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燃燒的大江

我去睡了一會兒,醒來時正午,問親兵:“昨晚的兩個人死了沒有?”親兵道:“大王,還沒死,活着呢。”我精神一振。穿上衣服,趕到‘病房’。呂蒙等還在這裡等着,一見我進來,千恩萬謝的。我摸了摸兩人的脈搏,心叫不好,發燒了,身上燙的厲害。

我擺了擺手,沒說話回到房中翻書。找了幾個對症的方子,告訴親兵去熬了,給兩人喝下去。又把‘消炎藥’給兩人洗傷口。說道:“明天早晨燒退了,就能活。”

這兩人的生命力真的很頑強。愣是挺着沒死。第二天呂蒙來報告說:“燒退了。”我也鬆了口氣,開了幾服藥,囑咐一隊親兵,按時給服用。對呂蒙道:“至少要三天才能醒。”

淩統比董襲醒的早,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痛哭周舫。

呂蒙、太史慈等這些天輪換着守候兩人。正好是呂蒙當值。呂蒙見淩統醒來,立即去通知大家。衆人圍着虛弱的淩統問長問短。徐庶輕聲對李典道:“去把朱然、孫恆帶來。”

朱然、孫恆聽完淩統的訴說,對呂蒙的話再也不懷疑。雙雙跪在地上請求投降。

第二天董襲也幽幽醒轉。這兩人已經暫時失去了戰鬥力,大概修養一年兩年也不見得能好。我下令封董襲爲博陽侯、淩統爲中山侯,送回江陵大本營郭嘉處養傷。朱然封夷道侯,伏波將軍。孫恆封西昌侯,清河太守。

淩統臨走的時候,畫出了司馬懿水軍的分佈圖。我感到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了。

同樣要等一場西北風。

此時已經是三月中,東風多了,西北風減少。我想,我的隊伍裡,是沒有人會借西風的。

“文和先生,你會不會颳風?”賈詡心想,老子會抽風。颳風?開什麼玩笑。眨了幾下眼睛,沒說話。驚駭的表情已經說明一切了。

“那就是不會?”我躊躇道:“寡人想要一場西北風有辦法嗎?”賈詡道:“沒辦法。不過——主公可以問計於龐統?”

“龐統不在軍中。”我沮喪的說。

“飛鴿傳書——”

龐統也是常年生長在江邊,對這一帶的氣候瞭如指掌,對天象也頗爲了解。當即回信,言之鑿鑿:“後日西北風大起。”比孔明還狂。

連賈詡都驚歎:“大王,有那麼神嗎?”我瞪了半天眼,擠出一句:“誰知道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吧。”賈詡道:“大王要西北風無非是想火攻。可這大江之上波瀾壯闊,四處是水,火攻行不通的?”

我心想,世上終於有你賈詡不明白的事情了。太好了。

“先生還急得,出兵之前寡人命人準備的那些桐油嗎?”

賈詡連連點頭:“記得、記得。不過有什麼用處?”我道:“先生命人準備,二十條鉅艦,兩百條戰艦,全部塞滿柴草,我自有妙用。替我放出謠言,就說,曹純在洛陽造反,火燒許昌,多派些細作出去,務必在兩天內人盡皆知。”賈詡靜靜地聽,也不插口。我說完了,他補充:“是不是要傳令三軍拔營起寨,準備撤回江陵?”

“知我者,文和先生也。此事只有你我兩人知道,不可傳給別人。不然計劃就不靈了。”

賈詡點了點頭,出去傳令,一會兒,全營都收到了曹純謀反,緊急撤退的命令。衆將都覺得心裡難受,馬上就要成功了,豈不是功虧一簣。呂蒙等人更加大聲嚎哭起來。許多人都來請戰,獻計,我一律不見。

賈詡準備了一天。心裡一直在嘀咕,要是不颳風該怎麼辦?龐統說大話,要倒黴了。

第三天晴空麗日,萬里無雲,一點颳風的跡象也沒有。水面像鏡子樣平靜。我也開始擔心起來。直到,黃昏時分,突然,一股清風打破了平靜,一炷香時間內,江風大作,旗角直向東方。果然是西北風起。

旗艦中擊鼓,鳴鑼,召集衆將議事。

我面對衆將,正色道:“寡人已經決定,明日和司馬懿決一生死。”大家都傻了,前天還說要撤退,東西都收拾好了,怎麼又要決戰?東吳衆將當然是欣喜若狂,也有人不同意的。文聘就是其中之一。

“大王三思,司馬懿的艦隊,比我軍實力要強,不能輕敵,還是徐圖緩進吧。”我擺了擺手:“別說了,此事就這麼定了。蔡瑁、張允、朱然、谷利”

“末將在。”

“後寨有兩百條戰艦,上面存儲萬桶桐油,你等四人,摸黑起航,前往司馬懿水寨。距離水寨十里,即刻返航,把桐油傾倒入大江之中。記住,兩百條船要並排行駛,萬桶桐油一點也不能剩下,全部倒入大江。”

四將面面相覷,不知所謂。

“甘寧、裴豹。”後寨還有十隻鉅艦,上面也有桐油千桶,你二人率領四十名特種兵,死守船中。見人上船,立即點燃火油,跳江逃生,不得有誤。”

“蔡中、蔡和、蔡壎,你三人帥三百條船,連夜撤往江夏。”衆將更傻了,桐油倒在江裡不會下沉嗎?

又說要決戰,怎麼把人都調走了。

“龐德、陳式、黃襲、王衝、鄧升、董和、張南,你七人帥一千戰船隨後撤走。”

“文聘、呂蒙、孫恆、太史慈、徐盛、陳到、李典、陸遜隨我帥五百戰船殿後,吸引司馬懿主力來追。

“藏霸、張燕、張繡、樑興、吳敦、尹禮給你六人每人一個旅的兵力。趁夜色在南岸登陸,看到大江中火起,立即攻打司馬懿旱路大營。士兵攜帶柴草,接近營寨只管放火。”

“末將遵命——”衆將雖然稀裡糊塗,但還是轟然應諾。

王平等了半天,也沒見叫他的名字,急赤白臉的站出來喊道:“大王,大王,怎麼沒有我的事?末將——末將——”

我指着他左臂上的繃帶,搖了搖頭。王平三把兩把扯斷繃帶,伸展着胳膊:“大王,你看,末將可以征戰。”

“王平、楊柏,給你二人一個師的步兵,連夜在南岸埋伏下來,看到我軍水寨起火,立即向江心投放火箭。司馬懿若能生還,必走固城官道。你二人在路口設下伏兵。百里江岸多派細作埋伏。有情況,飛鴿傳書,務必活捉司馬懿。”很多大將心裡苦笑,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呀,司馬懿好端端的爲何要逃跑,晉王真是糊塗了!

賈詡心裡就只剩下一個疑問了:桐油那玩意,倒進江裡,難道不會沉沒嗎?

分兵派將完畢,天色已經漆黑,衆將不敢怠慢,紛紛回去調動兵力,順序是這樣的:蔡瑁、朱然等先去江中把桐油灑下去;然後,營寨中燈火通明,鳴鑼敲鼓,開始撤軍。估計司馬懿這個多疑的老鬼一時半會不會上當。所以分三批撤走。蔡中、蔡和的船隊浩浩蕩蕩離去,司馬懿聽說後,嗤之以鼻:“誘敵之計,別去理他,江面上風太大了,不宜出戰。”

二更時分,龐德的主力艦隊開始撤離,親兵又去報告給司馬懿:“大都督,袁兵主力艦隊西撤,已經逆風行駛到五十里外了。”

司馬懿睡不着了。心想,袁熙鳴鑼敲鼓,就是和我玩虛虛實實的心理戰。讓我以爲是個圈套,其實他是真的要撤走了。莫非我上當了?

“再探——”

探子走後,司馬懿披着衣服在船艙中轉磨,心神不寧的。莫非曹純在洛陽造反的事情是真的。

派出去的五名探子一一回來報告:“大都督,袁軍主力艦隊已經撤走,江面上只剩下中型戰艦四五百艘,樓船十餘艘,還有袁熙的旗艦——也開始撤走了——”

此時已經是三更,距離主力艦隊撤走有一段時間了。司馬懿算計着已經走遠了。司馬懿思考:袁熙竟然親自殿後,我是追,還是不追?上當就上當唄,大不了損失幾條船,吃不了大虧。要是錯過了這個擒拿袁熙的良機,終身遺憾。

所有的將領都已經起身待命了。司馬懿吩咐一聲:“集中所有戰船,追殺袁兵,若有能擒拿袁熙者,即刻封王。”他自己都不是王,怎麼給別人封王。

手下的將軍們不管這些,大家見獵心喜,都覺得立功的時候到了。這次的勝利標誌着東吳的割據已經成功,袁氏統一不了大漢朝了!

鼓角齊鳴,號令聲聲。淳于丹、胡綜率領兩千戰船爲前鋒軍,先行出寨,身後是司馬懿的旗艦曹遵、劉柱、司馬孚、司馬穎等將領。後面壓陣的諸葛直、呂義、王雄、韓龍、鄒岐,總共六千艘戰船。橫鎖江面,掃帚一般狂掃過來。

夜色如漆,火把的紅光照到江面從來都是黑糊糊的。淳于丹、胡綜雖然聞到一股腥臭味也沒太在意,他們急着立功呢。那個時候,知道桐油能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多。

淳于丹、胡綜一路無事,一直推進到袁軍的水寨中。司馬懿看到火光訊號,一路平坦,心裡就放心了。原來沒有陰謀和埋伏,是真的撤退了。

袁兵的最後一部分也已經撤走了,江面上只剩下六七條鉅艦。似乎也正要起錨。看來是留下殿後的。

淳于丹、胡綜吃夠了鉅艦的虧。同時也很崇拜它的威力。立即命人圍住鉅艦,向上射箭。一輪箭矢之後,士兵報告說,是空的,裡面沒人。

淳于丹心中竊喜,一定是袁軍倉皇撤走,來不及收拾。正好,利用這鉅艦去追袁兵。這玩意速度快。命令一百名士兵上去察看,回來報告說,的確是空的。淳于丹一聲令下:“撥兩萬人上船,追擊袁兵。”自己首先從繩梯登上去。

後續部隊,源源不斷的注入鉅艦——

黑暗中一條條的魅影在鉅艦的底艙竄上甲板,噗通一聲,投入江水,魚雷般向遠處竄去,能夠遊多快,就遊多快。

淳于丹正在沾沾自喜,欣賞鉅艦上的發石機和排弩。吩咐手下開船的時候。突然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回過頭來就看到船艙內黑煙突起,負責划船的士兵全都跑了出來。淳于丹大驚失色,知道是敵人的圈套。正想命令士兵下船。

突然,場內爆發一連串的悶雷。一個個火球,衝破甲板,升上天空,順帶着吧甲板上的士兵燒成灰燼——

悶雷一個接着一個,火球一個跟着一個。六條鉅艦,就在一炷香時間內,相繼爆裂。淳于丹和胡綜反應快,迅速跳下江心。立即感到今天的江水有些古怪,不但腥臭,而且很粘稠,幾乎撥不動。

火球、火屑、火星炸上半空,噼啪爆響。又唏哩嘩啦的從天空中落到江面。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江水突然燃燒起來,火苗在一瞬間蔓延幾十裡,憑空的彷彿冒出幾十萬條上竄下跳的血紅色靈蛇在江面上舞動。足足有二十尺高的火焰,燒着了一切可以點燃的東西。淳于丹和胡綜轉眼間就發現自己陷入了真真正正的‘火海’中。兩千條戰船同時燃燒起烈焰。兩人臨死也沒想明白,‘江水’怎麼能着火呢。

司馬懿的中軍艦隊已經從王平的眼前駛過,袁營中的大火也開始升騰。遵照大王的命令,投放火箭!

王平也很不明白,爲啥這火箭射入水中,還能燃燒,而且燒的這麼激烈,這麼狂猛。以前沒發現‘水’有這個特性。莫非是那些桐油,真的漂浮在了水面上?

司馬懿前方起火。身後跟着起火。火的速度好快,隨着風速達到了眨眼十里的地步。一柱香的時間沒到,火勢已經蔓延到了中軍。整條江水都被燒着,變成一個巨大的洪爐。又像是一條巨大的火龍在不但翻騰。司馬懿還沒來得及在火海中作出決定,轉瞬間人和船就被火焰吞沒了。一盞茶時間過去了。整個江面視線可及全部化爲火域。火趁風勢,風助火威,煙焰漲天。漫天徹地,一派通紅。

衆將、士兵沒了主意,紛紛跳江逃生。

到了江裡死的更快。

正在萬分緊急的時候,司馬穎領着幾個‘水鬼’進來:“大都督,讓這兩個人送你出去吧。我們完了,六千條船全都付之一炬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0章 猶豫不決第7章 陽平天塹第28章 蹋頓逃亡第23章 一清二楚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3章 同牀異夢第39章 獻帝守城第50章 特種部隊第38章 火力集中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章 得到密報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14章 兩軍對壘第47章 鞠躬盡瘁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3章 烏桓騎兵第15章 匈奴烏桓第20章 攻取劍閣第5章 張遼的心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1章 西涼勁旅第18章 諸葛出山第38章 關於夫人第16章 事出突然第22章 百口莫辯第10章 傳統家風第11章 舌辯滔滔第19章 流血不止第58章 背水一戰第33章 戰略要地第8章 舅甥之爭第17章 英雄救美第6章 御賜婚姻第21章 以毒攻毒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9章 追殺百里第45章 周瑜病逝第25章 外交政策第16章 父子生隙第21章 以毒攻毒第16章 劫營偷襲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5章 誘敵之計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17章 又一隻狼第8章 霧夜偷襲第25章 日夜奮戰第7章 一舉三得第42章 救人危難第53章 軍事改革第49章 情報局長第53章 同牀異夢第33章 得意忘形第34章 三分之一第8章 無中生有第17章 英雄救美第2章 三歲神童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0章 張頜逞威第49章 情報局長第50章 特種部隊第47章 鞠躬盡瘁第25章 外交政策第39章 美人徐瑩第25章 心懷不軌第7章 無敵子龍第46章 對陣逞威第39章 美人徐瑩第34章 策劃政變第7章 大仁大義第15章 以身相許第13章 曹軍反撲第32章 曹軍潰敗第32章 黑賊張燕第41章 整人計劃第8章 袁氏天下第2章 得到密報第9章 長兄袁譚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8章 袁紹歸天第25章 外交政策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9章 金字招牌第42章 曹女布子第49章 疏不間親第8章 淮南多才第35章 裡應外合第35章 誘敵之計第7章 無敵子龍第7章 形勢危急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2章 精忠報國第2章 兵臨城下第8章 草原霸主第30章 司馬懿誤國
第10章 猶豫不決第7章 陽平天塹第28章 蹋頓逃亡第23章 一清二楚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3章 同牀異夢第39章 獻帝守城第50章 特種部隊第38章 火力集中第60章 偷樑換柱第2章 得到密報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14章 兩軍對壘第47章 鞠躬盡瘁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3章 烏桓騎兵第15章 匈奴烏桓第20章 攻取劍閣第5章 張遼的心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1章 西涼勁旅第18章 諸葛出山第38章 關於夫人第16章 事出突然第22章 百口莫辯第10章 傳統家風第11章 舌辯滔滔第19章 流血不止第58章 背水一戰第33章 戰略要地第8章 舅甥之爭第17章 英雄救美第6章 御賜婚姻第21章 以毒攻毒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9章 追殺百里第45章 周瑜病逝第25章 外交政策第16章 父子生隙第21章 以毒攻毒第16章 劫營偷襲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5章 誘敵之計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17章 又一隻狼第8章 霧夜偷襲第25章 日夜奮戰第7章 一舉三得第42章 救人危難第53章 軍事改革第49章 情報局長第53章 同牀異夢第33章 得意忘形第34章 三分之一第8章 無中生有第17章 英雄救美第2章 三歲神童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0章 張頜逞威第49章 情報局長第50章 特種部隊第47章 鞠躬盡瘁第25章 外交政策第39章 美人徐瑩第25章 心懷不軌第7章 無敵子龍第46章 對陣逞威第39章 美人徐瑩第34章 策劃政變第7章 大仁大義第15章 以身相許第13章 曹軍反撲第32章 曹軍潰敗第32章 黑賊張燕第41章 整人計劃第8章 袁氏天下第2章 得到密報第9章 長兄袁譚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8章 袁紹歸天第25章 外交政策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9章 金字招牌第42章 曹女布子第49章 疏不間親第8章 淮南多才第35章 裡應外合第35章 誘敵之計第7章 無敵子龍第7章 形勢危急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2章 精忠報國第2章 兵臨城下第8章 草原霸主第30章 司馬懿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