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蔣幹 楊儀

先是于禁統領的虎賁禁衛軍,而後是文丑的黑龍騎,後面是田豐、趙雲、張燕、徐晃的步兵,最後面是新近擴建的,擁有五千輛戰車的郝昭率領的弩炮獨立師,袁軍二十萬大軍進入襄陽,其餘的六十萬人,全部城外紮營。目前爲止,趕赴荊州前線的大軍,差不多有八十萬。

蔡瑁、張允那裡見過如此雄壯的軍旅,都在心裡慶幸,還好沒有螳臂當車,不然死無葬身之地啦。

鎮南將軍府,雄偉壯麗的大門前,紅毯鋪地,跪倒一片。蔡夫人一身素服拖地,薄施脂粉,眉目之間隱含憂傷。瓜子臉,柳葉眉,眼眸猶如月牙。端莊,絕不像外間傳說的那樣輕浮,放蕩。晶瑩小巧的雙耳畔,戴着圓環的粉紅翠玉環佩。微風拂過,隱隱環佩叮咚。髮髻高挽,白色宮裝拖地的裙子,在袖口、領口繡有纖細的花邊。

這個我倒是覺得有必要下馬禮遇一下了,畢竟是劉鎮南的老婆嗎?對她還是要另眼相看的!!

“這位一定是蔡夫人,夫人快快請起,寡人感謝夫人深明大義,大義滅親,爲大漢統一做出的突出貢獻。”其實我心裡明白,她纔不是爲了大漢統一做貢獻,往小處說,她是爲情人復仇,往大處說,她是爲婦女解放做貢獻呢!

我很不自然的眼光偷過去看他,蔡夫人的頸項類乎羊脂一般,頓時手指上起一種滑潤的感覺;濃烈的香氣一陣陣的送過來,只覺酥酥的,軟軟的,全身異常輕鬆舒快。她微微的揚起臉,我又發現她左頰上有一點細細的痣,鮮紅如朱,這足以增加她的嫵媚,遠勝於那些人工的綴飾。

蔡夫人櫻脣微斂,頰上的渦兒因而顯得明顯,似乎特別的含有一種美。“大王過講了,賤妾,身爲大漢子民,理應如此,不敢居功。”這話兒說的很羞怯,絕不是以前我腦海中想象的,那個無恥的放蕩形象。看來,人真的不能貌相,長相端莊,說話得體有教養的,也許慾望更加高炙,更加的無法阻遏。這個女人,就是傳說中的,客廳中的貴婦,臥室中的蕩婦了。

“夫人的書法在下已經領教過了,字體渾凝勻稱,自成一家,一封素箋,展開來滿室馨香,眼前繁花滿枝,當的上神妙二字了。”

她發出輕而清脆的一聲笑,隨又說:“大王的書法,信手揮灑,結構嚴緊,字字有生趣,至乎與呼吸相通,點畫雖細不嫌輕飄,雖粗不嫌浮腫,結構緊密而仍覺舒暢,稀疏而仍見照應,可見大王平日裡,定是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中正角色,浩然正氣,漂浮於紙上,久久揮之而不去。這不是矜奇好異的凡人能夠做到的。”

天地良心,那些字大都是陳琳代筆抄寫的。陳琳寫的有這麼好嗎。我看這位蔡夫人的馬屁功,也是江南第一了。

“聽聞,夫人是江南第一美人,今日一見三生有幸——”

“咳咳——大王,蔡瑁大人已經準備了盛宴給大王接風——”徐庶在旁邊聽得渾身起雞皮疙瘩,一開始兩人互相吹捧,把大家晾在一邊,還勉強可以接受,怎麼越說越離譜,連‘江南第一美人’都出來了。人家劉表的老婆,是不是美人,你管得着嗎?!

蔡夫人微微低頭,頰際露出一陣薄紅,似乎因爲那句露骨的挑逗而含羞了。

我也覺得有點失態,蔡夫人身後還跪着好幾百個奴僕和荊州城的文官武將呢。這成何體統。連忙叫道:“平身,都平身吧。”張允、蔡瑁連忙對視一眼,心裡都生出了壞主意:晉王似乎對夫人有意。

劉景升船大池深,經營荊州九郡數十年,富可敵國。看這府第就窺見一般了。整個建築仿造了,洛陽、長安的皇宮形勢。中間一座正殿是爲大廳,兩邊密集豪華的木樓,在廣闊的白石廣場上沿着中軸線對稱延伸。紅裙白基的圍牆,南北長有兩百丈。這裡有瓊瑤的軒館,還有豪華的亭榭,怪石崚嶒,氣宇不凡。白石廣場正中,一條細長的紅毯,綿延到大廳中。

我腳下的金履鞋,摩擦着紅毯。身邊陪着蔡夫人、趙雲、于禁。跟着張允、蔡瑁走進大廳。

大廳之內,金碧輝煌,正中一副猛虎蹲踞圖,長約一丈。四根圓渾玉石明柱,支撐了可以容納五六百人的大廳。左右兩邊擺開矮几四十張,每一張後面,站立一個,長相端莊秀麗,身材窈窕的丫鬟,手捧檀香爐。軟墊之上,刺繡精美。所有的地板都是上好的紅木鋪成。

劉表很闊綽,洛陽的皇宮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了。看來江南的土財主,就是比北方來的土豹子腰粗啊。

我坐上了首位,蔡夫人就在我身邊坐了。文丑坐了右首的首席,後面是趙雲。

蔡瑁和張允差人拿來荊州的地圖、府庫賬簿和官員的花名冊子。恭敬地呈上來。

張允跪倒在地:“啓稟,晉王,目前荊州九郡尚有南陽、零陵、桂陽、武陵、長沙、襄陽、章陵七郡,其中的南郡和江夏郡已經被反賊劉備和孫權佔據。其中江夏、長沙、武陵、零陵、桂陽五郡在大江以南;南陽、南郡、襄陽、章陵在長江以北。七郡之中,尚有帶甲戰將六百八十四員。步兵十五萬,騎兵五萬,水軍接近二十萬,戰船一千三百艘。其中可以作爲旗艦指揮的五牙樓船鉅艦,一百二十艘。府庫之中,現餘,布帛、銀兩,總計七百萬兩。糧庫中尚有秋季存糧將近五十萬斛——”

蔡瑁擔心被張允搶了功勞,趕忙跪下來道:“晉王,這是江南四郡,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武陵太守金旋、零陵太守劉度送來的降書,四人願意納土稱臣,歸順大王,請大王即刻派將,渡江駐守。”

“韓莒子、楊秋、廖化、眭固命你四人權領四郡太守,每人率兵五萬,急速過江,接收四郡,若是劉備、孫權來攻,謹守勿戰。切記、切記。”

四將還沒來得及享受慶功宴呢,就接到緊急任務。可心裡一樣高興地不得了,升官了。這四個郡都是大郡,權利不小呢。四人連忙謝恩,退出大廳,去沙場點兵。蔡瑁派部將鮑隆給四人撥派戰船。

“晉王,晉王,微臣有事稟告。”一個身穿儒服,頭戴方巾,三縷長鬚的中年人從蔡瑁身後的文官中閃出來。

“你是何人,晉王面前那有你說話的份,還不速速退下。”文丑拔刀而起,大聲呵斥。主要是給荊州的百官來幾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晉王的威嚴。

“大王,大王,微臣是來立功的,微臣是幕僚蔣幹。”

“蔣幹?”我對文丑擺了擺手,心想,名人越來越多了,你也出來了。

蔣幹長的一表人才,非常俊逸,只是混的挺落魄,連個別駕都不是,充當幕僚,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怎麼看都是個窮酸。

蔣幹一看文丑退下去了,心中大喜,撞着膽子道:“大王,小人以前和東吳大將周瑜是同窗好友,今日大王百萬雄師到此,小人願意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周瑜來歸降。”

我心想,蔣幹看來是沒什麼本事了,左右也不過就是這一條計策,還讓人家周瑜同學給耍的團團轉。不過,他這個同窗的身份不去勸降,卻可以做另外的用處。

“原來是子翼先生,快請上座,寡人在冀州的時候,聽說過先生的大名。聽說先生的才華在周郎之上,怎麼到現在還是個幕僚,看來劉鎮南不會用人,寡人封先生爲晉國侍中,回頭跟寡人回鄴城去。”

蔣幹實在是連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這輩子還能當官,而且官位還不小,認定了我是他的再生父母,跪在地上,雞啄米一樣的磕頭:“多謝大王,多謝大王,小人一定竭盡全力,說服周瑜來歸降。”“不必,不必,子翼你誤會寡人了,不但是你誤會了,現在很多人都在誤會寡人,認爲寡人有意,要出兵東吳,錯了,大錯特錯。本王此次出兵,純粹是被蔡夫人和蔡瑁將軍邀請來的,順便想和劉備算算舊賬,絕對沒有圖謀江東的意思。吳王孫權,和寡人相交十年,情同兄弟,寡人怎麼能對他的土地有非分之想。子翼,既然是周瑜的同窗,寡人就派你去東吳走一趟,你去吳郡面見周瑜,跟他說清楚,本王平定江陵之後,即刻退兵,絕不會耀武於江東。對了,拿紙筆來,寡人寫一份契約,假如,吳王孫權,不站在劉備反賊一邊,和寡人作對,江夏郡,就權當是送給吳王的謝禮了。子翼,只要做成了這件事,賞賜黃金千兩。”

蔣幹揉了揉耳朵,心想,靠,還有這種好事,這也太容易了。孫權再笨也不敢和擁兵百萬的晉王作對,況且還有江夏郡這份厚禮,此事可以說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大王,小的,這就過江去,這就過江去。”

劉備,這回你還不死。

我拿着文官的名冊一一對照,看到上面有寫着,楊儀。連忙問道:“參軍楊儀,來了沒有。”

“大王,末將在。”一個五短身材,枯瘦的儒生,站了出來。

這就是楊儀,那個後來滅了魏延的文官。“先生可是楊儀,楊威公?”

楊儀這人人緣極差,自以爲是,最愛做官。平生最恨兩個人,一個是蔣幹,另外一個就是魏延,三個人走個對頭,都不打招呼,只當作看不見。剛纔看到蔣幹莫名其妙的升官了,心裡那個有氣。聽到晉王,一口喊出了他的名字,大喜過望,知道自己也要升官了,屁顛屁顛的跑出來:“正是微臣,大王有何吩咐?”楊儀這人,雖然心胸極度狹隘,卻是非常之有才幹的,諸葛亮對他非常之器重,才堪大用。還是那套話:“寡人在冀州的時候,就聽說過先生的大名,知道先生是當世奇才,現在命你爲水軍中郎將,協助蔡瑁將軍統領水軍,有沒有問題?”

心胸狹隘的人,往往最看重知遇之恩,楊儀痛哭流涕:“大王,微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其實我躥升楊儀是沒辦法的事,河北軍,淮南軍懂得水戰的就只有甘寧一個,還不在身邊。蔡瑁張允統領二十萬水軍,實在是不放心,可趙雲、文丑都是外行,去了也沒用,只能藉助這個此刻還是名不見經傳的楊儀了。

“荊州步兵,騎兵,暫時編入淮南軍區,歸趙子龍統帥。徐晃、蔣義渠。”

“末將在。”

“蔡瑁、張允兩位將軍統領二十萬水軍,太勞累了,這樣,你們去幫一下忙,把二十萬水軍,分爲四個軍,每個軍五萬人,你們四人每人統領一個軍。”

蔡瑁和張允都是聰明人,一個降將,能獲得多大的信任,他們心裡有數,這個時候,只怕權力太大,遭人嫉妒,傻子纔會握着兵權不撒手呢。一個勁的點頭哈腰:“多謝大王,多謝大王,這下子,末將擔子輕了,人也輕鬆了不少,大王真是仁慈。”心裡卻在說,大王真不是東西。

接下來就是封賞了,蔡瑁、張允封爲鄉侯,其餘的蒯越等統統封爲亭侯。另外封蔡夫人爲一品夫人,還囑咐陳琳把給蔡夫人在襄陽立貞節牌坊,另外載入《後漢書列女傳》中去。陳琳一個勁的在心裡嘆氣,這不是胡扯嗎?這種女子,也能上列女傳,我的娘,我看她上《賤貨傳》還差不多,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啦。

少卿,酒宴擺上,衆將把酒言歡,都過來祝賀。我是沒空應付這些的,我的眼睛從一開始就沒能從蔡夫人鼓脹豐膩的胸脯上挪開去。即是是在派將的一刻,也一直像毒蛇盯着青蛙一般,不曾離開過。

那個美妙素雅的形象在我眼前頻頻的晃動,我的胸口有些不舒暢,血脈也跳動的比平常急速,燥熱的不得了。

第9章 鯨吞漢中第3章 黃巾四起第1章 轉世輪迴第50章 趁火打劫第14章 華佗之死第41章 整人計劃第14章 華佗之死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4章 兩軍對壘第36章 重修內政第31章 悲憤詩篇第4章 詐死誘敵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5章 司馬先生第32章 水淹柴桑第4章 突來豔遇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3章 大凶之兆第21章 道破天機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章 笑裡藏刀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7章 英雄救美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4章 收服李典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17章 垂死掙扎第3章 烏桓騎兵第60章 偷樑換柱第17章 用兵如神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9章 英雄悲歌第45章 平陽陷落第15章 匈奴烏桓第46章 對陣逞威第8章 霧夜偷襲第5章 生擒竇茂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5章 外交政策10第26章 賄賂重臣第25章 偷襲江夏第3章 烏桓騎兵第35章 裡應外合第46章 瞞天過海第8章 無中生有第47章 敗退潼關第43章 真的假的第8章 淮南多才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5章 以身相許第24章 人心渙散第39章 攻防血戰第17章 英雄救美第21章 以毒攻毒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45章 周瑜病逝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18章 諸葛出山第6章 堅壁清野第19章 激將大法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9章 攻防血戰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1章 笑裡藏刀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6章 巧施妙計第29章 兩雄單挑第57章 重奪倉亭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9章 英雄悲歌第40章 第二高手第29章 偷襲江陽第49章 青帝之子第9章 妖姬貂蟬第25章 望風歸降第26章 存亡關頭第4章 蔣幹 楊儀第40章 第二高手第22章 百口莫辯第18章 洞房花燭第3章 黃巾四起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2章 劉備做大第4章 氐人部落第5章 罪魁禍首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9章 妖姬貂蟬第15章 囤糧要地第23章 一清二楚
第9章 鯨吞漢中第3章 黃巾四起第1章 轉世輪迴第50章 趁火打劫第14章 華佗之死第41章 整人計劃第14章 華佗之死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4章 兩軍對壘第36章 重修內政第31章 悲憤詩篇第4章 詐死誘敵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5章 司馬先生第32章 水淹柴桑第4章 突來豔遇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3章 大凶之兆第21章 道破天機第32章 曹軍潰敗第1章 笑裡藏刀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17章 英雄救美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4章 收服李典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17章 垂死掙扎第3章 烏桓騎兵第60章 偷樑換柱第17章 用兵如神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29章 英雄悲歌第45章 平陽陷落第15章 匈奴烏桓第46章 對陣逞威第8章 霧夜偷襲第5章 生擒竇茂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5章 外交政策10第26章 賄賂重臣第25章 偷襲江夏第3章 烏桓騎兵第35章 裡應外合第46章 瞞天過海第8章 無中生有第47章 敗退潼關第43章 真的假的第8章 淮南多才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5章 以身相許第24章 人心渙散第39章 攻防血戰第17章 英雄救美第21章 以毒攻毒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45章 周瑜病逝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18章 諸葛出山第6章 堅壁清野第19章 激將大法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9章 攻防血戰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1章 笑裡藏刀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6章 巧施妙計第29章 兩雄單挑第57章 重奪倉亭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9章 英雄悲歌第40章 第二高手第29章 偷襲江陽第49章 青帝之子第9章 妖姬貂蟬第25章 望風歸降第26章 存亡關頭第4章 蔣幹 楊儀第40章 第二高手第22章 百口莫辯第18章 洞房花燭第3章 黃巾四起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2章 劉備做大第4章 氐人部落第5章 罪魁禍首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9章 妖姬貂蟬第15章 囤糧要地第23章 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