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見時機成熟,大喊一聲:“殺,誅殺國賊,興復漢室江山,殺。”

曹軍大將一見袁軍趁勢衝鋒,立即阻止迎敵,虎豹騎正對着黑龍騎殺了過來,兩隻北方最強的騎兵隊伍正面硬撼,像兩隻從山中跳出的呲着牙的老狼撕咬到一起。

魚鱗陣因用兵分層次形似魚鱗而得名,酷似三角形,魚鱗陣最前方是精銳快速反應的一少部分騎兵先鋒,然後是兵力更多,力量更強的騎兵二隊,和騎兵第三梯隊。先鋒騎兵是用較少,但絕對精銳裝備精良的兵力,首先對敵兵陣勢進行襲擾,把敵軍的隊形攪亂。然後兵力更強的第二梯隊,後浪推前浪一般殺將過來,衝殺一陣。第三梯隊再以更加強大的兵力衝殺。一浪更比一浪強。直到最後才輪到重裝步兵出場,給敵兵致命打擊,也就是第四梯隊。這就是魚鱗陣,一浪一浪,越靠後力量越強的隊形。

曹操一開始覺得這隊形可笑,但實際一交手,就發現了它的妙用。精銳的先鋒騎兵,直插曹軍虎豹騎,仗着靈活速度和全副武裝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一下把虎豹騎的陣型給打亂了。就在虎豹騎隊形不整之機,一個更爲強大的浪頭拍打過來,第二梯隊的騎兵壓上來和沒有隊形各自爲政的虎豹騎展開肉搏對攻,虎豹騎就像被一把磨得鋒利的巨斧從中鑿穿,再也組織不起有效地還擊。又一個驚濤駭浪壓上來,虎豹騎就再也抵擋不住了。紛紛向兩翼潰敗。這樣就輪到數量最多的重裝步兵出場。手持長矛的重裝步兵,邁着整齊的步伐,在統一的節奏下結成方隊橫掃敵方殘兵敗將。緊密整齊的方陣就像滾動的巨大車輪,把一切有生命的沒生命的東西。碾成粉末。

曹軍沒有經歷過這種海浪般的衝擊,一下子亂了陣腳,大潰。

張遼和許褚、于禁、夏侯惇、曹休等人想督軍迎戰,但部下誰也不聽指揮。一片喊殺聲震山撼嶽,“活捉曹操,活捉曹操。”的吼聲讓曹操心驚膽顫。然而,曹操身經百戰,心理素質早已經練得猶如銅牆鐵壁百毒不侵了。他知道一定要頂住敗勢,誓死抵抗。面對潰退如潮的曹軍,曹操怒火中燒,令親兵把帥旗插在後隊,自己騎馬挺刀立在旗下,高聲斷喝:“過旗者斬!”敗兵涌過來,曹操大吼一聲,揮刀砍翻兩個,剩下的曹兵呆立片刻,繞過帥旗,繼續狂奔,我不從你的旗下過,還不行嗎?!後面的敗兵如排山倒海,曹操的一把大刀再也不知砍向何人了!

這時,袁軍衝入曹軍的隊伍中,一片砍菜切瓜的咔嚓聲傳來,曹軍慘敗。許褚指揮着少數的親兵保護着曹操倉皇逃回營寨去了。曹操身後的喊殺聲還在繼續,殺戮不曾停止——一直到日暮西斜,雙方纔各自罷兵。

曹操呆坐帥帳,五內俱焚。袁軍過河之後,多次的交鋒,多次落敗,幾乎沒打過一次勝仗。回想半生征戰,這樣的窘況,也只有和呂布爭徐州的時候發生過。但此一時彼一時,自己手中健兒百萬,戰將千員,怎能屢戰屢敗。如此下去,那一天才能掃平河北,統一全國,登基稱帝,自己的事業豈非要泡湯。

戰敗之後,袁軍每日裡瘋狗一樣的叫陣,曹操只讓將士高掛免戰牌,不予理睬。想想第一次官渡之戰,不也是在逆境中反敗爲勝嗎,人嗎,誰能咬緊牙關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誰的心動搖了,誰就一輩子註定輸。等,等待機會,勝敗只在一念之間!

袁軍在曹軍營寨前挖土山向寨**箭,曹軍用發石車還擊。可偏偏袁軍的發石車比曹軍厲害,射程遠,勁力足,發出的石塊大速度快,曹軍又吃虧不小。最要命的是郝昭指揮的飛梭巨弩車獨立師,每天分成早中晚三次開炮實施遠程打擊,摧毀曹軍營寨,隔着百丈,射殺正在用餐的曹兵,讓人惱恨焦頭爛額,就是沒辦法。曹操還是隱忍。

機會來了,半月之後,程昱計策的順利實施給他打了一針強心劑,他像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能夠游上岸了。他笑着對許褚道:“袁氏氣數已盡,非人力所能挽回也。”

飛鴿傳書,後方大亂,三公子袁尚封閉冀州四門,派兵守洹水渡口,截斷了我軍歸路。袁尚詔諭青冀幽並四洲,宣佈我數條罪狀,諸如殺害逼迫大漢皇叔劉備與其弟張飛,派人屠殺忠臣郭圖滿門等等。而且拿出天子詔書,正式繼承大將軍鄴侯之位。命令在外的兵將立即返回冀州。還喝令駐防黎陽的舊將馮禮和幷州郭援擒拿與我。郭援嚴詞拒絕。馮禮搖擺不定。冀州兵軍心動搖。曹兵聞訊就像吃飽了沒事做的瘋狗跑到營寨前搖着尾巴嗷嗷狂吠起來。囂張的不得了。

幸虧冀州五軍的大將都和我一條心,藏霸根本不認得袁尚,自然不可能聽命於他。張燕和我交戰多次,均遭敗績,心中多少畏懼,不願輕易地換老闆。

文丑張郃張繡賈詡徐庶陳琳闖入帳中。文丑激動的道:“主公,趕快回軍冀州,不然要出大事了。” 賈詡道:“沒錯,後防不穩,前方也打不了勝仗,主公請速速回軍。”徐庶也說:“這裡由文和先生和文將軍堅守。庶同主公回軍,至倉亭提高順軍,前往冀州平叛。”

我的心像被人切成數塊,難以拼湊到一起,痛的把抓柔腸。袁尚啊,三弟,大將軍的位置對你就這麼重要,二哥我死了,曹操能放過你嗎?蠢,愚蠢啊。大哥已經被我關起來了,難道還要殺了三弟,要我親自操刀斬殺親人,無異於從我身上割肉,就算做了皇帝又有什麼好開心的。

徐庶道:“主公,事不宜遲,遲則生變,徐庶擔心,三公子會用兩位小公子和四位夫人的性命相要挾,你可一定要有準備。”

我全身巨震,方纔心慌意亂,這一層還沒想到呢!袁尚他會這麼喪心病狂,用親人的血染紅自己的大紅徵袍嗎?孩子,我的孩子,甄宓、蔡琰——我的頭皮彷彿被幾千根針刺中,腦中一片眩暈,精神深處一聲爆響。那一聲爆響似乎發端於胸腔,有好像來自於後背,像心臟驟然爆裂,又像脊樑骨折斷了——我的腳下不穩了——

我慌亂的站起來,回身拿悍槍,沒拿穩悍槍鏗鏘倒在地上,找盔甲,找不到,眼前發黑,全身冰冷,一個趔趄就昏死過去。

當我醒來的時候,人已經在車上了。徐庶也在:“主公,你醒了,沒和你商議,賈詡先生決定的,我們正在返回冀州的路上,前面就是高覽的防地了。我已經飛鴿傳書給他,讓他整軍代發,主公千萬不要心急,徐庶有妙計,能讓夫人和小公子安全回來。”我清理了一下意識,死死的握住徐庶的手腕:“先生,你無論如何,要幫我。我不能失去夫人和兒子。”徐庶心想,我又何嘗願意失去母親。親人辭世的滋味的確是不好受的。他沉重的點了點頭。

車子忽然停下來,高覽的聲音在車外朗聲道:“主公,高覽參見。”

我情緒激動,掙扎着坐起來,跳下車,拉着高覽的手。高覽目光淒涼且氣憤,精光爆射的和我對視,四隻手緊緊地我在一起。“主公——你放心——夫人和小公子吉人自有天相——”

高覽的身後是四個師一個軍六萬兵力,師長分別是張南、張鍇、審榮、霍奴。這四個人裡張南和張鍇曾經是袁尚的嫡系。爲了安全起見,我下令讓張南、張鍇留守倉亭,軍隊交給審榮來指揮。到了這個時候,我一手提拔起來的審榮想來是不會出賣我的。張鍇和張南知道自己受到懷疑,跑來申訴。張南道:“主公懷疑末將不忠,末將情願一死,我和張鍇都不是笨蛋,看得出誰是明主,只有主公可以帶着我們打敗曹操,我們怎麼會和三公子造反。三公子那人,他即便做了大將軍,早晚也要死在曹操的手上的。”

張鍇哭道:“主公,張鍇一片忠心,絕不會背叛,請主公給我一支軍,末將願爲前部,討伐叛逆馮禮。”

我毫不猶豫點頭;“好吧,卿不負我,我必不負卿。”

張鍇道:“請主公准許,末將帶一師去生擒馮禮。”徐庶擺手道:“慢着,馮禮是否造反還未可知,貿貿然前去,可就真的把他逼反了。”

我道:“還是我去和他談一談,看看有無轉圜的餘地,我們沒有時間作戰的。”徐庶凝重道:“這樣最好了。”

黎陽此刻沒有重兵,總兵力在一萬左右。馮禮這些天一直在搖擺中,他是三公子袁尚的舊部,袁尚對他恩重如山,馮禮的母親生病了,袁尚還多次爲其求醫問藥,五年前馮禮的兒子殺了人,審配要殺人償命,也是三公子給救下來的。如今,三公子有難了,自己能坐視不理嗎?可是二公子對他也不錯,而且觀其人其行事作爲不失爲一個明主聖君,在軍事和政治方面比之三公子強了百倍,背叛他也於心不忍。夾在中間左右爲難。

正在兩難之際,親兵來報:“主公和高覽將軍的大軍已到城下,是否迎接入城。”馮禮苦笑;“我去看看。”

馮禮從城樓上向下俯視,六萬大軍,黑壓壓的一片,從刀矛上衝起的殺氣漫溢城樓讓他喘不過氣來。主公和高覽立馬城下,這個距離剛好在弓箭的射程之內。而且袁熙沒穿鎧甲,如果一陣亂箭把他射殺,三公子就登上大位了,然後,三公子對曹操?只怕他貪生怕死不是曹操對手,三公子這人,做大事而惜身,貪小利而忘命,實在成不了大事的。

高覽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大聲喊道:“馮將軍,是我和主公,快開城門,我們要返回冀州去。”馮禮心想,主公既然不穿鎧甲,就表示還信任我,對我算是仁至義盡了。我又何苦蔘予到兄弟爭位中去呢。

馮禮很輕鬆地道:“快,快給主公開門。”

黎陽城的城門嘎嘎嘎嘎的打開來,夕陽的紅光下,馬蹄咔咔咔咔的踱進城中。一場血戰消弭於無形,真希望袁尚也能像馮禮一樣,及時醒悟。

馮禮依然守衛黎陽,我和高覽徐庶穿過黎陽城,連夜殺奔冀州。

四天四夜的急行軍,終於趕到了洹水岸邊,河對岸軍帳重重、矛戈森立,士兵往來,監視嚴密。大軍一到,對岸早有士兵報入中軍,一員大將提馬出寨門。遠遠看去,是韓莒子。

洹水在清晨柔和發黃的陽光下反射着一圈圈耀眼的磷光,水流發出一陣陣窸窸窣窣的響聲,就像是溫柔的妻子在跟你訴說心事。齊腰深的洹水,呈一種鴨蛋綠色,眼力好的,可以看見那是水底豐茂的水草造成的。這是一條平靜老實愜意的河流。我祈禱上蒼,韓莒子不要把這裡變成修羅地獄的血河。

高覽出馬大喊:“韓將軍,你駐兵再此,可是要同袁尚一起反叛。”韓莒子心想,王八蛋才願意反叛呢。我也沒辦法,誰讓他抓住了我的小辮子呢。本來就是貪污了一點軍餉,下可好成了反賊了,我手下只有一萬人馬,一會兒打起來鐵定贏不了。最怕的是,士兵不肯用命,因爲對面過來的都是以前的戰友。

“主公,高將軍,在下也是逼於無奈,還請體諒。”韓莒子說了句放屁的話。怎麼體諒,讓我不要爭位,把冀州拱手讓給袁尚。那就和送給曹操是一個意思。

第39章 攻防血戰第23章 患難與共第22章 鳳雛臥龍第42章 救人危難第28章 天下軍閥第38章 閉月羞花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36章 蓋世神卜第20章 義氣深重第8章 草原霸主第26章 巧施妙計第17章 又一隻狼第48章 巨星隕落第54章 反目成仇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1章 街頭逞威第6章 彈琴說愛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0章 傳統家風第16章 父子生隙第23章 一清二楚第37章 劉備戰敗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6章 御賜婚姻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章 西部混戰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15章 囤糧要地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2章 曹軍潰敗第8章 舅甥之爭第2章 三歲神童第29章 百年大旱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劫營偷襲第22章 平定遼東第4章 高朋滿座第2章 得到密報第22章 鳳雛臥龍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46章 瞞天過海第47章 敗退潼關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0章 魏國內亂第21章 代理皇帝第2章 細說原委第34章 策劃政變第6章 初露鋒芒第18章 將計就計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9章 烏桓歸降第3章 密謀行刺11第15章 匈奴烏桓第23章 一清二楚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1章 收降徐晃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7章 陽平天塹第32章 曹軍潰敗第56章 紅塵孽債第27章 三光政策第14章 我的洛神(4)第17章 又一隻狼第1章 收降徐晃第7章 大仁大義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54章 反目成仇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39章 美人徐瑩第4章 高朋滿座第46章 對陣逞威第16章 父子生隙第44章 渡過難關第41章 袁大丞相第47章 敗退潼關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29章 兩雄單挑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20章 固若金湯第22章 鳳雛臥龍第33章 首戰告捷第10章 微妙形勢第7章 陽平天塹第57章 重奪倉亭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2章 刺客突現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2章 弩車威力第9章 鯨吞漢中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10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4章 桃色事件
第39章 攻防血戰第23章 患難與共第22章 鳳雛臥龍第42章 救人危難第28章 天下軍閥第38章 閉月羞花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36章 蓋世神卜第20章 義氣深重第8章 草原霸主第26章 巧施妙計第17章 又一隻狼第48章 巨星隕落第54章 反目成仇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1章 街頭逞威第6章 彈琴說愛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0章 傳統家風第16章 父子生隙第23章 一清二楚第37章 劉備戰敗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6章 御賜婚姻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章 西部混戰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15章 囤糧要地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2章 曹軍潰敗第8章 舅甥之爭第2章 三歲神童第29章 百年大旱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劫營偷襲第22章 平定遼東第4章 高朋滿座第2章 得到密報第22章 鳳雛臥龍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46章 瞞天過海第47章 敗退潼關第29章 烏桓歸降第20章 魏國內亂第21章 代理皇帝第2章 細說原委第34章 策劃政變第6章 初露鋒芒第18章 將計就計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9章 烏桓歸降第3章 密謀行刺11第15章 匈奴烏桓第23章 一清二楚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1章 收降徐晃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7章 陽平天塹第32章 曹軍潰敗第56章 紅塵孽債第27章 三光政策第14章 我的洛神(4)第17章 又一隻狼第1章 收降徐晃第7章 大仁大義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54章 反目成仇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39章 美人徐瑩第4章 高朋滿座第46章 對陣逞威第16章 父子生隙第44章 渡過難關第41章 袁大丞相第47章 敗退潼關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29章 兩雄單挑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20章 固若金湯第22章 鳳雛臥龍第33章 首戰告捷第10章 微妙形勢第7章 陽平天塹第57章 重奪倉亭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2章 刺客突現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22章 弩車威力第9章 鯨吞漢中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10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4章 桃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