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軍事改革

時日如梭,轉眼,我的兩個孩兒長到兩歲,已經可以走路會說些簡單的句子了。兩個孩子健康而結實,小胳膊腿硬梆梆的,圓臉上滿是贅肉,胖嘟嘟的。在父母的和無數侍婢僕役的呵護下茁壯的成長着。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幽州范陽太守牽招,生擒黑山賊張燕,押赴冀州。張燕請降,封爲平北將軍安國亭侯。司州安平太守杜遷與郭援戰於河東,不分勝負各自罷兵。曹操數次派夏侯惇、夏侯尚、張遼攻河內河東,但都沒能得勝。

七月泰山賊帥藏霸反,攻徐州琅琊,破琅琊太守蕭建於莒縣,斬殺守城兵三千餘人,將琅琊府庫搶劫一空,正要撤回泰山之時。曹操派了大將高順,徐州刺史陳登出下邳,截擊藏霸。

高順以前是藏霸的戰友,藏霸知道他的厲害,加上自己兵少,就想帶着珠寶一走了之。陳登聰明,早就料到他盜賊習性搶完就跑,和高順合計埋伏。藏霸在退回泰山的路上,遭遇了高順‘陷陣營’,被打了個落花流水,抱頭鼠竄,想要回泰山,卻被陳登佈置在陽都縣境內的一隻騎兵阻擋了去路。無路可逃之下,只得投奔青州。當日劉詢就任青州刺史,出城五十里相迎。將藏霸先生和他剩下不到兩千的殘兵敗將接入城中。我聽到消息,和賈詡張郃快馬加鞭親臨青州,以表結納誠意。

藏霸大爲感動,他帶來了六員大將,孫觀、吳敦、尹禮、孫康、曹性、毛暉。呂布的八健將,除了藏霸之外,只有曹性沒投靠曹操,不是他不想投降,只因爲兄臺曾經一箭射瞎了夏侯惇的眼睛,害怕報復。我對藏霸大加封賞,藏霸封平西將軍都亭侯,領功曹事。位在張郃之上。

孫觀也是不世出的大將,三國演義上說,此人最後做到左將軍,青州刺史的位置。我暫時給他一個偏將軍封都亭侯。曹性是有名的神射手,也做偏將軍封列侯。

其他的人,一律爲裨將,封列侯,持節。

八月汝南人孟公威歸家途中,被好友諸葛瑾綁架,拉入陽翟城就任太守。孟公威是諸葛亮兄弟的至交好友,此人也是襄陽一大才子,雖然比不上二諸葛,但也是一個內政好手。

九月一代文豪孔融腰斬棄世,可悲,可嘆。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冀州淮南人才濟濟,軍容鼎盛,糧草充足,戶口增加三十餘萬。賈詡上表,冀州地區的豪門大戶無法無天,趁着戰亂和大旱天災的時候,不斷兼併土地,又把失去土地的農民招爲奴僕,這樣的農民沒有戶口,大戶因此逃掉官府賦稅兵役的徵調。zf的財政收入因此而減少,兵源因此而短缺。冀州人不少,但有戶口的人太少了,因此按照戶口來徵稅,那zf吃的虧太大了,不利於發展經濟。最好可以下旨,命令四州沒有戶口的遊民都必須到官府如實自報,然後再按這些實際戶口來徵兵收稅,大約可以比以前增加一倍,甚至還多。

我想了想,還是把田豐調回來任西曹掾管理人士和財政方面的事務。田豐一上臺,就大刀闊斧的打擊地方豪強勢力,號召遊民來上戶口,有敢隱匿不報,公然和官府作對的,立斬不赦。沒有兩個月,青冀幽並四洲的戶口就翻了一倍,賈詡趁機擴充軍力十萬,自官渡戰敗後,冀州軍總數首次突破三十萬。

兩個月後,按照我和張繡、賈詡、藏霸、張郃、高覽、田豐等人計議好的。在軍隊中實施改革。

漢代軍制,軍、師、旅、卒、兩、伍。兩萬五千人爲一軍,偏將軍統領。兩千五百人爲一師、由裨將統領。五百人爲旅,校尉統領。百人爲卒由卒長統領。這樣的話番號太多了,不易於統一管理。還是採用現代化的軍事理論。把冀州青州幽州、淮南、幷州分爲臨戰的三個集團軍軍區,由我、荀彧、高幹三人軍政合一,出任軍區司令官——大都督一職。

三大軍區內,編制在旅之後,加上團和營,變成軍師旅團營卒兩伍,由原來的六級編制,變爲八級。冀州三十萬人,分爲五個軍,以張郃、高覽、藏霸、張繡、張燕爲軍長將軍。每人將兵四萬爲一軍。張郃爲第一軍,高覽第二軍,藏霸第三軍,張繡第四軍,張燕第五軍。基本和現代的編制彷彿。五軍之下,有二十個師,分別以是:昌豨的一師,管承的二師,裴元紹的三師、朱靈的四師、這四個師歸張郃統領。

此外周倉的第五師,彭安的六師,張南、張愷、審榮、馮禮、韓莒子、霍奴依次爲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六個師的師長偏將軍。

藏霸的舊部、孫觀、吳敦、尹禮、曹性、孫康、毛暉。統領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師、胡車兒第十八師,蔣義渠第十九師,孟岱第二十師。

每個師一萬人,下轄兩個旅,五個團,兩個營,五個卒,四個兩,兩以下五人爲伍,設伍長一名。

此外文丑的黑龍騎作爲特殊兵種,自成一軍。

再加上郝昭的戰車排弩‘獨立師’。這也是我的獨創,相當於現代化裝甲師。配備有五百輛大型飛梭巨弩車和一千臺排弩。每輛車上八十人,士兵十,二十人居中爲弩手,十人防守,剩下的全部待箭矢射出後,往弩箭機上添加箭矢。

這個部隊威力是很強大,但只能遠距離攻擊,必須和步兵、騎兵配合,必須是進攻之初和防守之初或攻城時才能使用,否則混戰中一定被敵人俘虜去,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幷州和淮南,按照這種建制自行分配。三個軍區按照,冀州、淮南、幷州的順序,依次排列,不能混淆。最後報上來由賈詡和田豐審覈一遍,沒有謬誤的便通過。

不過這種制度,只適用於臨戰狀態,地方上沒有戰事的時候,還是統歸於太守,刺史的統領。

七月,馬騰與韓遂再次大打出手,武威太守張猛攻入雍州。

十一月潛伏在荊州的特工飛鴿傳書,劉表病危吐血,蔡氏家族和劉備反目意欲誅殺大公子劉琦,扶立劉琮即位。

我立即下了封信過去給蔡夫人,表示堅決支持二公子劉琮登位,理由是大家都是二公子,一般將軍的第二個兒子都很聰明果敢,英明神武!!

蔡夫人回信,說了些恭維的話,表示願意站在袁家一邊對付曹操,並且表示如果兒子繼承爵位,可以出兵汝南夾攻曹仁。那倒不用,只要把劉備幹了便好。

翌年,農曆四月,急驟升高的氣溫宣告結束了北方原本就短暫的春天,進入了初夏季節。滿地的麥子從墨綠中泛出一抹蛋白色,大地呈現出類似孕婦臨產前的神聖和安謐。一場溫騰騰熱燥燥的南風持續了一天一夜,麥子竟然乾的斷穗掉粒了,於是千家萬戶的男人女人大聲嘆着“麥黃一晌蠶老一時”的古訓擁向田野,刷刷嚓嚓鐮刀割斷麥稈的聲浪就喧譁起來——就在那神秘的一日一夜麥子熟透了,豐收了!我也同時收到了兩個可怕地消息。

潛伏在許昌城中的細作飛鴿傳書來報,司馬懿出仕曹操,被任命爲文學掾,陳留太守。曹操老賊果然慧眼識人,竟然把初出茅廬的司馬仲達安排在了對付郭援,和高幹的最前線,可見其用心良苦。

我的心裡一陣發寒,重頭人物終於登場了。

許昌也獲得了豐收,曹操得到屯田高手棗祗相助,農業方面比之冀州還要有優勢,這兩年他蟄伏不出,只是爲了緩一口氣,大饑饉把他折騰的也不輕。而且有了上次在黎陽的教訓,他這次準備先給重病的劉表來一下子。

飛鴿傳書:“于禁率兵八萬出許昌,人馬精神,龍精虎猛直下荊州。”同時駐防在倉亭的李典軍一掃兩年來的安分守己,也開始有了動作,不斷地派兵在黎陽附近襲擾,勘察地形,尋找城頭的破綻。看來,曹操要趁豐收的時候,大幹一場了。

司馬懿出場了,劉表眼看要翹了,赤壁之戰讓我一攪和打不成了。曹操去攻新野,是不是諸葛亮大哥,也快要出場了。我上次給諸葛瑾寫信,讓他把弟弟給拉過來,聽他回信的意思,孔明先生不願意到冀州來。難道要我三顧茅廬。不行,到了那裡劉表非掐死我不可。

四月中旬,于禁會和曹仁從樊城攻新野,被劉備的軍師徐庶一舉擊敗,把樊城也丟了。曹操嘆息,劉備得到徐庶之助,羽翼成矣。我也挺堵心的,劉皇叔一定會找我報仇的。

我心情不太好,和周倉牽了一條狼狗,考察一下民情。這狼狗就是前段時間訓練的警犬,雖然對訓練的方法不太瞭解,但負責訓練的周倉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硬是把這些狗給打的服服帖帖的,讓它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拿現在來說吧,周倉用熊掌牽着它,他連叫都不敢叫,只是一個勁的趴在地上,用鼻子嗅來嗅去的,發掘犯罪嫌疑人的痕跡。

這些警犬果然管用,經過一系列條件發射的強化訓練之後,就能夠追蹤悍匪強盜,三國時候的歹徒那裡知道它的妙用,以爲自己逃出來改裝易容就可以混出城門,結果往往被這些狗給咬個遍體鱗傷,血肉模糊的回到陰暗潮溼的囹圄之中去。

周倉現在已經成了習慣,每天出來都會牽着一條,以便防備歹人。他手中的這條狗,非常威武,站着達到周倉的膝蓋以上,方頭小耳,毛長皮墜,嘴短而口裂極寬,背直腹瘦,曲線有點像豹子。四條腿粗壯無比。抖擻一下狗頭,嗷嗷的叫上兩聲顯得威風凜凜。

無怪乎周倉經常不無感慨的說:“真像個出征歸來的大將軍。”

我翻白眼,什麼意思!周倉也不知是誠心還是怎地,還給着狗起了個名字叫大將軍。他媽的,乾脆叫主公完了。

‘大將軍’可能發現了什麼,用力掙脫了周倉的手,向城門邊竄去。於是周倉就在它後面喊:“大將軍,你他孃的找死,回去我收拾你。”說完還衝着我瞪眼:“這條死狗,就是不聽話。”

‘大將軍’飛快如奔馬般的跑到城門口聚集了的一簇人頭的地方,站在人羣外圍嗷嗷的叫喚,那意思彷彿在說:都給老子閃開,別妨礙我辦公!

那些人開始並沒把這狂吠的畜生放在眼中,仍然對着圈內指手畫腳,自說自話的。及至有人轉過頭來,發現了‘大將軍’眼神不善,才叫了聲‘我的娘’一溜煙跑掉了。別的人也跟着跑。一會兒就跑了一半,讓我和周倉可以看到人羣中的情況。

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手裡拿這個酒葫蘆,正醉臥在城門口牆角。他頭上裹着一條髒兮兮的白布方巾,像個孝帽子;身穿黑色連襟布袍,肩頭上綴着一塊白布和一塊黑布的補丁;腳下登着一雙麻面的烏履,白布從腳趾一直纏扎到膝蓋,看着像個重孝的孝子;從頭頂的白色方巾,到腳下的白色裹纏布,全都污染着草汁樹液苔蘚的乾涸的黑色疤痕;臉上也不滿污垢,耳輪和脖頸上積結着噁心的垢甲,面容有些粗獷,眼神中豪邁異常,披頭散髮鬍鬚蓬亂東倒西歪,鬢角露出來的頭髮粘成氈片。看不出本來的膚色了。看來像個落難到此的文人。

那人嘴裡含含糊糊的在唱歌,露出一口白的耀眼的牙齒。

周倉笑道:“落魄到這種地步還有心情唱歌,真是怪人。”我心想,是個讀書人,應該幫他一把。就走過去,蹲下身子問道:“你是那裡人,爲什麼醉臥到這裡?”我穿着便服,城裡人都不認得。

那人仰躺在青黑色的石板地上,把兩隻眼睛睜開一條縫,斜了我一眼,就轉過頭去唱道:“天地反覆兮,火欲矩;大廈將傾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我的娘,是徐庶,徐元直。不對,他不是應該在新野嗎,怎麼跑到冀州來了?

第37章 洛陽內亂第35章 翼德殞命第42章 曹女布子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章 密謀行刺第31章 奇兵制勝第6章 堅壁清野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7章 垂死掙扎第8章 無中生有第47章 鞠躬盡瘁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25章 心懷不軌第4章 敲詐勒索第34章 策劃政變第16章 得寸進尺第6章 堅壁清野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5章 日夜奮戰第1章 轉世輪迴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21章 以毒攻毒第11章 西涼勁旅第17章 又一隻狼第19章 流血不止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4章 文丑康復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2章 視財如命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5章 外交政策第12章 長江戰雲第37章 劉備戰敗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5章 屯田修渠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23章 天下無敵第3章 悍將周泰第11章 西涼勁旅第27章 虛虛實實第4章 突來豔遇第26章 存亡關頭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2章 兵臨城下第30章 討回公道第40章 毀人清白第17章 用兵如神第9章 長兄袁譚第37章 柔情蜜意第34章 策劃政變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47章 張晟其人第16章 西園禁軍第17章 垂死掙扎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29章 百年大旱第49章 青帝之子第4章 突來豔遇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4章 無力迴天第52章 玩物喪志第30章 三戰官渡第45章 周瑜病逝第47章 鞠躬盡瘁第26章 巧施妙計第10章 狗熊周倉第33章 得意忘形第7章 得償所願第49章 疏不間親第24章 文丑康復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9章 兩雄單挑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2章 細說原委第13章 險象環生第59章 意外收穫第7章 一舉三得第5章 張遼的心第24章 人心渙散第5章 罪魁禍首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3章 天下無敵第43章 威逼利誘第7章 得償所願第1章 收降徐晃第7章 一舉三得第2章 戰火濃煙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13章 幷州郝昭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章 笑裡藏刀第5章 生擒竇茂第13章 曹軍反撲第14章 千古奇冤第34章 桃色事件第2章 兵臨城下第4章 氐人部落
第37章 洛陽內亂第35章 翼德殞命第42章 曹女布子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章 密謀行刺第31章 奇兵制勝第6章 堅壁清野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7章 垂死掙扎第8章 無中生有第47章 鞠躬盡瘁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25章 心懷不軌第4章 敲詐勒索第34章 策劃政變第16章 得寸進尺第6章 堅壁清野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5章 日夜奮戰第1章 轉世輪迴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21章 以毒攻毒第11章 西涼勁旅第17章 又一隻狼第19章 流血不止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4章 螳螂捕蟬第24章 文丑康復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2章 視財如命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5章 外交政策第12章 長江戰雲第37章 劉備戰敗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5章 屯田修渠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10章 劉彰封蜀王第23章 天下無敵第3章 悍將周泰第11章 西涼勁旅第27章 虛虛實實第4章 突來豔遇第26章 存亡關頭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2章 兵臨城下第30章 討回公道第40章 毀人清白第17章 用兵如神第9章 長兄袁譚第37章 柔情蜜意第34章 策劃政變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47章 張晟其人第16章 西園禁軍第17章 垂死掙扎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29章 百年大旱第49章 青帝之子第4章 突來豔遇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4章 無力迴天第52章 玩物喪志第30章 三戰官渡第45章 周瑜病逝第47章 鞠躬盡瘁第26章 巧施妙計第10章 狗熊周倉第33章 得意忘形第7章 得償所願第49章 疏不間親第24章 文丑康復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9章 兩雄單挑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2章 細說原委第13章 險象環生第59章 意外收穫第7章 一舉三得第5章 張遼的心第24章 人心渙散第5章 罪魁禍首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3章 天下無敵第43章 威逼利誘第7章 得償所願第1章 收降徐晃第7章 一舉三得第2章 戰火濃煙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13章 幷州郝昭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章 笑裡藏刀第5章 生擒竇茂第13章 曹軍反撲第14章 千古奇冤第34章 桃色事件第2章 兵臨城下第4章 氐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