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舉三得

焦觸運糧回來之後,一邊慶功一邊我又有點擔心。白衣飄飄手搖羽扇的賈詡先生適時的來到我身邊問道;“公子何事擔憂。”他似乎是看透了我的心思,輕笑道;“莫非,是擔心城中缺糧,而我們無法送入城中。”我心想這賈詡不愧是專門研究人心理的果然厲害。轉過身客氣的說道;“莫非先生已有妙計。”賈詡又說出了他的第二條計策。賈詡道;“昨日詡已經說過有了一條計策,公子忘了嗎?”

我連拍腦袋,拉着賈詡的手道;“該死該死,文和先生,我只顧廝殺,卻忘了先生的話真是該死,先生勿怪,請說出計策,袁熙洗耳恭聽。”

賈詡全身一震,一個意識迅速的在他腦中略過,這小子和他老爹的爲人還真是不一樣啊——

賈詡迅速的恢復常態,淡笑着道;“公子日理萬機自然不會把每一句話都牢記在心,這也不用自責的。。”我心想最好可以說幾句話來感動他一下。咳嗽了一聲道;“先生說哪裡話來,我袁熙一項對先生敬爲師長,先生的話都忘記了豈非對老師不敬,此乃大罪,實在不能得過且過。”

賈詡心裡雖然冷笑,但還是有一絲絲的感動。我笑道;“先生到底想到了什麼計策?”賈詡眯起眼睛,緩緩的道;“公子所憂慮的不外乎是城中乏糧,還有烏桓兵的騎術,詡這一條計策,可以一舉三得,讓公子無憂。” 我差點把賈詡抱起來狂吻,心想這人一代鬼才,敢說這樣的大話,就一定是胸有成竹。連忙拉着他的手問道;“先生若能爲我排憂解難,袁熙此生願意以恩師之禮對待先生。”賈詡心中卻在想,可惜你小子不是袁紹長子,而且也失去了袁紹的信任,否則投到你的麾下也不錯,如果你能做袁紹的接班人就好了,我——

賈詡目中閃過狡黠,輕聲道;“公子,今日烏桓兵大敗,損失慘重,只怕剩下不到四五萬,而且士氣受挫,兵無戰心。。明日我軍可以劫營——”“劫營”我詫異的問。

賈詡咳嗽了一聲道;“我軍五萬,分爲兩隊,一隊在前一隊在後,前隊只管廝殺,殺出一條血路,而後隊則主要負責運糧。”我打斷他的話,苦笑道;“糧車笨重,根本就不可能入城。”

賈詡道;“我們不用糧車,用人。”我詫異道;“用人?”賈詡點頭,眼中射出銳利的光,笑道;“第二隊兵將,將糧食用衣服包裹纏入腰部,騎在馬上只管衝進城去,第一隊則負責擋住隨後而至的烏桓兵。。公子您想想,烏桓兵所仰仗的不過是弓箭和騎術,馬兒,不能爬牆,打攻堅戰,歷來都是塞外民族的弱項,假如閻柔的手上不缺兵也不缺糧,那麼跟本就不用怕烏延圍城,他愛圍就讓他圍。他來攻城,兵來將當水來土掩,以閻柔的本事,無終城守上幾年也沒問題。一旦郭奉孝從後方襲擊了徐無山切斷了蹋頓和烏延聯繫,閻柔在揮軍出來掩殺,那烏延就必死無疑了。而公子您則可以利用剩下的兩萬兵馬,出兵漁陽,救援薊城,擊匈奴兵。這豈非一舉三得。”

我的媽,這賈詡是不是人,這樣的計策也可以想的出來,蹋頓你完了,我看你是死定了這次。

烏延收到突利句被俘的消息之後,驚訝的半個時辰合不攏嘴。。半個時辰之後,他就把哈多綁在帳外的一段木樁上,用皮鞭狠抽。原因是,哈多給他翻譯了那封信。烏延是這樣想的,假如哈多不給他翻譯那封信,也許他就不會上當了。烏延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所以爲了嚴明軍紀,就把哈多綁在木樁上,抽了將近三百皮鞭。

哈多被抽的皮開肉綻,心裡把烏延狠到了極限,分分鐘都在詛咒他被雷劈死。烏延打完了哈多,立即擦着汗和顏悅色的對哈多道;“哈多,你說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就好像剛纔的皮鞭不是他抽的一樣。

哈多處於半昏迷狀態,心想,我覺得下一步你應該撞牆死掉。但他不敢說,集中精力想了半天才想到一個他自以爲不會在捱打的辦法。“大——大人——末將覺得下一步——應該派人去報告大單于,請他派援兵過來。。”

烏延這次真的沒打他,點了點頭,對身後的烏桓兵道;“去,準備幾匹快馬,讓哈多帶三個人去給大單于報信。”哈多心裡又是一陣叫苦,心想烏延你個老王八,老子這個樣子能騎馬嗎?烏延臨走還特意的囑咐了仍然綁在木樁上的哈多一句;“軍情十萬緊急,你一定要快,最好晝夜兼程。”然後還溫柔的在他背上拍了一下。哈多疼的差點沒把腰粗的木樁折斷。呲牙咧嘴的在心裡盼着今晚下雨,最好下雨的時候打雷把烏延劈死。不,最好劈個半死,讓他在地上哀號三晝夜在翹了,才解恨。

寂寥的月光,曠野的旌旗。

經過軍事會議研究,決定執行賈詡的分兵策略。。這次的計策,把冀州兵分爲兩個梯隊,兵力盡五萬人。第一梯隊由我和文丑親自率領,包括驍騎營和冀州騎兵在內的將近三萬人,負責劫營,牽制烏桓主力。第二梯隊由田豐趙睿和驍騎營參軍霍奴率領,全部挑選軍中最快最好的馬匹,準備一看到烏桓營寨中起火,便全力衝刺,奔馳入城,給閻柔軍送糧。

這事,說起來容易其實坐起來難度不小,首先,必須要先和城裡取得聯繫,還要得到閻柔首肯,否則就算是衝到城邊也進不去。還有就是負責劫營的第一梯隊,必須全力以赴阻擊,以免被隨後而至的烏桓兵突入城門,那可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亥時之前文丑親自帶了兩名精壯利索的驍騎營高手小心翼翼的來到城下,和城內的閻柔取得了聯繫。。閻柔一開始還有些猶豫,萬一這是敵人的奸計怎麼辦?可是一看到是文丑將軍親自來報信,驟然釋疑,約定子時之後,舉火爲號,迎接冀州兵入城。這是田豐的主意,他了解閻柔,知道這人做事謹慎一絲不苟,如果是普通士兵給他報信,他根本連理都不理,唯一的辦法就是派了有分量的熟人過去。閻柔不認得我,那自然非文丑莫屬了。

出發前我對第一梯隊的戰術做了調整,我和文丑焦觸每人統兵一萬。我從烏桓兵營正門突入殺進去便開始放火。文丑從後寨殺入,等到烏桓兵亂了,趁機殺到帥帳,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可以砍下烏延的腦袋。焦觸的一萬兵,不入營,只負責劫殺趁亂衝出營的烏桓兵,防止他們追襲第二梯隊的田豐和趙睿,爲他們護航。

幾名烏桓兵突然發現十幾丈外有些黑糊糊的人影,呈散兵線狀一字排開貓着腰向這邊快速移動。。烏桓兵頓生警覺,剛開口哇哩哇啦喊了一聲,其他的人還沒來得及反應,一排帶着勁風的弓箭,已經射到。出聲喊叫的烏桓兵,首當其衝被射中右胸,哀號着向中軍帳跑去報信。烏桓寨前的高達一丈的箭樓上立即生出反應,十幾只勁箭向黑糊糊的那一排人影射來。寨門外突然火光大起,貓着腰趴在地上的冀州兵,一起大吼,點燃手中的火把,向距離還有七八丈的寨門衝去。七八丈的衝鋒距離,在烏桓兵準確無誤的弓箭下,驍騎營的兩百士兵立即折損一半。另外的一百人用手中的短兵刃擋住了箭矢,衝到寨門,一邊廝殺,一邊拉開了門前的鹿角。冀州兵衝入烏桓營寨,立即搖動火把。。我在五十丈外遙見火把閃動,立即聲嘶力竭的狂吼一聲;“弟兄們,殺”

第一梯隊的一萬精銳騎兵,發力前衝。五十丈的距離,瞬間即到。烏桓兵還沒來得及把突入寨中的一百步兵斬殺,騎兵已經從大開的鹿角中衝入營寨。士兵們一邊揮刀砍殺,一邊用手中的火把,沿途點燃烏桓兵的帳篷。烏桓營大亂,喊殺聲震天。

田豐和趙睿在後面看到火光沖天,又聽到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知道我軍已經和烏桓兵交上手,立即命令第二梯隊,全速向無終城下奔馳。

焦觸在寨門二十丈外冷靜的凝視火場,這是他第二次觀賞如此壯觀的景象了。攜帶糧食的第二梯隊騎兵瘋狂的從他身邊衝過去,連向火場瞅一眼的人都沒有,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進城。。

烏延從帥帳中赤着腳跑出來,看到火光沖天喊殺一片,立即明白是怎麼回事,一隊親兵立即過來保護他。烏延穿上鞋子,顧不得頂盔冠甲,抄起大刀,就向外跑,親兵早把他的馬兒,牽過來。烏延上馬,瞪着銅鈴般的眼睛大喊道;“給我殺,快”,火勢已經蔓延前寨,到處都是冀州兵的影子,隨處可見烏桓人的死屍。烏延在前寨左衝右突到處殺人,一面在他的士兵面前展示着他還活着,大家不要放棄希望。烏延遠遠地就看到一大隊士兵向無終城飛馳而去,心裡一下子就明白怎麼回事。立即招呼他的親兵衛隊。讓他們出寨,前去劫擊。一隊兩千人的騎兵,從烏桓營寨中突出,向田豐的第二梯隊奔襲而去,在半路上接觸到欣賞風景的焦觸——

突然烏桓後寨也燃起火光,震天的喊殺聲,同時響起來。他還沒有醒過神來,就看到一員秀袍金甲的小將揮舞銀槍向他殺來。烏延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不是老爹嗎。

我一眼看到烏延心中大喜。提馬狂奔過來,厲聲喊道;“烏延受死。”揮動悍槍,就向他腦袋砸下來。烏延哇哇怪叫,用大刀架開悍槍,力氣大的把我的胳膊都震得痠麻。烏延的刀法很快,而且純熟無比,角度和套路都非常刁鑽,我和他打了將近三十回合不分勝負,眼看烏桓士兵已經在突然起來的驚愕中緩過神來,開始屠殺人數上比他們少得多的冀州兵,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撤退。

文丑按照事先商議好的,在後寨衝殺一陣,就率隊撤退,並不和敵人做殊死搏鬥。後寨的喊殺聲減小,烏桓兵都涌到前寨來,我這邊的壓力頓時增強。此時無終城城頭突然火光沖天狼煙四起,滾滾濃煙在橘紅色的火光中,就像是一條猙獰的巨龍,直衝天宇。這是提前約定好的,只要田豐和趙睿一入城立即就點火爲號。而第一梯隊的將士,一看到火光狼煙,必須立即撤離,由城外的焦觸,接應一陣,逐次返回營寨。

焦觸此時已經擊潰了從寨內衝出的烏延的兩千親兵。

我擺脫烏延率先衝出營寨,帶着還穩佔優勢的冀州騎兵一起向徐景山方向撤退。有一些不要命的烏桓兵追出來,都被焦觸的揮軍砍殺,然後在我之後,撤回營寨。烏桓兵怒吼着、狂飆着向外追襲,都被烏延鳴金叫回去。烏延心想,漢人狡猾,這黑漆漆的晚上,說不定又在那個山口不下了伏兵,追過去,萬一在讓人放一把火,可如何是好,還是不追了。他嘆了口氣,知道無終城的兵員和糧食已經得到了補充,自己前幾日的攻擊都白費了,而此時的實力分明不足以打敗那個老爹袁熙,爲今之計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哈多的身上,希望他可以早日把大單于的援兵帶來。

第22章 鳳雛臥龍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16章 拋磚引玉第7章 一舉三得第22章 劉備做大第2章 戰火濃煙第27章 反間之計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9章 英雄悲歌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10章 猶豫不決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章 笑裡藏刀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7章 用兵如神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21章 黑龍騎兵第9章 長兄袁譚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5章 心狠手辣第56章 紅塵孽債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7章 糧食問題第4章 氐人部落第40章 毀人清白第11章 街頭逞威第8章 無中生有第15章 虎豹騎兵第8章 淮南多才第27章 臨陣換將第4章 突來豔遇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8章 蹋頓逃亡第59章 意外收穫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21章 以毒攻毒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3章 天下無敵第53章 軍事改革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18章 美酒飄香第28章 蹋頓逃亡第9章 金字招牌第4章 蔣幹 楊儀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6章 彈琴說愛第4章 詐死誘敵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1章 奇兵制勝第15章 心狠手辣第14章 兩軍對壘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0章 暴雨驚雷第16章 事出突然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18章 將計就計第44章 五日苦戰第29章 百年大旱第4章 血染深山第19章 穿雲排弩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6章 王妃蔡琰11第28章 航空母艦第2章 困守淮南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7章 形勢危急第20章 罄竹難書第35章 翼德殞命第14章 千古奇冤第27章 三光政策第17章 樂進之死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30章 三戰官渡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1章 八路齊攻第32章 視財如命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48章 巨星隕落第26章 巧施妙計第50章 趁火打劫第23章 一清二楚第12章 萬夫莫當第53章 同牀異夢第40章 官渡之敗第9章 妖姬貂蟬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2章 弩車威力第18章 將計就計第25章 偷襲江夏第28章 奸計得逞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19章 穿雲排弩
第22章 鳳雛臥龍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16章 拋磚引玉第7章 一舉三得第22章 劉備做大第2章 戰火濃煙第27章 反間之計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9章 英雄悲歌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10章 猶豫不決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章 笑裡藏刀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7章 用兵如神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21章 黑龍騎兵第9章 長兄袁譚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5章 心狠手辣第56章 紅塵孽債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7章 糧食問題第4章 氐人部落第40章 毀人清白第11章 街頭逞威第8章 無中生有第15章 虎豹騎兵第8章 淮南多才第27章 臨陣換將第4章 突來豔遇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8章 蹋頓逃亡第59章 意外收穫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21章 以毒攻毒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3章 天下無敵第53章 軍事改革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18章 美酒飄香第28章 蹋頓逃亡第9章 金字招牌第4章 蔣幹 楊儀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6章 彈琴說愛第4章 詐死誘敵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1章 奇兵制勝第15章 心狠手辣第14章 兩軍對壘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0章 暴雨驚雷第16章 事出突然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18章 將計就計第44章 五日苦戰第29章 百年大旱第4章 血染深山第19章 穿雲排弩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6章 王妃蔡琰11第28章 航空母艦第2章 困守淮南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7章 形勢危急第20章 罄竹難書第35章 翼德殞命第14章 千古奇冤第27章 三光政策第17章 樂進之死第8章 文丑戰關羽第30章 三戰官渡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21章 黑龍騎兵第21章 八路齊攻第32章 視財如命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48章 巨星隕落第26章 巧施妙計第50章 趁火打劫第23章 一清二楚第12章 萬夫莫當第53章 同牀異夢第40章 官渡之敗第9章 妖姬貂蟬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2章 弩車威力第18章 將計就計第25章 偷襲江夏第28章 奸計得逞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19章 穿雲排弩