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欽封戰神

李靖重施故伎,成功的詐開了新城的南門。

高句麗人開門揖盜,引狼入室,絲毫不知迎進城的不是從中部調集起來趕往遼西增援皇帝的高句麗友軍,而是自遼東城輕騎奔馳而來的漢人隋軍。一切如同遼東城的重演,隋軍前鋒入城後,迅速的奪取了新城,並將周邊諸城用同樣手段奪取。

天亮之後,李靖意氣風發的的策馬進入新城之中。

自他出渝關以來,先是白狼城佈下連環計,殲滅高句麗軍數萬,奪取白狼城,然後又大膽東進,越過遼河,兵不血刃的奪取了重鎮遼東城,俘虜八千高句麗兵,數萬高句麗百姓,繳獲五十餘萬石糧食和諸多器械。然後,如今,他又將遼河中部又一座重鎮堅城新城拿下了,依然是兵不血刃,不損一兵一卒,拿下了這座小遼河北岸的要塞。俘虜了五千餘守軍,四萬餘百姓。

“報告大帥,新城七座城堡皆已控制,五千守軍一個沒跑掉都被抓起來了。”

“乾的漂亮!”李靖大笑着讚賞。然後他又問了幾個關鍵的問題,“糧倉呢,第一時間派人控制保護起來了吧,有多少糧食?”

“還正在清點,不過據新城宰高奴子的交待,城中糧倉存有四十餘萬石糧食。此外,城中還有許多糧商的糧倉,存糧加起來也有不下二十萬石,那些百姓家裡的糧食估計也還有不下數萬石糧,此外還有許多牛羊馬匹駱駝等牲畜。”主簿興奮的拿着自己的小本子向李靖稟報着。

“把所有的糧食都立即控制起來,商人的糧倉也給控制了。另外城中百姓手中的糧食,”李靖想了想,最後道,“把他們的糧食也都收集起來,俘虜都打散關押到俘虜營中,分都關到南衛城裡去。另外百姓全都遷到西城裡,要把他們以十戶爲一組編組,然後由我們按量配給食物。另外告訴他們,十戶一組,相互監督,一家敢逃跑或作亂。那麼十戶連坐一同處制,舉報者有功,可得錢財賞賜。”

主簿有些意外,問,“守軍關押到南衛城裡去倒是有必要。只是把那些百姓也都遷到西城去,真有這必要嗎?”

“當然有必要。”李靖卻是絲毫不覺得自己是做無謂功,“這些人可不是我們同族,他們是高句麗人,哪怕其中有部份是漢人,可也早就是高句麗國的漢人了,對於他們我們可不能過於相信。將俘虜和百姓分開安置到另外兩城,是爲了新城的穩固。我們把糧食都搬到新城中,新城就穩固了。至於給俘虜和百姓配給糧食,這也是爲了控制他們。防止他們作亂。沒有了糧食,他們就折騰不起來了。我們控制了他們的糧食,那麼就控制了他們的命脈。眼下是非常時期,因此就得用一些非常手段。還有一點,得通知將士們,他們的糧食我們全得拿走,但要登記,戰後要補償他們。此外,對於這些人除了糧食牲畜之外的私有財產,不得搶劫。更不得姦淫婦女,誰要是敢公然違犯軍令,那麼不要怪本帥無情。”

“不好太過嚴格吧,總得給將士們一些酬謝啊。”

“我會將他們的功績如實的記錄起來。稟報給朝廷和陛下。另外,對於新城中奪取的官府財產,我也會拿出一部份來賞賜給將士們,不過所有的賞賜都暫時記錄在軍中帳上,不直接發下去,得戰後再統一發放。我需要的是將士們的紀律。我們如今深入敵後。一旦紀律失控,會有極嚴重的後果,到時軍心士氣難繼,大家都只記着錢財,誰還打仗?把這些跟將士們說清楚,記住,現在還沒有到最終順利的時候。我們連續偷了高句麗人兩座城池,一而再,不可能再而三了。接下來,遼東的高句麗人都將知道我們殺過來了,甚至接下來很有可能得面對高句麗人的反攻,我們得做好準備。”

“我們不繼續進攻了?”

“不,拿下新城與遼東二城,足夠了。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守好這兩座城池,還有這兩城中的百萬石糧草,等待陛下大軍的到來,有了這兩座城和這些糧食,我們已經奠定了奪取遼東城的勝利基礎。”李靖笑着道,他打仗雖然愛好險,可也知道什麼時候該上什麼時候該收,眼下就已經到了見好就收的時候了。三萬輕騎,如今分守着距離渝關八百里的兩座南北相隔三百里的重城,兵馬已經有些薄弱了,再去攻城,不說敵人肯定會都知道他們的形跡,而且就算攻下來後,也很難守的住。現在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攻取更多的城池,而是如何守住已經奪取的戰果。

李靖現在只希望松山大營能快點派兵到遼東城,然後遼東城再分點兵過來,當然,如果朝廷的援兵能快點到來就更好了。

仗打到這一步,李靖已經終於滿足了。連拔高句麗兩座遼東重鎮,這相當於拔了高句麗在西境的兩顆門牙。朝廷得了遼東城和新城之後,可以說已經可以輕鬆的奪取遼河平原了,再沒有人可以阻攔的住朝廷的勝利。尤其是那一百多萬石糧食啊,要從中原轉運過來,那得多大的力氣,可現在,糧倉中已經堆滿了糧食,朝廷可以輕裝前進遼東,再不用愁轉運之若了。也只是到了這個時候,李靖纔開始靜下來思考自己的處境了。接連違背朝廷的命令,已經犯了人臣大忌。他很清楚皇帝的計劃部署其實並沒問題,那是穩重的策略,取勝之前,先保不失。只是當他處於前線,發現戰機難得之時,他總是忍不住想要出擊,哪怕知道打贏了仗,最後可能還會被皇帝所惡,得不償失時,他還是無法聽從部下的勸告,忍住不動。

等這一戰過後,自己會受到皇帝如何的處置呢?免官還是除爵?李靖也已經知道了皇帝給他授了實封的世襲武威郡侯爵位,這個爵位在皇帝重定爵位之後,已經相當的貴重了。不過李靖覺得最後皇帝對自己肯定會有所懲罰,但可能不會太重,畢竟這仗打的這麼漂亮,立的功勞不小,自己的爵位肯定能保住。說不定還能升一級說不定,不給樞密副使可能當不了了,也許自己會去當個兵部尚書?李靖搖了搖頭,微微一笑。那又如何?自己在意這些嗎?

說一點不在意那是自欺欺人,可若說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選擇的話,自己肯定還是會選擇如今這一步,就是現在,自己也絕沒後悔過。一個武將。如果能在收復遼東的這場大戰中,立下這樣的戰功,名載史冊,還有什麼可遺憾的。

“鴿子還有嗎?”

“還有幾隻,要發鴿信嗎?”

“嗯,立即放兩隻鴿子回渝關,把我們拿下新城的消息傳回去,讓朝廷立即派兵馬加速趕來穩固二城。另外,再派快馬回遼東城,也告訴他們我們拿下新城。讓李景和羅藝加強遼東城的守衛,我預計回過神來的高句麗人肯定會有一波反攻,還有,若是松山的援兵到了,就給新城派點援兵來。眼下我們只有一萬人,守新城有些困難。”李靖交待。

“是。”主簿一一應下,轉身去寫信了。

西京,易風正在考慮西京留守的人選,朝廷要遷都洛陽,但西京做爲五京之一。其地位依然是十分重要的,關中之地必須得派一個得力之人坐鎮。不過這個人選卻是不太好選的,五京獨立於二十四省之外,級別是與省相同的。五京稱府,不設布政使而設府尹,分左右。考慮良久之後,易風最終擬定由蘇孝慈與劉行本這兩位重臣出任關中大興府的左右府尹,以二人爲西京留守,最後又選了幾員嫡系大將。分別出任潼關、武關、散關、蕭關、蒲津關這五座重要關城的守將。

關中本位已經不再適宜當今形勢了,大隋要統御天下,自然還是應當定都中原,如此才能把南北朝來這種南北對抗,東西敵視的狀況扭轉過來。要把這種內部矛盾儘量沙彌,得把天下的目光轉移到外部,大隋要開疆拓土,要貨通天下。

遼東的戰事也牽動着易風的心神,天已入秋,得儘快在遼東進入寒冬之前,把遼西收復,將戰線推到遼河,使得李靖已經奪取遼東城不再處於敵入重圍之中,要把遼東城與遼西隋軍連成一片,這樣就可以保證不會等冬天的時候,高句麗人再趁機奪回去。入冬天之後,遼東可以留下數萬軍隊駐守遼東城與營州,其餘的兵馬得調回渝關,不然,後勤供應依然是個極大的麻煩。還有,天涼了,得給徵遼大軍準備冬裝送過去。待明年秋,朝廷差不多也做好全面準備,可以全面入遼攻滅高句麗,至少有了遼東城後,可以把遼東半島拿下。然後,滅亡高句麗也就是時間問題而已了。

還有這個李靖,也是一個問題,他此次立下這麼大的功勞,當重賞,可這個傢伙又屢次罔顧聖旨軍令,開了一個惡劣的先河,若是因爲立了功就不加以處置,那以後統兵將領們豈不是要個個有樣學樣,不受皇帝和朝廷的控制的將領軍隊,這可就是極其危險的事情了。李靖啊李靖,我要如何處置你呢?

正左右爲難之時,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王海那熟悉的公鴨嗓已經在尖叫了。

“陛下,大捷,陛下,遼東大捷。”

“什麼遼東大捷?”易風問,韓僧壽纔剛剛到達渝關,他的十萬大軍甚至還沒有完全集結起來,這個時候哪來的遼東大捷?就是奚族和契丹的蕃軍,都還沒有到達指定位置攔截高元呢。

“是李靖,李靖將軍又立新功,他奪下遼東城第二日,便留下羅藝與李景兩位將軍率兩萬兵馬守遼東城,然後他親率一萬輕騎北上,長途奔襲三百里,在高句麗西境重鎮新城守將還不知道遼東城已經失守的消息時,趁他們輕敵無備,成功的詐奪了新城。”王海眉飛色舞的舉着剛送到的飛鴿傳信,興奮的臉都全紅了。“兵不血刃,又一次兵不血刃,李靖將軍真是天才啊,打的太漂亮了。不戰而下,新城及周邊一共七座城堡皆已拿下,而且奪得糧食近七十萬石,比在遼東城還獲的更多。此外,戰馬上萬匹,俘虜賊兵五千,百姓四萬餘,了不得啊。”

聽到王海那激動的稟報,易風也是驚訝不已。他不需要看地圖,就知道新城在哪裡,當然也很清楚新城的重要性。可以說,新城和遼東城,就是高句麗在西境的兩顆大門牙,而扶余城和安市城則是西境南北兩端的兩顆獠牙,這四座城池中西境遼河防線的核心,加上大大小小二百餘座山城堡壘,共同構建了一條堅固的遼河防線。真要正常的攻打遼東,光是想渡過遼河就得有一場大戰,還不用說過了河後,還得面對着這大大小小二百多座城堡組成的防禦線。

可現在,李靖居然已經把敵人的兩顆大門牙給敲掉了,意外啊。

遼東城繳獲了五十萬石糧食,新城更是繳獲了七十餘萬石,這加起來可就是一百二十餘萬石啊。按這個時候一個青壯男子年耗糧七石算,十萬大軍一年耗糧七十萬石而已,一百二十餘萬,節省點,甚至能供應兩年。最關鍵的是,這些糧食可是在遼河東岸,而不是在中原的糧倉裡,根本不需要轉運,路上不會耗費半點。這麼多糧食,差不多能支撐二十萬徵遼大軍在遼東一年的戰時消耗。有了這些糧食,遼東城和新城就能穩保不失,有了糧有了城,隋軍就能輕易的破除掉高句麗人的這條遼河防線,遼河平原,基本上已經落入到了隋軍手上了。

越想易風越激動起來,這個李靖,真他孃的屌,簡直就是屌爆了。想想自己之前還剛下旨讓李靖呆在遼東城不要動,結果這邊旨意都還剛發出去呢,那邊李靖就又把新城奪了。

“李靖真乃戰神也!”易風忍不住讚歎了一句。

結果,這句話不徑而走,大家都知道皇帝欽封李靖爲戰神,自此,李靖得了一個戰神頭銜,更成爲大隋百萬將士們心中偶像,一時間聲望極著,倒是讓得知這一情況的晚風有些預料不及了。(未完待續。)

第30章 龍舌第446章 小心高熲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239章 棋子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9章 **和**不如第323章 阻擊第176章 人面虎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127章 火併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22章 同心第38章 打臉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58章第389章 喂不飽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558章 至尊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355章 贊助第366章 有刺客第110章第53章 父子相見第54章 條件第106章 八驃騎第552章 防不勝防第197章 鐵馬金戈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41章 冤大頭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92章 急怒攻心第199章 關門打狗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164章 交易所第119章 殺第13章 血色婚禮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1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140章 野狐城第267章 山寨第288章 成器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41章 冤大頭第257章 遊俠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440章 胡馬度陰山第308章 揣摩聖心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449章 和談第563章 相親第469章 絕戶計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92章 開府設幕第472章 如芒刺背的楊堅第119章 殺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385章 戰鬥間歇第398章 萬歲決殺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107章 邊荒集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244章 劍拔弩張第34章 圓房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542章 大清洗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90章 狹路相逢第246章 晨間第459章 戰陣鬥將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150章 謝文東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118章 根基第220章 北方聯盟第384章 我下面給你吃第334章 逆流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41章 冤大頭第306章 攪屎棍第97章 先下一城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529章 三辭從命
第30章 龍舌第446章 小心高熲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239章 棋子第496章 打回關中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9章 **和**不如第323章 阻擊第176章 人面虎第439章 易風更好欺負第127章 火併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22章 同心第38章 打臉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58章第389章 喂不飽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558章 至尊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355章 贊助第366章 有刺客第110章第53章 父子相見第54章 條件第106章 八驃騎第552章 防不勝防第197章 鐵馬金戈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41章 冤大頭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92章 急怒攻心第199章 關門打狗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255章 膽大包天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164章 交易所第119章 殺第13章 血色婚禮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1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140章 野狐城第267章 山寨第288章 成器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41章 冤大頭第257章 遊俠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440章 胡馬度陰山第308章 揣摩聖心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449章 和談第563章 相親第469章 絕戶計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92章 開府設幕第472章 如芒刺背的楊堅第119章 殺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385章 戰鬥間歇第398章 萬歲決殺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107章 邊荒集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244章 劍拔弩張第34章 圓房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542章 大清洗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90章 狹路相逢第246章 晨間第459章 戰陣鬥將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150章 謝文東第124章 戰爭紅利第118章 根基第220章 北方聯盟第384章 我下面給你吃第334章 逆流第236章 貴人相助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41章 冤大頭第306章 攪屎棍第97章 先下一城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529章 三辭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