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炮,張漢卿還優先發展了必將驚豔軍界的坦克。這個在一戰中發明出來的戰爭怪獸,要到十年後才被大家所重視,也纔開始大規模研究它戰法。而張漢卿根據前生所得到的信息,在坦克的訓練使用上別樹一幟:集中。
T-20坦克經先後進行了多次改裝和發展已經批量性投產,由初期的營級建制30輛,已經發展爲300輛的龐大數字了。因爲這是張漢卿的“私產”,所以在它的使用和編制上,張漢卿具有決定權。
張漢卿將這支龐大的裝甲部隊編爲一個裝甲師,並命名了一個響亮的番號:第一裝甲師。
富於進攻的王文升爲師長。這個衛隊旅組建時打響第一功的騎兵連連長,經過幾年的磨鍊,已經成長爲可以獨當一面的方面大員了。
他在軍中的履歷也很奇特:騎兵連長、騎兵團長、步兵團長、步兵旅長、步兵師長,直到如今的裝甲師長,每一階都是正職,成爲人民軍內的一個傳奇。
裝甲第一師脫離於8大軍區的編制之外,以便於集中使用,把它作爲中|央軍委戰略預備部隊予以特別關注,並努力將這支部隊的規模擴大化。
雖然張作霖等舊式軍人對坦克的作戰能力將信將疑,但是因爲國家的工業、經濟力量能夠支撐得起這種投入,加之少帥的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多見成效,因此也未做多大幹涉。
這在坦克發展初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坦克爲代表的裝甲兵部隊,最早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的裝甲兵部隊還只是作爲一種輔助性的兵種存在。即使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將坦克配合步兵作戰的軍事思想還在大多數軍事理論家的腦海裡紮根發芽。
只有如德國的裝甲兵作戰專家古德里安、英國的軍事理論家富勒、蘇聯的朱可夫等是組建大規模的裝甲機械化軍、以裝甲兵作爲一種獨立的兵種投入戰鬥的作戰思想的積極倡導者,並將自己的裝甲兵作戰思想付諸實戰。也造就了他們在戰爭史上的傑出成就。
張漢卿可不會再走他們經過十幾年的認識和血的教訓才換來的經驗的老路。借用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的一句話:“由於坦克能比步兵以更快的速度運動,爲了在戰爭爆發時能奪取主動權,就必須在平時保持足夠的機械化部隊,以備戰時迅速動員,…把坦克與步兵結合在一起就好比把拖拉機與馬連在一起。要求它們在火炮協同下作戰是荒唐可笑的。”
他以少帥之尊,親手打造了這支鋼鐵部隊,並努力將裝甲兵作戰理論傳授給國防大學的學員們,以培養現代戰爭的接班人。
張漢卿在裝甲軍部分團以上軍官培訓大綱上定下了他的這個獨特的軍事構想,即後來最爲突出的成就“縱深進攻”戰役理論,這種縱深進攻戰役理論正是以擁有大量的飛機、火炮、裝甲兵等機械化部隊爲前提的。
縱深戰役的主要任務:第一項任務是對敵人整個戰術縱深進行突擊,以突破敵人正面;第二項任務是立即將機械化部隊投入突破口,該部隊在航空兵的協同下應向敵整個戰役防禦縱深進攻,直至消滅敵人集團爲止。
簡單地說,就是突破、突破、還是突破。
日本因爲工業能力的限制,在坦克的發展思想和動作上更慢一拍:1925年纔開始研製,到1929年組建部隊,但因爲同樣的原因,終其二戰,坦克日軍噸位小,裝甲薄,行動半徑小,火炮也很落後的特點顯露無疑,根本沒有在戰場上發揮多大作用。
這種“薄皮”裝甲車對付手無寸甲的中國抗戰兵還湊合,和蘇聯一打就原形畢露了。
比較眼界漸開的中國軍界,日本陸軍們不太歡迎坦克之類的新式武器,除了迷信精神萬能之外,日本陸軍的組織構造也是一個原因。
日本陸軍最強的組織是聯隊(團),因爲除了近衛師團外,其餘師團的聯隊都是所謂“鄉土聯隊”,在聯隊裡誰都得老老實實夾着尾巴做人,要不然放個屁就臭回家裡去了。
聯隊長(團長)可是當地一大土豪劣紳,就是在太平洋戰爭最後的日子,你要是認識聯隊長,照樣“召集書”不會寄到你家來。怎麼樣,夠邪門吧?
聯隊長們可不喜歡坦克。他們喜歡什麼?喜歡馬。坦克對他們來說無利可圖,造坦克是工廠的事,訂購坦克是參謀本部的事,坦克的燃料也是統一供應的——沒有貓膩。而馬呢?馬的飼料可是一筆大買賣,在哪兒買,買多少,裡面貓膩大了去了。
當上了戰車聯隊長是沒有辦法,普通聯隊長對坦克一般是敬而遠之的。日本海軍是上層腐敗(一戰前訂購軍艦的“西門子事件”就是一個例子),而日本陸軍則是從中層開始就腐敗了。
在迫擊炮方面,中國步兵營主要裝備的60毫米炮與日軍的同類武器性能相當,不過日軍大量裝備了50毫米口徑的八九式擲彈筒(一箇中隊有6具),日方具備一定近戰火力優勢。
不過日本的擲彈筒,滑膛的完全靠蒙,老兵還有一定的精度。但前提是多年訓練,而且敵人壓制火力少,能夠從容發揮。既然人民軍野炮開始裝備到團一級,那麼從火力上,要看師屬炮兵的威力;在攻堅上,人民軍佔絕對優勢。
從火炮數量上看,中國一個師擁有各型榴|彈炮54門、野炮54門,共108門火炮。同期日軍一個師團只有54門山炮或野炮,其換裝105MM口徑大炮的頻次和規模都沒有中國軍隊高。
而且張漢卿鐵了心是以軍級與日軍師團比較,則大炮數量上升爲378門,重火力的差距即爲7倍強。
日本甲級師團28200人,乙級師團24400人,丙級師團只有15500人,至於搭班子組成的丁級師團就沒有比較的必要了。人民軍1927年整編的軍有50059人,以日本甲級師團來比也是2倍,中國大優。
以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再組建100個這樣的軍亦不是難事,但是日本就不敢說此大話。所以單以陸軍人數、裝備上的優勢看,中日也不是一個檔次。
重兵器如此,單兵裝備,中國軍人比較日軍也不遜色。
日軍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徑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它具有精度好、射程遠和槍身長利於白刃格鬥的優點,卻也有口徑小、殺傷力差的弱點。正史上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在上世紀20年代曾一度仿造該槍,部隊拿到後卻反映其殺傷力小而不喜歡。
從清末起,中國軍界大都看中德式7.92毫米口徑槍械。歷史上最早大批量裝備的步槍便是毛瑟槍的改進型----“漢陽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據德國顧問建議,以德式Kar98毛瑟步槍爲標準統一全軍,除外購外在國內仿造爲“中正式”(連同Kat98一同稱爲“七九”槍)。
此種槍在二戰中也一直是德軍主要裝備。
參加過抗戰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槍的傷口進去的眼小,出來能帶出一塊肉;6.5毫米的“三八大蓋”不僅口徑小,且因彈道設計缺陷造成“進去多大眼,出來多大跟”。當時人們戲稱:“用三八槍打中鬼子,過幾天鬼子又回來了”、“三八槍打中抗日戰士,養幾天傷繼續抗日”。
日軍也深感三八槍威力小,到1939年時終於研製出7.7毫米口徑的九九式步槍,性能與德國Kar98式相當,卻因生產能力所限,只優先裝備關東軍和後來的南方軍精銳師團,中國關內戰場的“支那派遣軍”還多繼續裝備“三八”式。
此一時空,毛瑟步槍提前成爲人民軍步兵標準槍械,在對日比較單兵武器上先下一城。在作爲輕武器支持的機槍上面,人民軍主要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通用德式7.9毫米彈)性能也遠好於日式的稱“歪把子”機槍(大正十一年制,即1926式)。
原因是日軍的這類機槍供彈不暢,加上通用的6.5毫米子彈殺傷力不足。在重火力方面,日軍的重機槍爲九二式,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耐寒性好,缺點是靠彈板供彈操作不便且易卡殼;
而人民軍對使用馬克沁式重機槍十分有心得,認爲其除需水冷這一麻煩外,可靠性要優於九二式。
綜合來看,日本陸軍已經被中國拉下一個檔次。這是中國重陸輕海的國情決定的,也是現實的需要。沒有陸地的穩固,何談海防?
當然,日本沒有看得起孱弱的中國,在亞洲近鄰沒有一個有拿得出手的陸軍實力,是其不重視陸軍裝備發展的原因之一。而當面對英美等海上強國時,他便與時俱進了。這說明,對手的實力真的會影響你的水平。
除豬一樣的隊友會拖累你之外,羊一樣的對手也會讓你的狼性下降。
從數字的簡單對比也能看出,當昏睡的中國被人民黨武裝到頭腦時,煥發的力量是何等的驚人!一海之濱的中國已經崛起,諸君爲什麼還用老眼光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