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桃花源圖卷之十

去年此時,織香頭一回見到唐伯虎,那時的他風流倜儻,文采飛揚,便如同從父親母親口中的故事裡走出來的人物,叫她既好奇又嚮往。

去年此時,唐伯虎頭一回見着織香,卻誤以爲回到了年輕時候,初遇那一位叫他終身難忘的女子,叫他既感傷,又忍不住懷念。

他們兩人初識,一個年方二八,一個已過了知天命之年。本不該發生這樣那樣的情感糾葛,卻因爲兩廂接近,一個從好奇到孺慕,一個從比較到心動,一個千方百計的接近,一個想方設法的逃避……

而如今,他們卻是不用追也不必逃了。

命運已經給了兩人一個交代。

織香見着向自己走來的唐伯虎,第一次沒有迎上去,反而是別開頭,望着畦畦菜地、片片水田。她一向最喜愛這般的景色,在太倉的時候,她與父母、姊姊,便是在這樣的農田小舍中度過了充滿歡聲笑語的童年,小河裡抓蝦捉魚弄得一身衣裳溼淋淋、田溝裡挖泥鰍弄得小手小臉上盡是泥濘,她曾想過若是報了家仇,便一定尋一處這樣的世外之境,找一個心愛的人,生一對如同自己與姊姊這般頑皮又可愛的兒女,便這樣一生一世相守到老,過着父親母親沒有圓滿度完的平靜生活。

只這一切,都已經成爲不可能了。

唐伯虎也隨着她的視線,看向這片田園風光。織香與他無話不談,唐伯虎又怎會不明白她的想望,昔日裡他曾憂心自己年老、體弱不是良配,如今知道她即刻要隨皇帝回京的消息,這才意識到那些只是藉口,他還是真心期待過要與這個年輕女子攜手共度餘生的。只是這種心事,又如何能在此刻叫她知曉呢?

“起碼皇上年輕,你們還有大段的時光可以共度……”他已不知該說些什麼,便只好揀這些沒意義的說。起碼要讓她知道,自己是祝福她的啊。

織香卻是含着怨嗔的,久久不語。

“而我這幅身子,也不知能不能見着明年的桃花開了……”唐伯虎嘆道,卻被一隻纖瘦的手捂了嘴巴,擡眼一看,眼前的小女子雖是倔強的,眼中卻盛着滿滿的關心。“不要胡說,你定是要長命百歲,平安到老的。”

織香與衆人依依惜別,入京的日子迫在眉睫,這會子應天府卻傳來消息,說皇上不慎落了水,救上來身子卻一直不大好,已經先行回京去了。

照顧織香的隨侍早前便得了朱厚照的旨意,傳召讓馨妃先留在蘇州,靜待皇上大愈後再啓程。織香自是願意多等等,豈知等到的消息,卻是朱厚照一病不起,最後甚至於一命嗚呼了。

朱厚照死了。那個幫她報了家仇卻奪了她清白和未來的皇上,只來得及給她一個口頭的冊封,便隻身離開蘇州,最後竟連一面也見不上便歿了。

織香聽到訊息,再也分辨不出自己是怎樣的心情,只茫茫然接了京中的旨意,便擯退了左右,獨自坐了一宿。

明朝前幾任皇帝歸天,所有妃嬪必得殉葬,這個習俗到了英宗皇帝才得了改善。妃嬪們不必殉葬,但待遇也好不到哪裡去,朱厚照生前沒一個子嗣,作爲他遺留下的嬪妃,或出家或移居太妃院,便都是一盞青燈伴古佛,了度漫漫餘生了。織香雖未正式入宮,卻並未被遺忘,新皇得知她的情況,便恩准就近於蘇州城外寒山寺出家,不必北上了。

仇英等人聞訊趕來,織香已是備好行囊,準備跟着隨侍往寒山寺而去。

織香溫言笑嘆:“好在這寒山寺並不遙遠,只盼你們從今往後常來探望我便就好了。”

項元汴塞了一把碎銀子給那隨侍,他便退下留給衆人一個說話的空間。“如今新帝上位日理萬機,也顧不上你一個小小的先皇妃子,你去了先別急着落髮,我們會想辦法搭救你的。”

織香看向一雙雙看向自己真誠的眸子,輕輕搖頭道:“我已然想通了。自己如今是個不潔之人,也不再期待那虛幻的一生一世一雙人,何況之於我,不必入那深宮,不必與萬千粉黛共享一夫,已是大幸了。”

仇英還待再說,織香卻道:“新君不比得先皇,誰也不知他的脾氣,你們還是不要冒險的好……”

“我最近常常想,爹孃當年爲什麼一再要求我們放開過往,只好好的過接下來的日子。如今我懂了,卻也已經晚了……仇英,我對你也是同樣的願望,既已發生的,就讓它過去,不要再執着了。如今湯顯赫已經死了,便讓這一切結束吧,再多了,爹孃在天之靈也會不安心的。”

爹孃若是知道,我就這樣放任自己的妹妹年紀輕輕便落髮修行,怕是更不安心的!仇英心中暗道,卻並未說出口,而是往屋外跑去。項元汴猶豫了猶豫,還是跟了上去。

仇英卻不想理睬他,自從那日織香叫朱厚照帶走了,他便再沒跟他說過話。項元汴知道,他這是責怪自己將先皇與織香牽上線,他不曾爲自己辯解一句,只仍舊跟着東奔西走。仇英卻忽而停下來瞧他,問道:“你爲什麼跟着我?”

爲什麼跟着嗎?他不曾想過,似乎與仇英熟識之後,他便再不曾有哪一日離了他,定是要見着他安然無恙才能安心的。即使在知道他女子身份之前,在那個醉酒的旖旎之夜過後,他所想所期盼和習慣的,也不過是能隨時跟着他罷了,只此時被他這沒頭沒尾的一問,卻陷入了深思。

仇英難得見着這位精明的好友也有這番呆愣的模樣,卻沒什麼心思與他糾結,只繼續往桃花塢行去。

唐伯虎的病情一直沒有好透徹,只春日過去,初夏時節天候變暖,日子不若冷日裡難捱、也能常常出門走動了。只不過他卻不如往年花期過了便出外遊歷名山大川,反而逗留在桃花庵並不外出,是以仇英只在園中稍稍一問,便找了過來。

唐伯虎正在悠然亭內作畫,卻不時捂着帕子輕咳。見着他來了,便道:“我作了一副桃花源圖,仇英你也來瞧瞧。”

東晉文人陶淵明曾有《桃花源記》,說得是一個武陵漁人誤入一處桃花林,桃林盡頭有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可通往一處世外之境。那裡隱居着一羣與世無爭的村人,一片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一排排整齊儼然的放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中雞犬之聲相聞,居民們個個安閒愉悅。

這個故事仇英與織香是自小聽到大的,因爲他們的父母仇元慧與秋香正是嚮往這樣的鄉間隱居生活才避居太倉鄉下。唐伯虎今日以此爲題,作了一副滿目芳菲的桃花源,想必也是心有所感。

仇英呆呆望着這畫卻不言語,唐伯虎便道:“這畫兒是打算贈給織香。她一人孤身入京,日後恐怕再無相見的機會,全憑這幅畫兒做個想念了。”

仇英聞言更是沉默了,半晌才道:“織香不必入宮了。”

唐伯虎本還在輕輕咳嗽着,聞言不由一頓,急急追問情況,仇英便道:“正德帝駕崩,已經傳了旨意來,讓織香在寒山寺落髮出家,不必入宮了。”

唐伯虎一陣頭暈目眩,猛地咳嗽的一陣,帕子上竟已經見了血。仇英見狀急道:“師兄不必心憂,我一定想辦法讓上頭收回旨意,即便不能……我們也絕不會把織香送到那裡受苦的……”

唐伯虎到了案後,黯然捲起這副桃花源圖,囑咐家僕送來了拄杖,一心要去見一見織香。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伯虎趕到織香下榻的住處,此時已然人去樓空,詢問了守衛,才知她已經往寒山寺去了。

衆人便又往寒山寺方向追去,好在作爲先帝妃嬪,剃度也是非常講究,還待選擇好時日才行。仇英幾乎贈出所有積蓄,才得了個“可帶髮修行”的允諾。

織香知道這段,卻道:“你這是何苦來哉?不過是出家而已,又不是要了我的命。我還是這般好吃好住的活着,只換了個地方,不能時時與你相聚罷了。”

仇英輕撫着她留之不易的三千青絲,柔聲道:“你纔是個雲英未嫁的小姑娘,這麼美的頭髮若是給絞了,以後可怎麼嫁人?”

“姊姊,你竟是個比我還要癡傻的。”私下無別人,織香便與仇英姐妹相稱,這是她們多年隱藏成習慣的秘密。“我既是奉了皇上的旨意,還有什麼回頭路可走。再者,除了唐公子一人,別個我也是無心的。”

“若是伯虎師兄他願了呢?”

織香卻嘆了嘆,“他願也罷,不願也罷,我與他註定有緣無分,今生今世也只能如此了。”不知從何時,目空一切的織香、豪爽不羈的織香,也變得如此服從宿命了。

仇英取出那副桃花源,朵朵桃花如嘔心氣血,妖冶瀲灩。織香輕撫着畫中的“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久久才道:“桃花太盛太妖冶,適逢國喪,怎能用這般的顏色?”

仇英蹙了蹙眉,試探問道:“那我叫伯虎師兄……”

“不!”織香難得失控,見仇英面色不善的瞧她,也不辯解,只道:“姊姊,你作一副贈我吧。從此以後,叫他放寬心思,再不要記着我這個人了。”

“可是他還在外頭等候……”

“不必了。”青色僧袍拂過眼前,仇英怔怔望向消失在門後的背影。而一直等候在寺院之外的俗人,一雙眼望穿,也再無佳人的消息了。

8.騎馬的女子46.子虛清明之二10.評花榜之二48.子虛清明之四25.桃花源圖卷之三51.子虛清明之七38.錢塘之宴(上)30.桃花源圖卷之八40.錢塘之宴(下)30.桃花源圖卷之八65.幸福啓程45.子虛清明之一20.十榮圖之八30.桃花源圖卷之八51.子虛清明之七20.十榮圖之八19.十榮圖之七9.評花榜之一65.幸福啓程22.十榮圖之十66.番外 學正和生員(上)58.子虛清明之十四13.十榮圖之一13.十榮圖之一50.子虛清明之六47.子虛清明之三30.桃花源圖卷之八52.子虛清明之八15.十榮圖之三59.子虛清明之十五50.子虛清明之六19.十榮圖之七44.蓮社圖46.子虛清明之二48.子虛清明之四65.幸福啓程29.桃花源圖卷之七15.十榮圖之三52.子虛清明之八25.桃花源圖卷之三13.十榮圖之一4.上巳節(中)47.子虛清明之三66.番外 學正和生員(上)44.蓮社圖62.子虛清明之十八40.錢塘之宴(下)7.品畫(下)11.評花榜之三20.十榮圖之八6.品畫(上)38.錢塘之宴(上)5.上巳節(下)15.十榮圖之三9.評花榜之一39.錢塘之宴(中)63.子虛清明之十九4.上巳節(中)5.上巳節(下)47.子虛清明之三61.子虛清明之十七44.蓮社圖35.天籟閣7.品畫(下)35.天籟閣15.十榮圖之三25.桃花源圖卷之三11.評花榜之三41.錢塘江之別52.子虛清明之八4.上巳節(中)16.十榮圖之四7.品畫(下)27.桃花源圖卷之五17.十榮圖之五8.騎馬的女子50.子虛清明之六35.天籟閣11.評花榜之三36.弱冠之禮(上)38.錢塘之宴(上)55.子虛清明之十一39.錢塘之宴(中)66.番外 學正和生員(上)17.十榮圖之五61.子虛清明之十七9.評花榜之一61.子虛清明之十七64.子虛清明之二十29.桃花源圖卷之七63.子虛清明之十九52.子虛清明之八46.子虛清明之二52.子虛清明之八
8.騎馬的女子46.子虛清明之二10.評花榜之二48.子虛清明之四25.桃花源圖卷之三51.子虛清明之七38.錢塘之宴(上)30.桃花源圖卷之八40.錢塘之宴(下)30.桃花源圖卷之八65.幸福啓程45.子虛清明之一20.十榮圖之八30.桃花源圖卷之八51.子虛清明之七20.十榮圖之八19.十榮圖之七9.評花榜之一65.幸福啓程22.十榮圖之十66.番外 學正和生員(上)58.子虛清明之十四13.十榮圖之一13.十榮圖之一50.子虛清明之六47.子虛清明之三30.桃花源圖卷之八52.子虛清明之八15.十榮圖之三59.子虛清明之十五50.子虛清明之六19.十榮圖之七44.蓮社圖46.子虛清明之二48.子虛清明之四65.幸福啓程29.桃花源圖卷之七15.十榮圖之三52.子虛清明之八25.桃花源圖卷之三13.十榮圖之一4.上巳節(中)47.子虛清明之三66.番外 學正和生員(上)44.蓮社圖62.子虛清明之十八40.錢塘之宴(下)7.品畫(下)11.評花榜之三20.十榮圖之八6.品畫(上)38.錢塘之宴(上)5.上巳節(下)15.十榮圖之三9.評花榜之一39.錢塘之宴(中)63.子虛清明之十九4.上巳節(中)5.上巳節(下)47.子虛清明之三61.子虛清明之十七44.蓮社圖35.天籟閣7.品畫(下)35.天籟閣15.十榮圖之三25.桃花源圖卷之三11.評花榜之三41.錢塘江之別52.子虛清明之八4.上巳節(中)16.十榮圖之四7.品畫(下)27.桃花源圖卷之五17.十榮圖之五8.騎馬的女子50.子虛清明之六35.天籟閣11.評花榜之三36.弱冠之禮(上)38.錢塘之宴(上)55.子虛清明之十一39.錢塘之宴(中)66.番外 學正和生員(上)17.十榮圖之五61.子虛清明之十七9.評花榜之一61.子虛清明之十七64.子虛清明之二十29.桃花源圖卷之七63.子虛清明之十九52.子虛清明之八46.子虛清明之二52.子虛清明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