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當兵的日子是很苦的,對張漢卿這個應該還處在學齡的半大小夥、特別是還有紈絝資本的他來說確實是一重考驗。很多人認爲張漢卿一定是來鍍金的,有些人在私下裡帶着有色眼鏡來準備看笑話。最明顯的主是湯玉麟,曾經不止一次地對張漢卿說:“大侄子,要是吃不住累了,乾脆歇腳就是了。你天生就是帶兵的料,用不着跟這些當兵的泥裡來雨裡去的。”
27師的將領都兼講武堂的教官,所以這位湯教官的話很有蠱惑性。若不是張漢卿對他一貫有警覺,估計看不透他明着關心背後藏着的幸災樂禍。他既已堅定信念,豈會輕易被別人翹動心扉?
張作霖也在時刻關注他。真沒想到,這個小六子做事情來還真有一股子狠勁!他從來都沒有打着自己的旗號爲其獲得半點輕鬆的主意,非但如此,還時常主動加碼,要在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有一次野外戰鬥演習,學員要全副武裝。揹負着幾十斤重的裝備,進行跑、跳、跨躍障礙,對十六歲的“公子哥”來說,實在不是一件易事,用找罪受來說也不過份。演習完進攻、防禦、追擊、退卻等科目後,還要進行野外露營及“陣地徹夜”。時值盛夏,蚊蟲騷擾,咬到人之後奇癢無比;太陽奇毒,練武場上暴曬不死也要脫層皮。別說是露營,就是操練,手、腳和臉上也像貓咬一般,張漢卿硬是咬牙堅持下來。待到天明,指揮部又命令跑步向省城“轉移兵力”,落伍者甚多,甚至一些老行伍也未能落全。但張漢卿不但沒有掉隊,還幫助其他學員完成演習。
成功通過這樣的多次近乎殘酷的訓練,張漢卿贏得了包括老將新兵在內的全體人員的敬重:這個少帥,不簡單,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
當然,少帥的親和力是贏得衆人團結的重要因素,無他,這年頭能夠放下架子與羣衆打成一團的高幹子弟鳳毛麟角。平時張漢卿在講武堂的學習是非常刻苦的,自覺遵守校規,尊敬教官,團結同學,刻苦訓練,從不搞特殊化。所以,在入校一個月後,張漢卿就因爲表現優異而被任命爲班長。
這個班長,張漢卿是相當珍視的,因爲這是他在軍界憑自己的本事掙得的,遠不是那個什麼少校幫辦的職銜可比的。在當了班長之後,他獨創了兩項突破,奠定了後來奉軍成爲現代中國軍隊的楷模。
首先是推廣了一種步兵班組突擊戰術,叫做“三三制”。班分成三個戰鬥小組,由班長、副班長、小組長帶領,每個戰鬥小組有三個人,在戰時相互接應。
三個戰鬥小組呈箭鏃式進攻隊形,每名士兵任務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行動時三名士兵組成一個戰鬥小組,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呈三角陣型。三個戰鬥組組成一個戰鬥班,呈“散兵線”隊形展開,戰鬥班展開時士兵根據組長或班長指令隨時變換戰鬥隊形。
雖然好像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這可是一個劃時代的飛躍。要知道,“三三制”戰術最早起源於抗日戰爭期間,成熟於解放戰爭,大量運用於抗美援朝戰爭,那可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在這個時代,世界強國的最強陸軍還在歐洲戰場上把線列步兵戰術發揮到極致,這種號稱“排隊槍斃”戰術在索姆河戰役中達到**。由德軍重機槍組成的交叉火力一天就打翻了6萬英法聯軍,無數有帶頭衝鋒傳統的英國貴族被打成絕戶,從此,陸戰的舞臺上再無大規模線式衝鋒。
但在中國,漫天遍野式進攻還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洗禮。現在,張漢卿只是把二十幾年後的東西提前拿出來而已。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當一次演習對抗中張漢卿帶領他的班扛住了對方一個排的進攻並從容退出時,觀戰的27師高層都動容了。
隨後對這種戰術的研究表明,這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雖然相比於西方乃至於西洋人,武器配置上的短板限制了中國軍隊在火力上的成就,但就基層戰鬥力的提升而言,無疑在這個時代是能夠領先的。
爲了表揚張漢卿的成就,這套戰術後來被命名爲“張氏戰術”。張作霖親自拍板把這套“張氏戰術”推廣到全部27師,併成爲奉天講武堂步兵培養的標準戰術動作之一。不久後,由此衍生出在班組戰鬥隊基礎之上的“三三制”步兵排戰術也在全軍得到普及,簡簡單單一個戰術創新,使得一個普通排的控制範圍達到800米,奉軍的戰鬥力得到極大提升。
不是沒有人置疑,以張漢卿這位“學齡”不足的年輕軍校生而言,未嘗經歷戰事,他如何能夠閉門造車搞出這麼個很軍事化、很貼近實戰的東西來?有些人難免心裡想,這是張作霖要捧他的這位長子而私相授受的,畢竟以老張的軍事經驗,或許能夠創出這麼個東西來。
但是孫烈臣、張作相等人都明白,這位老張打狠仗可以、玩權術也不賴,但要搞這麼個系統化的東西來還是有所不足。他們都是跟着張大帥半輩子的,也從來沒見到老張在排兵佈陣上有如此高超的見解。張漢卿一向聰明好學勤於動腦,或許就是他靈感一動想出來的亦未可知。作爲張作霖的忠實擁躉,他們在各種場合爲張漢卿鼓吹,爲張漢卿營造將門虎子的光環。
張漢卿纔不會爲這點小成就沾沾自喜。孫、張兩位世叔的吹捧,只是讓他在軍校畢業後更進一步顯得合得合理,但作爲一名軍人特別是將來執掌千軍萬馬的少帥----他毫不懷疑終將擔當此任----來說,如何讓一大批有能力的軍官忠誠地圍在他周圍纔是重中之重。而講武堂的這些軍官和學生軍們就是潛在的力量。
軍人最敬佩什麼?除了一部分假軍人外,他們最佩服的是比他們還軍人的真正的軍人!既能身先士卒,又有非凡的能力。通過幾個月在訓練場上的摸爬滾打,他已經在人格力量上形成影響;“張氏戰術”的橫空出世,顯示出他不同於常人的能力。如果這個能力一直得到發揚光大的話,他註定會成爲焦點。
事實上正是如此。張漢卿一不爲自己申辯,二不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他仍然繼續履行一個軍校學員的職責。風裡來雨裡去,率領他的步兵班繼續他的榮耀。除了軍事技能優異外,在政治思想上、在內務管理上,他的班都成爲標兵。
而且張漢卿越來越爲講武堂衆人所注目的是他既能吃得苦中苦,也能做人上人。
最能體現他優勢的項目是在考試中,每次考試都是絕對第一名,無論是軍事常識、軍事地理還是戰術基礎、隊列指揮等,總而言之,如果這時代有人總結軍人學生的美德的話,這位少帥絕對是軍人的楷模,學生中的標兵。
當然,講武堂考第一,並不是他在軍事上的造詣有多大的能力,以他十六歲的年紀與完全空白的軍事經驗,即使他是穿越人士,也不應該高看他對於軍事素養的把握。畢竟,這非一朝一夕所能成變。實在是講武堂的學員那時候絕大多數都是行伍的人,知識能力、領悟力與眼界與這位現代人確實有相當的差異,也即俗話說的“瘸子裡面選將軍”。當然,還要再加上張漢卿本人在講武堂也真的是很努力的。
而張漢卿給人的最大印象還在於他能夠在各種場合讓培訓軍事戰略戰術的教官們見識到他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眼界與令人耳目一新的軍事觀點:現代戰爭比的是後勤與綜合國力;大縱深與高機動是未來戰爭的亮點;在假想與日本爲敵時,相對弱小的中國只要利用空間換取時間,從而可以在現階段即可以用“持久戰”的理論對付強大日本軍隊;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同樣可以讓一支弱小的軍隊在短期內實現強大等等。讓人懷疑他是否得了教官的“小竈”以逞其表現欲,但是衆所周知的是目前在奉軍內部,尚沒有哪位教官能有這種超前的軍事思想。
於是他頭一個次考試就考了個第一,第二次又考了個第一……
不遭人妒是庸才。當時學校裡鬧點兒**,忽然傳聞考試有人作弊。教官就讓張漢卿與別人調換位子,可是他成績仍然很好。第一期的兩個教育班有差不多有一百多人,有一天老師出了四個題目,結果,除張漢卿之外,沒有一個人答完全。
如果你比別人強一點點,別人會嫉妒或是中傷你;但當你與別人的差距不是一個等量級時,別人只會仰慕你。張漢卿在經歷了由嫉妒到仰慕的轉變後,深刻地體會到原來此言真的不差。當一個人比你更優秀外加完全可以拼爹但仍然比你更努力,除了雌伏之外,你還有什麼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