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舌辯滔滔

此刻的情形,讓周瑜非常的難受,你說出兵。晉王和劉備有私人恩怨,曹操又是有名的國賊。沒必要拿江東兵的性命去冒險。袁熙勢力強大,號稱大軍三百萬,能不招惹的,就不去招惹。

可如果不打,萬一劉備被滅了,袁兵乘勢南下,渡江作戰,奪取江東六郡,就等於是失去了劉備和曹操兩個盟友,江東將陷於獨自作戰的窘迫中。第三,江東兵豁上老本去跟袁軍拼命,勝了之後,曹操劉備,這兩個喪家犬,定然乘機瓜分江東之地。那時候,吳王賠本賺吆喝,更是彆扭。

周瑜做的最好的打算是——隔岸觀火,最好袁、劉、曹。這三家三敗俱傷,袁軍無力南下,劉備、曹操羽翼斷折,江東出兵把兩家收拾了和袁軍平分天下。纔是上策。至於消滅勢力強橫的袁兵,周瑜根本連想都沒有想過。那是不可能地,至少在近十年內,沒有人可以做得到。

所以周瑜和孫權說:“此刻形勢還不明朗,勸大王靜觀其變,不要輕舉妄動。假如開罪於晉,後患無窮,失去劉備這個盟友,對江東也是一大損失。再等等,看看兩家的態度如何。我軍此刻要做的,就是謹守城池,派兵守住大江和江夏郡,防止袁、劉吞併。”

孫權也覺得周瑜說的有理,命令周瑜帥兵赴三江口布防。自己也要趕赴柴桑。可是,孔明和魯肅根本就不讓他走。整天纏着,一個讓出兵,一個讓觀戰。煩都煩死了。魯肅第三天又來了,說是,晉王說了,爲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把竟陵以南的土地全部併入江夏郡割讓給東吳。竟陵以南?差不多有一個郡的土地,縱橫百里,溼地肥沃,可以屯墾。孫權一下子就動心了:“晉王此話當真?”

魯肅也不跟他拐彎抹角,直接了當:“晉王割地給吳王,原因有二,其一,就是讓大王放心。袁軍目的只在荊襄,絕不會染指江夏、江東。其二,竟陵臨近烏林,若屯兵於此,必定威脅樊口,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這樣的戰略要地,晉王都肯割愛,足見其沒有圖謀江東的心思,大王一定要明鑑。”

孫權心裡是一千一萬個願意。可是他還要徵求,張昭和周瑜的意見。擺擺手道:“寡人疲憊,過幾日再給先生答覆。”

魯肅出去之後,孫權立即就給周瑜寫了封信,把情況說了,送到三江口。

周瑜這裡也迎來了一位客人。就是他的小學同學——蔣幹。蔣幹和周瑜小時候,關係還算是可以的。蔣幹經常抄襲周瑜的作業,因而免除了不少,教書先生的杖責之刑。所以內心裡一直很感激周同學。

兩人見面寒暄了一番,周瑜就把笑臉拉長了,差不多下巴可以挨着地面:“你是不是來勸降的,要是的話,啥也別說,喝完酒立馬走人,我沒興趣聽。”

“你看,你看,小周,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我是那樣人嘛?咱哥兩兒,這是什麼關係。槓槓地。我瞭解你的脾氣——剛正不阿,忠心耿耿,威武不屈,貧賤不移。怎麼會給你勸降?我是來給你說一下,晉王的意思。“

周瑜聽了蔣幹的這幾句馬屁,心情很是舒暢,拉長的臉,又縮了回來,笑道:“知道,知道,老蔣你不是那種人。說,晉王到底想怎麼樣?”孫權是吳王,所以,周瑜也沒必要對袁熙不客氣。這都是關係問題。

蔣幹道:“是這樣,晉王的意思,他不是來打吳王的。是找劉備和曹操算賬的。你都不知道——”蔣幹看看四周無人,壓低了聲音,悄悄道:“小周,其實晉王和劉備是有私人恩怨的。”

周瑜大笑道:“扯淡,整個大漢朝誰不知道,你們晉王厚顏無恥,搶了人家劉備的老婆,我還不知道,你也太小看我們吳國的情報系統了。”

蔣幹砸着嘴道:“哎呀,知道就好。那就更容易了。這事兒,是這麼回事。晉王的側妃,蔡夫人,就是蔡文姬。劉備以前,在她身上做過敗德事。蔡文姬,至今耿耿於懷,總是在這個晉王耳朵邊上吹枕頭風。晉王又殺了張飛,還搶了劉備的老婆。我跟你說,小周。他們兩個那仇恨大了去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的意思是說,吳王,沒必要淌這渾水。晉王不滅劉備,劉備遲早報仇,這都是私人恩怨,沒辦法的事情。你說對。”

周瑜苦笑:“活該,他袁熙,三宮六院還不行,禍害人家老婆,人家能跟他善罷甘休。”蔣幹擺手道:“那事兒,跟你沒啥關係,知道嗎?你怎麼就知道不是甘夫人勾引的晉王呢?”周瑜咳嗽道:“甘夫人長啥樣?”蔣幹想了一下:“不知道,我沒見過——哎,怎麼跑題了。接着說,那個曹操跟晉王仇恨也不小——”周瑜道:“我聽說了,晉王把人家閨女給糟蹋了。你說,有沒有這回事?”蔣幹的臉色不好看了:“你丫的,還大都督,滿口胡說八道。誰把誰給糟蹋了?誰把誰給糟蹋了?那是曹操給晉王使得美人計。沒想到被晉王識破了,曹操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能怪的了晉王千歲嗎?”

周瑜一聽,行啊蔣幹,你他孃的,真是袁熙的忠臣啊。說兩句都不願意。

蔣幹道:“反正曹操是恨透了晉王了。這還有個原因。知道曹操的兒子是怎麼死的。是被張繡殺死的。張繡此刻正在晉國混呢。還是晉王的愛將。前兩天曹操還要求晉王殺了張繡,晉王不願意。所以兩人的矛盾就更深了。不同戴天呀。這些都是私人恩怨。你說,吳王摻和進來,有什麼意思?”

周瑜沉聲道:“吳王沒說要摻和進去,從來也沒說過。不過,晉王統百萬大軍南下,誰知到他打得什麼主意呀。你這樣,你在這裡住上幾天,我和吳王商量商量在給你答覆。”

周瑜說過了就把蔣幹給忘了,他太忙了,蔣幹在軍營裡一住就是十幾天,直到孫權的書信來了,周瑜看罷,才把蔣幹想起來:“快,把蔣幹先生給我找來。”

“小周,你這是什麼意思,我上次跟你說的話,你琢磨的怎樣了?”

周瑜對蔣幹道:“你實話對我說,晉王真的沒有出兵江東的意思?”蔣幹道:“你要是不信的話,我姓蔣的就留下給你作人質,等晉王撤兵了我再回去,這行了。”周瑜苦着臉道:“不是我說你,你一頓飯吃三十多道菜,是不是有點過分了。”蔣幹不屑道:“你一個大都督,不是連飯都管不起?”周瑜此時心裡已經有了底;“行,你就在住幾天。”

然後周瑜給孫權寫了封信,覺得應該先把劉封和關平勸走。這是一種試探,如果劉封和關平走了,就說明劉備沒有圖謀江夏的意思。如果兩人賴着不走,那行了,劉備肯定就是在打江夏的主意,沒說的,和劉備決裂。

劉封和關平是什麼角色,一樣的有勇無謀,兩個硬貨。

周瑜派去的使者闞澤,還沒有把來意說清楚,就吃了劉封兩個耳光。打得眼冒金星,鼻青臉腫。劉封罵罵咧咧:“狗日的周瑜,你回去告訴他,只要我劉封在一天,他休想打竟陵的主意,什麼東西。滾滾滾,別讓我看到你,要不我活剮了你。”

闞澤在東吳也是個人物,那裡受過這樣的侮辱,大怒。回去就添油加醋的跟周瑜形容了一番。說:“劉封太囂張了,他挨個問候了大都督的列祖列宗還不算,還揚言,早晚有一天要殺到東吳,要——要霸佔都督的老婆——”

“混賬,劉封可惡。看來,劉備果然有圖謀江夏的野心。傳我的將令,命烏林的韓當、周泰帥兵即刻攻陷竟陵,記住活捉劉封,不要和劉備結下死仇。”

闞澤出來之後,就想,事情不好辦,你說活捉就活捉,萬一劉封死在亂軍之中如何是好。

韓當、周泰都是東吳的一流名將,武功蓋世不說,戰術也是一流,韓當曾經獨自擊退過魏文帝曹丕的大軍,實在是文武雙全的將領。勝過劉封、關平這兩個小東西,何止十倍。第三天捷報傳來,竟陵已經被攻克,劉封死在了亂軍之中,關平負傷逃跑。

天啊,真是喜憂參半。攻克竟陵是好事,可是劉封翹了,就不太好了。孫權幾乎就是在同一時間,得到了消息,心想,這倒好,沒有轉圜的餘地了。和劉備徹底是結怨了。

諸葛亮遲一些也得到了消息。他倒是不擔心劉封的死,他比較生氣劉備,你佔領竟陵有個屁用。還不趕緊讓給東吳,這可好,不可收拾了。

諸葛亮立即去見孫權,說:“吳王不必自責,那劉封咎由自取,死的活該。劉封本來不是皇叔的親生兒子,今日抗命而死,怪不得別人。”孫權納悶;“劉封怎麼抗命了?”諸葛亮信口道:“其實,皇叔早就下令,要把,竟陵割讓給東吳,可劉封就是不撤退,纔有今日大禍。吳王不必難過。”

孫權心說,我難受個屁,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孔明還要再說,正好,魯肅也走進來了。兩人對視了有一炷香的時間,孫權纔給介紹。於是兩人爆發了一場辯論。

公圓2年,建安十六年一月。這一年,魯肅剛好四十歲,諸葛亮三十一歲,孫權三十歲,周瑜三十七歲,劉備五十一,袁熙三十一,而曹操已經是五十七歲高齡,風燭殘年的老人了。

諸葛亮早就知道袁熙的合肥侯魯肅到了江東遊說孫權。諸葛亮也知道這個魯肅是個厲害角色,想要和他見上一面,可是孫權死活不肯。

今日終於是見到了。

諸葛亮羽扇綸巾,瀟灑大度,離座而起,躬身施禮:“原來是合肥侯子敬先生,有禮,有禮。”

魯肅也很欣賞孔明,兩人相互見禮。諸葛亮便挑釁:“侯爺此來,可是向吳王投誠?”魯肅是個忠厚長者,沒這麼多花花腸子,笑道:“非也,肅是奉了晉王旨意,來勸吳王,不要參與,劉皇叔和晉王的爭鬥。”

諸葛亮羽扇一指:“子敬此言差異。袁熙乃是國賊,你爲何助他。”魯肅是個出色的政治家,國賊之說,在他這裡是行不通的,成王敗寇,天道循環的道理,他比誰都清楚。他不是愚忠之人。連忙擺手道:“孔明差矣,晉王,少年登位,南撫北剿,勸農耕桑,發展經濟,功勳卓著。實在是少年英主。和國賊沒有關係。”諸葛亮有他的看法:“聞,袁熙此人,弒父殺弟,囚禁兄長。好色無厭,淫女。姬妾三千。而且,殘暴不法,縱容士兵搶掠。涪城一戰,受害的蜀中居民何止千萬。這樣的人,也配稱得上是明主?”

魯肅逐條批駁:“所謂弒父殺弟,子虛烏有。袁紹公,乃是被大公子袁譚所害。袁譚罪有應得,才被囚禁。袁尚謀反自盡而死。冀州小兒都知道。要說好色無厭,古來帝王皆如此,不足以說明問題。淫女之說,更加可笑。你主劉豫州,三次拋棄妻子,德行全無,不配爲人夫婿。甘夫人擇人另嫁,晉王明媒正娶,有何不可。

姬妾三千,我沒聽說過,只有四五個。算得上是矜持有道了。至於縱容士兵搶掠。袁兵軍紀如何,天下臣民心中有數。不然不會,到了一座城池,就有百姓夾道歡迎了。涪城一戰,事出有因,是文丑縱兵搶掠,晉王深責之,還免了他一年的俸祿。孔明所言,不足信也。”諸葛亮道:“強詞奪理,強詞奪理。我這裡有當今陛下衣帶詔一份,說明袁熙,欺壓聖上,無惡不作,實爲國賊。”

魯肅無言以對:“衣帶詔是假的,是伏完假傳聖旨,伏完已經被正法了。”

諸葛亮佔了上風,笑道:“當今江南之事,子敬有何看法?”魯肅道:“江南無事,晉王之意在於江北,無意江南也。”

諸葛亮冷笑道:“袁熙野心勃勃,今漢室四分天下有其三。必定想要席捲天下。何謂無意江南乎?”

魯肅道:“師老兵疲,無力再戰,晉王滅了劉備,立即迴轉,養兵歇馬,不復出也。人貴在知足,晉王有此品質。”

諸葛亮詞鋒犀利,怒道:“大將軍而丞相,丞相而晉王,此所謂知足常樂乎?那麼晉王之後是不是要稱帝。”

魯肅樂了:“那你的意思,吳王也是要稱帝造反了。”

“沒有,寡人沒有,寡人對陛下一片忠心,你們別瞎說。”孫權臉紅脖子粗的嚷嚷。

孔明吃了暗虧,不依不饒:“袁熙攻入江陵,隨即會攻江夏,對是不對?”魯肅道:“衆所周知,丹陽與合肥壽春同屬揚州,只是一江之隔。從丹陽攻打合肥要衝就是皖城。如今,晉王割讓皖城、居巢給吳王。等於把整個濡須口,拱手相送,長江下游的優勢,我軍已經失去,試問如何圖謀江東?”

孔明笑道:“我且問你,曹操和劉使君,合兵一處兵力不過二十萬。用得着晉王千歲興師動衆的,三百萬大軍攻打嗎,不是圖謀江東又是什麼?甘寧在蜀地造戰船幾百艘,難道不是爲了在長江上打水戰嗎?”

孫權有些動容。

魯肅連忙解釋:“白帝城,夔關一線,盤踞曹兵,若不用水軍,難道還游過去不成。至於說,三百萬大軍,絕無此事,六十萬倒是有的。”這是個失策的地方,一開始的時候,不應該虛張聲勢嚇唬孫權。應該不顯山不露水的保存實力。

孫權最大的顧慮,就是袁軍的兵力,此刻魯肅這麼一說,整顆心就放了下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諸葛亮道:“吳王不要聽袁熙花言巧語,假如劉使君兵敗,東吳必然危險,大王請三思啊。”

孫權的心思已經定了,當即翻了個白眼:“人家晉王已經在信裡發了毒誓,不會圖謀江東。你別胡說了。再說了,寡人和晉王的關係,你是不知道。寡人和晉王相交十幾年了,他不可能對我有企圖的。”

諸葛亮一聽,完了,孫權一開始是膽怯、懷疑,而後是利慾薰心,此刻則是心滿意足,對袁軍徹底的放心了。連吳抗曹的事情,徹底沒戲。【請各位大大來網支持,鍾離昧的作品,謝謝。鍾離昧,感激不盡。】

正在孔明憤恨難平的時候,有人來報:“軍師,主公請你速回江陵,袁兵已經開始四面攻城,我軍就快頂不住了。”

諸葛亮大吃一驚:“快,備船,回江陵去。”諸葛亮實在是沒有想到,袁熙竟然無意於東吳,這一點不是諸葛亮的失策,而是以袁熙平日的作風,絕不會如此。況且,袁熙年輕氣盛之人,竟然不趁此百萬大軍壓境之際,耀武於孫權,等於把孫劉聯盟的事情給弄得複雜化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

第40章 官渡之敗第1章 臨危受命第14章 華佗之死第29章 張飛關羽第15章 心狠手辣第49章 青帝之子第20章 一世真情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18章 洞房花燭第22章 劉備做大第24章 螳螂捕蟬第18章 豔若桃李第17章 垂死掙扎第1章 轉世輪迴第3章 烏桓騎兵第4章 血染深山第5章 張遼的心第9章 妖姬貂蟬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4章 詐死誘敵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3章 曹軍反撲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9章 流血不止第24章 螳螂捕蟬第8章 草原霸主第49章 情報局長第4章 敲詐勒索第26章 存亡關頭第24章 無力迴天第7章 形勢危急第37章 劉備戰敗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2章 戰火濃煙第11章 廢長立幼第11章 西涼勁旅第21章 黑龍騎兵第3章 苛捐雜稅第31章 真相大白第28章 袁紹歸天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47章 敗退潼關第20章 一世真情第49章 青帝之子第34章 美好姻緣第18章 諸葛出山第3章 密謀行刺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7章 柔情蜜意第13章 幷州郝昭第56章 紅塵孽債第36章 製造冤案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1章 黑龍騎兵第58章 背水一戰第10章 微妙形勢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15章 虎豹騎兵第24章 草原爭鋒第27章 反間之計第13章 曹軍反撲第54章 徐庶戰略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0章 義氣深重第5章 張遼的心第4章 蔣幹 楊儀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2章 黑賊張燕第16章 王妃蔡琰第46章 瞞天過海第4章 血染深山第14章 猇亭戰略第39章 獻帝守城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28章 奸計得逞第2章 細說原委第33章 得意忘形第12章 萬夫莫當第35章 翼德殞命第20章 張繡賈詡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章 悍將周泰第20章 一世真情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29章 兩雄單挑第9章 妖姬貂蟬第36章 蓋世神卜第13章 曹軍反撲第45章 平陽陷落第23章 死亡氣息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章 三歲神童第25章 偷襲江夏第42章 曹女布子第9章 長兄袁譚第17章 樂進之死
第40章 官渡之敗第1章 臨危受命第14章 華佗之死第29章 張飛關羽第15章 心狠手辣第49章 青帝之子第20章 一世真情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18章 洞房花燭第22章 劉備做大第24章 螳螂捕蟬第18章 豔若桃李第17章 垂死掙扎第1章 轉世輪迴第3章 烏桓騎兵第4章 血染深山第5章 張遼的心第9章 妖姬貂蟬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4章 詐死誘敵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3章 曹軍反撲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9章 流血不止第24章 螳螂捕蟬第8章 草原霸主第49章 情報局長第4章 敲詐勒索第26章 存亡關頭第24章 無力迴天第7章 形勢危急第37章 劉備戰敗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2章 戰火濃煙第11章 廢長立幼第11章 西涼勁旅第21章 黑龍騎兵第3章 苛捐雜稅第31章 真相大白第28章 袁紹歸天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47章 敗退潼關第20章 一世真情第49章 青帝之子第34章 美好姻緣第18章 諸葛出山第3章 密謀行刺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7章 柔情蜜意第13章 幷州郝昭第56章 紅塵孽債第36章 製造冤案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1章 黑龍騎兵第58章 背水一戰第10章 微妙形勢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15章 虎豹騎兵第24章 草原爭鋒第27章 反間之計第13章 曹軍反撲第54章 徐庶戰略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0章 義氣深重第5章 張遼的心第4章 蔣幹 楊儀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2章 黑賊張燕第16章 王妃蔡琰第46章 瞞天過海第4章 血染深山第14章 猇亭戰略第39章 獻帝守城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28章 奸計得逞第2章 細說原委第33章 得意忘形第12章 萬夫莫當第35章 翼德殞命第20章 張繡賈詡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章 悍將周泰第20章 一世真情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29章 兩雄單挑第9章 妖姬貂蟬第36章 蓋世神卜第13章 曹軍反撲第45章 平陽陷落第23章 死亡氣息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章 三歲神童第25章 偷襲江夏第42章 曹女布子第9章 長兄袁譚第17章 樂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