑到北疆來進行囤墾,一切都是一環套一環。

房玄齡現在激動的有些發抖,他一下子就感覺茅塞頓開,前面的迷霧全打開了。

“易帥高明,在下感激不盡。”

“區區小事而已,更何況這對懷荒也是有好處的,這是三贏的合作。”易風笑着道。這確實是三方贏利的合作,如此一來,房玄齡的懷安縣得到了人力來開墾田地,耕種糧食。雖然產出最後歸鹽商們所得,但鹽商們在懷安墾田種糧,地租得要,田賦得交,而且人口多了,懷安自然也就繁榮起來了,政績也就有了。而商人們得以就近懷荒附近墾田種糧,大大降低了鹽換糧的成本,利潤也自然上去了。在這個合作中,看似懷荒沒有什麼直接的好處,但實際不然。商人們在懷荒附近囤田種糧,這就使得懷荒的糧食供應安全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懷荒南面的嬀州興奮起來了,自然也會對懷荒有大大好處,一來能增加懷荒的商品經濟發展,二來還能爲懷荒提供些勞力,甚至是給懷荒的男人們解決些娶媳婦的難題。

三方共贏,你好我好大家好。

“太好了,此事還請大帥主持牽線!”房玄齡興奮的道,懷安的田地只有讓鹽商們來開墾才適合,懷安邊疆之地,在這裡墾田成本肯定要高於內地的,但對鹽商們來說,墾田成本再就於內地,也要比從內地運輸糧食到懷荒的成本低許多。不過這件事之前還沒有人做過,但壩鹽卻是最關鍵之處,因此易風纔是最有說話權的,由他們主持,鹽商們自然更信任他。

“沒問題。”大家都好的事情,易風當然也沒有理由拒絕。

ps:二月頭一天,大家來一票!(未完待續)

第454章 威逼利誘第473章 兩難選擇第549章 引蛇出動第138章第41章 冤大頭第140章 野狐城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381章 大肥羊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425章 得意莫忘形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03章 金墉第335章 落幕第406章 代號007第345章 新婦第201章 高熲第215章 騎三營第517章 魯陽關第378章 暗箭第169章 不可阻擋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191章 豹騎第192章 松山第34章 圓房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47章 猛虎、薔薇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291章 嫡與庶第387章 諜中諜第243章 隱秘的戰爭第193章 二道溝第78章 大海寺第452章 處 女 戰第110章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432章 封建第51章 無路可退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304章 李淵投效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235章 陳慧兒第83章 好算計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517章 魯陽關第65章 英雄會第107章 邊荒集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358章第314章 皇家第538章 屠龍第99章 塞上連城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92章 開府設幕第87章 我又回來了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482章 雙封皇太子第542章 大清洗第470章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跟我說這個?第94章 二龍堂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273章 捉錢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131章 突厥人的反應第53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384章 我下面給你吃第438章 燕雲第123章 論功行賞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56章 我願意!第272章 李四第213章 奪旗第42章 我的女人,絕不送人!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519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90章 盡在掌控第436章 全都高興的太早了第238章 功高第157章 收穫頗豐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413章 女怕上錯牀,男怕跟錯人第457章 四面合圍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380章 開張第8章 公主第89章 前倨後恭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518章 奪城第259章 暴利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205章 上天無路第272章 李四
第454章 威逼利誘第473章 兩難選擇第549章 引蛇出動第138章第41章 冤大頭第140章 野狐城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381章 大肥羊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425章 得意莫忘形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03章 金墉第335章 落幕第406章 代號007第345章 新婦第201章 高熲第215章 騎三營第517章 魯陽關第378章 暗箭第169章 不可阻擋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191章 豹騎第192章 松山第34章 圓房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47章 猛虎、薔薇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291章 嫡與庶第387章 諜中諜第243章 隱秘的戰爭第193章 二道溝第78章 大海寺第452章 處 女 戰第110章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432章 封建第51章 無路可退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304章 李淵投效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235章 陳慧兒第83章 好算計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517章 魯陽關第65章 英雄會第107章 邊荒集第431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358章第314章 皇家第538章 屠龍第99章 塞上連城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92章 開府設幕第87章 我又回來了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482章 雙封皇太子第542章 大清洗第470章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跟我說這個?第94章 二龍堂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273章 捉錢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131章 突厥人的反應第53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384章 我下面給你吃第438章 燕雲第123章 論功行賞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56章 我願意!第272章 李四第213章 奪旗第42章 我的女人,絕不送人!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519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311章 如虎添翼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90章 盡在掌控第436章 全都高興的太早了第238章 功高第157章 收穫頗豐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413章 女怕上錯牀,男怕跟錯人第457章 四面合圍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380章 開張第8章 公主第89章 前倨後恭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518章 奪城第259章 暴利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205章 上天無路第272章 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