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宦官 外戚

“站住”一道鬼魅般的身影,迅捷無倫的躥至我的身邊。一溜青藍的劍光,閃電般刺向戰馬。劍尖正中馬股。那馬發了瘋般的一聲嘶鳴,離弦箭一般四蹄放開竄了出去。皇帝發出一聲慘呼,差一點跌下馬來。陳留王坐在他身後,一把抱住,兩人隨着馬勢瞬間狂飆出十餘丈。

“張讓”我大叫了一聲。順手拔出肋下佩劍。“亂臣賊子,竟敢逼迫擄劫聖上,該當何罪。”

張讓髮絲散亂,雙目通紅,全身上下已經被血水浸透。。被我一叫,嚇了一跳,待醒過神來,仔細一看,不禁氣的哇哇大叫;“好你個小畜生,咱家正在找你,你卻自己送上門來。”他仰天大笑,高叫道;“袁紹,沒想到吧,你的報應來了。”我冷冷的道;“世上假如真的有報應這回事,第一個要死的恐怕就是你這個不男不女禍國殃民的死妖怪。今日本公子就爲天下除賊,賜你個身首異處。。”

張讓突然平靜下來,也不出劍,只是冷冷的看着我道;“好,你說我禍國殃民,不知道我如何禍國怎樣殃民。”他這一問倒是把我給問傻了。結巴道;“你-----賣官賣爵禁錮儒生,迷惑聖上,導其淫樂,欺上瞞下貽誤戰機。培植親信誅鋤異己。難道這些還不是禍國殃民嗎?”張讓身後的樹叢中突然響起一聲冷笑,一個不男不女的聲音接口道;“袁公子這樣說,想必是有鐵證了。。拿出來看看,也好讓我們兄弟死個痛快。”我厲聲道;“是誰,給我滾出來。”一個人影從樹叢後,閃出來,身子飄忽,轉瞬奔到近前。是段珪。

段珪的模樣比張讓好不了多少,衣衫凌亂,全身血污,他怒視了我一眼,大聲道;“袁公子把證據拿出來,自家自己投河死,不用你加一指之力,怎麼樣。”我冷笑道;“我年紀小, 沒有參與國家大事,當然不會我有鐵證。。你這是欺人之談。”張讓道;“好,鐵證我也不要你的,反正咱家今日必定不能生還了。請問袁公子,道聽途說的罪證總有吧,請你列舉一兩件出來聽聽。”

我乾咳這說;“反正-迷惑聖上總是有的。”段珪坦然道;“自然是有,不過迷惑聖上的不只是十常侍而已。滿朝文武倒是佔了一半。。就拿你袁家來說,若不是善於體會聖意,又怎麼會來的四世三公這般榮耀。正所謂主明臣直,主憂臣疑。這一點需怪不得滿朝文武。”我失笑道;“如此說來,張先生和段先生實在很無辜了。”段珪沉聲道;“並不無辜。但罪不至死。”

我厲聲喊道;“賣官賣爵,培植親信誅鋤異己,禁錮黨人又怎麼解釋。”張讓慘然笑道;“黨人亦是一黨,宦官亦是一黨,不過是朝廷中的黨爭罷了。。關禍國殃民何事。若說此事引起朝政動盪,那麼儒生亦有責任,何必因爲吾等褲襠裡少了個‘鳥’,就把污水都潑在我等身上。”他的話還沒說完,我臉上已然變色,倒退一步,叫道;“那麼謀殺大將軍何進又怎麼說,矯詔殺害三公難道不是死罪。”

段珪搖頭嘆息道;“數年之中,聽說袁府二公子少年文達,聰慧過人,一向心儀,沒想到,和袁家其他人一樣,也是蠢貨。。沒有出奇的地方。”我不生氣,只是冷冷的道;“說下去。”

段珪冷笑道;“就表面而言,吾等不殺何進,何進和令尊就必欲除吾等而後快,所以殺何進只是自保,完全無罪。合理的很。進一步說,何進是什麼東西-”他盯視着我,好半響才吐出兩個字;“外戚”

我的腦中轟的一聲巨響;外戚、宦官、黨爭。。這豈非是大漢朝覆滅的誘因。

段珪見我面上變色,氣勢大盛,湊近一步,冷哼道;“外戚和宦官輪流秉政,幾乎已經成了大漢天下的傳統。皇帝幼年即位,皇帝母親的孃家人必然做大,專權跋扈,目無君上。等到皇帝大了,想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可是外戚又不想放棄權利,所以矛盾激化。無助的皇帝就利用身邊的親信宦官除掉外戚。。這樣就形成一種頹勢,皇帝幼年沒有親信的人。所以就和我們這些褲襠裡沒有鳥的宦官親近。有一些沒有骨頭的人,看到吾等得勢,就拼命巴結,巴結不成的就拼命誹謗。等到這一任皇帝死了,小皇帝即位。新皇帝擔心大權旁落,所以就利用外戚勢力除掉以前忠心耿耿的宦官,這樣外戚的勢力又要做大。等到外戚勢力沒辦法控制的時候,皇帝又想起了身邊的宦官,利用宦官除掉外戚。。周而復始報應循環。依我看來,不論是是誰殺了誰,也不見的是罪過,不過就是政治傾軋的犧牲品而已。”

我的心頭巨震;是啊,我自小熟讀史書。被宦官殺死的大將軍的確不只是何進一個。像平定匈奴有功的竇憲、繼竇憲而起的大將軍鄧騭、還有權傾朝野毒死‘皇帝劉纘’的‘跋扈將軍樑冀’不都是死在宦官手上嗎?如此說來,何進的死倒是真怪不得這些褲襠裡沒有鳥的仁兄了。

大漢朝的外戚和宦官就像生來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是一定要鬥個你死我活的。何進不死,宦官必死,何進如今死了,宦官還是要死。只因爲一個原因,就是權力的魔杖沒有了,庇護宦官的皇帝死了。所以宦官成了衆矢之的,皇帝昏庸的替罪羊了。

哈哈,我忽然想通了。可是,我還是大聲質問段珪;“陳留王和皇帝何罪,被你二人擄劫至此,備受欺凌,只是這一條就足夠你們死上一千次了。”

遠處傳來馬蹄聲響,淳于瓊的大軍已經開過來了。段珪跪倒在地,俯首痛哭道;“陛下請自重,臣追隨先帝去了。”說着轉身投河而死。這倒好,省得我動手了。

張讓怒視我一眼,聲嘶力竭的喊道;“至於結黨營私培植親信誅殺異己,你們袁家比之吾等過分何止十倍,天下誰人不知,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天下,爲何沒人仇視與你,以咱家看來,無非是因爲你們褲襠裡多了個鳥而已。哈哈。”

我沒來得及說話,張讓長嘯一聲,橫劍向脖頸抹去。鮮血向外激射,張讓的身子跟着倒下去。

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46章 瞞天過海第3章 悍將周泰第44章 渡過難關第14章 華佗之死第17章 又一隻狼第6章 崇山峻嶺第52章 西涼鐵騎第40章 毀人清白第46章 堅守待援第36章 蓋世神卜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3章 險象環生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11章 西涼勁旅第28章 袁紹歸天第14章 我的洛神(4)第53章 軍事改革第10章 微妙形勢第40章 毀人清白第5章 生擒竇茂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28章 袁紹歸天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0章 固若金湯第44章 五日苦戰第50章 趁火打劫第51章 喜得二子11第22章 弩車威力第1章 陽武守將第14章 千古奇冤第18章 豔若桃李第18章 洞房花燭第10章 猶豫不決第15章 心狠手辣第13章 險象環生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4章 氐人部落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6章 存亡關頭第41章 整人計劃第6章 堅壁清野第53章 同牀異夢第57章 重奪倉亭第38章 閉月羞花第25章 險中求勝第41章 兵逼吳郡第57章 重奪倉亭第31章 悲憤詩篇第21章 道破天機第47章 張晟其人第25章 偷襲江夏第36章 蓋世神卜第11章 舌辯滔滔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章 氐人部落第8章 淮南多才第19章 穿雲排弩第42章 孫尚香第20章 張繡賈詡第27章 虛虛實實第30章 暴雨驚雷第15章 心狠手辣第36章 亡命追殺第36章 重修內政第6章 御賜婚姻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9章 鯨吞漢中第33章 戰略要地第17章 相思疾病第31章 真相大白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0章 義氣深重第9章 長兄袁譚第6章 御賜婚姻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41章 袁大丞相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4章 草原爭鋒第60章 偷樑換柱第9章 妖姬貂蟬第44章 五日苦戰第25章 望風歸降第5章 罪魁禍首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34章 策劃政變第28章 歷史車輪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9章 長兄袁譚第18章 洞房花燭第20章 張繡賈詡第29章 張飛關羽第54章 徐庶戰略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5章 罪魁禍首
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46章 瞞天過海第3章 悍將周泰第44章 渡過難關第14章 華佗之死第17章 又一隻狼第6章 崇山峻嶺第52章 西涼鐵騎第40章 毀人清白第46章 堅守待援第36章 蓋世神卜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3章 險象環生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11章 西涼勁旅第28章 袁紹歸天第14章 我的洛神(4)第53章 軍事改革第10章 微妙形勢第40章 毀人清白第5章 生擒竇茂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28章 袁紹歸天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0章 固若金湯第44章 五日苦戰第50章 趁火打劫第51章 喜得二子11第22章 弩車威力第1章 陽武守將第14章 千古奇冤第18章 豔若桃李第18章 洞房花燭第10章 猶豫不決第15章 心狠手辣第13章 險象環生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4章 氐人部落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6章 存亡關頭第41章 整人計劃第6章 堅壁清野第53章 同牀異夢第57章 重奪倉亭第38章 閉月羞花第25章 險中求勝第41章 兵逼吳郡第57章 重奪倉亭第31章 悲憤詩篇第21章 道破天機第47章 張晟其人第25章 偷襲江夏第36章 蓋世神卜第11章 舌辯滔滔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2章 曹軍潰敗第4章 氐人部落第8章 淮南多才第19章 穿雲排弩第42章 孫尚香第20章 張繡賈詡第27章 虛虛實實第30章 暴雨驚雷第15章 心狠手辣第36章 亡命追殺第36章 重修內政第6章 御賜婚姻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9章 鯨吞漢中第33章 戰略要地第17章 相思疾病第31章 真相大白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0章 義氣深重第9章 長兄袁譚第6章 御賜婚姻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41章 袁大丞相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4章 草原爭鋒第60章 偷樑換柱第9章 妖姬貂蟬第44章 五日苦戰第25章 望風歸降第5章 罪魁禍首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34章 策劃政變第28章 歷史車輪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9章 長兄袁譚第18章 洞房花燭第20章 張繡賈詡第29章 張飛關羽第54章 徐庶戰略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5章 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